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36|回复: 2

关于白银的储量、存量、可交易量的数据谁说的是可信的 杭州高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0 14: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白银的储量、存量、可交易量的数据谁说的是可信的
                                               杭州高伟
    这一段时间随着白银价格的上涨,关于白银的一些统计数据也各说各的,没有一个权威和可信的说法,我查了一些资料,觉得各种说法之间相差实在太大,如果以此来决策,难免不犯错误。所以我们首先要对这些所谓的数据进行分析,否则会上了一些别有用心人的当。
世界白银的储量是指地底下已经探明但还未开采出来的白银,大约还可开采12.3年,如果到现在,把这0.3年拿掉,就是12年,这是宋鸿兵在《货币战争3》中说的。
宋鸿兵多次称,地下已经探明出的储量也只够开采14年,最乐观的估计也不会超过20年。并说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世界黄金地面存量16.56万吨,黄金地下储量为10万吨,白银的地下储量约在40万吨。
    存量是指地面上的现货,可交易量是指可流通的现货
    前不久宋鸿兵先生在央视《对手》节目中还给我们提供了如下的建议和数据:
    历史上金和银有一个固定的比价,就是1:16,在中西方历史上都稳定了上千年,这种关系到了70年代、80年代被打破了,我们看到金和银的价格,到去年的时候,已经被逆转了到1:60,严重地背离了历史上传统的价格固定比价,我们再看黄金和白银存量,1940年的时候,全世界白银全部存量是30万吨,黄金是3万吨,从1940年到2010年之后,白银从30万吨下降到只有三万吨,黄金从三万吨翻了五倍上来,现在接近16万吨,换句话说在地平面以上的白银比黄金要少得多,只是黄金量的1/5,这完全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大家一直认为白银比黄金多。
    我看到的比较精确的说法另一种说法是:
    1940年全球黄金储量约2.83万吨,白银储量约28.34万吨,黄金白银储量比为1比10,截至2009年底,全球白银储量为40万吨,而同期全球黄金储量为20.3万吨,黄金/白银储量比为1比2。
    我国白银产量自从2000年我国白银市场开放以来,白银产量逐年实现大幅增长。1993年我国矿产白银产量就突破了2000吨,达到2220吨;此后,随着我国统计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些再生银产量也被纳入了统计口径,到2003年,统计了部分再生银的我国白银产量更是突破了6000吨,达到6087吨,现在每年应该在10000吨以上。
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资料,我国银产量2000年为1588吨,2001年为2013.2吨,2002年达到3217.06吨,2003年为4305.86吨,2004年达6087吨,2005年生产6753.7吨,2006年更是创纪录的达到7000多吨,2007年我国的白银产量为9091.58吨,2008年我国的白银产量为9587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45%。2009年、2010年、2011年按5%增长的速度算,应该均在10000吨以上,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产银国。
    2006年中国香港流回内地的白银量超过1200吨,中国香港和内地之间银锭交易流的激增使总进口达到近4384吨。其中国内消费量约占国内产量的4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白银的消费逐年上升,1985年白银约为900吨,1987年达到1000吨, 2001年1525吨左右,2003年2050吨左右,2005年达到2600吨。据安泰科公司统计,2006年全国白银消费量达到3000吨,2007年达到3600吨,2008年国内白银消费达到4500吨。多年以来国内白银消费年均增幅超过10%。其中电子电器消费领域约占33%,电工合金焊料占31%,银质工业品、首饰银币占26%,照相感光材料占5%,其他用量占5%。
    2008年,全球白银的需求量为27340吨,比2007年增加3.78%。世界白银消费构成是:工业应用消费15427吨,感光材料消费3670吨,珠宝首饰银器消费5132吨,铸币印章消费1244吨,总需求约27340吨。这些领域的需求分别占总需求量的56.43%、13.42%、18.77%和4.55%。白银在工业中的需求最大,比2007年增加1057吨,主要来自电器、电子生产领域对白银的需求的增长,增幅为7%。德国、美国、日本、印度及中国在该领域的需求增长较快,日本工业用白银连续多年增长。美国消费量最大,2008年其制造业消费量达5778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2.1%。
    2008年,中国进口银粉1511吨、银锭941吨、半制成银3709吨、银精矿7.01万吨;出口银锭4043吨。我国白银产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1000多吨。应该说目前在中国是供大于求的。
    又有网上信息说地上的净白银供给存货在09年下降了86%,为20.2百万盎司,这主要是由于净投资的激增,大量的对冲减持,政府销售白银的减少和废铁供应量的下降。
    另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目前全球地上黄金存量为16.3万吨,黄金个人投资量达到2.73万吨,各国黄金官方储备总量达2.87万吨,目前全球已确认的地下存金量为2.6万吨左右,以目前黄金开采速度,可供开采10年左右。
    世界白银协会常务董事Michael DiRienzo提供的2010年世界白银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世界白银活动地面库存(Mobilization of Above-Ground Stocks)不到200百万盎司(即不足6220吨),但该数据只包括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库存量,其中私营部门占绝大多数,该数据在2000年约为330百万盎司。另外,2009年世界白银地面存量形成供给的只有20.2百万盎司(折合628.28吨)。这份报告是由GFMS公司和世界白银协会共同发布的。
    这种数据是否正确,我认为不一定正确,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统计毕竟只是一种推测,而且信息的发布者或是民间的组织,或是行业的相关者,可信度我认为并不太强,黄金和白银的储量是和勘测的水平相关的,所以这些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其实际的数量和年份是完全可能大幅增加的。因为2009年仅我们中国的产量就应该在10000吨以上。
    我想关于白银的数据也是如此,如2006年3月中国黄金协会公布中国目前拥有11.65万吨白银存量,排名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和秘鲁之后位居全球第六位,但是到今天,这个数字肯定是不正确的,因为新矿在不断地在发现。
    在白银地面存量这一数据上,宋鸿兵称截至2009年该数据为3万吨,但石和清提供的数据为120万吨。而两者均称数据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本人经过仔细比对,觉得还是石和清的数据更靠谱一点,为什么呢?
    因为网上有一则资料显示,印度民间的黄金总储藏量至少有1万吨,白银的民间储藏量至少也有11万吨。另一说是印度民间有1万吨以上的黄金和15万吨以上的白银。
    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侯惠民在上海表示,据统计,中国黄金资源量在1.5万吨至2万吨左右,探明储量排名世界第七。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国的黄金储量就占了2/3,上述的数据完全是不可信的。
    1949年时,国家的白银储备曾达30万吨,经过这几十年的消耗,据说如今只剩下不到3万吨,这则网上的信息是否可信?这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如果从解放时的静态看,可能是对的,原来的存货变少了。
    2006年3月中国黄金协会公布中国目前拥有11.65万吨白银存量,排名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和秘鲁之后位居全球第六位。这个数据我想应该是可信的,但这一数据绝对不会是现在的数据,现在的数据我推测可能应该在13.65——20万吨之间,而且这个数据应该不含民间收藏的数据。
    可见对网络上或者人们引用的一些西方人的一些消息,我们还要进行分析的,因为某些机构发布的信息往往是带有其商业目的的。所以我要说的是目前大家参与白银抢购的人脑中还是要有一点风险意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6: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新材料作了一点修改。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09: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材料:   
         3月30日,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宣布,一种比白银贵130倍以上的金属“钪”(kàng),在4平方公里多的区域里(比西湖面积略小)藏了70吨。
      矿址位于浙闽粤赣四省交界处,已找到110种矿产,其中21种矿产储量进入全国前五,包括铜、铅、锌、金、铁等。这是中国最为狭长的成矿带。南起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和赣中延伸到浙江杭州湾地区,全长近2000公里。有中国最大的铜矿、铅锌矿。
      对于全球不过200万吨的钪而言,只要蕴藏量大过10吨,就算大规模矿,浙江此次发现的已是超大型规模。
      省地质勘探局第一地质大队总工程师杨晓春说,此次发现超大型规模稀土矿,银子藏有800吨,达到大型矿规模;镉(gé)矿3000吨,锡矿7000吨,镓(jiā)矿400吨,铼(lái)矿5.5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16 08:35 , Processed in 0.1376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