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83|回复: 4

试论书法史视野下的宽容与严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8 16: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论书法史视野下的宽容与严厉
钱 超 樊 琪

内容摘要:在儒家思想影响下,赵孟頫、张瑞图、王铎、蔡京、秦桧、严嵩皆因『人品』问题给他们的书法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艺术层面来看,他们的书法成就是相当高的,赵孟頫、张瑞图、王铎的书法艺术在后代影响巨大并得到推崇,然而蔡京、秦桧、严嵩的书法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承认反而遭到唾弃。本文以赵孟頫、张瑞图、王铎、蔡京、秦桧、严嵩几位书家为例,阐述了历史的宽容和严厉。

关键词:书法史 作品留存 人品 书品 宽容 严厉

在传统儒家道德思想影响下,书法史上『书品』与『人品』的问题颇受热议。古往今来,当我们品评一个人书法的同时亦看重其『人品』,正如宋代苏东坡所言:『古之论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①苏东坡认为书品与人品须统一,可以说这种人物品藻观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书法发展史上『人品』与『书品』并不相符的现象很普遍:元代赵孟頫以『宗室之亲,辱于夷狄之变』,身为宋室后裔却仕于元朝;明代张瑞图畏于权势,奸党魏忠贤生祠碑文多出于其手;王铎迎降清军,成为贰臣。更甚者,北宋的蔡京、南宋的秦桧、明代的严嵩皆是祸国殃民的奸臣权相。从书法层面来看,赵、张、王、蔡、秦、严的书法成就皆是相当高的,然而从道德层面来看,他们皆违背了儒家道义,无疑被推上儒家道德的审判台。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赵、张、王在后代书法发展中影响巨大并备受推崇,而蔡、秦、严的书法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承认而且还遭到唾弃?本文即是针对上述问题,拟通过上述书家的对比分析揭示书法史上存在的这一现象。

一、从赵孟頫、张瑞图、王铎的书法品评看历史的宽容性

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他作为宋室宗亲而出仕元朝之举使其在历史上留下诸多争议。据史料记载,赵孟頫出仕元朝之后,去拜访宋亡后不乐仕进而隐居的族兄赵孟坚,赵孟坚却闭门不见。可以说,仕元之举,给赵孟頫的人格抹上了浓厚的污点,因此人们『薄其人』而『恶其书』,以『媚』、『俗』等字眼来贬低赵孟頫的书法,究其原因是鄙薄赵孟頫的气节。

尽管很多人因赵孟頫的仕元而对其书法提出非难,但必须指出的是,赵孟頫出仕元朝,而他并没有做过祸国殃民之事,并且心中常常充满着愧疚与矛盾,就像他在诗中所说,『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②即是反映了这一复杂的心理状况。赵孟頫仕元时南宋已灭亡八年,元朝统治已成事实,此时他正值壮年而不愿老死于林泉之下。此外,元的野蛮入侵,对汉文明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与破坏,使得汉文化沦落到边缘化的境地,因此汉族士人保护汉文化以免在异族统治下出现断层成为自身的职责。在上述情况下他成为『贰臣』实属无奈。更为重要的是,赵孟頫倾其毕生精力在文、诗、书、画、印诸方面,书法各体兼有涉及,力图全面地保存和继承汉文化,力挽颓势。正如《元史》记载:『孟頫所著,有《尚书注》,有《琴原》、《乐原》……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③另外,鉴于前人笔法的散漫和败坏,赵孟頫不遗余力地提倡二王书风,促成了一股向晋人学习的复古潮流,并重新建立书法经典的权威和法制,从而使一股纯正典雅的帖学之流传承下去。如元末卢熊亦云:『本朝赵魏公识趣高古,跨越古人,根柢钟王,而出入晋唐,不为近代习尚所窘束,海内书法为之一变。』④(图一)

虽然赵孟頫对元代书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其人格污点仍然是无法涤除的。正如傅山于明亡后在《霜红龛集》中说:『余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⑤然而傅山晚年却在《秉烛》诗中赞叹道:

秉烛起长叹,奇人想断肠。赵厮真足异,管婢亦非常。醉起酒犹酒,老来狂更狂。斫轮余一笔,何处发文章。⑥

由此说明,每当民族危亡之际,赵孟頫『贰臣』这一人生暗影又浮出历史,遭受非议,而待到政治风波平息后则又会重新恢复客观评价。进入近当代,赵孟頫的书法为人所推崇,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同样,张瑞图、王铎亦是如此。张瑞图(一五七○—一六四一),字长公,号二水,福建晋江人。《明季北略》中记载:『法司追论魏忠贤等罪……一日上至贼罚库,见逆贤珍宝,叹曰:「天下脂膏,被奴刻剥殆尽!』忽顾金字贺屏,乃次相张瑞图亲笔,上大怒,即着回籍。』⑦其时正值奸党魏忠贤擅权,然而他性格卑弱,畏惧权势,据说魏忠贤的『生祠』碑文多是其所书,实属有违儒家道义,因此被列入魏忠贤『逆案』之中,留下了人格污点,遭人诟病。(图二)王铎(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觉斯,号嵩樵,河南孟津人。清顺治二年(一六四五)五月,在清军兵临城下时,王铎与钱谦益等率百官迎降清军后出仕清朝,虽官居高位,但未有实权,常因『大节有亏』而遭到冷遇,被后来纂史者列入《贰臣传》。张瑞图与王铎常对自己悲怆的政治下场惭愧不已并屡次在诗文中抒发内心的痛楚,寓情于书画之中。正如王铎降清后感叹道:『我无它望,所期后日史上,好书数行也。』⑧(图三)然而,张瑞图、王铎在政治上是失足者,但他们在书法上却是成功的佼佼者。
           
从史料来看,张瑞图、王铎在当时影响力是相当大的,『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张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⑨,他们极富个性和创造力的书法作品,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如《明史•文苑传》记载:『张瑞图,以善书名,时人谓邢、张、米、董。』清人吴修《昭代尺牍小传》:『(王)铎书宗魏晋,名重当代,与董文敏并称。』尽管张瑞图与王铎因政治失足而遭受非议,但未做祸国殃民及危害国家之事,人们还是对他们的书法给予了公允评价,正如清人吴德旋云:『张二水、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

之所以他们备受推崇并且对后世影响力极大,是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赵、张、王的认识和评价日趋客观。首先,他们因为政治原因而留下人生暗影,但未作祸国殃民、损害国家及人民利益之事,且内心常感羞愧;其次,他们在民族大义面前选择了苟全性命,这是由于个人人格缺陷所致,具有一定的无奈与被动。所以得到了人们的承认与原谅。必须指出的是,并不是说他们的人格缺陷就是合理的,只是与他们的历史功绩与成就相较之下更看重后者而已,这体现了历史具有宽容的一面。

二 从蔡京、秦桧、严嵩的书迹留存看历史的严厉性

北宋的蔡京、南宋的秦桧、明代的严嵩,他们的劣迹史书早有记载,不再赘述。但从书法层面来看,他们皆善书,甚至在当时皆出现了『趋时贵书』现象。

蔡京(一○四七—一一二六),字元长,福建仙游人。其书法『字势豪健,痛快沉着』。《宣和书谱》记载:
本朝题榜不可胜计……京从兄襄深悟厥旨,其书为本朝第一。而京独神会心,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可与方驾,议者谓飘逸过之,至于断纸余墨,人争宝焉。喜写纨扇,得者不减王羲之之六角葵扇也。其为世之所重如此。所得惟行书为多。今御府所藏七十有七。

从上述材料中可知蔡京当时题榜不可胜计,人们对其书迹视之如宝,争相收藏,风靡一时,御府中所藏也很丰厚。令人惊讶的是,其时『断纸余墨,人争宝焉』的蔡京书法,如今所剩无几,除了附骥而得以保存的题跋之外,只有两通尺牍存世,原因何在?蔡京是北宋臭名昭著的奸相之一,时为『六贼之首』,《宋史纪事本末》记载:『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蒲伏叩头,无复廉耻。』蔡京为人卑劣,利用手中大权误国害民,严重违背了传统儒家道义,这样的劣行自然会影响到其书名。如董其昌评价蔡京:『元长书法似米南宫,以其人掩书。』又,《书林藻鉴》中记载:『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者,谓京也,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君谟书焉。』宋四家中『蔡』本来为蔡京,但由于蔡京祸国殃民,遂以蔡襄替换,人们恶其名,将其剔除于『宋四家』之外。与之相比,宋四家中『苏』、『黄』的命运却与之异然!崇宁元年(一一○二)蔡京拜相后尽贬元祐诸臣,立《元祐党籍碑》于全国,并下令将『苏轼、黄庭坚之文章……悉以严刑重赏禁其收藏。』自然苏、黄作品亦被明令销毁之列,但苏、黄被平反后民间私下保存的作品甚多。即便遭到禁毁,今天我们还能够看到苏、黄的很多佳作,并且人们争相习之,而当时『人争宝焉』、风靡朝野的蔡京之作而今安在哉!(图四)

同样,南宋的秦桧、明代的严嵩,他们亦难逃如此厄运。秦桧(一○九○—一一五五),字会之,江苏江宁人。秦桧的书法现在惟存一件作品《深心帖》(图六),从其作品看来,洋溢着『书卷气』,与其丑陋的劣迹丝毫不匹配。据说现在通行的宋体字为秦桧所创,但由于秦桧残害忠良,为世人所不齿,所以将它命名为宋体字而非『秦体字』。明代的严嵩(一四八○—一五六七),字惟中,江西新余人。他的书法苍劲有力、宽博大方,如北京城的六必居酱园的『六必居』以及天津的『独乐寺』相传皆是严嵩所书。严嵩步入政坛前,书法声誉甚隆,善于大字书碑,在当时有很多手书匾额,但由于其事迹败坏以致现在能够被世人看到的寥寥无几。

仅从书法层面来说,蔡京、秦桧、严嵩的书法皆有较高的造诣,但他们却是擅权误国、屠戮忠良的大奸大恶之徒,他们祸国殃民的行径致使其书法不仅不被推崇反遭人唾弃,以至人们悬挂甚至保存他们的书法都是极其耻辱之事。这深刻说明了历史具有严厉的一面。

三 结语

通过上述诸位书家的对比分析深刻揭示了书法史视野下的宽容与严厉现象。书法史上类似的书家还有米芾、宋徽宗、董其昌、郑孝胥等等。赵孟頫、张瑞图、王铎他们虽然违背了儒家道义,但是他们并未做祸国殃民的事,得到了人们的谅解与承认。而蔡京、秦桧、严嵩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他们的劣迹令人发指,是无法得到人们宽容与原谅的。因此,我们不仅要追求艺术技巧的提高,而且还要重视人品、人格的修养。如欧阳修所言:『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传遂远。』古人大都善书,而只有品行贤德之人的书法能流传久远,强调了人品对于书法作品留存于后世的重要性。

注释 ①宋•苏轼《苏轼文集》第六册,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版,第二三八五页。②元•赵孟頫《松雪斋集》卷二,《罪出》。③明•宋濂《元史》卷一七二,中华书局,一九七六年版,第四○一八页。④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二○○二年版,第一五页。⑤潘运告主编《清前期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四年版,第一○○页。⑥清•傅山《霜红龛集》卷五,《秉烛》。⑦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上册,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版,第八四页。⑧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十三,《墓志铭》。⑨清•梁巘《评书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第五七六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本文选自《书法》杂志2013年第3期
图三王铎.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6: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图二张瑞图.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6: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图四蔡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6: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图五秦桧.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6: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图一赵孟.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19 03:30 , Processed in 0.1777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