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63|回复: 3

刘正成 | 郭子绪其书其人的当代意义(《中国书法》、《书法报》同步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3 14: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2005年10月22日,郭子绪(左一)作客松竹草堂,与刘正成先生在一起

按:201865日,著名书法家郭子绪先生逝世,2018616日,郭子绪先生追思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先生在追思会上作《郭子绪其书其人的当代意义》的发言。2018年第八期《中国书法》杂志以《郭子绪书法的“工”与“贵”》为题;2018829日《书法报》以《我的朋友郭子绪》为题,分别发表了删节本。现将经作者润饰的未删节本刊录出来,以供读者参考,以此缅怀著名书法家郭子绪先生。

侯勇
2018.9.3




郭子绪其书其人的当代意义
---在郭子绪追思会上的发言


刘正成

2.jpg
2003年9月27日刘正成先生(左二)与郭子绪先生(右二)在韩国光州鹤亭书艺研究院演讲后合影


正文

代读邵大箴先生的悼词:

沉重哀悼郭子绪先生,郭子绪先生是一位诚实、勤奋,有功底、修养和天分的杰出艺术家。他的书画艺术既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程式。敢于探求新的有个性的表达语言,风格质朴而浑厚,笔墨丰富多彩,北派风貌兼有南派气韵,有鲜明的个性风格。他的逝世是中国美术界的损失,他的作品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喜爱。郭子绪先生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你!邵大箴。

邵大箴先生这个简短的悼词也代表了我的心声。我非常难受地听到郭昂先生的电话,还有郭子绪先生有一个遗嘱,让我给他写一篇短文发表在《书法报》上。我觉得我得到郭子绪先生的知遇,这些天回顾三十多年共同过的当代书法史历程,可谓思绪多多:我们怎么评价这位书坛老大哥?对我们来说郭子绪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这也是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召开这个追思会的共同主题。

刚才张江舟副院长在他的致词中对所谓“丑书”是风格创新的正面肯定,并认为郭子绪的书法引领了当代“丑书”的创新潮流。张先生作为一个当代画坛重要的领导人物,或者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书法的“旁观者”,他的这个结论的客观性、准确性令我深受启发。所以我觉得对郭子绪先生书法的评价置放在这样一个主题之下,并结合邵大箴先生对郭子绪书法的评价,意义就十分显豁和重要了。

古来所谓“盖棺论定”,其实未必。也许真正的“论定”还有待更长远一点的艺术发展历史。而我现在的想法还是沿用先贤的旧说,即苏东坡一千年前的理论:“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苏东坡的这个“工”与“贵”的价值观念,既谈了视觉又谈了精神,既谈了作品又谈了作家,至今堪称高论。

3.jpg
2003年9月27日,郭子绪先生在韩国光州鹤亭书艺研究院演讲

一、郭子绪书法在视觉审美上的“工”

“工”是一个甲骨文中的象形字,与“巨”同义,是工匠的曲尺。《说文》云:“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苏东坡谈的“工”,当然是指书法艺术作品风格的视觉关系。

1、开风气之先

从风格的视觉层面来谈,郭子绪书法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叫领风气之先。哈哈!今天有人在批“十大丑书”家,竟然遗忘了郭子绪的名字,我觉得人们有点遗忘他了。像张先生说的,他是最早是“丑书”代表人物,是吧?

我认为今天介绍他的履历中有一个重要的职务遗忘了,他是中青展的资深评委。中青展的“中青”二字除了年龄的因素外,它更多具有实验的性质,即对作品和书法家的新的选择方式。这些新的选择方式中,除了改变各省推荐作品为普遍征稿外,就是北京老书家评委会改为从全国二十个左右省份聘请评委组成评委会,所以“中青展评委”这个履历在郭子绪身上十分重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郭子绪就以辽宁“九畹”之首而名扬书坛,但他的书名广泛传播就始于中青展。他和我们相聚在一块儿的时候就是1986年初第二届中青展在北京开评委会的时候。作品评完了以后,评委们自误自乐开了一个笔会。开笔时,大家最关注的两个人写字。一个是孙伯翔,一个就是郭子绪。孙伯翔那个下笔成形的方笔是怎么写出来的?郭子绪那个歪歪扭扭妙趣横生的字是怎么运笔的?都去看他们俩的字,堪称热点。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写了,但是我觉得当时最开眼界最受启发的就是郭子绪和孙伯翔二人的笔法与结字的问题。

那么我看于明诠昨天写的文章,他谈到当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的当代书法家的作品集,他是最早的一个中青年书家。那时候他没有50岁,只有45岁左右。他是中青展评委,我是40岁,他是45岁,陈振濂先生30岁。由沈鹏主编的这个书。沈鹏是二届中青展评委会主任,他对郭子绪书法评价很高。张鑫先生当时说,与其说沈鹏先生影响郭子绪先生,还不如说郭子绪先生影响了沈鹏先生的书法,这是符合事实的。当时很多书家竞学郭子绪,所以说他是“丑书”之源的话并不为过。

要进一步谈郭子绪书法领风气之先,必须知道当年的书坛创作动态。我1985年调到中国书协来后参加了三届全国展评审,当时的书法状况是什么呢?林散之、沙孟海这些名家作品除外,凡是各省送展作品像欧字、颜字就被认为很专业,就能入选。当时书法的标准就是这样的一个标准,就是你写得像颜体、像欧体,你就是书法家。但是郭子绪和唐楷范式是格格不入的,他是反程式化的。比如说用笔他反对横平竖直,他的结构反对协调匀称。虽然说他仍在传统范围内下功夫,共实质仍然具有“解构”的特征。

像他这样的写字,古代的书家或者相似的书家也有,比如说之明代的八大山人,清代的金冬心、郑板桥等,现代的则有李叔同、谢无量等,当时俗称为“孩儿体”。什么叫“孩儿体”?就是说你把需要熟练技术规范的字写成像儿童一样的字,就是一种反技术的写法,而这个反技术写法其实就是一种新的技术。今天大家对这种新的范式基本认同了,“孩儿体”这种说法也逐渐消失了。所以他的书法新面貌迅速在全国引起连锁反应。这个“开风气之先”的书法现象,其实在当代书法艺术史上的地位就给他确定了。

4.jpg
2005年5月4日,(左起)张铁林、石开、刘正成、郭绪绪、王镛、李小芳等作客郭子绪寓所

2、挖一口深井

我觉得郭子绪在书法风格创造方面的第二个特征就是“挖一口深井”。所谓“挖一口深井”,就是有一口井的水供二十个人饮用,现在需要增加到四十个人饮用,怎么办?傻子就会再挖一口井,聪明人则把原来的井挖深。今天许多人的口头禅就是“我要写多种风格的字”,其实这不是多种风格,不过是多种花样而已。风格创造的一条基本路途就是“挖一口深井”,不断把风格的视觉特征做到极致!许多书法家三天两头换花样,换一个地方打几枪。据我的观察,我所见他的四十多年的书法路经是相当稳定地前行,他是沿着这个风格范式在慢慢提炼,从而走向极致。

说到这里,我还必须为今天的郭子绪简历补上第二个遗漏,他是《中国书法全集-朱耷石涛龚贤龚晴皋》卷的主编,他在书中撰写了《八大山人书法评传》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在这种意义上,他是一个学者型的书家。后来他还写了《书法创怍论》,可以认为,他这种“解构”式的创新是有相当的学理基础的。且看他在《八大山人书法评传》以八大山人立场批评馆阁体所表达的自己的书法价值观。他写道:

八大山人一生立要活动在康熙朝前一年即辛丑(1661)三十六岁至去世为乙酉康熙四十四年(1705)。此时,清圣祖玄烨以书法为风雅,每到一处必吟诗纪胜,御书刻石。他是以董字为圭臬的。一时朝殿考试,斋廷供奉,乃至世人交往,无不以董体为尚。特别是朝廷考试,更以“馆阁体”为准。这种字,从事书法艺术的人都清楚,端方拘谨,横平竖直,呆板僵化,无笔墨气韵,一字万同,犹如雕板,毫无生命力可言。书法艺术至此可谓走进了在胡同,濒临死灭的境地。(《中国书法全集-朱耷石涛龚贤龚晴皋》第11页,荣宝斋出版社1998年版)

这本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出版的,他和他的学生刘墨一块儿编这个书,这是他走向极致的艺术理性。而我则引用郑板桥的一句诗来做比喻,叫做“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删繁就简,他到老年的时候,他从肇庆南来北京居住的时候,他的作品用笔结构越来越单纯。如果说他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他的反结构、反用笔还有痕迹的话,他在晚年的时候已经不露痕迹了。他的结字已是剪去枝蔓,点画很少突兀之笔,成了一树引领春潮的清纯炳异的二月花了。很多精品因为他后来就没有办什么展览,而留在一个收藏家手里面。包括他的绘画,非常精彩,值得我们整理、研究。

他在同一个地方不断地修炼它,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就在他这个风格上去精心锥炼。我觉得今天他成为很成熟、很杰出的具有断代史标志的书法家之一。前几天在故宫看了吴昌硕的一个画展。我在当天的微信朋友圈里即兴发帖讲:到底吴昌硕高还是齐白石高?当下的主流观念认为齐白石高,可能现在评价为时过早,也许三百年、五百年以后,当人们对文人社会的记忆完全消失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吴昌硕的文人画比世俗化倾向的齐白石还高,人们要重复他的已经不能重复的时代,也许才会发现具有更多书法意味的吴昌硕这个人更为重要。所以我觉得把郭子绪放在中国现代书法史,或者进入近代书法史的时候,这一点可能会越来越显示他的意义。因为“领异标新”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是吧?

5.jpg
2007年8月29日,刘正成、郭子绪、武春河在“郭子绪书画精品展”现场

二、郭子绪书法在精神审美上的“贵”

如果说“开风气之先”是人类审美心理上的“喜新厌旧”,那么人格魅力和艺术的故事则是人类审美心里上的“难能可贵”。将作品与作者的人生作统一观时,书法的审美进入了一个超越视觉的更深层次,即审美的精神层面。

1、风格独特与人格独立的统一

前面说了风格在形式层面的独特性,当我们再审视作品视觉关系后面的作者时,我深刻地感觉到它与郭子绪鲜明的人格独立性是相统一的。

我跟他同事相交三十多年,我记不起在聊天、谈话中他评论过别人是非。我在中国书协中曾主管过业务工作多年,他从来没有要求过我为他办过一件私事,例如要求当评委,要进入某个专业委员会,要给某个学生的作品入展、稿件发表、某人入会等等。在中国书协多年的评审工作中,他既敢于为某些风格独特新奇的作品说话,又从来不拉票搞小动作。三十多年当下书法进程,风浪时高,此起比伏之时,郭子绪从不随波逐流,躲避潮头。坦率地说,郭子绪的艺术资历、艺术成就与他所获得艺术界官位和艺术家荣誉比较起来,是很不相称的。同样,他高蹈的艺术操守与他低调的为人也是反差很大。他极少为自己的艺术风格辩解,践行徐悲鸿先生倡导的“独持己见,一意孤行”的艺术精神,勇敢地前行。

郭子绪指头悠闲地夹着卷烟,说话轻声细语,平时不苟言笑,给你交谈时和霭可亲。真正的大事大非来临时,从不退缩含糊。于明说在他的纪念文章中还回忆道,2002年中国书坛大批“流行书风”时,郭子绪却在《书法报》上“写了一篇掷地有声的文章”,回敬道:

为了心中的艺术圣境,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愿意为此探索一生,甚至不惜生命!你们(反对探索者)敢吗?

这既是纯真、赤诚的艺术情怀,又是不做犬儒的学术精神之所在。他之所以这有种在艺术上敢特立独行,敢用生命去挑战的艺术的社会风险,这也就是与他的人格操守是一致的。车尔尼雪夫斯基阐述过什么是美?美就是生活,或者使人想起生活。我们看到郭子绪逸气嶙峋的书法作品时,很难不想到他这个人,他的人生与他的故事。他人的魅力与作品的魅力是共生的。苏东坡“兼论其人生平”的审美价值观并非主观臆想,而是书法审美的客观规律。郭子绪人生和艺术相统一所产生的魅力和感召力,是他弃世时留给我们心中无比悲痛的深刻原因。

6.jpg
2007年8月20日,张铁林、郭子绪、刘正成在松竹草堂品评张铁林书法

2、为艺与为人的宗教情怀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郭子绪曾从老家辽宁专程赶去常熟破山寺去出家为僧,这是他追求信仰的实证。没有多长时间,他又放弃了回到人也间。他曾亲口对我解释这个行为:“我先前去过破山寺,很喜欢那个禅悦境界。去了才知受不了,当和尚不能够抽烟,也不能吃肉,实在受不了!”这一行为反证出他的为人太实诚,他不愿意当偷着抽烟吃肉的假和尚!今天这个世道抽烟喝酒好财淫乱还少吗?先当和尚以搏清誉,再还俗为艺的名家难道没有吗?他的为人实诚,其实就是一种真正的宗教精神。

刚才陈洪武书记讲了他拿着书法作品去书协捐献地震灾区的故事,就是他悲悯情怀的感人故事。在这里,我要提到刚才宣布他的简历中的第三个遗忘的事:他曾受聘担任国际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国际书法家协会十多年前国家文化外交的产物,经过文化部和外交部批准,驻韩国首尔的中国文化中心建立的书法国际组织。当时在韩国外交通商部批准注册,后拟把总部搬回中国注册,虽经文化部正式发文批准,后因无先例等原因未能在民政部注册成功,故未在中国发展组织机构,仅作为一个普通民间组识为中国的文化外交和和平崛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国际书协都做的公益性事业,如国际性书法交流展和学术论坛,也做过学术性的地域书风展。晚年身体并不好的副主席郭子绪却非常积极,捐字出力,出访交流,接待国际同行,什么事情,一叫他就自已开车到,纯粹为了国际和平和友谊出力。这些天从书法在线网上搜出不少他的照片,真实反应了他晚年寓居北京十多年间为社会积德积善做好的事例。有一种说法叫“在家出家”,他很崇拜弘一法师,信仰其“念怫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精神,一个淡泊世事的人,却埋头做着为国为民有意义的事情,他内心炽热的公益情怀,也完全内敛于他作品中外柔内刚、外冷内热的艺术形象之中。

而他作为艺术家的处世态度,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当下大多的中国著名艺术家,从影视明星,到画坛大腕,其标配就是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粗制烂造,漫天要价,聚敛钱财,唯利是图,官司缠身,负面新闻。郭子绪则反其道而行之,从来不搞宣传,甚至不搞展览,不搞拍卖操作,以真诚结交收藏家,集中精力出精品,以期传之后世。举一个事例说明:

甘肃的一个企业家兼收藏家,他叫孟向娃,他今天来到了现场,但没有介绍他。(有请孟向娃先生与大家见一见)孟向娃原来大家称他孟小娃,二十八年前郭子绪认识他时他还是通渭县的一个二十来岁农民出身的小画廊老板。郭子绪待小孟十分友好,低价提供作品支持他办画廊,也算为通渭县成为全国著名的书法县尽了一份力量。他以诚相待的诚心感动了孟向娃,孟向娃就专门收藏郭子绪的字,在漫长的时间里他们的感情日深,以至情同父子。后来,孟向娃成了通渭县著名的房地商,并且把事业拓展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于是成为了郭子绪书法的独家收藏者,据说收藏竟达上万件。所以,晚年多病的郭子绪基本上不用去跑路走穴推销作品,而将有限的精力全部用在了书画创作上,得以完成了许多精品创作。郭子绪先生去世当天,孟向娃接到电话,便痛哭了一整天。他告诉我为什么哭呢?他说我就像郭子绪先生的儿子一样,他从热爱郭子绪的书法,发展到敬爱他如父亲一样。昨天他和爱人、儿子都从甘肃到了北京,赶来参加今天的追思会。他们先到我家里来,提起郭子绪,他的一家人一边回忆往事,一边擦眼泪,完全和家里长辈去世一样悲悲戚戚如丧考妣。孟向娃告诉我他从来不卖掉郭先生的一张作品,今后还要把他的藏品整理出来一本一本地出作品集,令我深深为之感动。现在艺术家们与画廊老板争吵打架、打官司的的事情很多,书画市场欺哄骗诈横行,郭子绪却能交到这样普通的农民出身的企业家朋友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悲悯情怀。这个不仅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书法家和收藏家的和谐范例,同时反证郭子绪先生以诚待人、以情待人的人格魅力。

我深感今天书法界要纪念郭子绪,不但要纪念他在艺术上敢于创新的二月花精神,也要学习他把艺术创作和人格修炼相统一的品德和情操。我们今天追思他、谈论他的艺术成就,这两点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我此刻也是心里很难受,走了一个很好的代表性的书法家,是我们书法界的损失。但是他的艺术精神、艺术经验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从而成为当代书法文化的发展和国家和平崛起的一种积极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14: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2009年1月28日,(左起)郭子绪、张铁林、刘玉婉、王镛、刘正成、石开、胡抗美、李小芳、徐海在王镛寓所合影

8.jpg
2010年10月15日,刘正成、崔志强、邱振中、郭子绪等在韩国驻华大使馆官砥参加韩国国庆招待会

9.jpg
2010年10月15日,崔志强、刘正成、郭子绪等在韩国驻华大使馆官砥参加韩国国庆招待会

10.jpg
2010年10月15日,郭子绪、刘正成在韩国驻华大使馆官砥参加韩国国庆招待会

11.jpg
2012年2月13日,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郭子绪先生作客松竹草堂

12.jpg
2018年第八期《中国书法》杂志

13.jpg
2018年8月29日《书法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14: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子绪书法作品选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8 21:33 , Processed in 0.1421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