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73|回复: 17

萧风:欲縻好爵 终遁尘外——杨凝式在清泰年间的人生境遇(书法第3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8 15: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欲縻好爵 终遁尘外
——杨凝式在清泰年间的人生境遇
(选自《书法》杂志2013年第3期)

萧 风

内容提要:杨凝式书法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一大枢纽,深受后世推重。有关杨凝式研究,由于流传下来的史料和书迹甚少,故多限于作品个案的分析。本文以清泰年为切入点,对杨凝式所历职官、散官勋封、志文书迹、矛盾心态、佯狂如风等进行考证,力求真实还原历史,从一个新的视角,对杨凝式坎坷的人生和多重矛盾的性格加以阐释,对其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审美内涵的丰富性进行解读。


关键词:杨凝式 清泰年 矛盾 佯狂

杨凝式(八七三—九五四),《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八有传(以下简称《薛史杨传》)。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录黄伯思手书『杨传』及『家谱』、『年谱』、『赞』(以下简称《纪闻杨传》)。纵观其八十二年的人生,自唐末以进士起家步入宦途,至后周显德元年卒,跨越六个朝代,从积极进取的士大夫,最终蝉蜕为纵逸佯狂的『风子』,经历许多坎坷与心灵的挣扎。五代是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其中九三四年至九三六年为后唐清泰年,时值季末衰乱,兵革不休,环境十分险恶。此前围绕着帝位争夺,已发生了两次武力倾轧,李从珂取得最终胜利,成为后唐最末一位皇帝。其时纪纲大坏,府库已竭,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迹已著,契丹不断寇境,后唐在内乱外患、风雨飘摇中岌岌可危。

一 清泰年间杨凝式历任职事官考证

五代虽王朝更替频发,但武夫称帝后多沿用前朝百官,以维持相对稳定的政务运转。唐末帝即位后亦如是。杨凝式清泰年间历官情况,《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记载较为完整,参以其他文献,均可一一落实。《薛史杨传》、《纪闻杨传》在细节上与前者略有出入,下面结合史料予以辨析。


(一)工部侍郎:明宗长兴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任。①其间奉诏撰吴越王钱镠《神道碑》。②此职一直沿任至唐末帝登基。

(二)礼部侍郎:清泰元年八月四日任。③凝式任此职虽无实证,但《唐书•末帝纪上》先具原官职于前,次书履新官职于后,新旧相衔,相互佐证。后面的秘书监亦属此类。《纪闻杨传》云凝式『长兴中历右散骑常侍,工、礼、户三部侍郎』,误也,其任礼、户二部侍郎事在清泰间。《薛史杨传》亦误为长兴中,且遗漏礼部任职事。

(三)户部侍郎:清泰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任。④次年,杨凝式西游华岳并留下题名。⑤该『题名』石至乾隆朝已断为碎碑,间有可识者,云『户部侍郎杨凝式衔命祭□(疑时字)清泰(以下漫灭)』。⑥从『衔命』二字看,凝式此行应为『奉使奔命』,时间在清泰二年五月转任秘书监前。

(四)秘书监:清泰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任。⑦秘书监掌管经籍图书,为乱世避祸的上佳职位。然凝式上任仅四个多月便被李专美取代。⑧李专美系唐末帝旧部亲信,曾替末帝起草檄书。据《旧五代史•李专美传》云:『专美职岐下,曾梦具裳简立嵩山之顶。及为端明殿学士,与学士李崧同列,而班在其上,因以所梦告崧,且言:「某非德非勋,安可久居此位,处吾子之首乎?」因恳求他官,寻移宣徽使。』是知,杨凝式失去秘书监职位,正是因为李专美『恳求他官』所致。两个多月后,『前秘书监』杨凝式接替了李专美的原职『兵部侍郎』,被迫完成了一次『岗位交流』。

(五)兵部侍郎:清泰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任。⑨《张季澄墓志》凝式自署尚书兵部侍郎,为任此官职之佐证。《薛史杨传》与《纪闻杨传》称杨凝式『清泰初迁兵部侍郎』,而清泰仅三年,显然不妥。

从杨凝式清泰年间的宦履来看,不到三年更换了五个职位,任期长者不足一年,短者仅三个月余,变动非常频繁。这种情况在当时较为普遍,许多官员亦如此。这既是社会动荡的表现,也反映出掌权者的没落与无能。其时,杨凝式从仕已近三十年,可谓朝中的资深官员了,所任的工、礼、户、兵四部侍郎及秘书监均为重要实职,职掌着具体事务,而非荣誉性虚衔。应该说,这三年是杨凝式一生中仕途稳步上升的最佳时期,除最后时刻『以心恙喧哗于军寨』外,其余均按部就班地参朝议政,没有出现因佯狂被罢官的情况。

二 杨凝式清泰年前后的散官与勋封

杨凝式的散官、勋封在五代史籍及传中均没有留下记载,所幸近年出土了三方杨凝式撰文的墓志,有资于补充这方面的情况。

《张季澄墓志》⑩撰于清泰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迁兵部后与三年二月十三日入窆前这段时间,凝式自署『门吏中大夫尚书兵部侍郎柱国赐紫金鱼袋弘农』。结衔中的『中大夫』是阶官,也即散官,阶品为从四品下;『柱国』为勋誉,勋级为十一转,视从二品;『赐紫金鱼袋』是服饰上的特赐,即特许其服紫、佩金鱼袋。

《李德休墓志》11是杨凝式又一重要遗文。李德休卒于长兴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志云『以明年正月三日乙酉归葬于河南……』是知此志撰于长兴二年年底前。凝式自署『朝散大夫守右散骑常侍柱国赐紫金鱼袋』。此时杨凝式为『右散骑常侍』,是皇帝的谏官,同年闰五月任12,正三品下。阶官『朝散大夫』从五品下。『柱国』、『赐紫金鱼袋』与清泰三年相同。

这两个墓志间隔约四年,杨凝式的阶官由『朝散大夫』从五品下,升至『中大夫』从四品下,晋升了四级,应属比较快的了。这是由于五代时期频繁改朝换代,上台的皇帝常常以阶官、勋号滥封遍赐,以笼络人心。后唐闵帝登基,『应顺元年正月改元,诸藩镇文武臣寮皆次序加恩,帝嗣位覃庆泽也……二月诏两班常参官各加阶进爵,从改元赦书恩例也』13。四个月后李从珂继皇帝位,又一次『加恩』:『文武两班崔居俭而下一百七十有一人,各转阶一级,或赐勋一转,或进爵一等,示新恩也。』14杨凝式时为工部侍郎,位在『两班常参官』之列,按例当属『加恩』范围之内。

天福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入窆的《张继升墓志》15,凝式时已致仕,见署『门吏太中大夫守礼部尚书柱国赐紫金鱼袋致仕弘农』,其『太中大夫』为从四品上,同样是间隔四年,却仅晋升一级。

通过三方墓志所署官衔的对比,可以看出杨凝式的仕途在清泰年前后截然不同。此前一直比较顺达,颇受重用,虽偶犯『心恙』,但并未影响升迁。清泰年后,杨凝式始而远离政权核心,职务由实变虚,天福四年曾一度致仕,佯狂成为生活的『常态』。杨凝式的这种变化固然是积岁渐进而来,但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就在清泰三年。

三 『以心恙喧哗于军寨』事件始末

《薛史杨传》载:『唐末帝按兵于怀覃,凝式在扈从之列,颇以心恙喧哗于军寨,末帝以其才名优容之,诏遣归洛。』

考《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清泰前两年局势相对稳定,末帝未曾亲自出征。至清泰三年五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时局发生剧变。九月契丹主南下,与张敬达战于太原。唐兵大败,退守晋安寨等待救援。唐末帝被迫亲征,二十五日至怀州,自是驻跸怀州,心惮北行。『臣下劝其亲征,则曰:「卿辈勿说石郎,使我心胆坠地。」』闰十一月九日副招讨使杨光远杀张敬达于晋安寨,以兵降契丹。十四日消息传来,唐末帝败逃。《五代史阙文•清泰帝》:『晋高祖引契丹围晋安寨,降杨光远。清泰帝至自怀覃,京师父老迎帝于上东门外,帝垂泣不止……因恸哭入内,举族自焚。』

由上可知,杨凝式以心恙喧哗于军寨事必发生于末帝按兵怀州16期间,即清泰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至闰十一月十四日之间。自古以来,皇威不可犯,尤其在军中更是军法严明。杨凝式此举有扰乱军心之嫌,极易招来杀身之祸。揣测杨凝式其时的处境与内心,大致有三:

(一)末帝出征仓促,杨凝式难有迂回告假的时机。此前传来的战况还颇佳,杨光远夸口称:『贼若无援,旦夕当平;若引契丹,当纵之令入,可一战破也。』末帝闻之甚悦。17九月十八日突传噩耗,『王师大败,投兵仗相藉而死者山积』。18次日末帝下诏亲征,二十二日即发京师。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凝式即便再有『智』也难以自脱,身为兵部侍郎,必在扈从之列,虽苦不堪言,也只能随帝出征。

(二)看出末帝必败,后唐必亡。是时唐末帝按兵怀州,忧沮形于神色,日夕酣饮悲歌。群臣智穷虑索,计无所出。诸援军骄悍不为用,或阴蓄异志,或逗留不进。晋安寨失陷乃为必然,杨凝式必看在眼里。

(三)石氏之乱与以往不同。以往还只限于中原诸侯间的纷争,而这次石敬瑭求救于契丹主,竟以父事之。时契丹长驱深入,大有吞并中原之势。契丹在中原的眼里,一向视为『戎狄』、『胡虏』。儒臣、士大夫以屈身奉『戎狄』为辱。此时的凝式宁可冒死于军中佯狂,也不愿向『戎狄』俯首称臣。

杨凝式此前已有多次『心疾不朝』的情况,朝廷应是知道的。所以旧恙复发,当不为突兀。从『颇以心恙喧哗于军寨』的『颇』字来看,凝式应闹得挺凶。之所以得到末帝『优容』,『才名』是主要原因。杨凝式时已年过花甲,为唐、梁、后唐三朝元老,且富有文藻,大为时辈所推重。史称唐末帝『性仁恕』,『有人君之量』,审其即位以来确实未行滥杀之举,况自己尚且『酣饮悲歌』,宽恕一个有『心恙』的老臣也在情理之中。杨凝式终于以智完身,『诏遣归洛』。
萧风1-1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5: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杨凝式『风子』之号考异

古代乱世之季,一些文士自秽以避祸,他们不自检束,行为轻狂,装疯卖傻,以求保身。杨凝式的『心恙』即属此类。后世称凝式历仕五代,以心疾闲居,时人目以『风子』。杨凝式的『风子』之号究竟始于何时呢?

陶岳《五代史补》记凝式最早的佯狂在唐末谏父之后:『时太祖恐唐室大臣不利于己,往往阴使人来探访群议,搢绅之士,及祸甚众。涉常不自保,忽闻凝式言,大骇曰:「汝灭吾族!」于是神色沮丧者数日。凝式恐事泄,即日遂佯狂,时人谓之杨风子也。』《资治通鉴》虽载凝式谏父事,但未言其佯狂。司马光对此做了考证:『按《周世宗实录•凝式本传》,仕梁未尝有疾,唐同光初知制诰,始以心疾罢。明宗时及清泰帝末俱以心恙罢官。天福初致仕在洛,有风子之号,非梁初佯狂也,今不取。』19《周世宗实录》为宋初建隆二年(九六一)修定,今已失传,其中的『凝式本传』盖为最早的杨传,因距五代尚不远,其史料应相对可靠,《薛史杨传》抑或取资于兹。

从《薛史杨传》看,杨凝式仕梁十六年未尝言有疾。唐同光初,授比部郎中、知制诰,寻以心疾罢去。改给事中、史馆修撰、判馆事后恢复正常,其间『精选通儒,校定三馆图书』20。明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复以心疾不朝而罢。知制诰的职责是替皇上草拟诏书,中书舍人为中书省实际主办人员,俱是文人士子所企慕的要职,同时也承担着责任与风险。据凝式这两次『心疾』的情况来看,均是发生在遇到危险或承受压力之后,实则是以佯狂自脱,不失为保全自己的无奈之举。随着职位的晋升,凝式犯『旧恙』越来越频繁。但从尚未影响其升迁、加阶来看,凝式的『心疾』并不严重,仅是断断续续,时好时坏,最重的症候也就是『不朝』而已。所以,清泰三年末帝亲征时,杨凝式应尚未有『风子』之号。况且,皇帝亲征理应不会让一个已然疯癫之臣在扈从之列。杨凝式的『风子』之号盖为天福初闲居于伊洛之间,不以昼夜为拘,恣其狂逸而得之。

五 佯狂风颠于外与痛苦纠结于心

杨凝式的一生经历了历史上任何一位书法家都不曾经历过的乱世。如果他和同时代的其他公卿大夫一样,抛弃人格操守而攀附求荣,或迫于凶威而鱼伏鼠遯,也可避免很多苦闷。但杨凝式却恰恰是一个不肯同流合污的人,遭乱世而不污于荣利,『以千载史笔为耻』21,这就注定他要比同时代的其他人更加痛苦。

杨凝式出身唐名门『修行杨氏』,家族中有两人官至宰相,十人进士及第。杨凝式生长于斯,必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克孝于家,克忠于国』22,把『济天下』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天祐二年(九○五),三十三岁的杨凝式以第三名进士及第,23然初入仕途即遭遇禅代之变。天祐四年,唐哀帝命杨涉为押传国宝使。『杨涉子直史馆凝式言于涉曰:「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24此时的杨凝式其忠荩如此,俨然一副舍身取义、挺挺风烈的儒臣面目。『杨少师劝其父不以社稷与人,此与鲁公拒安禄山、斥李希烈何异?』25

后梁时期,杨凝式历任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充留守巡官、考功员外郎,颇得朝中重臣的嘉誉。但后梁仅维持了十六年即为后唐所灭。在尽忠殉节与保全家族之间,杨凝式不得不选择后者,忍辱又做了后唐的官。此时的杨凝式对世事沧桑可谓感慨万分:『浮世百年今过半,校他蘧瑗十年迟。』26在『是』与『非』的迷茫中,他的内心特为纠结,外化则表现为时而佯狂时而正常。虽然佯狂,但对政事并未忘怀,尚未完全摆脱官场的羁绊,而现实的残酷与险恶,又不得不以佯狂避之。因此,虽屡犯旧恙,终又复归官场。杨凝式好书神仙隐遁之词,岂非遭离乱故欲脱世网而不得?

清泰三年,石敬瑭以太原反,勾结契丹入自雁门,唐末帝自焚于洛阳,而晋高祖入立,盖五代极乱之时。杨凝式不幸又一次遭遇改朝易代的变故,身为兵部侍郎的他只能故伎重演,以佯狂来逃避。然而,外表的疯癫消解不了内心深处的痛苦纠结。对于自幼饱读经书的杨凝式而言,最大的愧疚莫过于自己的失节,最大的忧恐莫过于『千载之后云云何』27。生逢乱世,既得于黑暗险恶的环境中苟活,又要以节义自立,避免落下『贰臣』的千古骂名。此等痛苦纠结,剪不断理还乱,无法自拔,只能萦藏于心底。他因兹佯狂,既有避祸自保、以求不登大用之意,恐怕也有借『心疾』来为自己开脱的难言之隐。这就给一百多年后编纂《新五代史》的欧阳修出了个难题。这位大儒以『褒贬义例』为旨,根据诸臣仅事一朝或数朝的节行来分类立传。杨凝式当置于何处?着实左右为难。《新五代史》终未为杨凝式立传,盖为文忠公独知其所以狂的怜惜之举吧。

史评多称杨凝式以佯狂历仕五代,其实这是有失全面的。凝式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梁亡以前,即约五十岁之前,以科举、仕宦、积极进取为主。第二时期是仕后唐十三年,为其重要的转型期,完成了从入世到出世的蜕变。第三个时期是六十五岁之后,即晋、汉、周时期,遨游于伊洛之间,挥翰于佛寺道观中,最终进入到『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自然知了义,争肯学神仙』28的境界。后世关于『杨风子』的记载多为此时期。
萧风2-三洞2.jpg
萧风2-三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5: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游心释老与遁世之思

在宦情渐淡的同时,杨凝式的出世思想日益浓厚。从以下仅存的三条记载看,杨凝式清泰年间的活动均与释老有关,这恐怕不是偶然的。

一是书韦渠牟《步虚词》十九首。(图一)《步虚词》乃道家曲,歌诵众仙羽化升天之美,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之情。该帖的受书人『通玄大师董(?)上人』,应是一位与凝式交往密切的道长,凝式或受其托而书,已不得知。

关于《步虚词帖》的书写年代有必要做一考证。该帖署『户部侍郎』,时间是『清泰三年三月廿六日』。按《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杨凝式清泰二年底已转任兵部,清泰三年二月入窆的《张季澄墓志》亦见署兵部侍郎,与《末帝纪》一致。是知,该帖署清泰三年当误。此帖既为杨凝式任户部侍郎时所书,也就是清泰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清泰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之间,从时间上判断,以清泰二年三月廿六日为妥。

详校刻本局部细节,『清泰三年』的『三』字,与帖中的其他『三』字相比颇有异处。后者第三横较长,与下字相隔有间。而前者末横短,几为一横点,且与下字相距甚近,明显为多余的衍笔,或为后人误刻。(图二)

再看下面『三年』掩去末笔后与『二景』、『十二章』比较,极为相似。是知,原帖应确为清泰二年无疑。(图三)

二是为释智晖书撰《中滩浴室记》。智晖生平在《神僧传》、《五灯会元》中有载,其卒于周显德三年(九五六),『阅世八十有四』,逆推当生于咸通十四年(八七三),与凝式同岁。关于智晖在中滩构建浴院的事迹,《宋高僧传》卷二十八『后唐洛阳中滩浴院智晖传』所述甚详,结尾云:『时杨侍郎凝式致政佯狂号杨风子者,而笃重晖,为作碑颂德。』此碑即为《中滩浴室记》,『文格虽不甚高,而词气宏赡,犹有唐人之风范』。29《宋高僧传》言『侍郎』者,盖书于清泰年间抑或稍早,然称其时『致政佯狂号杨风子』是为不妥。按《薛史》记载,杨凝式任侍郎期间并未致政,晋天福四年(九三九)始以礼部尚书致仕。30《宋高僧传》的作者赞宁(九一九—一○○一),一生大都生活在吴越,花甲之年来到中原(九七八),『遐求事迹,博采碑文』,31或许当时『杨风子』的故事广为流传,未加检点而意述之,故有此不当之称。

从凝式『笃重』智晖,为其『作碑颂德』且亲书是碑来看,二人交往颇深。智晖『颇精吟咏,得骚雅之体。翰墨工外,小笔尤嘉,粉壁兴酣,云山在掌』,『或振锡而游,纵观山水;或蹑屩而至,历览市朝。意住则留,兴尽而去』。32凝式与智晖之谊盖出于怀抱的契合。

三是撰《张季澄墓志》。张季澄(八九八—九三五),五代名臣张全义的长孙,官至右威卫大将军,明宗朝,坚辞贵位,归心释氏,清泰二年七月二十日卒,年三十八岁。杨凝式为张季澄撰志,自谓『门吏』,缘于他与志主家族特别是张全义的亲密关系。后梁时,张全义曾辟凝式为留守巡官。此知遇与提携之恩,凝式一直铭记。此志约两千多字,文采灿然,用典雅逸,格调超拔,不仅叙述了志主生平及家族情况,还对张季澄不恋宠荣、辞官退隐之举大加赞赏,字里行间流露出『期陶令而不亦宜乎』33的遁世之思。

贞明以来,杨凝式的亲友、恩公相继故去。如果说座主张文蔚、父亲杨涉、恩公张全义、表舅李德休等长辈的离世使杨凝式痛失亲情与庇护,那么同年登科好友窦梦征、刘赞的死,34特别是晚辈张季澄年仅三十八岁即卒,定令杨凝式陡增人生苦短的感伤以及对永生的向往。

释老思想历来是中国知识分子不遇时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理想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破灭,便从虚幻世界中寻求精神支撑。清泰年间的杨凝式向慕『静处林泉,忘机轩冕,或讨论经史,或赏玩琴罇』35的隐逸生活,每每结游高僧、道长,或为之撰文纪德,或为之书颂仙词。但这并不意味着杨凝式已成为佛教徒或道教徒,他只是取其达观超然的处世态度,『适来时也,适去顺也』36,以泰然应对人世间的苦难。

七 不衫不履与骨里谨严

清泰年是杨凝式人生的重要转折期,作为此时期唯一的传世书迹,《步虚词帖》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该帖在风格上颇类后汉乾祐元年(九四八)所书的《神仙起居法》。二者虽然相隔十三年之久,但从形质到神采上特为相似,均以纵长取势,用笔奇崛奔放,雄逸险劲。(图四)

然二帖各具异趣。《神仙起居法》以草为主,字字飞动,极尽疯癫之致,『冬残』、『行之』甚至逆行倒进,奇宕之气溢乎满纸。杨凝式其年已七十六岁,闲居太子少傅之位,阅尽世间沧桑,自是纵放不羁,驰骋恣肆盖得于己意。相比而言,《步虚词帖》虽也奇趣横生,变化莫测,却不如后者放逸、癫狂、游戏,似乎还带着某种脱不开的羁绊。(图五)

对于该帖,刘熙载《艺概》所论尤为精当:『《大仙帖》非独势奇力强,其骨里谨严,真令人无可寻间……杨景度书,机括本出于颜,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杨凝式书法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看似粗头乱服,疯癫于外,实则矩度暗合,『无一字不造微入妙』。37『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38

杨凝式生于唐咸通十四年,其时柳公权已没八年,虽值晚唐书法转衰之际,然有唐一代对笔法的追求与锤炼一脉相沿,风流余韵未尽凋落。杨凝式家世为儒,两世四人为翰林学士,亦不乏工书者。祖父杨严擅长篆书。父亲杨涉『篆籀亦着功勤』39。堂伯杨钜书名尤显于时,《宣和书谱》称其『喜作字,得正书体,其沉着处有类钟繇,而点画则柳公权法也』。杨凝式在这样的环境中家传少习,『十年挥素学临池』,以练就精到的笔法为要旨。他的书法主要有两个法源:一是唐法,师宗颜、柳而加以纵逸;二是晋法,上溯二王,追慕魏晋间人的超诣绝尘之致。北宋苏颂曾在一轴《右军帖》上看到题有『凝式正臣』字,疑为少师家旧物。40此或为杨凝式秘而藏之的法帖?

杨凝式继承古法不拘泥于形似,不为法度病其风神,更注重追求内在的精神气质。『由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41《步虚词帖》『骞翥简淡』,姿态横生,别有一番翩跹高迈的气格,于不经意间复现『换鹅之迹』42。二王书,后人仿之莫得其点画,独凝式稽究其学,遂能逸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正如山谷诗云:『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杨书虽承二王、颜真卿而来,但又有独特的韵致与气度。鲁公书『不使巧,不求媚,不趋简便,不避重复,规绳矩削,而独守其拙,独为其难』,43故能有皇皇穆穆之宏阔气象。而杨少师书恰恰善于『使巧』,以『风』入书,师颜而加以纵逸,不衫不履,虽雍容正大不及鲁公,却传达出一种唐人所没有的『逸格』。这种『逸格』直逼晋人,却又有别于晋人。晋人的『逸格』是来自于骨子里的旷世超拔,如『清风出岫,明月入怀』,平淡之极亦绚烂之极。而杨书则有运『智』安排之痕迹,其高妙处在狂而不怪,『风』在有法与无法之间,几入化境,非深于书者不能识也。

杨凝式书法所呈现出的独特的美学内涵与其身处的特殊时代、双重矛盾的人格理想以及佯狂遁世的自由精神密切相关。唐末五代,士族阶层遭遇空前冲击,旧有的文章制度扫地而尽,纲常礼法亦不复存。文化理念的剧变必然影响着生活在其间每一位士子,杨凝式不可能独善其身。为了生存,他不得不仕了一朝又一朝,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在险恶的环境中,他的抗争也只能是曲折纡回的,『正谏似直,吏隐如愚』,44根据需要随时装疯,以『风』厉俗避祸,以『智』保节全生。这些反映到书法中就有了特殊的意味。杨书以险绝著称,如横风斜雨,几欲倾倒,风颠之态十足,但细细品鉴,却又是那样的形备意足,一派绝处逢生的气象。尽管癫狂奇宕,然不因狂逸失其法度,『不好处亦妩媚,大抵更无一点一画俗气』45,其根基仍然是雄强遒放、绝尘超俗的晋唐风韵。

杨凝式书法名震宋代,苏、黄、米皆宗之。鲁直推其为『散僧入圣』,殊不知这位『散僧』却是唐末五季特殊时代造就出来的。如果说宋人的『尚意』是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那么杨书的『风态』则是无意于书的『因病成妍』,那种纠结于内心的痛苦、迫于无奈的佯狂以及以『风』入书的『不衫不履』都是后人无法复制的,卓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注释 

①《旧五代史》卷四十三《唐书•明宗纪第九》,中华书局,一九七六年校点本,第五九六页。

②杨凝式撰《大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王谥武肃神道碑铭并序》,《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八。

③④《旧五代史》卷四十六《唐书•末帝纪上》,第六三八页、第六四○页。

⑤陈思《宝刻丛编》卷十引《集古录目》『唐华山石阙铭』。

⑥朱枫《雍州金石记》卷五『岳庙题名残碑』,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刻本,惜阴轩丛书。

⑦⑧⑨《旧五代史》卷四十七《唐书•末帝纪中》,第六四八页、第六五三页、第六五四页。

⑩333542杨凝式撰《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前守右威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清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张公墓志铭并序》,见李献奇、郭引强编著《洛阳新获墓志》,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第一二九页。

11,22,36,杨凝式撰《唐故礼部尚书致仕赠太子少保赵郡李公墓志铭并序》,见《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十五册,天津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12《旧五代史》卷四十二《唐书•明宗纪第八》:『丁未,以前中书舍人杨凝式为左散骑常侍。』按《薛史杨传》、《纪闻杨传》,均无此职记载,当为『右散骑常侍』。

13,14《册府元龟》卷八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15杨凝式撰《晋故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张公墓志铭并序》,藏洛阳古代艺术馆。

16怀州古称覃怀,今河南沁阳一带。

17《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八十《后晋纪一》。

18《旧五代史》卷四十八《唐书•末帝纪下》,第六六四页。

19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卷第二十八『杨凝式谏父涉押传国宝』,明刻本。

20《册府元龟》六百八《学校部•刊校》。

21,28,44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

23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十四,南菁书院丛书,光绪戊子秋,刻本。

24《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后梁纪一》。

25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二十『题杨少师侍御帖』,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第二三八页。

26,37,38,41黄庭坚著,屠友祥校注《山谷题跋校注》,上海远东出版社,二○一一年版。

27陶岳《五代史补》卷一『杨凝式佯狂』,虞山毛氏汲古阁,明刻本。29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七十二『杂录』,中华书局,一九八八年版,第一一○○页。

30《旧五代史》卷七十八《晋书•高祖纪第四》,第一○三三页。

31,32赞宁《宋高僧传》,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版。

34窦梦征卒于长兴二年八月,刘赞卒于清泰二年。见《旧五代史》卷四十二《唐书•明宗纪八》、卷六十八《刘赞传》。39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五。

40参见《苏魏公文集》卷七十二『杂录』,第一○九八页。
43王澍《竹云题跋》,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第六二一页。

45黄庭坚《山谷外集》卷二十四『论书』,分宁缉香堂,乾隆乙酉,刻本。



(作者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萧风2-三才.jpg
萧风2-三洞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5: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11
萧风2-三月.jpg
萧风2-三天.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5: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11
萧风3-二景.jpg
萧风2-三章.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5: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11
萧风3-三年.jpg
萧风3-二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5: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11
萧风3-十二章.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5: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11
萧风4-成1.jpg
萧风4-成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5: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萧风4-处2.jpg
萧风4-处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5: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萧风4-觉1.jpg
萧风4-觉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15:31 , Processed in 0.1945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