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05-8-11 23:09:53

《探索·发现》中国书法历史——“尚意领袖”

《探索·发现》中国书法历史——“尚意领袖”


(2005-07-11 10:12:22)

  中国书法的一撇一捺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它蕴含着文人情感和修养,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优雅意境,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国艺术乃至中国文化中“核心的核心”。
  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宋人书法,追求的是以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唐朝以来以书写法度为要义的风气,而将艺术素质作为书法要义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宋朝的文人们更愿意写出属于自己的那份闲情逸致,在书中同样流露出属于自己的率真性情。这就是“尚意”书风的思想基础。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也就是公元1036年。
  在《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看来,苏东坡就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颗耀眼的彗星,他的光芒其他人无法代替。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教授刘守安认为,他把词从诗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开创了豪放词派,使宋词得以和唐诗、元曲并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
  刘正成介绍说,苏轼的书法更是北宋四大家之首,而他的绘画开创了写意绘画的理论基础,像这样的人物中国历史上还很难以找出另外一个人和他比较的。西方文艺史上莎士比亚就是戏剧家,但丁就是诗人,但是像苏东坡这样全才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中国和世界的文艺史上都是少有的。
  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中国文坛上都享有盛名,后人称他们为“三苏”。苏轼21岁时,就与父亲、弟弟一道,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任主考官的正是那篇流传千古的散文《醉翁亭记》的作者、大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的试卷《刑赏忠厚之至论》令欧阳修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他明显地感觉到了这个年轻人的不同寻常,感叹“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提起我,人人都会谈论这个叫苏轼的人的。”欧阳修为苏轼的才气所震撼,他为大宋朝能出现苏轼这样的才子连呼“可喜可喜”。
  今天的我们应该为欧阳修900多年前阅卷时的那双慧眼感叹,为苏轼能碰到欧阳修这样善于识才的伯乐感到庆幸,更要为欧阳修“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的高风亮节击节叫好。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恒说,苏轼考中进士后是留在京城里面做官,但是他当时的官职不是很高,主要是在翰林院里面做一些编撰、起草文件的工作。
  □最早提出“尚意”口号
  书法经过初唐四杰到晚唐的颜真卿、柳公权,才算是彻底完成了楷书的成熟过程,楷书的创作也发展到了尽善尽美的阶段,同时也进入了法度森严的阶段,形成了唐朝“尚法”书风。
  从唐末经过五代十国到宋初,“尚法”书风一直沿袭下来。有法可依固然使得书法有了规矩和标准,但是,书法毕竟是人类精神的产品、艺术的创造,过于严谨的法度必然会限制人的创造性,宋初的书坛,缺乏引领时代风气的书法大家,欧阳修认为“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感叹当朝没有可以与前朝书法大家相抗衡的书法家,欧阳修感叹“莫废于今”的局面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苏轼的出现。
  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后张传旭介绍说,紧跟着晋唐这样一个文艺繁荣、大师辈出的时代之后,要想在艺术上自成一家,有所突破,必须独辟蹊径,所以最早是由苏轼提出了尚意的口号。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倪文东认为,苏东坡是大文豪,诗文歌赋都写得非常好,那么他的书法就是文人的一种意象,他说是我书臆造本无法,其实他并不是把法扔了,他也讲法,不过他那个法和唐代的法不是一个概念,他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趣,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在他的这种法度和他的这种情趣当中。
  宋代的大书家有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朝代的特点,他们的文人修养之高是历代书家所无法比拟的,而苏轼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宋代自苏轼开始,那些著名的书法家,不论他们曾经做过什么官,他们首先认定自己的身份是文人,心态自然也应该是文人士大夫心态,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宋人书法,追求的是以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唐朝以来以书写法度为要义的风气,而将艺术素质作为书法要义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宋朝的文人们更愿意写出属于自己的那份闲情逸致,在书中同样流露出属于自己的率真性情。这就是“尚意”书风的思想基础。
  □《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在唐以后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局面,可是北宋对外处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军事威胁下,对内大大小小不同的政治势力结成朋党,新旧党争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神宗皇帝也有心改变这样的局面,于是变法求新的重任落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肩上。
  27岁的苏轼怀有一腔报国的热忱,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是苏轼的谋划与王安石的设想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王安石提出要改变法制,苏轼却初生牛犊不怕虎,公然上书皇帝说:“臣窃以为当今之患,虽法令有所未安,而天下之所以不治,失于任人,非法制之罪也”,王安石要变法科举,苏轼又上《议学校贡举状》,再次反对王安石的主张。
  元丰二年,也就是公元1079年,对苏轼早就心怀不满的一些人摘取苏轼词句中的句子加以分析后上奏皇帝,说苏轼“衔怨怀怒”“包藏祸心”,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捕,押解京师。史书记载了当时的情景:“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好在京城替苏轼说话的人很多,加之仁宗皇后也亲自出面求情,苏轼这才获赦出狱,发配黄州。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教授叶培贵介绍说,黄州是苏轼这一生比较特殊的待过的一个地方,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这个职位实际上是个虚的,主要的任务是反省自己的错误,因为这样一个背景,所以他在这里面其实过得是相当的不痛快,来到黄州以后,他想起了白居易的一首诗,叫东坡种花诗,当时白居易也是因罪被贬,写下这首诗的,两个人的处境非常的相似,所以他就取了东坡作为自己的号,称“东坡居士”。
  《寒食帖》是苏轼被贬谪黄州第三个年头的三月初七写下的两首诗,因其第一句是“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后人称其为《黄州寒食诗帖》,这是苏轼存世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在《黄州寒食诗帖》中情感波澜起伏,前七行书家的心境还比较平和,书写中规中矩,结字以扁平为主,随着情感逐渐向激越过渡,用笔也逐渐沉着痛快,字形出现正斜交替变化,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书到后面,越发恣肆挥洒,特别是“哭塗穷”这三个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现在读者眼前,产生了令人心惊胆战的视觉冲击力,随着“死灰吹不起”全文戛然而止。
  《黄州寒食诗帖》的书法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恰到好处,凝重与流动、豪放与平和,有机地融为一体。刘墨介绍说,他一开头就说“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这里面表现了他对于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和叹息,但就是在这种感慨和叹息里面,他书法里面最伟大的东西被表现出来了,他的书法凝聚了两种传统,一种传统来自于儒家的修养超人论,也就是我要以我的浩然正气以我的人格来渗透在笔底,另外一种是来自于庄子和禅宗的这种心性超人论。心灵、性情、修养这些东西也可以在他的笔下得到体现,这两种传统在苏东坡的作品里面,尤其在《黄州寒食诗帖》里面达到了一种高度,达到了一种强度,而这种高度和强度在苏东坡之前我们见不到,在苏东坡之后也没有。
  □《江上帖》“人书俱老”
  在唐代书家中,苏轼惟对颜真卿情有独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总体评价时他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他认为杜甫的诗、韩愈的文、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绘画至善至美,能达到他们的程度,天下所有之能事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为什么在这样的时刻书圣王羲之却没有进入苏轼的法眼呢?《中国书法》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朱培尔认为,是因为他在书法标准之外,更看重颜真卿的人格魅力,在苏轼的眼中,颜真卿其实是最符合儒家道德传统的正人君子,这个方面占的比重非常大,宋朝人论书往往把书品和人品联系起来,苏轼也是赞成“书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观点的。
  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赵煦登基,小皇帝年方9岁,由祖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是反对变法的,她对苏轼的才华颇为赏识,于是重召苏东坡回京,在政治漩涡中浮沉起落的苏轼这一次迎来了他仕途最光明灿烂的一幕。
  高太后垂帘听政,给保守派东山再起提供了条件,他们纷纷要求废除王安石变法,彻底恢复旧制,但是这时的苏轼已经不再年轻了,他认为对变法应该留利去弊,这自然又引起动荡,于是有人将他比做第二个王安石。这一次不但改革派反对他,保守派也开始反对他,或许是看到自己的处境又一次陷入艰难,苏轼心灰意冷。
  元祐四年(1089年)三月,他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苏轼贬谪惠州,绍圣四年,又是一纸贬书飞来,苏轼再次被贬海南的儋州,真正是到了天涯海角。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驾崩,即位的是宋徽宗,许多流放边地的大臣接诏内迁,苏轼也在其列,在天涯海角度过4年艰难时光、已经年过花甲的苏轼根本没有想到此生竟还能活着回去,回首多年的经历,苏轼情不自禁,吟诵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回师北归途经琼州海峡时,苏轼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件书作《江上帖》。《江上帖》用笔雄健,结字精美,章法自然,表现出他睥睨一切的气概和“人书俱老”的境界。后人从笔迹中可以看出,苏轼写此帖时用笔已经出现颤抖,这是垂暮的病态显露。
  苏轼写下《江上帖》三个月后,他便与世长辞了,公元1101年7月28日,苏轼病逝于常州,终年66岁。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徐寒介绍说,一直到苏轼去世60年以后,南宋的孝宗追赐苏东坡谥号文忠公,赐太师官阶,出版苏文忠公文集,苏轼终于享受到生前没有享受到的无限荣光。从政治抱负看,苏轼无疑是个失败者,他在仕途上遭遇了太多的坎坷。但是,逆境反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今天我们诵读苏轼之文、之诗、之词,品味其书、其画,集中国文人精神之大成者,苏轼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
  苏轼书法中所充盈的文章学问之气,淋漓尽致地从笔墨之间散发出来,这种浓郁的文人气息,自宋以来,一直影响了中国书法艺术道路900多年,直到今天。
  本报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栏目,文字由央视10套《探索·发现》栏目提供
    中央电视台10套7月14日21:00《探索·发现》栏目将播出该专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索·发现》中国书法历史——“尚意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