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46|回复: 5

陇右名家朱克敏研究 杭州高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6 12: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陇右名家朱克敏研究
                                     杭州高伟
   今年暑期某日,我去杭州图书馆看书,在三楼的书画阅览室,偶然看到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06月出版的线装本《甘肃省图书馆藏书画作品选(精)》,就翻了起来,其中一幅隶书联:“云山供养门庭敞,文史风流地位清。”引起了我的关注,其书者是陇上朱克敏,本人因为在搜集明清的书法资料图片,几年来把杭图的所有书画和收藏类的书都翻遍了,这幅对联引起我的关注显是其隶书的水平与笔法很符合本人的审美观,当时我把照片拍了,回家后寻找朱克敏的更多的材料与作品,此人的形象越来越在我的心中清晰起来了。
    后来发现此联的作者是姚元之。道光九年朱克敏赴北京,前典陕甘乡试,时任翰林院学士姚元之赠以隶书联:“云山供养门庭敞,文史风流地位清。”并题云:“时轩精汉隶,乃癖喜余书,益其师生情笃,故不免阿其所为耶!红叶斋生姚元之书于都中小红鹅馆”。
    朱克敏(1792—1873)字石轩,号颐道人,凤林山樵,游华山人,晚号重游青海太华山人,艮道人,朱五等。甘肃皋兰人,生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卒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终年81岁,自称五朝老人。半生科场徘徊,半生教书育人,其自治印谓其生平“乾隆年生,嘉庆秀才,道光优贡,咸丰教官”,基本上概括了他人生轨迹和命运。这有些像扬州八怪郑板桥的一方印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他们时代相近或许受到板桥的影响,不论郑板桥还是朱克敏在仕途上都是小官小吏,不是什么尚书、侍郎、大学士的显赫官衔,而都是文人墨客而已,郑板桥弃官以书画谋生,朱克敏授徒以书画自娱,二人行径,亦颇相似。
    朱克敏早年父母双亡,他们姐弟五人受继母颜氏夫人抚养,颜氏夫人秉性忠厚,疼爱先房子女如己出,颜氏夫人系名门闺秀,颇知礼仪,勤俭持家,备尝艰辛,终于将他们一一抚养成人。朱克敏以书画为名家,其弟朱克敬以诗文名世,可称一代才人双峰并峙,这是颜氏夫人辛勤教育之结果,而朱克敏兄弟蔬水承欢,克尽孝道,颇得颜氏夫人欢心,虽家境贫困而家庭和睦融洽。封建时代的文人,大都把科举作为进身的阶梯,朱克敏当然亦不例外;因此他潜心读书研究儒家经典以博取功名,古来名师出高徒,他曾拜进士出身的湖北天门人程德润为师,程曾任甘肃按察使,布政使,是当时学问渊博的官员,朱克敏经程德润先生指点,学业日进,不久即考中秀才。
    兰州人把朱克敏称为“朱爷”。据说冬天穿着破毡鞋的朱克敏走在兰州街上,时常被人“堵住”,“朱爷,写一个。”于是,被唤作朱爷的朱克敏就抽出插在毡鞋旁的笔,书就一幅作品,当然,能换来的是一顿美食。
    道光七年赴西安乡试,时林则徐署理陕西布政使,在试院发现朱克敏文艺颇佳,兼工楷录而与之叙谈,从此订交,引为知己,这在朱克敏一生中是一件大事,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林则徐慧眼识人才,而朱克敏亦以得知音而自慰。首次乡试未中,于次年经岁科两考以品学兼优考中优贡生,以后屡试乡试不中,但朱克敏并未消沉,他一面教书课士,一面以书画谋生,生活虽贫困而恬淡乐道,不改素志,此期间他观光青海湖,遍游河西走廊领略边塞风光,由于西北交通阻塞,使他未能畅游名山大川交结天下豪俊,但他襟怀坦荡,并不以未博得功名而志馁,不久应友人邀请赴陕西蓝田县主讲玉山书院,课读之余以书画自娱,他的画均有诗文题跋,如他绘墨菊题诗云:“书画消磨四十年,三秦到处姓名传。而今再写辋川菊,犹是秋风八月天。”可见当时他的声誉已经遍传三秦了,关中乃西北人文荟萃之地,长安为历代建都之所,朱克敏以一介寒儒被聘为书院山长,足证其学问渊博人品高洁,绝非滥于士林者可比,林则徐曾说朱克敏陕甘上下垂青,朱克敏以其高尚的人品和书画才能,赢得了当时不少名人学士的青睐。
    道光九年朱克敏赴北京,结识了祁隽藻等一批政要、学者。光绪元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过兰州时朱克敏已去世,左对朱克敏人品、学问深为钦佩,尤其对其书法更为喜爱,曾大量搜求朱书,足见其对朱克敏书法的赏识。道光二十六年备受投降派打击之林则徐自伊犁戎所抵兰州代理陕甘总督,故人重逢欢欣异常,林则徐见朱克敏神采奕奕一如既往,而笔法与年俱进,深为欣慰,仍鼓励他赴乡试博取功名,为国效力,时朱克敏以继母颜氏夫人新逝,未能成行,林则徐发唁函慰问并撰寿序以表彰颜氏抚育子女之苦心,足证林则徐对朱克敏之厚爱异于常人。咸丰七年,朱克敏赴西宁府就任大通县训导,出制钱办义学,后任宁瑁府首县教谕,同治十二年卒于任所。朱克敏一生仕途虽未显达,教育授徒终其天年,著“训蒙简要”及“赋律入门”,此乃专为后进考试而作,乃为他人作嫁衣。如果说其弟朱克敬以诗文胜乃兄,而朱克敏则以书画胜乃弟,成为双峰并峙之兄弟,此朱克敏生平之大略耳。
    朱克敏是一个非常清苦的人。他一生从事教学事业,业余研习书画,除交流、赠送外,也卖字鬻画,所得润格,供养家人,日子过得非常节俭。但他在教学之余,孜孜不倦地创作诗文、书画,每游览一地必有游记,所读文章、画册,多有感想。70岁那年,他在读一本《名画大观册》时,写了很多的读后诗,他尤其对清初著名画家王原祁崇拜之至,在读了王原祁的山水画《雪景》后,写下了这样的诗篇:
    宣纸一幅刚尺一,中有千山高律萃。摩挲象轴认虫文,喜是麓台老来笔。
    麓台年老笔亦老,洗尽铅华存秀质。当轩为展玉屏幛,别有石荀天边出。
    朱克敏的书法以隶书为最,他以个人的审美趣味来改造隶书,其‘朱隶’发展成为自己气魄博大的风格。受清代碑学的影响,朱克敏书法宗《衡方碑》、《西狭颂》等汉碑用笔多取邓石如,桂未谷,郑谷口、杨岘山、伊秉绶之影响,形成稳健茂密,宽博平直,激荡雄伟,独具个性。
    朱克敏之隶书人称“朱八分”,朱克敏之隶书造形方整美观,善用硬锋斗笔,每字必有主笔,主笔按锋缓行,纵属之笔提锋轻过,行笔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朱克敏隶书的特点,这种造型法极合乎辩证法原则,即主要次要分得清楚,提安变化,从容不迫,隶书难于活泼有生极,一味按锋则易板滞,纯以提锋,侧易飘浮,朱克敏之隶书,提安互用,巧于结体,其用点则如高峰,坠石,险绝可畏,朱克敏可称精意结体,大胆落笔。朱克敏的隶书以对联为最多,且多为长篇大字,气象雄伟,深厚雅健,他的隶书得力于汉碑之张迁,西狭而稍参唐隶笔意。
    作为一代名书家自然不限于临习先辈诸家,朱克敏临鲁公争座位及米襄阳苏东坡、赵孟兆页行书亦颇得趣。陇上非无才人,西北亦多硕彦,汉末草圣张芝,西晋章草大家索靖,均出西北,故汉唐之世,陇上人才辈出,斐声艺坛,盖因宋室南迁之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西北乃成边陲闭塞之区,更兼交通阻塞,与全国名流无交流之机会,故即有英才,亦不为全国所知。
    朱克敏著有《雨窗消夏录》,其中有记曰:曾文正公尝谓吴敏树、郭嵩焘曰:我身后碑铭必属两君。他任捃饰,铭词结语,吾自为之,曰:“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传万世。”曾氏一生皎然孔孟,服膺程朱,每以“圣言”训人,为人洗脑。一部《曾文正公家书》,哪一封不是教训子弟之“金扣咒”?然临终吐真言“不信书”,岂不滑天下之大稽。左宗棠对曾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貌似君子,实为小人。”孟子云:“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曾时时刻刻不忘“为人师”,何为孔孟之徒?王阳明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代理学大师尝吐此真言,曾却总是以圣人面孔出现,其曾于咸丰死时,娶一房小美人,岂是“圣人”所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2: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克敏作品一
3c0b38fdb895c03ede9cc8d916b4244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2: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克敏作品二
200612281545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2: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克敏作品三
201046162541464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3: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克敏作品四
hua_q_zhukem_ddui_700.gif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3: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克敏作品五
064566b0f89f1d444f628a90fb2136cd.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5 07:55 , Processed in 0.1616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