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74|回复: 15

傅申:《湖南地区颜真卿风格——以何绍基为中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8 10: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座记录︱
《湖南地区颜真卿风格——以何绍基为中心》讲座摘录

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主讲人:傅申



2016年3月11日,《湖南地区颜真卿风格——以何绍基为中心》傅申先生展览系列讲座在长沙举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讲座的具体内容,包括现场交流探讨的过程。将分为五篇与大家一同分享。希望没有机会去到现场的观众能够从文章中品味出傅申先生的品、学魅力。

640.webp (75).jpg

傅申先生:美国国立佛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


我叫傅申,我姓傅。我是1948年解放前去的台湾,因为父母在台湾教书。我小时候住在浦东,虽然住在上海但我不是上海人。上海人后来把浦东规定为上海市的一部分,但是我小时候从浦东到上海去,上海的那些苏州宁波的外地人对我说,你从浦东来,你是乡下人。所以我是上海的乡下人。我姓傅,在普林斯顿教书也永远是副教授,升不上去。古人五六十岁可以称翁,所以我叫富翁。那我的老婆就叫富婆。湖南很多人对何绍基的书法比我了解得更多更深入,所以我来向大家求教,但是我也要讲我一些个人的看法。

本次讲座有一个副标题叫《书法的地区风格及书风的传递以湖南近代颜体为例》。何绍基以颜真卿为中心,颜真卿生在北方,他在湖南祁阳浯溪崖壁刻了一个《大唐中兴颂》,这是颜真卿摩崖刻石中最大的,12*12尺左右大。每个字差不多半尺,六寸左右。这次主要讲何氏家族与钱沣的书风,虽然钱南园不是湖南人,他是云南人,但是没有钱沣来湖南做官当学政,湖南地区的颜真卿风格的复兴可能不是这样的。之后我们会再讲到何绍基兄弟、曾国藩与左宗棠,曾熙、李瑞清、谭氏家族以及何绍基对湖湘地区整体书法风格的其他影响。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有一位谭馆长,谭家和曾家在湖南是大家族。

在长沙也出土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毛笔之一。楚帛书现在美国,既有字也有画,一尺多一点,现在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那个是绢本的,像宋元的绢本画现在都变成深咖啡色,长霉的地方把原来的颜色弄浅了,好像还原到原来新绢的颜色一样。所以他们在研究怎样用霉菌来复原古字画的原貌。

刚才讲到《大唐中兴颂》,颜真卿虽然不是湖南人,但是在湖南的浯溪留下了这个摩崖石刻。这个是颜真卿留下的刻本里面字最大的一本,所以湖南对于颜真卿的风格是不陌生的。那么湖南地区的书家有欧阳询、欧阳通,是湖南本地人。《九成宫》是欧阳询最有名的碑刻,这次“还原大师——何绍基的书法世界”就有一本临摹欧阳通的作品。我以前在湖南大学看到过李邕的《麓山寺碑》,也就是唐代李北海。李北海也不是湖南人,但是他留下了这个碑在碑亭里面。我去的第一次还没有铁门,可以直接进去看。麓山寺碑文的拓本老早就流传了,所以湖南人对这个碑也不会陌生。

湖南最有名的书家之一就是怀素,《怀素自叙帖》是大家对他印象最深刻的草书。写得非常狂放,字体有大有小,现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在自己的书《书法鉴定——兼怀素自叙帖临床诊断》中提出这一本帖不知是否为怀素真迹,但台湾有一个书法史的研究鉴定者认为这是文徵明的儿子文彭根据一个刻本双钩填写临摹下来的。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我觉得这绝对不是明朝的一件作品。那位学者是说明朝的文徵明和文彭根据怀素真迹刻了一本帖,并说《怀素自叙帖》是根据那个帖描下来的。可是过了很久,日本又发现三段《怀素自叙帖》的残卷,这三段本跟台北故宫的太像了,分不出好坏。

后来再继续研究,北宋人米芾(米元章)他说看到过五六本,而且有一本是苏舜钦家族临摹的,他说跟真的一样,五六本都分不出来,一模一样。怀素喜欢喝酒后再写草书,写出来的字体就一大一小,每一行的字数也不一样。结果后来日本也发现了三本字体大同小异的刻本。所以,我证明台北故宫的怀素字迹是一个人临摹了几百次上千次,最后才能把怀素的字临摹得一模一样。《怀素自叙》是怀素很喜欢的文章,他可以写几百遍上千遍。但是都是草书,所以是很狂放的,不会写得基本可以重叠起来,而且字迹大小都一模一样。我们钢笔字的楷书签名都不一定一模一样,何况大字毛笔写的草书。所以我认为台北故宫的《怀素自述帖》是北宋人根据真迹熟练的临摹作品而并不是真迹。

另一个话题是湖南和河南有篆书的传统,梦英写了篆书碑《千字文》。所以何绍基他的篆书也有传统有关。现在再讲唐宋元明湖南书家的渊源,唐朝有颜真卿,像黄庭坚也曾经到过湖南也在中兴柱旁边题跋,元朝有湖南书家吴子正,明朝有李琦、杨一清、李东阳,这些都是很有名的湖南书家。还有王守仁虽然不是湖南人,但在湖南也写了一些书法。这都形成了湖南地区的风格。

现在主要讲何氏家族与钱沣。何氏家族从何绍基的父亲何凌汉开始到几个儿子何绍基、何绍业、何绍祺、何绍京,何绍基的孙子何维朴,四世孙还有一个叫何善垣也写得不错。我在这次展览里看到了何绍基很好的楷书,但是他的楷书是怎么来的呢?从颜真卿之后有了钱沣。钱沣(钱南园)不是湖南人但是对湖南地区颜真卿风格复兴起了关键作用。

钱沣是云南人,云南人到了湖南做学政等于教育厅长,他的门生子弟很多,包括何绍基的父亲何凌汉就是他的学生。钱沣只擅长一种书法就是颜体的楷书。他的楷书也是从颜真卿处学来的。钱南园的对联比较接近米芾的风格,所以他也不仅仅局限于楷书。这次展览可以看到他的学生何凌汉很好的书法,我今天早上去馆里看了,我一定还要再回去看。因为这个展览是我所见的何绍基个展里面最大最丰富的展览,而且计划得很周详。在馆里的工作人员对这些字画也有很仔细的研究。因为受父亲影响,在钱南园来到湖南之后当地的书家开始写颜体。

今天我在参观过程中,没有看到何绍基用双钩描的颜真卿帖。《何绍基双钩临颜真卿忠义堂帖》中主要是以颜真卿为主的字帖。因为古代没有影印机更没有照相机,所以看到一个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双钩学习。我在台湾学习的时候,要学一个篆书碑《峄山碑》,但是在台湾没有别的印刷品,只有老师从大陆带过去的。老师就借给我,要我以双钩方法,临学琅琊颜真卿的帖。何绍基还有很多比较小的字,像《封禅书》都是由颜体变化而来的,写得很好。这次还看到他父亲写的小楷,写得真精到。

何绍基到山东后,曾经得到《张黑女碑》,后又得到隶书《张迁碑》。《张迁碑》他临摹了很多遍,这次展览中展示了九十几通临摹的版本。他有一句诗“篆分真草本一事”也就是说各种字体字形书法不同,但是实际上是一回事。他写的篆书有行书的风格,他的隶书(八分书)成就也很高,这次我们主要展出他的楷行书,但是他的隶书和篆书成就也非常高。我从你们这次展览的二十几件隶书作品选了几张,何绍基的隶书主要是从张迁碑演化而来的。他的篆书也很有特点,笔法比较灵动。清代有很多篆书家比如邓石如、吴大澂、赵之谦等等,他们的篆书都比较规矩。何绍基用笔很特殊,他有一个特别的执笔法——回腕法。回腕向内执笔,写一通字还没写完就周身流汗,所以他能用很大的力度来写字。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绍业的小篆就比较传统了。他的篆书用笔比较光洁、光滑,是从秦朝篆书传下来的,他的行书楷书都和何绍基的风格相近。何绍祺的对联也写得很好,都和何绍基的风格类似,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何绍京是四兄弟里面最年轻的一个,也受了何绍基影响。而四兄弟都被父亲何凌汉影响。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古代的书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家人或者儿时老师的影响。

曾国藩对何绍基非常推崇,他曾经说何绍基的书法一定流传千古。但曾国藩自己的字不受何绍基的影响,他主要学欧阳询又掺加了赵孟頫等人的风格。所以跟何凌汉、钱沣他们影响下的风格不是一路的。但是左宗棠的书法就直接跟何绍基有关系,他自己的书法里面有很多何绍基的笔法。左宗棠的篆书比较接近传统的秦篆也多少受到何绍基影响。我曾经看过很多他的作品跟何绍基回腕法风格很类似。

何绍基的影响很大,他曾经在四川任学政很久,也在苏州做过官。我们接下来介绍的这几个人不在湖南但是受到了何绍基影响。中国文化史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科举考试。全国各地的学子们,只要考上了进士,先到北京,然后再去各地做官。云南地区的人不一定排到云南地区做官,比如钱沣,他就在湖南做官,然后把他个人的书法风格传播到了湖南。如何绍基,他被派到四川等地,也给别的地方带来了影响。受到何绍基影响的有吴云、赵之谦、杨瀚等等。吴云是安徽人,在苏州做过知府,何绍基也到过苏州做官。有一本书里面他就说吴云学猿者,什么叫猿者呢?长臂猿手臂非常长,据说何绍基手臂太长,所以用回腕执笔。


赵之谦是碑学大家,他的隶书魏碑很特殊,一看就是赵之谦风格。可是他早期的行楷还是受到何绍基的影响。他曾说“道州书有天仙化人之妙”,他比何绍基年轻三十岁,从小写字就受到何绍基的影响。何绍基推崇《瘗鹤铭》,《瘗鹤铭》是在镇江焦山江心岛上的铭文。古时候人说是王羲之写的,现在不这么认为。

行楷书学何绍基学得最像的是杨瀚,他要是签了何绍基的名字,我们都不大认得,他在这次展览当中也有题跋。齐白石也是湖南人,早年还没有形成自己风格之时也受何绍基影响,写得像何绍基。金农的小楷也影响了他。齐白石学何绍基还学得很好,如果不看落款很难看出。

所以学鉴定很复杂,每个书家早期中期晚期风格不一样。在场的观众大部分是第一次见到我,少数是第二次、第三次见到,每一次看到的我都不一样。同一个人他的家人同事朋友对他的了解也不一样。所以学鉴定就好比,要做一个人的爸爸妈妈知道他年轻时候的样子,还要做他的儿子,儿子才知道你老了之后什么样子。但是一个人的书风就像一个人的照片一样,五六年前的照片有时候都认不出来。

还有常熟的翁同龢,他不是湖南人,但是他写楷书,完全跟何绍基相似。他也是清末颜书大家,非常推崇何绍基。他家里就挂着何绍基和钱南园的字,可见他们的来源是一样的。清末到日本去的书家叫杨守敬,他说翁同龢的字非常雄强有力。受到翁同龢影响的也不少,他是光绪的老师。

翁同龢的作品我遇到过两件一模一样的,怎么来的呢?中国宣纸有单宣和双宣,你们去做纸的工厂去看就知道了,单宣抄写一次是一层,抄写两次就是两层黏在一次。时间久了慢慢就会脱落,据说裱画偷东西就是要偷下面一层。因为一次写了,力透纸背,尤其是大字,第二层一模一样,揭开之后变成双胞胎,只有双宣揭开来的都是真的。我买的时候他说松开了第二层没法贴回去,无法套得一模一样,但是第二层不见了。我说如果你能找到我上下层一起买,找不到,上层我也不买。比较重的大字透得下去,轻的小字透不下去,还有印章透不下去。印章上面一层矿物质,下面只有一层油,会蒸发。

这次我看展览,就想到如何鉴别何绍基书法的真假。何绍基的印章往往就是那一对“子贞”或者“何绍基”大同小异。他用同一对图章用得太久了,后来丢了他就重刻了一对,但是这样就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多少有点差异。这次我拍了很多何绍基的款字还有印章,虽然展出的都是真的,但不是同一对印章。何绍基对翁同龢的影响不单单是书法,他也非常欣赏何绍基的诗。何绍基的对联留下的非常多,但内容文字词句从来没有一对相同。何绍基非常有文采,经常自己作对联来写。在翁同龢影响之下,在江苏这一代,比如赵古泥(赵石),赵石的弟子是邓散木,学篆刻的就知道他。赵古泥他的书法跟翁同龢非常相似,也有一种书法认为他是翁同龢的代笔。

再说到曾熙和李瑞清。曾熙是湖南人,但是他俩是非常好的朋友。李瑞清的父亲在湖南做官,所以虽然他是江西人,却在湖南长大。所以实际上他也可以归纳为湖南的书家,尤其是他篆书的笔法跟何绍基很像。这两个人也是张大千的老师。张大千先去拜曾熙为老师,结果曾熙介绍他的好友李瑞清也做张大千老师。

《张黑女碑》是何绍基所推崇的,后来曾熙跟李瑞清他们俩人用了很多《张黑女碑》的写法。曾熙的篆隶都有何绍基的影响。李瑞清的篆书中运用的抖动笔法跟何绍基有绝对的关系。

下面介绍湖南谭氏一族。谭延闿的父亲谭钟麟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虽然是湖南人,在北方做官做得很大。谭延闿曾任中国国民政府主席 、第一任行政院院长。他家里影响很大。谭延闿颜体写得非常好,他收藏钱南园和刘墉的作品。刘墉是山东人,他也写颜真卿体。他们一家收藏了许多钱南园、刘墉、何绍基、翁同龢的书法。谭延闿的行楷写得非常好,非常大气。我认识谭延闿的一个儿子,我们在弗利尔美术馆收了几件这些书家的作品。谭延闿的弟弟谭泽闿书法流传更多。谭泽闿是专业书家,专业书家有点书匠气。还有谭延闿的秘书朱玖莹也是书家,活到了九十几岁。
640.webp (7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0: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后就来解读颜体书风地区风格的传播。在古代,书家宦游是一种常态。颜真卿是山东人,出生和生活在北方,可是他后来的影响力遍及全国。尤其现在像你们年轻一族,不一定临王羲之,但一定有临颜柳。所以,颜真卿可以说是中国第二个“书圣”,因为王羲之留下来的楷书也不多,主要是行书。你们小时候这样练习大概只有临颜柳,如颜真卿的《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柳公权也受到了颜真卿的影响,所以我说颜真卿是中国第二个“书圣”,很多人都受到他的影响,但不一定受到王羲之的影响。湖南地区,特别是清朝中叶之后,钱沣到湖南,使得颜真卿的风格更加普及了。

现在是靠资讯、媒体、书籍、网络与印刷术的发达,增进书风传播的广度与速度。因为印刷体多了,大家随便可以买。我们古时候只能买帖,买不到其他,原帖还买不到就只能买翻刻的帖。我小时候临柳公权,不但不是柳公权写的,而且是别人写的。黄志远,一个状元,临的柳公权的帖,印成黑体白字,就以为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所以研究碑帖,叫做研究黑老虎,黑老虎容易吃人的,因为翻刻的太多。就像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东西,一下子在台湾印出来以后,不仅翻印,版权也不管。大陆印出来的字帖台湾也可以翻印,以前要刻一本才能再出他本。

现在照相智能很方便,所以现在的传播比以前更宽广。就像语言一样,现在推行普通话,因为有广播、媒体、电视等,很容易推广。以前各个地区就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发音。同一个省之内,在很多方面都互相听不懂。现在有了媒体,语言统一可以更容易。所以媒体、资讯的发达,增进了书风传播的广度,并且速度也更快。但是,家教私学,入手的信息还是要靠脑子来加以交流,人不免有地区的风格,就像台湾跟大陆隔久了,书风就不一样了。印刷品的传入,然后人际来往,台湾的书家到大陆来,大陆的书家又到台湾去。以前,一看就是台湾人的书风,一看就是大陆人的书风,现在分界线越来越模糊。所以地区的风格还是会有,因为老师不一样、家庭教育不一样,但是这个差异越来越小了。

现场观众问答:

问:傅先生您好,谢谢您精彩的演讲。颜体在湖南地区非常有影响,包括齐白石在内的很多书家受到了何绍基的影响。但是何绍基作为官员,他的官位并不高;作为书家,他在当时也并不出名,那么他是怎么影响到齐白石、沈葆桢这些名家的,是靠什么来传承他的字体呢?

傅: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学习书法,就书法而言,其中有笔法,笔法中的特征也各不相同。你要写出这个笔法一定要去模仿、揣摩他的动作和写法。唯中国有文人画,其他国家都没有文人画。中国人画画不学素描,西方人都要学素描。中国人临帖,想要临得像,主要是结字、结构问题。因为颜体、欧体的结构就不一样,它们的笔法也不一样。

无论是颜真卿、欧阳修还是欧阳询,每个人的笔法、结字都不一样。临帖就像是素描。因为工具都是一样的,包括毛笔、纸张等。所以刚才这个问题,何绍基通过什么来影响书家,首先他的学生可能看过他写字的用笔方法直接学习,比如怎样执笔、怎样运笔,但是外界只能通过他的书法作品去影响。你绝对没有颜真卿写字的照片或者电影纪录片给你学习,只能看到他的字形、字的笔法去揣摩。但很多人都看到过何绍基写字,所以刚才讲的几个主要的学说,可能看到他写的学生又传播到学生中去。自此一代一代传播下去。另外,也有通过何绍基的子孙、学生去向他们学习的。你要是有经验的话,看到他的书法就会知道字的结构怎么写、字的用笔怎么写,看到笔法就懂得应怎样下笔、提按,怎么样走动,都可以揣摩出来。所以我想,你临帖临得很多的时候,对书家的笔法就很容易揣摩到,他们怎么样拿笔、怎么样运笔,就可以学习到书家的字体。谢谢!


问:受时代风气的影响,目前在湖南甚至是全国,会直接取法颜体楷书的人应该说是很少。因为整个时代的审美风趣似乎已经发生改变,那我们继续取法颜体,它的意义何在?应怎样去继承与取法?

傅:颜体,为什么有些书家特别喜欢?首先是因为它很高大、很雄强,是代表男性的风格,颜真卿体,好像猛男一样。第二,作为一个男子汉,要有男子汉的样子,骨骼要坚强。像我家在南方,从小营养不良,所以后来为了健身,中学的时候练单杠、伏地挺身,举重什么都练过,现在看来这个效果有限。颜真卿体,的确它的筋骨非常强,连董其昌都学。明末清初董其昌的行草非常秀气,学了王羲之,但是他终身以颜真卿体作为“健身运动”,一直到晚年还在临颜真卿的各种帖,尤其是行书。因为颜书即便是行书,也有一种非常健康的、健美的形象。你刚才提到的时代风格不一样了,现在的审美有不同的趋势,我举个例子。就比如女人的衣服和旗袍。五四时期的女人穿旗袍非常优美,后来慢慢改良,服装逐渐融入了西方元素,但旗袍仍旧存在。可这时的旗袍却变成了改良旗袍。现在的人们也有穿旗袍的,为了迎合自己的喜好或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

宋代书家苏、黄、米、蔡都推崇颜真卿,颜体的首个复兴时期就是北宋后期。包括他们的老师欧阳修,都是写颜体的。但是每一种风格,不会一直一成不变。就像朝鲜在明朝的时候,完全受到赵孟頫的影响,他们的年号都是用的明朝年号,很多书法都是赵孟頫的“颜草”。但是后来像我的祖先傅山(傅青主),他曾经批评过赵孟頫说太媚 。所以这个跟喜好、跟人的观念都有关系,我们也不能勉强,让颜真卿的风格一直延续下去。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人。但是你不能勉强他要变成唯一的字体。个人跟国家的选择都不一样。首先你将比较接近你性情、你喜好的去临摹与学习,等学习到了一个阶段,觉得这个帖不好了,要用别的字体来修正,可以再改。要是一开始勉强让你写你不喜欢的、不适合你个性的字体,那一开始就会把兴趣给扼杀了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
640.webp (7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1: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怀素自叙帖》节选 纸本墨迹  
纵28.3厘米,横775厘米 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734388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4.285715103149414px]钱沣书法作品欣赏

640.webp (7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1: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绍基临张迁碑册  
清咸丰十年1860  纸本  25×30.5cm  24开  湖南省博物馆藏
640.webp (7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1: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绍基基隶书“驾言游好”五言联
清  纸本  106×28.5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640.webp (8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1: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绍基隶书“小影珠吟馆”横幅
清  纸本  31×119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640.webp (8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1: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凌汉行书褚遂良《枯树赋》节选轴
清  纸本  128×30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640.webp (8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10:26 , Processed in 0.1822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