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崔自默“质疑文怀沙”的质疑的再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3 12: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揭露文怀沙猥亵奸污妇女"用意何在?
       查他祖宗八代的事好像过去很久了,现在又有人想这样做,而且似乎已经开始要这样做了。据一位主要从事传记文学和随笔创作,其作品还曾获过鲁迅文学奖的李先生最新的研究成果或称最新发现,那个曾被称之为国学大师和文化大师的文怀沙,曾在1963年底,就因猥亵、奸污妇女十余人被判诈骗、流氓罪入狱。先是判处劳教一年,1964年5月正式拘留,后长期在天津茶淀农场劳教,劳教号码:23900,直至1980年4月解除劳教。

     李先生此时此刻为何对文怀沙的历史感兴趣?看过他的文章才知道,他是想说文怀沙并不是货真价实的国学大师,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流氓。

     我们都知道,莫说在那个年代,劳动教养在今天也饱受争议,就是80年代严打期间的“猥亵、奸污妇女”判多重罪的人都有,莫说在1963年了,如果文怀沙在那个年代,果真是“奸污妇女”的话,会是劳动教养吗?况且从李先生自己的表述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一方面说文怀沙是“被判诈骗、流氓罪入狱”,另一方面又说是“判处劳教”,最后他自己也说是“解除劳教”。这样的劳动教养何来“被判诈骗、流氓罪入狱”呢?这样不是自相矛盾吗?作者的表述只能说明作者的态度极不严谨,因为劳动教养是未经法院判决的,这能称之为“被判诈骗、流氓罪入狱”吗?如果是“被判诈骗、流氓罪入狱”的话,最后应该是出狱,而不是作者所说的“解除劳教”。况且从1963年被押到1980年,有这样被押17年的劳动教养吗?可见那是一个法制并不健全的年代,用一个在法制不健全的“劳动教养”能说明什么?

     所以我以为,即使文怀沙老先生在那个时候,的确有“猥亵、奸污妇女十余人”的事实,现在看来,究竟是“瞎扒”的生活作风问题,还是“猥亵、奸污妇女十余人”的犯罪问题也很难说。况且一个人的生活问题与学术成果之间,又何必然联系?所以说,以因为是“大流氓”来证明就不是“国学大师”是缺乏说服力的。

     文怀沙作为所谓的“国学大师”,如果想与他商榷学术问题,可以以学术的态度来讨论学术,而没有必要从生活作风上入手,更没有必要从几十年前的劳动教养下手,因为这些与他的国学没有任何关系。

     李先生想将文怀沙打入十八层地狱,他还说文怀沙“除了在1947年写过一本《鲁迅旧诗新诠》、1950年代前期参与了楚辞翻译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学术成果”。我们过去就常讲,无知者无畏。在《论语》就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说。孔子开创的这一传统,对中国经典诠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讲,“述而不作”早已成为中国经典诠释的基本形式和特征。对文怀沙这位以“述而不作”为特征的人,要求他有多少作品,这不是问刘翔在跳高项目中为何没有世界纪录一样吗?

     此人还以茅盾在1947年所说的“文怀沙为人浮薄,我们都避之”来对被“劳教”17年的文怀沙的评价作为证据,说明 “文怀沙为人浮薄”,以证明文怀沙并不是国学大师。这有说服力吗?况且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文人中的恩怨情仇,来说明跨世界后60年的现实,是很天真、很傻,还是别有用心?

     据说文怀沙自己从没有说过自己是国学大师,我对他也没有研究。但我知道,论证一个人是否国学大师,与一个人的生活作风、著作多少没有关系,与一个可能有恩怨情仇的人60多年前的评价没有关系。拿出他的“述”讲你的“作”即可。不要将人家几十年前的生活作风来说事,这样下去的话,明天就极有可能被这位以传记见长的人,将人家爷爷在100多年前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也搬出来,这样无济于事,与文怀沙是否国学大师没有关系,只能说明你自己的浅薄。

     其实文怀沙是否国学大师并不重要,重要的以这样非学术的态度来“讨论”学术问题。这有点探讨潘金莲究竟和多少男人发生关系一样。这也是学术?
发表于 2009-2-23 13: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刘墨:
                文怀沙先生交游考:傅庚生、聂绀弩及其他 该日志已被收录



         有一个网友 xiaoxi (http://1who.blog.sohu.com/) 在我写的《文怀沙的年龄与学问》里留言,提到《四曾文明》的编辑过程,说编辑部设在西安的何家村,是老板傅光租的房子。关于傅光和文怀沙的关系,我们当时知道的情况是,文怀沙在"文革"时曾和傅光父亲是狱友,傅光父亲傅庚生是研究杜甫的专家,曾供职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两人出狱后,文怀沙在北京发展,后来去西安找傅庚生,但发现他已经去世,几经辗转找到傅光。两人一合计,准备做这部书。”

        也许许多人不知道傅庚生是谁,那我将国学网站上现成的介绍放在这里:

    “傅庚生,辽宁沈阳人,1910年生。1934年于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先后在弘达学院、东北大学、华西大学、北京大学、辽东学院等校任教。1948年4月到西北大学任教,曾任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等职务。

    傅先生是海内外知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43年,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由开明书店出版。1946年,傅先生的第二本学术著作《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国以后,傅先生则把重点放在杜甫诗歌方面,发表了多部著作和为数众多的论文。1954年他发表了《杜甫诗论》一书,1959年又发表了《杜诗散绎》、1962年出版了《文学赏鉴论丛》、1979年发表了《杜诗析疑》,此外还有《国语选》一书,为我国唐代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好了,请注意两点:1.傅庚生生于1910年,不正与文老同年吗?;2.文老和傅庚生是狱友,既然和傅庚生是狱友,傅庚生是因为什么入的狱?为什么会关在一起?傅是否也犯了与文老同样的罪?

    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到了聂绀弩,聂生于1903年,卒于1986年。鲁迅逝世时,他是八名抬棺者之一。聂绀弩在日本曾坐过牢,到延安却是毛泽东的座上客,与其彻夜谈诗论文。到新四军工作,与陈毅成为诗友,并为陈毅、张茜的婚姻牵线做媒;后来又辗转到香港《文汇报》任总主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在那篇文章中,我还提到了聂绀弩赠送给钱钟书的诗,正是因为看到了钱写给文老的诗而发。聂与钱并未见过面,其中多是通过文老的转介。钱在读到聂诗后很是高兴,所以才会用王夫之的话赞聂绀弩。聂在听后,曾又赋一诗《答钟书》:

    五十便死谁高适,七十行吟亦及时。

    气质与诗竟粗犷,遭逢于我未离奇。

    老怀一刻如能遣,生面六经匪所思。

    我以我诗行我法,不为人弟不为师。
这样的佳话是不是又是文老“编造”的呢?读一下侯井天编的《聂绀弩旧体诗全编》就知道了。而且,如果这个也怀疑的话,聂诗赠钱钟书将典出《南齐书·张融传》的“非陌非阡非道路”改易成“真陌真阡真道路”,又将龚自珍的“亦狂亦侠亦温文”,对仗成“不衫不履不头巾”,岂是“中学教员”水平所能企及!

    另外,我再引述一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中的一段涉及到文老的文字:

    1975年冬季,对在押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特人员一律宽大释放的决定,在全国迅速传达落实。上面通知省三监(临汾)符合条件的人员共有八名,经核对,发现其中一人已病亡。彭与监狱领导觉得,让聂出狱的机会到了,于是开始翻查聂的档案,看能否找到政历上与国民党的联系。朱也火速投书,提出相同主意。终于,监狱领导发现,聂有“于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的经历,认为这就足够了。彭立即告诉朱,事情办好了。聂以老共产党的身份进监狱,以老国民党的名义出牢门;以现行反革命罪被抓进去,以历史反革命案情被放出来。1976年秋,李征得周同意,拜托电影家戴浩去山西接聂返京。戴也是右派,每月领三十元生活费。李给了戴买车票钱,又割爱将章伯钧遗留的一套明代线装书借给戴“以破长途之寂。”结果,人接回来了,书却丢了。聂回京报不上户口,又是朱托文怀沙之母出面疏通,才化解了难题。聂对朱心怀感激,写诗表明心意:“急人之急女朱家,两度河汾走飞车。刀笔纵横光闪闪,化杨枝水洒枯花。劝君更进一杯茶,千里万里亦中华。”

    所以引这段话,是想让读者注意,聂回京报不上户口,正是文老的母亲出面才解决了问题。

    至于舒芜,聂绀弩晚年向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954年夏天,老友何剑勋来北京看聂绀弩,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院子里他们碰到已调到这里工作的舒芜,三人就一起去吃饭。饭后,聂绀弩建议一起到离这不远的胡风家看胡风。进了会客室,胡风好一会儿才出来,他与众人寒暄后,就指着聂绀弩说:

  “老聂,你也太不像话了,随便把什么样的人都带到我这里来?”

  聂绀弩一听,就觉不妙,不想胡风当众就对舒芜表示不欢迎。

  大家急忙出来,到北海去喝茶。

  舒芜说:“胡风太自信了,我手头上就有他的几封信,拿出来大家看看,很可以说明问题的。”

  聂绀弩只得劝说:“你在气头上,这种事,非同小可,冷静了再说。”

  可能在这时候,上面又组织了对胡风的批判,舒芜就抛出了胡风的信。

  聂绀弩认为舒芜这样做是为了泄私愤,这样虽然不对,但是最后对胡风上升到反革命的高度,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1950年起,文老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中国古典文学讲座》,历时四年。1951年主编新中国成立第一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刊》,为查证记,我将这些作者的年龄标注在作者之后。也许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也就是说,文老此时是40岁,还是按李辉所说的只有29岁:

这些著作主要有:

 《楚辞论文集》,游国恩(1899-1978) 著

  《诗人李白》,林庚(1910-2006) 著

  《杜甫诗论》,傅庚生(1910-1986) 著

  《白居易研究》,王拾遗(生于1917) 著

  《中国文学简史》上卷,林庚 著

  《水浒研究》,何心(即陆澹安,1894-1980) 著

  《古典诗歌论丛》,程千帆(1913-2000)、沈祖棼 著

  《离骚语文疏解》,王泗原 著

  《屈原九歌今绎》,文怀沙 著

  《屈原九章今绎》,文怀沙 著

  《屈原离骚今绎》,文怀沙 著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林庚 著

  《陶渊明传论》,张芝(李长之,1910-1978) 著

  《论中国短篇白话小说》,孙楷第(1898-1986) 著

  《汉魏六朝诗论丛》,余冠英(1906-1995) 著

  《中古文学思想》,王瑶(1914-1989) 著

  《中古文人生活》,王瑶 著

  《中古文学风貌》,王瑶 著

  《红楼梦研究》,俞平伯(1900-1990) 著

  《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俞平伯 著

  《红楼梦新证》,周汝昌(1918-) 著

数字的罗列无疑是乏味的,但数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发表于 2009-2-23 13: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老”已经“玩藏掖下跪了”,他“将死”了,就假装信他的话吧,要不然,就像不是他弟子的弟子说的:如果年龄有假,恐怕要改写几十年的文学史了,那还了得!关键是太累了。《四部文明》是什么鸟书?我太无知了!呜呼!哎呦!
注:玩藏掖————玩魔术;玩藏掖下跪------------玩魔术漏洞百出,观众不干了,魔术师下跪了。
发表于 2009-2-23 13: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见胡耀邦{1915---1989}赠文怀沙诗手稿影印件,抄录于次:


  致文怀沙先生

骚作开新面,久仰先生名。
去岁馈珠玉,始悟神交深。
君自九嶷出,有如九嶷云。
明知楚水阔,苦寻屈子魂。
不谙燕塞险,卓立傲苍冥。
闭户惊叶落,心悲秋早零。
心悲不是畏天寒,寒极翻作艳阳春。
艳阳之下种桃李,桃李芬芳春复春。
哲人晓畅沧桑变,一番变化一番新。
如今挑李千千万,春蕾一绽更精神。

                  八月廿五日稿
发表于 2009-2-23 17: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感兴趣的话看看凤凰卫视对文怀沙的系列专访:
http://v.ifeng.com/his/200902/27 ... f-a387-f3f590f798d7

那张嘴皮子是够能扯的!!
如:毛泽东的妈妈是我七姑,某领导对我前妻美色很倾慕等等,不亦乐乎!
使我突然念起了裘千丈!
发表于 2009-2-24 09: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老被吵成大师是文老之不幸,争吵去剥去文老大师之名则是大家之不幸了。
发表于 2009-2-24 10: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六月雪 于 2009-2-24 01:05 发表
文老被吵成大师是文老之不幸,争吵去剥去文老大师之名则是大家之不幸了。


甚为赞同!
发表于 2009-2-26 23: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著名书法家、哲学家、发明家、法学家李泽江
在此公开文怀沙事件制造者李辉的秘密:

李辉自暴攻击文怀沙的起因缘于李冬冬的瞎话。
李冬冬传言帅哥文怀沙曾给女画家郁风当个模特儿,
李辉在自己写的郁风传里对此重要事项已无记载而恼羞成怒,
李辉又把恼羞成怒的原因归结为此事有损其“塑造传记”里的郁风形象,
便对文怀沙破口大骂并写下“王八蛋”三字,
李辉及其幕僚经过两个月的谋划,
李辉就与北京晚报同流制造了“炮打文怀沙”事件。
如是而已!

试问:即使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的郁风生前画过文怀沙裸体又能说明什么?
答: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由此不难看出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编辑、传记作家李辉先生之本质:
1、平生不懂文艺;
2、所写传记不实;
3、心胸十分狭窄;
4、沽名钓誉心切;
5、终归身败名裂。


更值得一提的是:
近日,几个思想僵化的老专家,
在接受某些小媒体采访炒作时,
大谈对文怀沙在文革及前期的所谓看法,
还列举一些难以佐证的“故事情节”,
唤起广大不明真相的纯真网民万炮齐发,
足以让老有上进的文怀沙瞬间灰飞烟灭!

这充分暴露出我国老知识分子当年的压抑心情,
并与文怀沙被平反后近二十年的显著进步,
形成强烈对比与两极反差。
这是急进文怀沙的悲剧,
更是当今国人徘徊的悲剧!


在文革末期,政治背景复杂,文怀沙仍被关押。
文人骚客话语滑稽,“妄人”辈出,
王德厚、沈雁冰老人也不应该例外,
眼下的钱理群、郭建勋等老专家也如此,
有倚“顺应网民”,“抬高自己”之嫌。

对文怀沙的城南旧事,
结论应以中共党组织作出的为准,
应相信胡耀邦等中共高层的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5 17:06 , Processed in 0.14325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