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侯勇

刘正成:甘肃古代文明与书法 (陇上鸿泥——刘正成书法作品展“学术报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3: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6、《西狭颂》与汉唐蜀道

    这个区域第六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西狭颂》与汉唐蜀道。西狭在陇南成县,当时属武都郡。武都郡当时在西部地区连通川甘藏陕的很重要的一个郡。太守叫李翕,为了缩短路程一百多公里,在成县天井山修筑了通向武都的栈道,于是在这里留下一个摩崖纪功碑。《西狭颂》建于东汉建宁四年(171),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西狭颂》就刻在触手可及的栈道上,人走过去可以摸到这个碑的下边,因为很大摸不到上边,所以基本保存完好,是这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后代把它用房子罩住保护起来。《西狭颂》不仅证明了当时的工程技术,也证明了东汉时期达到的书法水平是非常高度的。它和中原河南的、山东的汉碑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既有风格的分野,同时达到相同的高度。因《西狭颂》书法风格比规整秀丽的山东和中原汉碑更具有自由奔放的特色,故成为今天的书法家模拟对象,包括《石门颂》、《郙阁颂》在内成为隶书风格的时尚。拓的很好的一个《西狭颂》拓片,都是很宝贵很值钱的文物精品。
    在这个成县蜀道上还有一个杜甫祠,座落于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飞龙峡口。也是国内现存三十七处“草堂”中历史最久的一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的深秋,经历安史之乱的诗人杜甫从华州弃官西行,经首都长安,到达秦州即今天水。入冬,辗转来到当时的同谷即今成县飞龙峡,选择了一处背青山巨岩,面对峡谷万丈潭的简陋的草堂。在一月多时间内,先后创作了《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风凰台》、《万丈潭》、《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发同谷县》等十几首诗作。来此之前,他在天水也停留了一个多月时间。李白就是陇右成纪人,即今天水秦安。杜甫到这里就想到了因附李嶙“谋逆”而身陷囹圄的挚友李白,在这里写了千古名篇《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也许今天天水没有人去争“李白故里”,但李白的前辈是由这里迁到碎叶,李白又从碎叶去四川江油而必经秦安,这里缺一段李白的故事。
杜甫在天水、陇南写了《秦州杂诗》二十首,诗中记述他在天水南山寺住过,后末去了成县,当年成县这个地方不错,包括仇池山的诗也是这个时候写的,所以这个蜀道也是唐诗之路。那个时候杜甫、苏东坡他们出差都要走这条路,所以这条路有很多的故事。杜甫的《秦州杂诗》每一首诗都会找到他在什么地点写的这首诗,为这个地方留下历史的符号。
    说到杜甫在秦州的诗歌,又不得不提到明末清初的甘肃本土书法家王了望。王了望是明肃王的后代,曾在河间做官,他搞反清复明失败之后回到陇西老家,然后到处游山玩水,走到天水南山寺就想到杜甫,写了《秦州南山寺古柏二绝》,就想到杜甫而哀叹:“只记少陵称尔考,于今历落又千年!”他一想我也跟杜甫一样,不随世事而俯仰,流落于这个城市,相隔千年而命运一般。你可以看见儒家的文化价值观一代一代传承,就在这一条路上,在这个地区把它保存下来的。我们走到这个地方,不管你是诗人还是艺术家,或者具有传统文化观念的中国人,一旦睹物思怀,吟咏生情,都会被这千年儒家文化传统所激励而潜移默化。
这和王了望来天水唱和杜甫《秦州杂诗》同样情景,我来到天水,就想到杜甫的《秦州杂诗》,想到诸葛亮,想到仇池山,人文的历史就这样奇怪地在中国文人的脑海中间传承。汉唐蜀道与《西狭颂》这种地域文化所载负的这种国家观念、伦理观念传播,在这个地区非棠充分强烈地反应出来了。

幻灯片41.jpg
幻灯片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3: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11
214336547978.jpg
幻灯片48.jpg
幻灯片5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4: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平凉、陇东黄帝与道教文化区

下面我讲第二个区域,即平凉、陇东黄帝与道教文化区域。这个区域文化的界定也是我这些年在甘肃行万里路得来的一个学术感悟。

2.1、鲁迅: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

我四次采风,在平凉这个地区,我得以思考史前原始宗教的发生学问题。我想起了鲁迅的一句话,他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鲁迅先生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中说:“前曾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流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鲁迅先生此言提醒了我们对老庄文化研究的出发点和基本背景。如果我们用鲁迅这样的文化历史观来看问题,在甘肃平凉、在崆峒山就会思考那些历史传说的社会学意义。
传说女娲娘娘见平凉居华夏之中,便选此地炼五色石补天。不想所剩太多,正愁没法处置,忽闻泾水潺潺,便灵机一动:“有水无山,岂非美中不足!”于是用五色石精心装点,便有了崆峒山。此山夺天地之造化,蒙鬼斧之神工,气势磅礴,素有“西来第一山”之美誉。
崆峒山在西汉时期就有很重要的人文景观,楼台亭阁,九宫八台十二院。如果我们从兰州下飞机,看到的黄土坡上的草都是人工浇灌的,或者我们从天水,从秦安、通渭、定西一带茫茫的黄土陇原来到平凉的崆峒山,你必然会为这异峰突起、绿色葱茏之景而惊异,联想起江南的黄山、庐山、峨嵋山,长年干旱缺水的甘肃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自然景观。这个崆峒山向西北延续到六盘山,是我们陇北、陇东的一个自然气候的屏障。气候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个变化。
提起崆峒山,必然想到广成子和黄帝的故事。大家别笑,这个传说是谁给我们记录下来的,是《庄子》给我们记录下来。庄子是道家重要的一个人物,《庄子•外篇•在宥》载:黄帝往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后,接受以自然无为之道治国的最初的道家社会伦理观念。这是由部落时代的原始宗教向邦国时代宗教演进的证据。
当今中国人皆自称“炎黄子孙”,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不周山篇中首提黄帝及黄帝的事迹。司马迁写《史记》时,综合西周以来各种学说,将他列为五帝之首,此后,汉晋编定五帝少昊(玄嚣)、颛顼、帝喾、尧、舜以及夏族的祖先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自认的祖先弃、嬴秦的祖先皋陶、伯益等都被编入黄帝世系,成了黄帝的子孙后代。黄帝乃华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史载炎帝以姜水成,因有火德之瑞,故号炎帝;黄帝以姬水成,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春秋战国时代,炎、黄二帝逐渐被当时活跃的诸子百家推为华夏民族人文共祖,并成为传说中的帝王人物。传说黄帝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并有了文字。黄帝又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出生地点,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一般认为有河南新郑、甘肃天水、山东寿丘三种争议。
天水之说来源于伏羲氏是戎族的古老祖先的传说。从戎族的发展壮大中析出以炎帝为代表的羌族和以黄帝为代表氐族,前者姜姓,后者姬姓。姜即羌,他们生活在羌水流域;姬即氐,早期活动于姬水一带。姬水即氐水,它就是现在甘肃清水县的牛头河上游的大祗水和小祗水,所以说黄帝生于天水。《汉书•地理志》:“氐、夷重名也。氐之所居,故曰氐道。”氐道,即在今天水南,徽县北,即《山海经》中所说的氐人国(在徽县白家河),其水源于山番冢山(即今齐寿山)。东汉灵帝时南安郡人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圭城东七十里轩辕谷”。不过这种说法也有待考证。如果确实出生于天水的话,《庄子》中黄帝与广成子的故事自然顺理。
《汉书•律历制上》就记载了先朝的古六历,即黄帝历,确定黄帝生于公元前2717农历三月初三,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由此参看现代考古学年代,黄帝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与大地湾文化是前后相接的。黄帝时期正是所谓的“酋邦”时期,已超越“部落联盟形式”时代,处于国家形成前的一个关键时期。以黄帝部落为主的黄帝酋邦是一个实力很强大的酋邦。《史记•五帝本纪》云:“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也许有所夸张,但黄帝酋邦灭绝和臣服了众多的部落和酋邦是可以相信的。这一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全面衰落,社会形态发生向文明时代过渡的剧然变化,原始宗教也随之发生结构性变化是可想而知的。
英国学者罗伯逊曾指出:“古代的宗教实是由巫术、图腾制度、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合理化的但又互相矛盾的神话所构成的一种不调和的混合物。”这一时期,原始宗教转化为更具哲学和社会学意义的初期道教。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黄帝的年代,是大地湾文化的晚期,由此可以说黄帝是结束前此数千年中国原始宗教历史的一个指标性人物,他问道于广成子的哲学观念,从而形成了、发展出了中国本土宗教并具有最初的国家观念的道教。

幻灯片53.jpg
幻灯片51.jpg
幻灯片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4: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2.2、崆峒山原始宗教传说与仓颉造字

这次我到崆峒山,德和子道长在皇城跟我聊天论道后,又在这仙风缭绕的棋盘岭上下了一盘棋,这棋盘岭传说是广成子和赤精子论道下棋的地方。我还在崆洞山最高峰香山混元顶上搞了一个行为艺术,在这儿写了“玄鹤”两个大字。崆峒山上有一个玄鹤洞。玄鹤洞内有一对黑色的仙鹤栖息其中,若遇贵人游山,它们飞出洞外,双双比翼,翱翔于空谷广宇之中,以表示对贵人们的欢迎,这就是广成子留在这里的一对玄鹤童子。传说广成子有一对童男童女,辅助他炼丹,后来广成子炼丹成了要返回天庭的时候,他发现这一对童男童女已经产生了爱情。广成子舍不得拆散这对情侶把他们带回天上去,遂起了侧隐之心,把他们留在这儿了。据说广成子还交待给他们一个任务:监督这个地方的官员,如果他们有什么贪腐行为要给我报告。这个美丽的传说中寓含了宗教哲学中间人情和理性的纠结和矛盾。这个故事与黄帝的故事一样非常富有哲理性,说崆峒山是中国的哲学和伦理学的发源也不为过。
在前不久河北美院的老庄研讨会上,我从《庄子-外篇-在宥》记录黄帝来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谈到原始宗教与文字创造的关系问题,在座的台湾著名老庄研究专家陈鼓应教授对此很感兴趣。我在这里谈到黄帝、广成子与道教的问题,並非要研究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形态与原始宗教问题,而要谈的就是原始宗教与文字起源问题。
刚才看了舞阳贾湖的刻画符号,那就是宗教占卜中间的记录,距今约9000年至7800年。那个时候到殷商晚期,大概有将近五、六千年的时间。我们现在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大约就是按黄帝来算的。很多事情归黄帝身上,黄帝来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这个崆峒山肯定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地区。史前文明就是宗教文化中间蕴育出来的,东西方都一样。西方的宗教催生了音乐艺术,绘画也是宗教绘画派生出来的。我们看到达-芬奇、拉斐尔的画大都是宗教题材,为教堂绘制。中国本土原始宗教的占卜和道教的道符,催生了文字与书法艺术。
    《庄子》的这个故事,我认为它是原始宗教发生的一个转折的记录。黄帝求取的这种宗教观念,正是他着力提高文明程度,减少部落间武力杀戳,实现更大的酋邦、部落和平的行政管理需要。这个原始宗教在适应更大的社会管理需求中,其理论水平也逐渐提高。如果说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到黄帝时代有三、四千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原始宗教形态与理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皇帝对纷纭的原始宗教实施了新的整合与完善,逐渐形成后来《庄子》所阐述的道教国家管理理念,所以我说道教的始祖就应该是广成子和黄帝。
    老子、庄子是他们之后两、三千年才出现的人物,他们是原始宗教观念的集大成者,创立了道家思想学说。而创立道教的张道陵是东汉晚期人物,他是道教的教宗。但是道教教义思想是从原始宗教延伸出来的,这个过程的还原研究也许已在学者书本上,我和大家还并不是很了解。不管如何,这是史前文明研究的重要课题,这是一个指标性的任务。从《庄子》中可以看到,广成子告诉黄帝的这个无为治世的思想,就是原始宗教转化为道教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除了归誉为皇帝的如着衣、医药、农耕等各种文明成就外,最重的是创造了促进人类理性思维成为可能的文字。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最重要的文明记录,就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可以说是仓颉把原始宗教的图腾符号改造成了文字。
    这是山东沂南汉墓的画像石拓片,我在那儿参观的时候发现这个拓片,这边是四目仓颉,对面是黄帝,他们俩似乎正琢磨创造文字。仓颉庙在陕西东北部白水县,我怀疑仓颉未必是陕西人,也许就是甘肃的人。黄帝在甘肃地区活动,借了西王毌的兵战胜了蚩尤族,进而统一中原,这跟周、秦入主中原是同一路线。仓颉也可能就是在甘肃陕西这一带出现的人物。
    这是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安阳殷墟骨(R044283•丙编067)《大问题甲骨卜辞》,在这块乌龟壳上,商朝的巫师就问了“上帝会不会降下灾祸?”而且还一口气连问十八次,创下今日所有甲骨典藏当中询问次数最高纪录,可见这一定是当时人们关心的问题。这个图是这个龟板的背面,上面布満凿痕,这些圆孔形凿痕是用木砧烧灼出它,烧灼时龟的正面出现了裂纹,这个裂纹出现的方向是预示你占卜求问的结果。这场战争我们能不能去打?今年我们是否能够丰收?这个龟板的占卜者反复求问的是“上帝会不会降下灾祸?”然后巫师把昭示的结果用文字记录在甲骨凿痕裂纹边。文字就是产生和使用在这样一个宗教环境中间。为什么我说文字产生于宗教?这是它的物证。掌握神秘文字的巫师通占卜,把神的意旨记录下来传示给人间。
《淮南子-本经训》:“黄帝之史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文字出来以后,天下为什么掉下粮食来?是人类具有了更大的智慧提高生产力水平。鬼为什么要哭啼?人类的理性导致其成为地球的主宰。文字的出现,划清了人与地球上一切动物的最重要界限:人得到了上天神秘的旨义,从而有了理性的思维与记录。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动物,很多动物有高级的智慧。据说最接近人类智慧的是大象,我们的狗都有很多智慧。佛教主张不要杀生,他们都有接近像人类一样的情感,他们也会流泪。但是他们为什么和人不同?人就因为创造了文字,找到了一种理性思维的工具。文字可以借助语言文字进行思考,记录下他们思考的结果,这样促进了人类一代一代可持续地发展。这是所有其他的动物所缺失的。
中国的图腾文化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峰,这也与中国的“文明古国”的称号相对应。在新石器时代遗存当中,发现了很多的图腾遗迹。出土的彩陶上的许多动物纹样及其他象征纹饰是古代部族的图腾标志。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图腾便是“龙”图腾。传说中,人们把始祖描绘成半人半兽的形象。“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就是被描述成“蛇身人首”,神农是“人身牛首”,祝融为“兽身人面,乘两龙”。        

从宗教层面看书法,大量的族徽、青铜器图腾符号,我认为这些东西是创造文字的母体。而作为文字的滥觞期,就是其原始宗教的表意符号,这包括商周青铜礼器上的族徽、图腾符号。
我们说话要拿出证据来,看看图腾与文字是什么关系?我们从现在的考古学资料发现商周青铜器上面不少的图腾具文字的合义,甚至是具有复合含义的语言。这个商周青铜器《天黿》图腾,它似字,上面是个大篆的“天”字,下面是个“黿”字。《国语-周语》:“我姬氏出自天黿”,释曰“犹自出自黄帝”。“天黿”是什么?就是黄帝轩辕式,他的图腾符号就是“天黿”。你看看这是多重要证据!商周青铜器证明了《史记》中间记载的古史传说,周代的祖先就是黄帝,他是出自天黿氏,天黿氏就是轩辕氏。这是郭沫若《殷商青铜器铭文研究》考证出来的,这是具有文字功能的黄帝的图腾。
商代青铜器图腾《丁亭羊》。中间的“亭”字,乃祭祀场所,周人称之为“天室”。《诗经-大雅-文王》:“裸将于京”。“京”分化出“高”、“亭”、“享”等字形。下面“羊”字,乃祭祀用牲。中与下合为“亯羊”,为献牺牲。上面“丁”字,其先王庙号。此青铜器可能为羊氏族所作的祭祀礼器。这可能是羊氏民族祭祀祖先的一个符号。这个图腾符号又像绘画,这是成熟文字的前身。
商代青铜器图腾《揆度》。上面是“癸”字,,巫术符号。下面是“酓欠(组合)”字。此为青铜礼器卣上的图腾,似在欢庆的节日炫耀该氏族长舌善饮,或是祭祀庙号为“癸”的先王先妣能籍此卣沽酒畅饮的表意符号。
这是商代青铜器图腾《俘获束发族》,这种象形符号我们到埃及也可以看见。神庙的柱、墙上面刻了很多古埃及圣书体象形文字,记述丰收与战争。比如说记念某次战争俘获了多少个俘虏,这个俘虏就写出一串人形文字,用绳子把他拴到一块。而击毙的敌人,就用躺着的人形文字末表述。古埃及象形文字与中国史前图腾符号的表意原理几乎完全一致。你看这个青铜器就是为了庆祝他们战争胜利,表彰其俘获了众多束发族的丰功伟绩。从而也说明这个酋邦的人都不扎辫子,是散发的氏族。这个字下部演变成后来的“大”字。
黄帝、苍颉时代,正是人们从图腾符号慢慢向文字演变的时代,仓颉正是文字发生演变的集大成者。与黄帝见了广成子以后,原始宗教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成为道教一样,这种原始的道教符号到今天还在使用。这是我们现存的道符、签符,在宗教仪礼中,这是传达神明旨意的道符。这种似字非字的道符,在我的童年时代还在流行。记得那时候我生病了,我妈妈就请了一个道士来画符,在神龛前念念有词,然后把画的符烧成灰,符灰就浸入盛了清水的碗里,让我把这碗和着符灰的清水喝掉,祈祷让这神仙的咒符祛除病邪早日康复。道符治病,也就是几十年以前的事,我今年67岁,这个事情至少在60年以前还在流行。后来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广东汕尾去,朋友说我们家修了新房子去看看,我进了房子看到迎头横梁上上面画了一个符号,又像字,又不像字。我说你画个那样的干吗?他说辟邪的,其实这就是道符文字。
道教的仪礼和观念从几千年以前沿用至今,而我们当代青年人今天可能不熟悉了。为什么不熟悉了?我们生活过的这一百年的中国是个全盘西化的时代,我们的服装、我们的建筑、我们所有的哲学观念都是从西方引进的,把我们传统的民俗和宗教都彻底抛弃了,包括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过的道符。我小的时候吃了道符,到底病好没好?不知道。哈,反正我现在还健康地活着,也许起了作用甭!
    这次在崆峒山,与德和子道长结交,他说你来帮我忙,我们这儿出一副对联,你帮我写出来,我把它刻出来挂在宫门上。我说行啊,为公益活动做贡献。然后他的徒弟拿出写在一张纸上对的联给我看,我傻眼了,纸上十四个字,我一个字都不识,这是道符文字。
大家看看我抄写出来的这十四个字对联,有没有认识的?没有!是德和子道长教我认识的:“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这个道符文字就像商周青铜器图腾一样,由几个符号组成一个复合字。举例这个“药”字,就是由“自”、“家”、“水”三个字复合组成的,其义不言白明。
《抱朴子》曰:“郑君言符出于老君,皆天文也。老君能通于神明,符皆神明所授。今人用之少验者,由于出来历久,传写之多误故也。”所谓天文,就是自然现象诸如日升月落,斗转星移,风云雷电……符就是根据这些自然现象、天文地理创造的一种“文体”,这无疑是取法老子所谓“道法自然”的道教精义,同时也是创造文字的原理。
道教的符号文字,使用几千年还延续至今,可见其文化生命力。由此证明文字产生于宗教之中,这就是最重要的实物文献证据。文字並非产生于劳动之中,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在文字创造史上是有局限性的。你看农民一生在田间劳动,他是文盲永远是文盲,他怎么去创造文字?这十四个道符字,给了史前文明史和文字史研究的重要启示。

幻灯片55.jpg
幻灯片5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4: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1
4365387769.jpg
436558765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4: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幻灯片59.jpg
幻灯片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4: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幻灯片62.jpg
幻灯片6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4: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11
QQ图片20130729222836.jpg
幻灯片6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4: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11

_61P5576.jpg _61P5577.jpg
幻灯片6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4: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2.3、女性文化遗存:泾川西王母宫与武则天大云寺

中国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氏族社会后期,包括了母权制和父权制两个阶段。但是,因母系社会在前,父系社会在后并延续至今,故母系社会的历史文化被父系社会有意地抹煞而缺失。而在平凉采风让我看到了这里的女性文化遗存:泾川西王母宫和武则天大云寺。我认为,这是史前文明和女性文化难得的载体。
泾川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早期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商代建有阮、共国,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安定县,后秦置雍州,北魏置泾州。唐至德元年改名保定县。这是丝调之路的重镇。
你们看图片,这个是大云寺,后面这个山坡就是唐代的泾川,当时叫安定。《全唐诗》卷540有李商隐的一首七律诗叫《安定城楼》,就是这里。当年,泾川的古城就修筑在这个高地上,俯临泾水。李商的岳父开成三年(836),李商隐赴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后来又做了王茂元的女婿,在这里待了11年,直到大中五年(851)其妻王氏病逝前后。它的这首《安定城楼》所谓“迢递高城百尺楼”,则是当年泾原节度使治所安定城巍峩气势的描写。唐代的丝调之路並非现在这条沿泾水而西的高速公路,而是从安定城所在的塬上横亘盘绕由东向西,而当年的安定城一带风景如画是“绿杨枝外尽汀洲”。这里的山水人物,与中国伟大的爱情诗人和《夜雨寄北》这样歌颂爱情的绝唱联系在一起的。
泾川是丝调之路上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北边有大云寺,南边有回山的西王母宫。《四库全书•史部》记载,西王母宫建立于西汉武帝元丰二年。西王母姓杨,名回,戏称王母娘娘。道教里边有三个最重要的人物:天宫中的玉皇大帝,三十三天上的老子,然后就是回山上瑤池边的西王母。《尔雅》记载西王母是远古时华夏族西部的一个氏族国。道教奉为女仙领袖,相传掌有不死之药、长寿蟠桃,周穆王、汉武帝曾在此拜谒过西王母。五帝时,西王母曾派使者帮助黄帝战胜蚩尤族,为统一黄河流域有过积极的贡献。根据人类发展史来看,西王母乃远古时统治华夏族西部的母权制氏族首领,黄帝则是继其后的父权制氏族的首领。
《三海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历及五残。”回屋后这个石壁浮雕的西王母就是按《三海经》描述的那样恐怖的样子,后来唐代雕塑的西王母又是这样漂亮动人的的女菩萨了。这是北魏时代的西王母,它跟古代民族都有戴假面具跳舞,像西藏的雪顿节一样。我想,当年西王母在原始宗教里为神明代言,没有这种令人精神恐惧的面目,怎么臣服仍处于野蛮和半文明时代的氏族酋邦,让这些原始的部落人民围着她转实行她的意旨?黄帝时代,母系氏族还在甘肃地方延续,黄帝要和中原蚩尤打仗的时候,来求助于母系氏族的西王母派兵到中原去把蚩尤族打败。李賀《上之回》描写西王母帮助黄帝战胜蚩尤族:

上之回,大旗喜。
悬红云,挞凤尾。
剑匣破,舞蛟龙。
蚩尤死,鼓逢逢。
天高庆雷齐坠地。
地无惊烟海千里。

可以说,泾川回山西王母宫这个地方,是中国的母权制时代女性文化最重要的遗存。我们其他地方没有,最多有观音庙、观音阁,父权制社会把观音也说是女相男身,分不出观音的性别,反正不能让菩萨是女的。我认为,西王母宫这样难得的女性文化遗存,同时也是史前原始宗教和道教文化起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有待我们当代史前文明史研究的前沿性课题。
    在泾川这个地方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女性文化遗存,就是武则天大云寺。大云寺就建在回山和安定城之间的河谷平原上,在隋代叫大兴国寺。由于泾州属长安门户,京畿之地,14粒佛舍利于公元601年10月,隋文帝60岁生日的这一天由高僧送到泾川,在大兴国寺建地宫,置函,供养。公元690年9月9日,67岁的武则天登基,称“神圣皇帝”。在男尊女卑的时代,武则天称帝受到各方面的反对和阻挠。武则天对以女性经变故事为主题的《大云经》为名建寺珍藏《大云经》,于是在泾川修建大云寺时,发现了隋代供养的佛祖舍利。武则天认为修建大云寺之举恰与佛祖舍利相遇,是上天降福于她的暗示,于是请金银器制作大师,选宝石珍珠,做成铜、银、金棺椁,以硫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配以石函。石函铭文曰:“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石函四周铭文镌刻清楚朝代、地点、数量,然后用砖筑地宫,建塔立寺的经过。大云寺虽属佛教,但是武则天赋予它新的含义,它用佛骨舍利和《大云经》宣示了女权制的合法性:女性也可以统治这个世界,成为这社会的主宰。大云寺的重要,它的历史文化的标志就是女性文化,它记录这样一件事。
泾川大云寺佛祖舍利的收藏比陕西法门寺的佛指舍利收藏早了一百多年。明洪武三年 (1370),泾州大云寺毁于洪水。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民在大云寺遗址了的挖掘中发现装有佛祖舍利的石函,送到甘肃省博物馆收藏起来了,还奖励了农民几十块钱。泾川在最近些年在出土佛骨舍利的原址上,重建了大云寺。现在,唐代建筑风格的大云寺舍利塔雄峙在泾川北郊,巍峨富丽,下面也建了准备存放佛祖舍利的地宫,可惜当年发现的十四粒舍利作为文物仍保存在甘肃省博物馆,尚未归藏于大云寺地宫。
我们登上七级高塔,北临安定古城,南望回山与泾河,内心充满对历史文化的真切感动!当地领导要求我为大云寺撰写一幅对联,我即兴口占一联,并挥毫用八尺宣纸书出相赠。联曰:“祥临舍利塔顶日,瑞绕王母宫边云。”这次兰州“陇上鸿泥展”,我还特地借出此联展览以示其盛。

幻灯片67.jpg
幻灯片6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19 11:57 , Processed in 0.1581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