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协主席【张海】不是书法家?
石门笔耕斋主
常言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近日,连续读了网友转贴的两篇书协内部书法家关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的评介文章,一篇为《宫烨文:我看胡圣虎评张海》,一篇为《胡圣虎:张海其人其书》。细读发现,宫烨文先生的文章全因胡圣虎先生的文章而起。人家这可都是内行——都是书协会员,看的都是门道,说的都是行话!不过,一个言辞比较委婉,一位言辞比较激烈。但二人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张海先生的书法水平、在任职内的作为发表评论。
咱是外行,就只能看热闹啦!觉得这二位敢于摸老虎屁股,向自己的一号“首长”叫板儿!其“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精神非常值得嘉勉!细细品读这两篇文章,越读越觉得有见地、有深度、有立场、有观点,可谓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
他们把过去“每人一把号、都吹一个调”、一潭死水的中国书协搅了个底朝天!就像满满的鱼舱里放进了好动的鲶鱼,使得整舱的鱼都活跃起来,都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活了下来!此举尽管使得最高权威的主席大人丢了些面子,弄得灰头土脸的,但却使书坛一改过去“下级吹捧上级,上级提携下级”、人人都是“好好先生”的陈腐气氛,开了正常健康文艺批评的好头!应该说是一件大好事!
还是那话,咱是外行,不好妄评,请方家、网友静下心来,喝着茶,慢慢品读一下这两篇文章,并请费心劳神留下读后感想。
胡圣虎:张海其人其书
【作者按语】前几日给张海主席寄了篇文章《张海不是书法家》,不知老人家是否承受得了,希望不要闹出人命来。这几日想将文章发到网上,用胡圣虎这个本名注了册,但找不到发的窗口。大概是嫌我网上资历太浅。
在书法界混个面熟比实际水平重要得多,没想网上也如此。我要想取得发言资格,不必考虑发言内容,只管天天在网上灌水撒尿即可。
前面的《打开天窗说亮话》系列文章都是通过丁军波先生以丁圣叹的名义发表的,近日丁先生的微机遭黑客袭扰,又远在仙桃。我只好求他告诉我密码,我摸索着弄出了这么个“处女帖”。
不通技法 胸无点墨 张海不是书法家
文/胡圣虎
说中国书协的现任主席张海不是书法家,许多人会认为我要么是神志错乱,要么是哗众取宠。但当我说公安部长不是神枪手,农业部长不是水稻专家时,全国人民都会点头称是。
外行领导内行,由来已久,没什么不好,今后仍然是天经地义。问题是书法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官本位的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误以为书协的官儿越大,成就就越高;登上了主席的宝座,必定是天下第一书家,随之而来的是财源滚滚。难怪每至换届,谣言满天,阴招迭出,年过古稀的老头老太们你争我夺,必至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群众的无知给利欲薰心的伪书法家们创造了混水摸鱼的好机会。党政部门退休的大官儿,文联分管的中官儿,书协跑腿的小官儿,都想弄个主席、副主席的干干,实在不行,挂个理事也可鱼目混珠。所以说,中国书协二十八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欺骗领导、蒙蔽群众的历史。翻遍《中国人名大辞典》,上下五千年,被附上“工书”二字的也就四百多人。我们的中国书协却在短短的二十八年里,出售了7000多本会员证,再加上各级分会员证,以及“在野党”,号称“著名书法家”的人达十万之众。这真叫人才辈出啊!但这又是些什么样的人才呢?让我们还是从张海主席说起吧。
张海何许人也?河南省书协主席!河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书协主席……等等等等,位置够正的吧?河南偃师修了座张海书法艺术馆;中国文联首次为个人举办了“张海书法作品展(羡煞舒同、启功也!)”。张海当选中国书协主席后载誉归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握着张海的手,笑着(当然不能当真)说:“中国书法的重心在河南。”放眼当今全球,谁人牛得过张海?谁人能不服张海?且听“专家”和媒体是如何评价的。谨录几段特别肉麻的话:“张海先生犹如一本书,结构宏大,内容丰赡,令人仰高钻深,流连忘返;张海先生又如一条大河,波涛千里,令人望而兴叹,不可度量。”
“来楚生之后,擅隶者峰起,而可与来氏比肩者,何其寥寥!张海先生隶书的汪洋恣肆,纵观清初以降,得未曾有。这样,他首先在独创性上,就取得了书史上意义的价值。张海先生花甲初度,正冉冉迈入人书俱老之境,后来氏而来,侧身隶书大家之林,与其说是种期许,不如说是襟袖间事耳。”
“张海先生对河南书法,中国书法的贡献,功德彪炳,……历史的机缘和不懈的追寻,为他奠定了书史留名的一切条件。”
“既淬既砺,功性俱笃,诣峻极之境,指日可待;至广至微,豪华尽落,享大家之目,势所必然。”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以深厚的传统功力显示出一代草圣卓尔不群的大家风范”。(《解放军报》2006年1月6日)
五千年的马屁文化被这位孟先生和无知的记者们用白纸黑字发挥到了极致!
而张海先生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呢?“每当我引笔挥洒行草书时,热血沸腾,思绪奔涌,笔随意转,行于当行,止当于止,自觉一任感情的澎湃,笔下自然多姿多彩,生气勃发。”“天假以年,不信中原大地产生不了书法巨匠!”看这地位,看这评价,看这自信,看这大言不惭,王羲之见了张海一定会顶礼膜拜,何况当代的凡夫俗子马屁精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