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书法在线 门户 查看主题

要点 | 刘正成在中科院讲授《中国书法的审美》

发布者: 书法在线 | 发布时间: 2018-9-25 16:34| 查看数: 3835| 评论数: 12|帖子模式

最新评论

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18-9-25 17:27:01

70.jpg

弘一法师是一个伟大的僧人,出家以后碰见抗日战争,日本侵略中国,他写了一个条幅: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他用他的话说了一个标语口号,你就会想到这个僧人他为了国家呼喊的声音,就想到这个高僧的德行。你说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不能想到这个其人吗?

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我们不仅要从技法去理解他,而且要理解这个人的伦理价值观,他对国家民族的热情来理解这件作品。就是苏东坡说的一定要兼论其人生平,这件作品我认为就是既工且贵的作品。这就是书法不能光看字写的好坏。现在评论书法展览就是这个字与不好,但是这个人是干吗的,阿猫阿狗都不知道是谁。他就只欣赏书法的技法,而没有进入书法的精神层面去理解他。

三、文化层面上的审美

1、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是二十世纪整个西方世界最流行的艺术趋势。美国后现代学者认为什么呢?从中国人的观点看,后现代主义被看作西方传入中国最近的思潮,就是现在的行为艺术。从西方的观点看中国常常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的来源。

我们看这件作品是不是一个行为艺术?这件作品是不是一个行为艺术的重要成份包含在作品中间。你看这个作品就是看这个书法家的行为。西方比我们会理解,认为这种行为主义的因素在作品中间发现是他们从中国发现。而我们中国认为现在的行为艺术是西方学习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集成,就是要仔细地看我们中国书法艺术带有行为特征的兼论其人生平这一个审美特征,是我们优秀的文化的传承。

你看这个美国说得很清楚,东西方站在不同的立场看这个观点。人家是学习中国的,我们认为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和西方人学习中国都是同等价值,都值得学习。你找到它的源泉的时候,我们中国书法是非常具有价值和优势的。

熊秉明先生他写了一本书《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他其中一个核心的观点,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很多人不同意这句话,是因为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够。为什么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文化的核心是哲学,而我们书法又是这个哲学的核心是什么呢?在有的文化里,宗教是生活的主轴、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文化史上,宗教虽然也起过大的作用,但是文化的核心究竟是哲学,而书法把中国哲学完整地体现出来了。本来,中国书道的源头,也是中国哲学的源头,表现在一个古老的传说,即“伏羲画卦”的传说上。相传的伏羲所画的卦,既是形象,又是抽象;既是哲学,又是书道。

71.jpg

为什么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的核心。文化核心,哲学和书道的关系。这个是一个符号一,这个是数量的符号。如果我们用数字来表示,这就是一个抽象的数量,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用一个毛笔写在纸上,或者伏羲画在沙上的话,它的一字就变了。

苏东坡的“一”字,每一个“一”字都不一样,这个是形象。他这个是抽象,而这个是形象。这米芾的三个“一”,昨天写的,今天写的和明天写的“一”字都不一样。

难怪有人说这个“一”字和这个“一”字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形象上又不同。每个人写的“一”字不一样,每个人早晨、晚上、中午写的“一”字不一样,昨天、前天、今天写的“一”字也不一样,这就是形象。

中国的哲学就具有这个抽象和伦理形象的共同特征。

书法代表中国人的哲学活动从思维世界回归到实际世界的第一境,它还代表摆脱此实际世界的最后一境。

从抽象思维回归到形象世界的第一境可以说就是书法。书法的素材是文字,也就是抽象思维运用的符号。
熊秉明说:西方哲学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中国哲学则重视受用与人生实践。中国哲学家的最后目的,是在思想上省悟贯通之后,还要回到实践的生活之中。我们沉浸于一种生命的格调韵味,我们低吟玩味的同时,是哲学,是诗境,也是书法。把书法和修行联系起来,则修行不是苦修,仍然有生活,而这生活是最减化的、最恬淡的、最纯净的生活。

而这个就回到具像了,这两个就是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中间的交界点、临界点。所以我们西方曾经说中国没有哲学,因为中国的哲学就是《论语》。这个《论语》就是人类学中的哲学,是吧?它没有西方的黑格尔那种体系的哲学。而中国的哲学和西方的哲学完全不一样,中国的哲学带有伦理性特征,它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之间共同存在。书法就有这个特点。

因为书法是这个文化的核心的核心,所以是摧毁不了的。经过最大的危机也顽强地、奇迹似的从灰烬中再行,或者以另一种方式诡谲地存在下去。这也是鲜卑族入主中原,蒙古族入主中原,还是满足入主中原,最后要进入中国的哲学、中国文化的境界里面。所以我说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历史都有汉字书。不管是哪个民族来统治中国,它的文化是不变的,不能摧毁的。所以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字、中国的书法是不可摧毁的,是经过至少五千年历史证明这一点。
  
2、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三大行书的经典意义

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三大行书的经典意义

晋、唐、宋是文人书法历史的形成期和高峰期,十六、七个世纪以来所传承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等艺术法则,更传承给我们书法艺术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充分体现在经过历史选择所确立的经典作品上,即:

        王羲之《兰亭序》
        颜真卿《祭侄稿》
        苏东坡《寒食帖》

( 1)王羲之《兰亭序》与艺术自觉意识

72.jpg

《兰亭序》不仅是欣赏永字八法和他的22个不同的“之”字。你还可以更多理解一个东晋时代那个时候政治非常混乱。王羲之辞以后的晚年对社会价值观的看法。当时文人知识分子的觉醒,就表现在这件作品当中。他的人生的伦理价值观与他的文品格。他高谈文化意义,就是书法文化觉醒的开端。同时,作为文人书法作品认真署名就从王羲之开始。
汉代的书法是不署名的,所以这个写的跟人没有关系。这个时候你看这个就想到这个人。他在那个时代,东晋时代怎么样不愿做官了,然后回到了绍兴,晚年。他的人生境界,他的人格的独立,他的追求。这就是他的艺术集中在《兰亭序》的体现,就是文化,我认为这是它的文化意义。

(2)颜真卿《祭侄稿》与社会担当精神

我们看颜真卿的《祭侄稿》成为天下第二行书,《兰亭序》是第一行书。它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他们两兄弟带着河北十几队兵马抵抗安禄山。最后这个是他的哥哥和侄儿战死沙场,然后从河南到山东去找他哥哥和侄儿的尸体。最后哥哥的尸体没有找到,只找到侄儿的头颅。最后搬回来在山西同州做了一个祭文。叙述了他哥哥怎么在镇定县抵抗安禄山的事迹。土门既开,河北镇定。凶威大蹙,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写他怎么战死的经历。这是他原稿,一看到这个创作就可以想到,颜真卿和他的亲人为了国家的统一,为了社会,他的担当精神,不惜献出生命的故事。

我们通过这件作品看到一个历史故事。你想想安史之乱,历史展现在你的面前,体现一种什么呢?体现一种担当精神。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作品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历史残酷。他的作品不像我们今天抄写唐诗宋词一样的作品,字写得很美。这件作品体现了一个历史文献的价值。像这样的作品在世界历史上都是非常罕有的。英国莎士比亚是一个伟大的剧作家,他现在的英文,实际上比颜真卿晚了将近一千年。

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是什么?颜真卿在写《祭侄稿》的时候没有想到在创作艺术。但是我们今天在看的时候,我又在讲艺术,量子力学。你可以复制他的心理过程,用他的书写复制他当时怎么样悲痛的心理,如果我们仅仅是从点划看这个字,那这件作品就好像是一张废纸一样。但我们从文化或者精神层面去理解它,这就是儒释道的真学。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爱国热情,我认为它更为时间久远、更为伟大、更为完整、更为真实。

(3)苏东坡《寒食帖》与理想情操追求

73.jpg

大家看苏东坡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就是苏东坡在黄州的时候定的,“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雨下得很大。“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房间里被水给浸泡了,我小的时候住的房子也是草棚,就是他那个状态。小屋如渔舟,在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我小时候就是烧柴火灶的,雨打湿了还要烧。这时候“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这个时候皇帝差点把他杀掉。皇帝不信任他,把他贬到黄州了。然后坟墓在万里,因为他家在四川,与黄州相距很远,也蜀犬吠日不去了,死灰吹不起,柴火被水淹了以后扬不起灰来了。这个时候你看到一个诗人,一个政治家在无论多少困苦的环境中间,他的家国精神,这就是儒家的精神,就是一个人在无论如何困难的情况下,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所以今天我们选什么好作品,它的文化意义在什么地方,这就是书法为什么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就是这件作品,它能够体现人的伦理价值观和人的社会行为的价值。这样一个作品它比写什么其他论述文章更有力量。为什么是文化核心?就是这样,这样的作品它既有艺术视觉层面的美,又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而且有文化的价值观念。我们国家几千年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一脉相承的,这中间儒释道精神都有。还有苏东坡也受佛学禅宗的思想影响很大。我们现在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的精神价值。

3、文化图腾:夏铸九鼎与乾隆三希

74.jpg

今天不管什么行业的,各种年龄层次的特别是到老年,书法只能是体现他的精神的。所以中国书法和文字成为中国文化的图腾,我们虽然都穿西装打领带。其他社会行为,你也吃汉堡包,你也可以吃西餐,所有的文化只有汉语和书法始终是中国文化的标志。贝克汉姆在手上纹身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种符号,具有艺术性的符号在西方流行。

(1)文化图腾:巴别塔的故事

75.jpg

我读了《圣经旧约》创世记的故事。这个时候巴比塔,巴比塔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在现在的巴比伦,现在的美国(18:08)伊拉克首都修了一个塔。这个塔有99米高,这个塔是当年世界的第一高塔,惊动了上帝耶和华。耶和华就下来看,听说修了一个巴比塔这么高。他就来看,他说这么大的城,城里的都是一样的人类,都是一样的言语,所以我们要改变他们的文字和语言,让他们不需要上帝。那个时候在我们的上古时期或者公元前500年前在西周毕加索地区,他们都使用一种文字叫楔形文字。这个楔形文字它不是一个国家的文字,土耳其、波斯或是叙利亚他们都用这个文字记录他们的语言。所以那个地区很多民族和国家都使用楔形文字、形象文字。

自从上帝耶和华来说,第一个改变他们的当地的语言,让他们互相语言不通,从此那个地方就变成很多个语言、互相不通的国家了。所以你们必须依靠上帝耶和华了。所以我们今天从西亚、北非到欧洲,他们欧洲来说民族的人数跟中国差不多,但他们有几十个国家、几十个种类的语言。从拉丁文演化成德文、法文、英文。而中国的土地上始终是汉字。统一的文字,所以中华民族最大的遗产不是长城、故宫,而是中国的汉字和中国的书法。这个汉字书法维系了中国几千年的大一统的国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看看夏筑九鼎,夏朝的时候这是有的。那么筑了九个鼎,其中两个上面都筑了一个鼎,那个时候很多民族,北狄、东夷、南蛮、西戎,然后就有文字在鼎上记述我们的权力所在,就是国家。所以这个汉字在中国有着重要的作用。

76.jpg

满族的帝王乾隆皇帝,他的书法又叫三希堂,他怀抱观古今,深心托毫素。他这个地方,他富有四海,他最宝贵的竟然是三个书法。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伯远帖》永远放在他的书房中间,书房是他一生的寄托,是他所有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书法。这书法就包含了文化的核心,他能够怀抱古今,然后他所有都托在,深心托毫素,他的理想、他的价值观托在他的书法作品中间的,所以称为三希堂。可见书法在他心目中的价值。

77.jpg

我们当年国民党从大陆走的时候带走国库290万两黄金和近24万件的文物书画到台湾,当时认为黄金值钱,整个国库就这么多黄金,他带走了。今天我算一下黄金现在这290万两合到300亿人民币,但是显然这24万件书画文物远远超过黄金的价值。那就不是300亿人民币,我认为起码是3万亿。以此可见书法从精神上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价值是无限的。




现场答问:

观众:您刚才在讲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您的观点最早可以到什么时代?

刘正成: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们中国古史或者史前史是可以确定的历史,但是我绝对相信《史记》夏商五帝是存在的,夏商周这三代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今天还不能确定呢?李学勤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想恢复我们早商历史研究。因为我们古史是《左传》,《左传》第一篇就记载西周共和元年841年是我们历史的开始。前面没有历史记载,这样算起来中国历史不到三千年。

那么有些李学勤先生把夏商周断代工程往前推,推到武王伐纣的时代,公元前1044年,推进了差不多将近一二百年。为什么中间出现这种情况呢?就因为我们中国的历史开始写在简牍上了,<<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个典字就是竹简象形,竹简象形在甲骨文就是这样的字。所以我们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载体,而甲骨文同时更早的是写在竹片上、木片上的。

而在三千年以前的竹简如果在今天出土的时候变成泥土了,竹简更没有发现,所以现在我跟考古学中的人说,你们一定要注意在远古历史出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竹简和木简的形态。我 们以前不认为古埃及是古代的国家,它建立了很多金字塔、很多神庙,都认为那些东西是无序的。后来亚历山大这个地方发现了罗塞塔石碑现在在大英博物馆存着的。它最上面就是古埃及文字,中间有一段文字是它的原来的文字下面是希腊文字。他们用希腊文字解读上面的文字,从上面解读出埃及神庙,所有的时间和历史记录全部出现了。所以从此认为埃及是一个具有古文明的国家,它的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到现在6000多年历史。

中国的历史短,是因为没有发现更早的竹简,某一天有竹简、木简出土被大家发现以后,中国的历史就恢复。而甲骨文则是书法发展中间一个阶段,用于占卜使用的,在商代晚期。所以它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最早的文字存在于简牍上面,所以我们期待我们下一步考古发现更早的时代。

观众:行书也好,隶书也好,由于现在很多竹简发现以后,现在基本有点传统的,也有比较现代一些的,你认为当代书法的特征就究竟是什么?

刘正成:第四个部分本来我有讲这个问题,就是当地书法的特征是什么。进入书法五百年经过了三个转折。

第一个转折刚才讲过明代挂轴出现,章法变乱了,笔法墨法变了,这是第一个变化。王羲之、苏东坡时代不一样了。第二个变化就是前段时间研究金石出现了碑学之风,一个帖、一个碑。而当代的书法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破体书风,既不是帖,也不是碑。破体书风是什么意思呢?一百年前我们发现了流沙坠简发现了殷墟甲骨,发现在我们以前知道的篆书、隶书真实的书写状态。因为我们以前看见,刚才我看小篆和楷书、隶书都是标准书体。而我们最近一百年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大量的竹简出现,发现非标准的书法状态。比如说我们写隶书《曹全碑》那种标准书体,而是在100年中间出现的这种书体有篆书、隶书,前面篆书的形态多,后面隶书的东西多,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书体。这个书体下面有规范性就破坏书体了。这个又像这几十年考古发现影响了我们的书法。我们最早几个考古学家罗振玉,董作宾这些人就开始写甲骨文篆书了。甲骨文篆书在清代书这么多法家是不会这么写的,他没有见过,所以写那个非标准书体多。篆书有古篆各种书写,秦简、秦篆,还有楚简,它都不是标准的篆书。

我们现在看到大量出土的汉简书写的状态千奇百怪。所以我们书法家开始从王羲之转到康有为的碑,然后转到这些出土的文物上去了。所以写一个在发展状态非标准书体是现在最近几十年中国书法史的断代史特征。当然历史演变(32:40)提前谈到这个现象,那么这种现象以后可以说是泥沙俱下有好有坏。而我们的求变不一定成功,成功的中间必然在失败。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这种不同的状态。历史的发展就像100年开始出现甲骨文的出现一样。现在就是这个过程中间书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间,所以我们要反思我们是怎么去变化的。我可以说大部分和时代相吻合的少部分会成功,成为书法发展的潮流。

这是当代书法审美中,我还没讲的问题。也许我讲到这个问题会回答你的问题。非常感谢你的思考和提问,谢谢!

观众:老师,我想问一下。您说的非标准书体跟那些丑书有关系吗?

刘正成:对,这个丑书就是非标准书体的一个说法。只不过里面有的是真丑,有的不丑。好的、怀的都在里面,丑书就是它不符合传统的楷书、不符合东汉的篆隶书,我认为这个
就是破体。破体以前是不行的,清代以前破体,你的试卷里面如果出现两三个破体字,你这就是废卷了。今天的破体就是形成新的东西在里面,就像打一次战争要牺牲很多人。像上甘岭几十万人牺牲了,最后成功的人他就成功了。所以我们今天要善于了解书法,就像周汝晶所说,谈书法比谈红学难,要了解书法的历史,了解中国书法经典作品重要性,然后懂得书法审美,然后去选出最优秀的。而还是不好的,所以我们就正视这个状态。就像你们科学院都要来考院士,但院士只有那几个最好的,其他就淘汰了。多数学生就是这样,所以书法的断代是这样。所以你说丑书,所以最坏的作品可能在丑书里面,最好的作品可能也在丑书里面。因为文以时为大,它一定要走在时代潮流前列。

78.jpg

鸿石 发表于 2018-9-26 08:27:55
::gif34::gif
丁香小院 发表于 2018-9-28 21:53:23
自然的意像段---关上---应为---观赏。实在的教科书,不老的正成师。
12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5 12:44 , Processed in 0.1344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