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42|回复: 3

李廷华:书法艺术和文化需要向深邃沉潜(甘肃书法论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8 1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2153liuiuzn8p8punixi副本.jpg

甘肃书法论坛

书法艺术和文化需要向深邃沉潜


李廷华


113658n4vazauxntoay5in.jpg




一、当代书法热出现的内外原因

深邃和沉潜有两个对应的概念,就是浅表和漂浮。我认为中国书法持续发展处于历史机遇之中,这个机遇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面貌,就是浅表、漂浮的东西和深邃、沉潜的精神同时存在,书法、书法家、书坛向深邃沉潜和浅表漂浮的状态同时存在。既存在历史的机遇,又面临明显的危机,这是我对当下书坛的基本认识。
    中国书法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机遇,都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汉、晋、唐、宋、清末民初和当代是中国书法历史发展具有上标志性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汉唐是疆域一统,万国来朝,出现了气势恢弘的书法。汉隶和唐楷的基本形态是端严凝重,法度深严。典型作品和书家都表现出庙堂之气。晋代皇权衰落,士心张扬,艺术自由得到重大发挥,出现了中国书法历史上的一个文人书法的发展高峰。以后的宋代书法基本上是对晋代书法的发挥。若论文人精神,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在书法里的表现,王羲之、苏东坡是典型。后世书家对他们的推崇,就高于代表“庙堂之气”的书家。为什么?中国社会里的“士心”,“士气”,在恒久的皇权社会里是既维护秩序又表现张力的基本因素。清末民初礼坏乐崩,传统文化面临扫庭犁穴之危机,外来文化成分加重,在变乱和变革之中也出现了代表性的书家若康有为、于右任。概括地梳理中国书法历史上最重要时期的基本形态,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所在的时代。
    我们现在处于连续几十年的书法热之中,这在历史上还找不到等同之期。这个空前的书法热是怎样出现的?我认为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内在需求。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经历了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的自我厌倦、批判扬弃又逐渐恢复的循环过程。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在国家民族“积弱积贫”的试图改变之中,中国社会曾经出现普遍地对传统经典的怀疑,曾经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顶礼膜拜的经典,一度被认为都是病态的。表现在书法方面,从包世臣刊行《艺舟双楫》开始,以后由康有为发表《广艺舟双楫》为继,直到郭沫若否定《兰亭序》为裹结。在这样一个发展线索里,虽然也不乏一些新鲜因素补充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流脉,但其基本趋向是要清算几千年中国书法的固有经典,这是和中国社会因改良失败而终于进入百年流血革命时期的大势相吻合的。正是在经历了这样的百年跌宕之后,中国社会,特别是文化学术界又进入反思,其中比较普遍的认识是:中国几千年社会文化发展形成的传统和经典,并非一场革命就可以颠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复兴,还必须在自己文化的维护和发扬之中。 这是几十年书法热的内在文化原因。如果和以前出现的几次重要的书法文化发展时期相比,当代书法面临的问题就复杂许多。从汉晋到明清,中国书法的发展一直是在华夏民族内部的文字和文化环境里发生,而当代书法所面临的是全球化的空前语境。传统书法一直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而今天,“士气”已经沦为边缘,书法的更多驱动因素是经济而非精神。 当代书法发展的外在因素就是它遭遇了当代中国的经济模式转型。书法成为产业,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现象。既有内在的文化需求,又和当代的经济大潮裹挟在一起,这就出现了我们现在面临的书法的种种的机遇、种种的热闹、种种的成绩和种种的悖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书法艺术和文化发展的一些基本动向

    当代书法艺术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向,是在民族文化复兴的内在推动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外力作用下,以不规则的复杂形态向前滚动。为适应当代书法的社会需求,几十年来在全国大专院校普遍开设书法专业,这无疑培养了大量书法人才;为适应书法表现的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层次的书法展览和评奖层出不穷。这些发展性质的状态也是内外两种因素催生的结果。没有对民族文化复兴的追求,政府不可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发展书法艺术和文化,同时,没有对经济出路的寻求,不可能出现这么多学子投身书法,也不会出现这样一种热烈的状态。
    在学院和展览竞赛的推动之下,书法技艺得到普及和提高。由于现代印刷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不论是书法家和一般的书法爱好者,面临的书法学习条件,是任何历史时代都没有得到的。这样的便利,比起我们曾经接触过的一些老先生,一些著名书法家,他们当年学习书法的条件,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我们在自己家里,在任何旅行的地方带上一台电脑,就可以随时调出来历史上所有书法家的经典作品,只要你愿意沉潜、愿意学习,你就可以得到这样直接的学习条件。这是促进书法发展很好的一个外在因素。在这种学习和竞赛的推动之中,我个人的简单观察,以70年代以后的书家逐渐地走向书坛,成为书坛最活跃的力量,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所谓70年代的书家,就是现在40多岁这一批人,在30年来的书法发展之中,当时还是10来岁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了书坛最活跃的力量。他们身上就带有社会文化推动和个人出路寻求的综合因素。
现在书坛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一种好的现象,什么现象?重视文化修养,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追求。我大略地观察了一下,在近些年来的书法展览中,主办者都提出了对参加者文化方面的要求。这个文化要求是什么?不能简单地抄写唐诗宋词,尽可能地要写一些自己创作的诗文作品。这样的要求,虽然还处于比较表面化的层次,但毕竟是符合中国书法文化构成因素的要求的。在历史的经典作品之中,比如说《兰亭序》、《祭侄稿》、《寒食诗》三大行书经典。都是文本经典、书法经典、人格经典的融合才成为万世楷模。如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学习书法的任何一个进程、过程中,都可以回首遥望,中国的书法为何成为民族文化的楷范?它的经典性的作品到底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我认为就是由书法技艺的经典、文本的经典、人格经典,这样的融合构成。
    在近些年的书法展览和书法行为之中,这样的要求已经得到比较普遍的共识,比如说我们今天参观的刘正成先生的展览。他为了进行这样一个展览,深入生活,几次踏勘甘肃大地,尽可能地表现了自己对历史、对生活的感受。这就是一个典型性的书法技艺和书写内容,包括个人修养、行为结合的追求。我认为这正在成为中国书坛普遍的追求。
    在这个大的趋势之下,我感觉到要注意两种倾向。割裂书法艺术的文化构成,忽视文化修养的现象和以文化泡沫侵凌书法的现象。我们在谈到书法艺术和文化的关系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来谈问题。我们要划分不同的范畴,比如说书法要不要有文化?肯定要有文化,这是共识。但是怎么样的书法表现才是有文化?我们以一个古代经典书家的作品为例子。比如说祝允明,这个草书大家。他大量的作品都是写的古人的诗文,个人的东西相对比苏东坡就少,王铎所书也多是杜甫等前贤诗歌,写他自己的诗歌相对较少。我们做一个比较,一个优秀书家写古人文字,和一个不太成熟的书家写自己的东西。这样两种作品在一起比较,我们首先看的还是书法。历史上从来是以书法本位进行评价的。既然是书法艺术,在其融合因素里最重要的还是书法技艺。所以,唐代的书圣是张旭、怀素、而不是也懂得书法并且有作品流传的李白、杜甫。
    当忽视文化修养的现象受到批评和反拨之际,就出现了表面化的强调文化而实际还是文化泡沫充斥的倾向,这样的趋向甚至越演越烈。本来,书法的“字外功”主要是文化修养,而现在的“字外功”却变成文化泡沫和以官场劣行为标志的歪门邪道。因为书法的门槛比较低,进入书法没有什么限制,而且书法又是民族文化、大众文化的一个载体,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以“文化身份”“社会身份”侵凌书法艺术的行为。究其根本,是因为书法与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结合而产生的。 最近浙江财经大学成立一个书法产业研究所。作为财经大学,它面向的是社会上的各种财经现象,他研究书法产业是天经地义。书法既然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现象,就出现一个专门研究所,这个是完全正常的。但是,“书法产业”这样的语词,会触动我们一些神经,引起一些思考。书法已经成为一种产业,而我们的社会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状态呢?有各种表述,其中一种说法叫它权贵资本主义。我们从社会现实和学术角度来考量,书法这个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本来和书法没有密切关系的人群,最直接的吸引的是什么人群?如果有权贵资本主义,它首先吸引的是权贵。这就出现了很多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才会有的奇怪现象。我们不需要杜撰,不需要想象,不需要理论的推演,只要看一下全国书坛不断出现的故事,我们就可以明白。我在这里讲一个小小的插曲,就是陕西省书协换届搞出一大堆主席副主席的事情。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在飞机场。我突然接到曹宝麟先生的一个短信,曹宝麟先生说,我对你表示慰问,你不参与此事是正确的。让我如堕五里雾中,我就给他回一个短信,我说公所云何事?他又回一个短信,即贵省书法家协会改选之事。我回家一开电脑,看见鄙省的书法家协会改选,有常务副主席十七位,副主席若干位,名誉主席还有若干位,总计一个业余性质的群众团体,领导人员达五、六十位。其离谱之极引起全国舆论大哗。思量之下,我认为陕西省这桩事也不奇怪,为什么不奇怪?多年以来,我们批评“书法权力”的文章已经写得自己都懒于再提,而现象不仅未得改变,还越演越烈。陕西书协如此,其他书协也概莫能外,只不过他们名目不一样。
    陕西书协这个事情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它给新闻界提供的话题脚本是什么?我认为是书坛的权利分配无以复加之际,某些当事人为求花样翻新,昏头到竟然忘记了自己使用的是汉语,忘记了语词定义的基本原则。这个常务副主席十七位,就给新闻界、给舆论界制造了一个题材。大家就追究什么叫常务?即使真正的权力机关,也只有一位常务,鄙省的书法家协会,他们就敢于制造十七位常务副主席。这就给中国书法的历史,给中国的语词历史,给官场规范留下了笑柄。若干年后,“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这个“十七常务”,会成为涂抹不掉的污痕。
    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什么话题?中国的书坛已经污名化,这就是我认为的一个重大的危机所在。书坛现在的发展,它的内在原因和动力是对民族文化瑰宝的珍爱。比如说我们想起三大经典,想起更多的经典,我们会扪心自问,中国书法给中国人带来的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既自由又规范、既清高又谦和、既浑融又洁净的精神。苏东坡在黄州写《寒食诗》的时候是那样一种处境,但他写了黄州《寒食诗》。在他的人生修为之中,起到一种什么作用?他给我们的精神影响又是什么?颜真卿和怀素的交往,给我们留下的是什么,是对中国书法的正名,而我们现在所见的一些官员,带给书坛的却是污名。这样的官员并非绝无仅有,胡长清、陈绍基、王有才、他们还都是以个人行为污染书坛,而陕西省此番作为则是污染了语词。这是对书法文化一种更具深度的侵凌。
    我们的书坛是不是面临这样的状态?经济的竞争、官本位的介入、两者纠缠而形成的黑幕与黑洞,是不是造成了我们书坛空前的精神危机?在这种状态之下,回到我话题的本意,在对文化的提倡之中泡沫文化的介入,也在成为灾难。比如说有人认为书法没有多少技法的东西,有些教授公开在文章上讲,书法的技法一天就可以学完,这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发言。好像认为我有文化,我是大学教授,我进入书法就一定占据优势。现在的官员们也都是大学毕业,硕士、博士不在少数。既然书法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玩意,他们可以有多种身份轻而易举地凌驾书法艺术。我们这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是在不平衡地、螺旋地前进。比如说在十年之前,我们讲书坛一个展览,怎么都是些唐诗宋词?就提倡一些自己的诗词。但是在这种过程之中,也可以出现很多歪诗,这就需要我们警惕。我前面讲了书法经典是由技艺楷模、文本楷模和人格楷模融汇形成的。对一些有影响的书法家来说,加强文化修养,不仅是要写自己的文字,还应该对文字有严格要求,要和书法技艺一样达到时代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融合。
    回到我的话题,我们需要向深邃沉潜。这个课题是给谁提出来的课题?我在这里发言,我如果提到某些带有批评的倾向性的意见,我首先要反躬自问。比如说我自己在习练书法的过程中,因为我还算一个有些作品的文人,我是不是就会比别人优越?我要警惕这样一种倾向。当我习练书法的时候,我一定要认真地学习技法、技艺、技术。技术这个词不是一个贬义词。鲁迅先生在谈小说的时候,经常谈到某某小说家在技术方面如何怎样。把书法的技术成分与文化因素割裂开来,现在也成为了泡沫文化信息下应该引起书家警惕的一种倾向。当然在这种倾向之下,还有因为现代展览的视觉特点,书法和美术的融合因素,这样复杂过程之中的一些迷失、一些错乱。现在的书法,展厅效应和当年的案头清供完全不同。王羲之的所有作品,就是那么宽,它永远就是案头清供。如果一个人现在一生就是写这种案头清供,他无法走向展厅。展厅和现在经济生活的这种刺激就促使书法家必须有大字的表现。如果我们看一个大型的展览又出现一些悖论。我们有时候参观一个有三百件或者四百件作品的大展览,那就像阅兵式。我试验过,你如果想在一幅作品面前停留半分钟,四百幅作品你就得停留两百分钟,两百分钟是三个多小时,一个人体力怎么能够支撑下来?看这个作品过程中就像阅兵式,两边这样看,不是一目十行,而是一目十幅这样过。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依然可以发现这幅作品比较醒目,那当然首先得到的是视觉刺激效果。书法首先还是从外表的宏观效果,整体感觉,然后才去看它的用笔,看它的章法,包括看它的内容及其更加幽微的东西。我们以前处于一种静虚状态之下欣赏一个书法作品是可以把玩终日的。现在在展厅效应之下,这个时候视觉刺激、形式构成就成了书家必须解决的问题。视觉刺激和形式构成是需要吸收的,我们首先不是排斥它。因为传统书法即使是王羲之的小作品,他也有形式构成,一切给人视觉美好愉悦的东西都有形式构成,只不过现在把它极致化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有的时候出于一种艺术的困惑,会发生一些对书法经典,对民族文化本质认识上的一些偏颇和游离。我认为这种偏颇和游离还是处于艺术探索性的范围。
我前一两年发表了两篇有一点影响的文章,一篇就是批评“文化书法论”,一篇是商榷“艺术书法论”。批评和商榷,我的态度是不同的。我认为“文化书法论”是带有文化投机的性质,是有泡沫文化侵凌书法艺术的性质。而“艺术书法论”还是从艺术探索本体出发产生的一些困惑,对于困惑我们应该在澹定中寻绎,在辩证中澄清,在探索中寻找正确的出路。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复兴中的价值和危机

    下面是我的第三个题目,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复兴中的价值和危机。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在机遇之中,在悖论之中,在困惑之中。经过我们的深邃沉潜,我们可能走向传统文化的复兴。这个机遇在现代存在,但是巨大的困惑和巨大的悖论也可能让这种机遇半途夭折。
    我举一个简单的社会性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之中,以前有一个口号,叫有水快流。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比如说小煤窑、小铁矿,当时为了让农民尽快富起来,提倡有水快流。遍地小煤窑开花,以后发生了始料未及的一些严重后果。对环境、对生态造成了严重危害。比较之下,西北比较贫困,老百姓面临的还是在解脱贫困的奋斗或者挣扎之中,这样的危害还不太那么明显。但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生态破坏造成的恶果就十分明显。比如说太湖流域和滇池,我看到一些材料,太湖水域的污染即使再投入多少资金也难以恢复,这是我们江南鱼米之乡,我们国家民族瑰宝之地呀!滇池则被评估为不可再恢复。最近中央电视台披露的,除却滇池以外,云南以前很多处于未开发状态的一些小地方,也在刚刚一开发的过程中就发生了严重的污染。
    我讲书法,怎么突然一下跳转到环境上头?它让我产生一个联想?什么联想?我们要发展,我们要解脱贫困,这个是必然的,没有任何人反对。但是最后竟发生了始料未及的状态,我现在就发杞人之忧,在书法大好形势之下,在书法蓬勃发展之中,会不会出现经济生态那样的破坏?这样的破坏会是一种什么状态?会不会在遍地开花一般的书法活动之中恰恰失去了基本的书法精神,什么精神,就是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还有现代于右任、高二适这些前贤所表现的高尚笔墨、高尚文本和高尚人格。这样的书法精神,在今天的书坛,已经如同想望当年太湖之清冽一样,只在梦寐。我前面讲过,书法艺术的发展,有内在的文化推动原因和外在的经济价值驱动,而本来具有清纯本质的书法艺术,会不会因为经济价值的驱动,最后改变了本质?
    容我妄言之,现在的很多官员都当了书法家协会的主席,这是很显豁的现象,内因是经济驱动,也有个人爱好兴趣,这就是文化内因。而另外一种现象,我们的很多作家原来是写小说的,原来是写散文的,现在不写小说了,不写散文了,都来搞书法。为什么?作家、诗人、散文家也要吃饭,也想致富。他们当年也都是农村出来的穷孩子。在他们生命的发展过程中,当时写小说、写散文能够得到一千字二十元的稿酬,比一般工人农民甚至机关干部都强,他们选择了这个道路。还有很多报刊没有一分钱稿酬。出于一种惯性,一种文化活动,他还要搞,因为他这个文化行为除了养家糊口之外,还有个自我愉悦。艺术的本质是愉悦,这是人类发展过程里的常识。问题是常识现在遇到了悖论,经济驱动可能改变艺术本质。这就是中国书法发展中因契机而造成的最大危机。写一千字的小说所花的功夫和写一张字,哪一个花的功夫大?尽管写书法也要天赋,也要才华。写小说不要天赋、不要才华吗?人都是往高处走,水都是往低处流,可以说书坛现下热闹最直接的驱动因素是经济。
    这就是经济驱动和权力中心在书坛的表现。极端化的例子是陈绍基这样的个案,集团化的例子是陕西省的“十七常务”,普遍性的例子是大量的文化人流入。一个人吃饭的环境。有了温饱之后,还要小康,有了小康还想致富,人的欲望是没有节制的。我们的经济发展状态也是没有节制的,在这种状况之下,会不会发生我刚才讲的,我们的书法确实发展红火到什么程度?像太湖流域鳞次栉比的大小企业。荒诞到什么程度?荒诞到像太湖流域变成了一堆死水。这是我的妄言,也是我的担忧。
在这种情况之下,谈论书坛状况,不能只是批评别人,批评外界而脱离自我。我从自己出发,我感觉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向书法艺术和文化的深邃沉潜,应该向书法艺术和文化的本源回归。我自己从文学向书法转移也有经济驱动的原因,但在此过程里也不断反思和警惕,只要基本生活问题得到解决,就要赶快把自己的心力倾注于文化学术,要和那些被污染的领域保持距离,而不惜放弃一些利益。要以虔敬之心好好地学习书法技法,而不是用一般性的文化影响取代书法技法,这样才可能真正进入书法。如果得到了一些技法,或者得到一些话语条件,能够进行一些书法文化的传播,不要忘记书法的本质,而是要向文化和书法融合的深度沉潜。
中国文化要复兴,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向,因为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社会动荡和文化跌宕,在人类文化的比较之中,我们发现自己的文化是可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书法艺术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我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可妄自菲薄,向深邃沉潜就是继续向传统学习。同时我们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的诸多文化信息和文化营养,同时也警惕可能断送文化发展的各种污染。
    我今天就表示这样一点意见,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13-9-1 14: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侯勇 发表于 2013-8-28 03:31
三、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复兴中的价值和危机

    下面是我的第三个题目,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复兴中的价值 ...

虽是书法圈外人,但经常阅读李先生的文章,是视野集深度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19 11:55 , Processed in 0.1504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