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04|回复: 2

马振声谢冰岩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二十六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6 13: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书法在线在 2007/02/26 01:26pm 第 1 次编辑]

27761《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二十六期2007年2月26日
发布日期:2007-2-26 0:47:00 发布者:[杨现富]  
.
.
写意人物画的一面旗帜

  

27762
——晨报记者专访著名画家马振声
    他是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的高徒,却又无缘成为蒋兆和的助手;他是北京人,却去了蒋兆和的家乡四川,在中国西南树起了一面蒋派水墨人物画的大旗;他的夫人同是著名人物画家,但两人却很少进行艺术合作;他主张中国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却又提倡把中国文化向西方输出……名震中外画坛,不忘艺术良知。他就是著名人物画家马振声。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西南郊的留霞峪,访问了马先生。
关键词:水墨人物
    在当今艺术领域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种角度的争论和试验中,马振声坚定地站在东方文化的土地上,融会贯通昨天和今天的源流,在努力把握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特征方面深入开掘、多方拓展,将西方现代艺术中某些造型因素的新视角很自然地渗入到某种特定的内容之中,把笔墨表现的气韵与塑造对象的深刻性结合起来,使画面中的形象塑造、诗意表现、情怀深思更富于时代性与现代感,形成一种淳朴平实、完整饱满、张力弥漫的个性化语言范式。著名评论家刘曦林先生认为,马振声“为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树立了一面旗帜”。
    马振声是北京人,1955年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后来又进入美院国画系,专攻水墨人物画,并成为“文革”前中央美术学院蒋兆和先生唯一的研究生。夫人朱理存是美院同班同学,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美协工作。1973年,马振声也调到四川美协,和夫人及两个孩子团聚。
    在四川美协从事人物画创作的20多年间,他一直沿着蒋兆和先生的道路探求恩师未能解决的问题,渴望建造自己的艺术风格。刘曦林评价:“作为蒋兆和的学生,马振声最终还是脱出了先生的窠臼而寻找到了自己的路。他的作品情调倾向于抒情性。他在延续了蒋兆和创立的以勾线和皴染为特征的水墨形式之外,为了改进笔墨整体关系的不统一,又从传统中寻找解决的方法。”他一方面苦练书法,先攻碑后转帖,由《郑文公碑》到颜真卿体,揣摩其提捺顿挫的运笔要领;另一方面,他于传统文人写意花鸟画的用笔上悟得构成水墨艺术美感的诸多因素,尤其是其中的笔墨韵味与抒情功能。不止于对线的表现性强化,马振声广泛运用泼墨、没骨和破墨之法于人物画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为水墨人物画的写实造型注入了写意精神和笔墨美感,水墨语言在他的笔下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
    马振声的人物画创作都是有感而发的,他不愿意重复那种约定俗成的概念化形象,也不将生活简单纳入画面。他总是尽量充分地集中有关素材,经过反复酝酿、把握、提纯,使朦胧、破碎的印象逐渐变成具体、清晰的形象,使所要表现的人物立于眼前,生根于心底。即使表现历史人物的题材,如《屈原》、《辛弃疾》、《爱国诗人陆游》、《杜甫》等作品,他也是“寄豪情于翰墨之中”,刻画历史英杰那种慨然长叹的悲壮人生和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由于他的人物画创作必经充分、深入而精微的形象酝酿过程,因此他的人物画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总给人一种历史多层面的厚重感和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关键词:艺术良知
    在马先生寓所的院子里,立着恩师蒋兆和先生的半身塑像。这是他为蒋兆和纪念馆而作的雕像的复制品,马振声把其立在窗前,好像恩师时时在注视着自己,鞭策着自己。
    蒋兆和先生童年先失母,后丧父,16岁只身漂泊到上海。他的苦难人生使他深刻地感悟这个社会,他那灼热、正直的良心使他注重于下层的劳苦大众。马振声被这种精神时时激励着,他的人物画主要以中国农民为对象,表现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
    1964年,马振声只身来到河北平山县,深入到太行山腹地一个叫淴淴水的山村,进行大学毕业创作。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农民形象粗犷结实,他被震撼和感动。每天要走几十里崎岖山路写生,忘我地在这里蹲了三个月,完成了农民群像作品《天下大事》。他住农民家,吃百家饭,为小学生义务授课,和当地村民结下了深情厚谊。
    他爱上了太行山,后来又跑过太行山地区的许多地方。本来计划把太行作为自己的创作基地,但命运安排他到了大西南。初到四川,由于这里的农民形象和北方反差较大,表现力受限,他一度感到失落。但善于观察生活的他,很快找到了支点。川中农民外表虽然不如北方粗犷结实,但内心世界十分丰富,且乐观幽默,很有特点。因此,他多次深入四川农村以及甘孜、阿坝、大凉山等地区采风,创作了《报春图》、《巴山夜话》、《春醉八仙》《逢场》等一系列情意浓浓的乡土风情作品。1977年他还和朱理存等在西藏高原生活了7个月,从雪山到草原,从原始森林到农场麦田,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马振声回到了北京,创作题材又逐渐转向了西北农民。他和夫人多次深入到大西北,几乎走遍了新疆,创作了《葡萄架下》、《戈壁龙沙起》等一批人物画精品。
    除了关注弱势群体的理念不变,马振声表示,还要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当前中国进入了商品社会,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光怪陆离。马振声认为越是这时候,越要坚守艺术良知,要有想法和追求,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且要对社会负责,对购藏者负责,对自己的艺术理念负责,对历史负责。
关键词:文化传播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艺术,我们需要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把东方艺术向全世界播撒。马先生提倡走向世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回顾20世纪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基本上是人家向我们传播,是一种不对等的交流。以往由于我国经济落后,精神上不自信,老是看别人什么都好,自己的不好。这是几代人留下的潜在的心理。至今,我们学美术的学生,提起毕加索、马蒂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都是如数家珍,倒背如流。反过来我们对外国学生讲课,提到王羲之、吴道子、齐白石、徐悲鸿等,他们一概不知。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瞩目。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开展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广泛传播中国的文化艺术。马振声虽年逾花甲,现在仍担任着北京语言大学艺术系主任,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培养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人才,是他心中的情结。经过十余年努力,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马先生还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就是把居住的小山村建成一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发展生态文化的产业基地。
关键词:比翼齐飞
    马振声与夫人朱理存同是1955年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后又同入中央美术国画系深造。夫妇同攻国画人物,但他们的创作却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人风格,并且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由于两人在艺术上互相尊重对方的艺术风格,同时又坚持自己的理念追求,所以虽然是艺术伉俪,但很少合作。马先生和夫人最后一次合作是1979年。当时两人从西藏采风归来,共同创作了人物画长卷《酒歌图》,并在当年的全国美展上获奖。但在创作过程中,两人分歧不断,经常互相“改造”对方,妻子白天的成果,晚上就被丈夫“纠正”。因为有领导的关注,合作才得以完成。从此,他们很少进行合作绘画,但在艺术上还是积极交流和互相批评。也许正是这种态度,使两人并驾齐驱,比翼齐飞。他们在人物画创作上的丰硕成果,不仅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受到国内外艺术界的瞩目。   
晨报记者 杨现富文并摄
艺术简历
    马振声,北京人。1955年至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1959年至196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1964年至1966年师从著名画家蒋兆和教授做研究生,专攻水墨人物画创作;1973年起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从事专业美术创作;1994年起受聘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1999年起任重庆国画院名誉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语言大学艺术系主任,一级美术师。作品曾入选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及首届全国中国画展等全国性美术大展。其中《酒歌图》1979年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爱国诗人陆游》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聊斋》1993年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一等奖。
2776327764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3: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振声谢冰岩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二十六期]

[这个贴子最后由书法在线在 2007/02/26 01:25pm 第 1 次编辑]

发布日期:2007-2-26 0:44:00 发布者:[刘正成]   
27765
看图说话:我与书法二十年(9)

  
●刘正成
                                 心心相印
.
.
   1990年初秋,三届中青展开幕式结束后,东道主安排我们游览黄山。从黄山下来后,路过太平湖,我与陆老、谢老留下了几张照片,非常传神。那清澈的湖水,印出一片敞开的心怀。
    谢冰岩(1909-2006),江苏淮阴人。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就参加了共产党,是新四军的老战士,当时任《解放日报》主编。解放后是首任新闻出版署秘书长、新华社秘书长、文革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顾问、文化部副部级司长。中国书协第一届、第二届常务理事。实际上,二次书代会上,许多人都认为谢老德高望重,应该升任副主席,谢老举手制止,说年龄大了,让年轻人干最好。1985年8月我去北京后,主管杂志工作的启功先生已做主席,不便再担任《中国书法》主编,谢老作为常务理事兼任了主编,直到l994年我任主编时,才升任为《中国书法》顾问。他不仅是一个好人,还是我的好老师、好榜样、好前辈。
    谢老是一个平和可亲的老人,但是他却有一颗倔强的心。他在学生时代就做了党支书,不管如何拷打,至死不吐党的秘密,被国民党以死罪关在监狱里六、七年,直到国共合作才释放。一九五七年被打成右派,又被整了十几年。到了老年,交给他这份《中国书法》主编的头衔,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名誉头衔。其实不然,直到1994年我任主编前那八、九年,《中国书法》的所有稿件,我审定了以后,都要请他终审,而他是每稿必读。有什么意见,都写在审稿笺上,有时还亲自动笔修改稿件,工工整整的红笔小字,见了令人起敬。想一想,那时的谢老已经是八十好几的人了。
    谢老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从不说别人长短,但你可以从他的话中,领会到他一些坚定不移的看法。有一次,我与他就稿件内容发生了分歧,我年轻气盛,谢老也不让步,最后“官司”打到主管刊物的副主席沈鹏先生那里。当时的沈鹏是支持我的意见,谢老便不再表示异议了。争论完了以后,谢老对我并未心存芥蒂。他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
    l985年下半年,我接手改刊的时期,设计了许多新的栏目,并征求了许多方面的意见。比如说,“法书赏析”这个栏目就是沈鹏先生亲自改定的。但是,《中国书法》应该办成什么样,是有很大争议的。有一次,一位原来参与杂志工作的老先生来编辑部,我便将已经设计好的一些栏目汇报给他听,他还尚未听完,就打断我的话:“不行,不行,活着的人不能够上书(指专题介绍)!”我认为这位老先生太保守,对一本现代学术团体会刊的学术性缺乏认识,不知道一本刊稿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推出当代艺术家这个道理。后来,我慢慢地理解了这位老先生,被专题介绍的只能是少数人,你就可能得罪多数人。但是,我并不后悔,如果我们办一本刊物,去排座次,那么,一本现代学术会刊就会失去学术性;如果我们因怕得罪人,因而不能反映当代创作现状,只介绍古人,我们将会失去这本会刊的现代性。
    记得《中国书法》1986年一期出版前后,就引起了两个风波:一个说谢无量不是书法家,不能发专题;一个说王铎是汉奸,也不应该发专题。第二个问题是有人把这个事情先告到中共中央统战部去了,后来统战部知道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家,也就没有再过问此事。
    谢无量是四川人,我认为他是当代书法大师。书协机关有位理论家就反对,说谢无量的“孩儿体”毫无艺术价值。这种意见可能今天听来会发笑,但当初却是一种主流。1990年办第一届全国展时,四川代表就曾把谢无量的作品带到沈阳去,结果落选了,是北京去的几位老先生不同意。临到开展前,四川代表团趁布置的混乱,又偷偷把谢无量的作品挂上去了,殊不知又被发现硬摘了下来。我去找谢老商量,谢老笑笑给我出了一个主意,叫我去征求启功先生的意见。启功当即毫不犹豫地说:“谢无量的字好啊!他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我认识他!”启功先生一锤定音,风波才平定下来。
.
                                               2003年5月23日于松竹草堂

发表于 2007-2-26 13: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振声谢冰岩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二十六期]

[这个贴子最后由183在 2007/02/26 01:38pm 第 1 次编辑]

龙瑞工作室师生作品展日前在成都文殊坊隆重开幕。
37248
200722604434431_117246829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14:16 , Processed in 0.1431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