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11|回复: 14

特邀全国草书名家微评十一届国展之草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4 00: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书写大家 于 2015-8-24 00:26 编辑

特邀全国草书名家微评十一届国展之草书

6402.jpg


排名不分先后仅代表本平台观点。


捂了名字,莫可辩也,艺术的个性哪里去了?
——龙锦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00: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到国展现场看了行草书、篆书、楷书,感觉雅气扑面,但是感觉国展在创新方面滞后了,当年的中青展留给我们的激情没有了,风格趋同现象较严重,楷书缺乏活力和性情,好像大家都在拼“工”。是不是作者在国展的压力下不敢发挥,亦或是这类作品过早淘汰?

——贺溪阳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00: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观地讲,十一届国展评选出的草书作品还是有一定的艺术水准的。但毕竟是全国性最高展,以此来论其缺憾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程式化,无论用笔结字章法还是外在形式;二是临摹性,一看就知是哪家哪派;三是趋同性,或小字拚接,或大字满幅。愚以为如果展览分上中下三层次,而仅在中层。几乎没有创作可言。更没有个性。草书最见性灵,见本真,见法中之无法。而国展作品俱有面具,在那里装,描,生怕评委看不懂。其实真正的创作评委或真看不懂或不是都能看懂。好的有个性的作品就杀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评委决定水平,与参展作者无关。

——姜玉波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00: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挺好,但又不是特惊人,面貌都差不多。写黄山谷的作品断的太多,几乎没有连,字势太扁。姜玉波老师说的对,用二王解决所有问题是当下的大问题!草书的取法单一,审美单调,是大问题,大草无偏门,就那几位古人就那几部经典,怎么办怎么取,还要思量。

——张光辉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00: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当今书法状态,今人只研究今人名家大家,多好多好,境界何其高,已经离古人远矣。却不知,古人在满腹诗书的前提下的,书法自己的真实感情,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那是何等高超。今人在诗词文字等都差古人一等,你境界高吗?书法评论做到逢大家必吹,逢大家必研究,那就没多大意义。不如多花时间研究古人的东西,或许所得一二更有意思。书法国展是时代的产物,不参加它,谈何书法?你又缺少一种人生感悟。缺少一次练好书法参加“科举”的机会。

——胡飞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00: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十一届国展组委会!我以前老是最后寄作品甚或晚一两天,也正常收件评审,这次晚一天被拒收,与评审无缘!启示有三:第一,要与时俱进,不能抱老弦弹,时代不同了!第二,作品差不多就行,别太刻意,上与不上,咱都是一个书者而已。第三,转变观念,改变作风,中国书协已在行动,不会给普通作者什么提醒的,自己要有灵敏的嗅觉!

——王晓峰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00: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下“国展”是书法的科举,在鱼龙混杂的书法江湖己是相对权威与公平的平台,其实很多名家及在坐的诸位都是国展出来的。国展只是检验你一个阶段性的状态,而非书法的目的。艺术状态是个变数。但“国展”缺陷与毛病也无可质疑,“展览体”、“模式化”己成书风与状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展的水平是取决于评委的水平。为什么观展时常有写的不咋的能入选,这就是看评委是谁!

——邓正强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00: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书法国展如同现今高考,是对书法爱好者学习传统碑帖技法领悟力的一种测试方法,通过的说明已被认可具备深入研习书法的资质,虽然不很科学,但是讫今还没发现更好的公平、公正的操作方式。如果仅以书法国展成绩来界定书家艺术水准及盖棺成就,那就有失偏颇。

——吴学全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00: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这是一回低调而奢华的成功国展。无论从哪一层面看,她确实创新及进步了,作品整体水平也有所提高。拔高来看,这亦是一台彰显书法魅力大戏好戏,也是对书法这唯一无基因变异的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有效宣示。至于存在的问题,诸如展览活动如选秀、书风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千人一面、作品“硬伤不算伤”,作品风格形式受sponsor牵制、以及对个性明显的高层次作品的欠包容等,则有待中书协充实有担当的德艺双馨的评委来把持解决。

——陈荣亲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00: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浏览了一下十一届国展草书作品,感觉大字草书比以往展览明显增多,拼接现象明显减少,这为书坛吹来一股清风。整体不足在于风格差异不明显,大多重技法而轻内涵,视觉冲击力强而可读性欠缺……这也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文化修养这一课题吧,一起努力前行……

——司正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16 23:22 , Processed in 0.1615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