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26|回复: 19

香港《书谱》张培元、陈零伍、和安等做客松竹草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7 10: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书谱》张培元、陈零伍、和安等做客松竹草堂

      本站讯(记者 三马)  2007年11月16日下午,汉字书法篆刻研究会主席、香港书谱出版社社长、梁披云文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培元先生、于右任研究会副会长、梁披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职业女性联谊会会长陈零伍女士、著名企业家和安先生等做客松竹草堂。张先生一行向刘正成先生交流了香港《书谱》杂志在明年初复刊一事,并希望刘先生为《书谱》复刊号提供稿件和各方面的支持。刘先生在充分肯定《书谱》复刊的重要意义后,还回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赴澳门拜望和访问《书谱》创始人梁披云先生的旧事,並答应提供那次访谈的稿件。刘正成先生还说“梁披云老先生与我在的那个对话,不仅讲到了一个书法家不平凡的经历,而且提供了他的恩师于右任先生的许多感人事迹。”刘先生认为梁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创办《书谱》对延续中国现代书法艺术的历史贡献值得我们大书特书。。

      张培元先生携《“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展》作品集请刘正成先生大雅之正。他说:“梁披云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书法家、出版家、教育家、慈善家,于1974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份书法专业期刊香港《书谱》杂志,1984年主持编撰了《中国书法大辞典》,为20世纪中国书法艺术的复兴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此梁老伉俪100周岁华诞,举办本届“大展”,意在推动21世纪汉字书法篆刻艺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并表达对梁老先生的敬意”。

      
      张培元先生一行还邀访刘正成先生出任明年举办的“第二届梁披云杯书法大展”的评委,先生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
照片 002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10: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右任先生的启发  我创办《书谱》
——梁披云对刘正成畅谈其一生与书法结缘


百年风尘  奋斗坎坷

刘正成:两年前我赴港办个展时,即想拜望您老而未成,这次终于成行了。看到先生年届期颐,却颇有鹤发童颜之貌,十分惊讶。我先行代表《中国书法》读者与编辑向您老致意。来之前,苏树辉会长和霍志钊先生有嘱咐,因梁老近期有腿伤,可见面,勿多谈。现在,看见先生身体和精神都很好,我斗胆提议,是否可以接受我的采访,向广大读者说点话?
梁披云:欢迎,欢迎!
刘正成:非常感谢!先生与世纪同岁,历经百年沧桑,我想知道您这一生是怎么奋斗,最后走到澳门定居下来的?
梁披云:(以下谈话有删节)我一九O七年生于福建永春。上海“五川惨案”后,我受上海学联委派,到福建、广东宣传革命,那是一九二五年。当时我在于右任先生任校长的上海大学读书,邵力子副校长、陈望道教务长,瞿秋白、沈雁冰、俞平伯、郑振铎等均在校任教。我从广州又到了香港、澳门,这是我第一次到澳门。第二年我从上海大学毕业,从上海到了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大学院(研究院)学社会思想史,兼农村经济。原来我在武昌大学学过英文,在上海大学学中文。一九二七年北伐,我从日本回国,在泉州搞宣传养成所,配合革命军的北伐。一九二八年,我在泉州接受蔡元培、马叙伦先生建议,创办黎明高级中学,时巴金、张庚、吕骥、丽尼都在该校任教。后来,十九路军到福建,李济深、陈铭枢搞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学生都参加反蒋,学校被封掉。一九三五年,我到了马来西亚,教书,兼主编《益群报》,一九四O年回国参加抗日慰劳。到重庆后,英国不再给我们这些不稳分子的人签证,我便与庄明理等一同留下。直到一九四一年才潜回马来西来。回去才八月,国民党串通大马政府,把我抓进监狱。陈嘉庚先生来营救未成,是等日本兵逼进时,才给放了出来。新加坡伦陷前,我从那里转往印度,又从印度去了缅甸北部。日本人打进仰光,我又从缅甸回到昆明,再返重庆。几经辗转我回到故乡当选国民参政员,后来转任福建省教育厅长,与冰心等在国民参政会相处很好。解放前夕。国民党上海警察局长溜到厦门要暗杀我,我因友人通讯息逃到香港。一九六六年,印尼排华高潮,廖承志先生让我到了澳门,让我照应印尼华侨,在澳门组织归侨总会,任会长一直留在澳门到今天。近百年历程,真是历尽风尘,几经坎坷,不容易!

于右任引我走入书法之门

刘正成:梁老一生革命,历尽艰险,怎么又与书法结缘的?
梁披云:第一个原因是我父亲,他十六岁考上秀才,一生爱诗、爱书法,我便受到熏陶;第二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就读上海大学时,受到于右任先生的影响。于先生对学生很好,对我也很好。于先生教我们学书法,要求我们喜欢什么碑帖就去学什么碑帖,要从兴趣爱好出发,不要有框框,不要看别人眼色。我的书法受于先生早期书法影响,重北碑与墓志。那时,我学于先生学得很像。当时,有人要我写冒名题签。
刘正成:我在台湾拜访李普同先生时,李先生告诉我,于先生给人写字从来不要润笔,所以请于先生写字的人很多。于先生曾戏谑说,请我写字是免费给我提供纸张学书,何乐而不为!
梁披云:于先生最随和,一般平民百姓,包括理发匠都可以要到他的字。因此,他的字债堆积如山。他有一个外甥兼秘书叫周伯敏,看到于先生太辛苦,趁于先生不在时,替他写了送人还债。所以有代笔的现象存在。后来,周先生的字也写得很好了,极为像于右任,别人直接向他要代笔字,周先生反而不写了。

于右任先生原本不愿去台湾

刘正成:于先生轻于钱财,看重平民,把平民引为艺术知已,令我尤为感佩。
梁披云:你说得对。于先生虽然做了大官,但是十分清贫。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和于先生来到香港,想转道去南洋。就因为腰间没有盘缠,两袖清风,难以举步。我当时向他进言,可以像他领导靖国军失败后在上海卖字一样,继续奋斗。于先生当时答应了我们帮助他去南洋的计划。这时候,屈武先生来了香港,屈先生受周恩来总理委托,专程来香港劝告于先生不要去台湾,与他一同去北京。于先生答应了不去台湾。这时,因解放新疆的军事和政治工作需要,屈武先生突然接受命令立即赶赴新疆,于是,于先生就暂留了香港。
刘正成:为什么于先生后来又去了台湾?
梁披云:是的,我突然接到于先生一个电话,告诉我蒋介石到了重庆,他要乘朱家骅由港来往重庆的飞机,面向蒋介石请释杨虎成先生。杨先生是于先生的旧部,当时被关在重庆国民党集中营里。其实在于先生到重庆之前,杨虎成已经被杀害了。于先生痛心不已,准备再坐原飞机返回香港,但是,又晚了,蒋介石命令朱先飞,另派飞机把于先生强行送到了台湾。
刘正成:于先生去了台湾后,你们有过联系吗?于先生有没有给你留下什么纪念品:如书法作品。或者,于先生告诉过你他被迫去台湾后有些什么想法?
梁披云:很可惜,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于先生了。从民国十三年开始,我就收藏于先生的字,几乎每年都有。出国前,我将这些作品放在家乡永春农村,由母亲代为保管。后被家乡无赖从我母亲那里连骗带偷拿去卖掉了,使我痛心不已。我曾找到此人,提出用钱换回那些字,那人否认有于先生的字,使我无奈。(说着,梁先生起身去书房,找出了一本《于右任诗集》,翻开了那首著名的怀乡诗。)

葬我地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就是于先生去对号湾后的心情。

受于先生的启发  我创办《书谱》

刘正成:梁先生,您为当代书法发展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大陆《文革》期间创办《书谱》杂志;一是八十年代初主编出版《中国书法大辞典》上、下两大册。这是当代书法发展里程碑式的大事。《书谱》虽在香港出版,但很快传进大陆,在七十年代初的“文革”岁月,就像点燃了一把火一样,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传了下来,给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点燃了希望之光。我想请教,您老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创办《书谱》的?
梁披云:中国书法在新的时代,暂时停下来了。到了文革一段时间,中国仍没有像样的书法活动。相反,日本的书法创作与研究都在发展。他们还搞“创新”,搞了很多“体”,基本不要书法的传统。我认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我们中国人自己应该发扬。当时,国内的条件还不能办什么事。我中南亚住过很长时间,海外的华人反而很重视书法,这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抗战时,于右任先生在重庆就坚持搞现代草书社,领导刘延涛、王世镗、胡公石搞了《草书月刊》,传播书法,我就想到在香港编《书谱》杂志,促进书法。一九七四年,《书谱》一出,就收到很多来信,反应很积极。上海方面很赞赏,北京、武汉都有来信购买,说明国内的人很爱书法,很重视书法,《书谱》的刊行合乎大家的需要。
刘正成:我作为《书谱》的一个读者,和大家一样,除了认为它在那种时代出版,意义非凡外,还一致认为它的学术性强,特别是对中国古代书汉的研究,有一批很有份量的学术文章,发挥了重大作用。后来您老又主编出版了《中国书法大辞典》,您能谈谈您在学术方面的设想吗?
梁披云:中国文字肇始于新石器时代,商周甲骨文字与彝器文字均已完美,当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文字形制,因时代需求,由古籀而篆隶、而草楷行书,随时演进。书法节术也随汉字的发展不断推进,由致用而竞美,然后与文字分道扬镳,成为一门艺术。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运用科学方法,系统整理书学,从而保存和发展这门传统艺术。在《书谱》和《中国书法大辞典》的编纂工作中,许多人都出了力。上海的许宝训、崔尔平、黄简,广州的马国权等先生都参预其事,也包括篆刻艺术在内,这是大家努力的成果。

书法应重学术性

刘正成:梁先生,《书谱》在十年前停刊,大家都觉得十分可惜。我们也理解在港、澳这样的商业地区,书法人口也有限,一本纯学术期刊要长期存在下去十分困难。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外,《书谱》停刊还有别的原因吗?
梁披云:书法艺术是学问,是没有功利性的,如果有的人把书法看成个人的事业,我就把他看淡了。书法还是应该注重学术。
刘正成:梁先生,听您老一席谈话,您对书法仍然是十分热爱、十分关心的。我们谈话不觉已经一个半小时了,非常感谢您的谈话,我们也想与这个谈话一起发表您的一些近作,可以吗?
梁披云:感愧之至。
(本文根据记录整理并经梁披云先生审定。)






左起:和安先生、张培元先生、陈零伍女士、刘正成先生
照片 004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10: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安先生、张培元先生、陈零伍女士、刘正成先生
照片 050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10: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公
照片 033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10: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书法篆刻研究会主席、香港书谱出版社社长、梁披云文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培元先生
照片 007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10: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右任研究会副会长、梁披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职业女性联谊会会长陈零伍女士
照片 008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10: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企业家和安先生
照片 022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10: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照片 067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10: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照片 063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10: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照片 064 副本.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1 07:27 , Processed in 0.3730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