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12|回复: 1

张五常建议打开秦始皇陵引发激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9 17: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五常建议打开秦始皇陵引发激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9:23 郑州晚报

提示:10月6日,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的文章,立即吸引来广泛关注,截止到10月18日,点击量超过了23万,跟帖评论者很快也分成赞成和反对的两大阵营。张五常为什么要提出来开挖秦始皇陵?在他看来秦始皇陵的开挖能带来什么?考古界对打开秦始皇陵怎么看?现在技术能否保证发掘后的文物保护?始皇陵究竟应该如何保护和发掘?

张五常建议打开秦始皇陵
  10月6日,在新浪张五常(blog)的博客上出现了一篇《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随后很快被推荐到新浪博客首页上,并被制作成了专题。
  张五常在博客中写到,秦始皇这个人不容易明白:一方面有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发神经,很大的神经。记载说,始皇陵建了39年,动员70多万人,为了保守秘密,最后不少建墓者被杀掉,或被迫陪葬。秦始皇的墓地面积达50平方公里,现在被誉为天下第八奇迹的兵马俑,只是其中一小角而矣。
  “始皇之陵,对人类文化的启示,应该超于埃及的所有金字塔。”张五常说,当他见到墓地主场大山丘的外观,就很想知道内里的设计如何,放着什么样的物品。
  张五常认为,像他一样愿意花钱到秦始皇陵,细看一下2000多年前的中华文明的人应该有很多。赚这种钱对社会有利,对世界有利,说不定西方的君子会多一点敬重我们的以往。
  “众人皆说,不打开始皇之陵,是因为打开会受到氧气的侵蚀,部分文物会受损。问题是如果永远不打开,等于没有,或有等于无。要打开才有价值,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问题是何时打开才对。”张五常还称,现在打开秦始皇陵墓是个大好时机。
  他说,今天科技没有问题了,可以做到应有的保护,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处于稳定、繁荣时期。始皇陵内之物是炎黄子孙的公共财富,没有谁可以占有,但看一下应该是很过瘾的。
  “预计门票每年可收25亿元”
  “如果打开秦始皇陵,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元。”10月13日,张五常再次在博客发表文章,为打开秦始皇陵算起了经济账。
  据张五常掌握的数据,去年到西安旅游的游客达到2400万人,其中77.6万人是国外游客,旅游收入178余亿元,其中国内游客每人在西安的平均消费人民币620元,国外游客人均消费4200元,而到兵马俑的参观者只占总游客的8%。
  “如果打开秦始皇陵,前往参观的人肯定要比去参观兵马俑的人多得多,因为在秦始皇陵中有什么奇形怪状的东西不可预知,但墓地广大50平方公里,就算空空如也,在墓内行一遍也值钱。”张五常称,如果安排得好,秦始皇陵每年大约可以接待500万参观人次按照每人收费人民币500元,每年门票收入是25亿,打开始皇陵墓给西安带来的经济利益,远超打开陵墓及维修保养的所有费用。
  张五常认为打开秦始皇陵还有助于开发西部,还能间接地焕发洛阳、郑州、开封等城市活力。
  “该不该打开陵墓”引发激辩
  张无常在新浪等上都拥有自己的博客,他的《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文章几乎同时出现,随即在各个网站成了的热点话题。按照张五常的说法,这篇文章在他的新浪博客上,一天的点击量就超过了10万,最高时一个小时内有4万余人阅读,文章总访问量超过了23万。
  争议很快分成了两大阵营,支持者认为,现在确实应该打开它,秦始皇陵墓充满了神秘,打开肯定能给世界一个不小的惊喜。
  记者就此问题也采访了一些郑州市民,市民肖良志说他支持打开秦始皇陵墓。他认为秦始皇陵墓总有打开的一天,现在开,也许保护技术还跟不上,会造成文物质量下降20%,可几百年后再打开,所遭遇的风吹雨打甚至是盗掘的风险,会使文物的质量下降更快。
  但反对打开秦始皇陵墓者也不在少数, 一位名叫清香欣苑的网友称,始皇陵是祖宗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为我们这一代人,更为我们的子子孙孙,如果我们把陵墓掘开了,挣钱了,我们的子孙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郑州市民王先生说,他出生在陕西临潼,在是否打开秦始皇陵的态度上,他是坚决反对的。他说,之所以参观秦始皇陵的人络绎不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神秘性。如果不远的将来,它真的被打开了,一时肯定会轰动世界。但当世人撩去它神秘的面纱后,看的久了,自然就产生“审美疲劳“,来参观的人会大量减少。目前国内的考古技术还不成熟,谁可保证出土的文物万无一失呢?我们当代人如果不遵循客观规律,只图一时的冲动与快感去开掘始皇陵墓,那么,后人非但不会赞扬我们的聪明睿智,反而可能会痛责我们因急功近利而导致后患无穷的愚蠢之举。另外从现在始皇陵墓的安全性角度看,那里的安全防范措施、手段还是比较令国人放心的,大可不必担心会给一些盗墓贼可乘之机,偷走国宝。

技术是打开陵墓的最大门槛
  张五常在看了别人对他文章的评论后也总结说,反对他提出打开秦始皇陵的理由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不该干扰先人之墓,另外一个是目前的科技还不到位,不能防止氧气侵蚀.

  张五常也认为因为氧气侵蚀文物而不能打开秦始皇陵,以防文物受损很有道理。但他又称,他研究文物20多年,知道主要是彩陶的颜色在曝光或遇氧后会变,但加以适当保护可以持久。
  张五常提出的“打开秦始皇陵墓”的言论在考古界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考古界人士说,秦始皇陵墓什么时候打开,是不是打开,不应由经济学家来说,毕竟考古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考古发掘工作也是非常复杂的工程,陵墓的打开应该由考古学家来认真的论证才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占扬说,从他获得的信息来看,考古界对现在打开秦始皇陵均持反对态度,因为发掘后,从技术上来说,不能保证能保护好这些文物。特别是壁画、陶器、纸质、绢质、丝质等文物的保护现在还是难题。另外打开秦始皇陵也和我国“保护为主”的考古发掘政策不符。
  “如今几乎没一个国家主动开掘帝陵。”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陈淳教授也表示,技术上的瓶颈常常会使文物的开掘成为破坏。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刚开始发掘出来时,表面有艳丽陶彩,但现在已经逐渐黯淡,甚至变黑;在长沙的马王堆汉墓发掘中,千年鲜桃却转眼化成一摊水。因此,“尽量不主动发掘”的理念在20世纪中后期成为国际共识。
  始皇陵是否发掘没必要讨论
  “我们现在还没有资格讨论秦始皇陵以及其他帝王陵墓的发掘问题,因为目前对现有的文物遗址遗迹还没有保护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以发掘帝王陵墓为切入点,以文物带动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观点,是一种幻想,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认为,打不打开秦始皇陵,什么时候打开秦始皇陵根本是一个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在当前的环境下,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构成发掘秦始皇陵墓的借口。
  段清波在接受《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采访时说,从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帝王就有490多位,这还不包括像春秋战国阶段诸侯国的王侯陵墓,以及藩镇割据、贵族叛乱、太后临朝、农民起义称帝者。这些不同时期社会最高等级者的墓葬,很自然地就成了当时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去发掘他们。另外帝王陵墓中的东西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丰富,如果发掘的话,非常有可能让我们失望。做过考古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考古发掘中都遇到过被历代盗墓贼盗过的墓葬,在业界还有“十墓九空”说法。我们还发掘过不少没有任何盗洞的大型墓葬,但最后发现一些墓葬竟是空墓,里面的文物被盗一空。
  段清波也称,目前就技术上来说,我们国家还仍不具备发掘秦始皇陵墓所需的必要条件。因为在这些陵墓内,文物和周围的环境已经达到平衡,如果发掘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如何解决发掘前后的环境变化和文物遗址相协调,如何制定出土文物的现场保护以及永久性保护的操作措施,目前还都是难题。
  段清波还说,另外不可预知、估量和预测的还有实验室内的方法技术成熟与否和实际运用之间的距离,以及文物保护的可验证性和必须确保措施成功要求之间的不可知性,更为现实的是文物保护的理念能否得到切实地实施,从业人员是否具备解决情况丛生的文保难题,持久的资金投入能否得到体制性的保证等等。(郑州晚报记者 张锡磊/文)
14093
C7D8CABCBBCAC1EA_116124927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9 17: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五常建议打开秦始皇陵引发激辩

张五常: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

秦始皇帝这个人不容易明白:一方面有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发神经,很大的神经。不知是真是假,记载说,十三岁即位就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墓,建了三十九年,动员七十多万人,为了守秘,最后不少建墓者被杀掉,或被迫陪葬。焚书坑儒何足道哉?
发神经,墓地面积达五十平方公里,今天被誉为天下第八奇迹的兵马俑,只是其中一小角而矣。我到过西安,兵马俑变化不多,一目了然,奇就奇在中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傻皇帝。但当我见到墓地主场的外观,是大山丘,很想知道内里的设计如何,放着些什么?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天下无敌的大玩意,墓中文物可以教我们很多的,为什么不打开来看看呢?我愿意花起码二千元进去勾留半天,细看一下炎黄子孙二千多年前的真实文化,而愿意花钱更多的君子数之不尽吧。赚这种钱对社会有利,对世界有利,说不定西方的君子会多一点敬重我们的以往。起码在感受上,始皇之陵,对人类文化的启示,应该超于埃及的所有金字塔。
众人皆说,不打开始皇之陵,因为打开会受到氧气的侵蚀,部分文物会受损。问题是如果永远不打开,等于没有,或有等于无。这是愚蠢的浪费。早晚要打开才有价值,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问题是何时打开才对。
我认为今天打开秦始皇之墓是大好时机,二千多年来最适当是今天,不要再等了。想想吧,两个世纪前科技不足,打开与保护皆有困难,而跟着兵荒马乱,打开了惨过败家。毋庸讳言,最忌打开是文革时期,不知死活的红卫兵跑进墓内捣乱,可能把始皇气得从棺中跳起来。
俱往矣!今天科技没有问题了,可以做到应有的保护。更重要是向前看,虽然没有保证书,我们看不到兵荒马乱的将至。是的,打开始皇的墓,不仅可在地球上炫耀也下,也间接地公布,中国是个有恃无恐的国家。只两年北京办奥运,再两年上海搞博览,不知可否赶得上把始皇的墓一视天下,热闹一下呢?
写到这里,我想到作研究生时老师艾智仁给我为难的一小段往事。读利息理论,我向他求教财富定义的一些小节。他打趣说:「他们说你是天才,要让我考你一题吗?」我说:「问吧。」他问:「如果你有中国人说的万两黄金,收藏好了,是你的。有人把你的黄金全部偷了,你自己不知道,永远不知道,有什么分别呢?」我答:「我会认为自己还是那样富有,消费继续以富豪姿态从事。问题是这样的消费不能持久,早晚要把黄金拿出来。如果借钱消费,银行老兄会要求我以黄金抵押,或起码要给他看一眼。如果他相信我,不用看,早晚中计。讯息不足的自我安慰的消费行为,不能持久。我的母亲久不久要到保险箱去看一下。自己相信有但其实没有的财富,不能真的算是财富。如果可以算,假设自己有钱的人多得很。有这样的人,喜欢自我安慰的,但不是那么多吧。如果我有万两黄金,我会放在床下,自己睡在床上。」
秦始皇的陵墓,猜想猜想,打开何止值万两黄金,值百亿两也不止吧。墓陵不打开,等于没有,或等于艾师提出的例子,有万两黄金,给人全部偷清光也不知道,只是幻想自己有黄金万两,看不到,用不得,自我安慰地夸夸其谈。究竟是否那样富有?打起官司法官会说是没有的。
始皇陵内之物是炎黄子孙的公共财富,没有谁可以占有,但看一下不是很过瘾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16 07:41 , Processed in 0.1529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