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全文】“走出唯技术时代”当代书法研究专题研讨会1月15日在青岛城市艺术馆举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0: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子庸:

下面我隆重推出一位人物。这是一位网络大侠,当年没有博客、没有微信,大家都在玩论坛,论坛玩什么呢?就是发一个贴子,大家跟贴讨论问题。当时艺术界最火的网站是书法类网站,书法类网站最火的是中国书法网。给刘正成老师颁发首届当代书法贡献奖,就是这个网站搞的。当时在网上最牛的一个人物是谁呢?叫蕉雨轩主人。我到处打听这个蕉雨轩主人是谁,怎么这么牛啊,一发言就吓煞人,很有深度。网上朋友说是你们山东人。我说,山东搞书法的,一般都认识啊。他说是首师大书法硕士毕业的。首师大还能培养出这种人物?


后来我们成为朋友,他就是青岛科技大学的肖鑫教授。肖鑫这名字不如蕉雨轩主人火。下面就有请肖鑫发言。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0: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0182.jpg

肖鑫:

我来参观这个展览,觉得很受感动。这个展览的规格,质量选择上确实是好。而且子庸是把策展当作一个作品来看待的,就是它有一个结构性。这四代放在一起有一个效果,就是说每一个书法家放在家里单独地思考自己在历史中的定位的时候缺少参照性,现在这个展览就像一个切片,以小型的方式使四代当代书法在书坛上的探索这个主题做出一种呈现,既有个人的声音,也有对话。可以看到一些老先生也好,你像年轻的张目达这些新起的新秀也好,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我们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脉。

这个论坛题目,我看子庸定了一个“走出唯技术时代”,那么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因为我不太关注如何评价某个书法家高低的问题。有一次我对邱振中老师,向他请教。我说,您对现在当代大众化参与书法的人数空前规模,就是我们这个种种现状还有书法教育,您有什么看法?邱振中老师说,我不关心这个,就是一亿人参加书法,我不管。他说,大部分都要被淘汰,我只关注那几个人。这是他的观点。但是我恰恰就对外围这个领域感兴趣,我对面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也就是我会关心社会层面的信息,比如说这么多人都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实际上我们是各式各样的。你就是出几个精英,他再牛,它也是在这个土壤和生态里面出来的,一定是互相通过对话然后提升,优秀的才得以跳出来。

关于子庸对唯技术的批评立场,我是比较认同的,就是现在出现了一种唯技术化的现象,我这里的技术概念跟刚才刘彦湖老师说的那个技术概念应该不是太一样,就是唯技术化,应该加一个“化”可能更好一点。因为什么东西一旦“化”了,它一定会出现唯技术至上的这个倾向。我来谈这个问题。

第一个,我觉得在文化断层这个角度来说,比如说文革,重点地说文革,导致了出现文化断层,我们说知识分子、文人的知识结构断层必然就出现唯技术化,这里说的是整体面,我们不说优秀的突破者。我们今天从作品上讲已经是对这种困境有所突围。那么在一个文化断层的整体层面来讲,你说这些人从事一项艺术,不搞技术,他搞什么。他只能是在技术这个圈里转悠很多年,所以就会出现大量的、大部分的书法参与者就是唯技术论、唯技术化的,这是个现实,当然我们需要突破。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就是大众化这个背景的出现跟过去是不一样的,民国以前精英阶层在从事书法,本来他是文字的掌握者,同时他也是文字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他也就是一个书法家的主体。而今天我们每个人出生,比如说我就是农村出身,我小学接受的是咱们现在的教育,我就是个大众,我接受的是大众文化教育,我没有从古代的小学开始,我没有读四书五经,我根本不是一个精英。我从这个角度忽然爱上书法了,我向往精英,最后成为个书法家。我们这个背景、底色决定了必然产生一些利弊的问题。在西方现在比较热烈探讨的就是大众文化、民粹时代,比如说电视、偶像剧、韩剧、悬疑推论剧,就是这些文化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在西方它是辩证或多元化的,就是有的人是会支持民粹文化的主体部分,有的人就持批判态度。比如说西方50年代的美学家阿多诺就是批判爵士乐、流行乐、摇滚乐,他就是崇尚现代主义的精英的艺术,比如说毕加索那种高度的。那么也有像舒斯特曼那样的大量地拥护大众文化的。

那么这个大众化给我们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参与的人多了以后,实际上对于产生真正的高手是有帮助的,如果没有人数的积累,不会有一定量的高手出现。我觉得当代的中国书法还是比日本的高。准确的说,是井上死了以后,我们就比他们高了。他不死,可能我们十个人拼不过他一个,但是他死了,我们现在整体上就是比日本高。为什么呢?因为日本的人数不够啊。从事这个的人数,加上文化上我们是母体,我们的文化多多少少都还能找到,这是我们还能够玩下去的一种可能性。
第三个就是拜物教,就是科技拜物教这个时代是理性的时代,上帝死了的时代。西方认为上帝死了以后,我们膜拜的不再是上帝,我们膜拜科技。膜拜科技的这种思维必然导致了唯技术化,这是要反思的一个事,就是西方也在反思唯技术论,就是技术工具理性所造成的这种唯技术化现象。

第四个从社会体制、研究机构、高校培养等方面来说,社会正在培养大量的技术官僚。我在高校已经有十几年,我就感觉我们高校的人文方面什么都没有生产,养了一堆技术官僚。从院长到书记到老师,都是大大小小的官僚,我们的思维都是官本位,然后才能量化管理,这样又导致我们的学科,培养的学生只能用量化的方式来考核他。上64课时,这个楷书课就能学好了。就是在大纲里为什么这么定呢?就是假定64课是可以学好,这是假设,因为有的学院可能是定了96课时。但是不管定多少,这种思维决定它是技术型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1949年以后,我们的五几年开始高校改革,全面学习苏联。改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所有的学校都偏向理工科,为了解决这个军工问题,造**,所有的知识分子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怎么造一颗**,在当时是不得不如此。但是对后来的影响就是导致基础研究被忽略,人文研究被忽略,清华大学的改造就是一个结果,纯理工化的。所以这个就造成了它的指标就是一种技术型的,从管理到考核到教学,都会同时影响到人文学科。所以我们现在也不产生诺贝尔的获奖者,科学很少有诺贝尔获奖者,你只有什么呢?有工程师,有优秀的工程师,可以把火箭送上天。理论方面的创造和基础领域的研究,你现在都跟世界有很大差距的,这个都跟体制有关。

第五个就是形式主义美学在八五思潮前后,引进来以后,有一轮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潮,比如贝尔的这种观点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跟我们的书法的风格建立关联以后,导致了一种扩散化,甚至成为一种带有主流的特征。形式主义美学本身在西方的理论体系里面,现在也是受到批判的,也就是说对他的局限性是有揭示的。因为我们没有考察他的局限性,最后把它和我们的唯技术化的这个现象进行合流,就是加强了这一点,会造成对形式解读的一种西式化和简约化。比如说咱们的国际主义大楼,就是咱们现在这个骨灰盒式的大楼,四方的,都是那个时代设计出来的。那么它的贡献当然是降低了成本,并且规划了功能。但是它最终的结果也是取消各个民族的个性。所以现在后现代和当代建筑又在反国际主义。所以形式主义就是和国际主义全球化这些东西可以捆绑在一起的,它往往会碾压你这个民族多元文化的差异性。这是另外一点。

第六个,就是我们的书法的竞赛体制加剧了技术化、唯技术化倾向。你只要去参加竞赛,你赛什么?就是赛技术。对吧?跑步,看谁快就是指标。那么古代有那种咱们现在标准的这种竞赛体制吗?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这很可笑,发小红花呢,五个小红花是好的学生,四个是次等的,最少的就是差的。所以这种你引发的就只能是一种技术竞赛。它会选取某种风格样式作为稳定的标本,导致被模仿,因为它是有诱惑力的,你不这样成不了名,所以会引导大批的人去进行竞赛。

第七个,出路问题,就是重新与古代对话,就是我们的瞻望是什么呢?就像我们刘正成老师今天上午做的这个报告一样,强调的就是重新阐释古代,类似于重估。重估的方式当然有很多种,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语境去研究它,也可以用现代阐释美学的方式。要重视中国的历代的理论以及哲学思想,比如说法天象地这种传统的汉朝就有的这种高级的思维,有没有可能得到重视。

我们在全球化的困境下,我们应该先考虑,我们能不能先把自己的文化保存下来,而不是首先考虑怎么先改造它,先能活下来这才是重要的。我有个朋友去了意大利以后被震撼了,他说意大利保留的传统东西太多了。看完了以后又觉得无论是他们的现代艺术还是古典都很强大,首先能活下来才可以应对世界的对话,才能对世界有贡献。你都没了,你还贡献什么呀。比如说汉字如果没了的话这简直是不可想象了。就是钱钟书先生跟杨绛先生都谈过这个事,就是文字的消亡首先使这个民族就完了,有很多民族就是毁于文字的消失。

那么日本跟韩国为什么不使用汉字了呢?就是因为他们害怕被汉文化同化,他如果使用汉字的话,他就老是向着我们这个核心靠拢,他怕自己被靠拢。所以韩国现在已经出现了完全去汉字化。你看现在的韩国字、主流媒体报纸基本都用拼音,虽然它表意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歧异,效率很差,但是他宁可使用这种。而新加坡因为80%是华人,所以它规定自己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不敢使用汉语。我的意思是,汉文字本身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很重要,我们自己先保存下来,活下来。

第二个就是在新文化生态与人文个人的文化结构的重建上我们应当重新连接。我觉得西方人实际上人家现代艺术家是有这个文化结构意识的。比如说塞尚和左拉是好朋友,左拉是小说家,画家雕塑家都和诗人一起交流,比如诗人阿波利奈尔跟毕加索的关系,就是你看西方的画家不是光和画家玩,和文学家在一块儿玩。我们本身就有这个传统,我们现在就没了,现在就只能是搞视觉。当然子庸上段时间搞的那个诗人书法展览,我觉得确实很有意义。

还有除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对我们这个文化结构的构成重要性之外还有文字学,文字学这方面,我觉得鲍老师跟刘彦湖老师非常突出,因为他们敢于用大量的陌生化的这种文字样式或者异体字也好,为什么敢用呢?因为他对文字学修养很高。不高的话不敢用,一用就用错。即使是黄宾虹,他的对联也有错字,为什么?他有时代局限的,他用的是郭忠恕的《汗简》。

另外金石学应该成为今天从事书法的重要学科知识,金石学、文字学。还有就是和西方的以及我们自己的哲学都要重视,比如说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因为现在已经出土了新的大量东西,很多观点应该修整,对前人的当然不是否定,是进行重新描述,先客观性地描述,然后再找出我们可以对接的文脉。

另外和结构主义,还有福柯对于权力和知识的捆绑,我觉得对我们反思书法的困境也有帮助。就是我们避免形成一种新的精英主义思维。就是当代命题不应该是再形成一个贵族的压迫性的知识霸权。但是我们必须提升艺术的品质,所以你也要小心古代书法本身是和权力捆绑的。比如说《峄山碑》这种字体,如果从风格上我们可能会非常喜欢,但是如果用福柯的观念来看,它的这些字体其实都是压迫性的,带有霸权性质的,它传播的是一种政治知识的霸权。就是说如果你能反思就有可能会超越它,你不反思你就只能是写《峄山碑》,单纯地就是服从于这种规矩。

还有现象学,现象学主要的观点立场就是先把经验、假设、受过教育的知识结构先括号括起来,就是让自己用感性看一些东西。比如说我们看儿童的字,虽然文化不行,但是有时候他的造型跟字的意趣,往往是我们成年人难以达到的。这就是傅山说的天倪,猛参将的字。赵之谦也说,古今二境最高,其一是硕学通儒,二者就是稚子,就是小孩。他指得并不是小孩本身是个艺术大师,他是指的他某种对文化的这个没有被僵化所限制的一种开放性做赞美。

还有存在主义,就是强调存在先有本质,我觉得对我们这个书法界最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种种的误区都是源于从八十年代以来甚至包括沈尹默先生他讨论的所谓的书法本质论,你老是给它弄一个本质论,就会限制它的可能性,越是系统化的,企图给它建立一个很大的体系并且把它完全说清楚的,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哲学反思的结果就是你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谁去企图做一个大的体系,建立一套本质的理论,这都是不可能的,而且都是限制性的。包括在电影界也是这样,电影的本质论从爱森斯坦,俄国的电影导演和理论家,一直到巴拉兹、克拉考尔,他们好像都是局限的,为什么?都是企图建立一个体系,或者给它界定一个本质。我觉得我们应该抛开这个陷阱。

以上这就是我思考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0: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子庸:

刚才我所言不虚吧,理论家一说就刹不住车了。肖鑫先生刚才谈到了说从历史的角度,从文化断层的角度解读唯技术时代,非常好。其实这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因为不光书法界这样,当下整个文化领域都这样。你看绘画领域、文学领域其实都是一样的。全国美展的作品集和全国书展的作品集感觉是差不多的。就是,这是一个消费时代,是一个商业社会,大家追逐的都是即时的感官刺激,而不是传统文艺理论推崇的那种“韵味”、“气息”、“格调”。大家已没有心境去品位那种东西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时代最大的悲哀。


因为时间比较紧张,下面还有好多作者没有发言,这样,每人每次发言限定5分钟之内。下面,刘健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0: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0185.jpg

刘健:

关于这个题目想先听听大家的说法,很抱歉今天下午来晚了,没跟上节奏,就像喝酒一样的,你们都喝了,我还没喝,没进入角色和状态,很可惜没听到前面几位老师的发言。刚才听了肖鑫老师的发言,有些同感,现在咱们大家都分析了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唯技术时代,刚才说加了一个化,是不是?

但是我想这个题目子庸老师提的好,走出唯技术化时代,我想更多的是寻求什么方法让我们走出这个唯技术化的时代,我里我更想知道是用什么方法。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大的文化背景,我们学校是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为特色的,但实际上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城市是什么样?全是一个模样,是不是?所以全是些没有个性化的东西,这有些象书法界一样。有些建筑有可能是为更好地实用而失去个性,有些是为了迎合这种时代的科技的发展,但总的来讲是千篇一律没有变化,由此也失去了个性化。所以这个题目对于怎么走出来显得更重要。这里我想更多地听听咱们各位老师的高见。

王子庸:你的答案呢?

刘健:我还没有答案。总的来讲这次展览非常成功,感谢青岛出版集团、感谢子庸兄给我提供这么一个好学习机会,特别是我和刘咏、郭强作为本土书法家参加这个活动,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我想这个时间太宝贵了,还是让各位老师发言,感谢各位。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0: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子庸

谢谢!那咱们就长话多说,加快节奏。刘健老师做了一个榜样。下面,魏全钦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0: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0190.jpg

魏全钦:

有同学问怎么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我说应是当时比较经典的一种审美样式。

这样回答是个取巧的回答,也是一个以手指月的一个回答。书法的落脚不在点画,而是一种审美旨归。

历代林林总总的书法经典作品实际上基本能找到我们中国人的种种审美情愫,它像连绵不绝的群山,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体系。所谓二十四诗品所列雄浑、冲淡、纤浓、沉著等等,诗文所有,亦是书法所有。

所谓的唯技术化倾向,个人理解应是书法人面对这个庞大的审美体系,所知所感羸弱,审美能力单一、浅显,更多只在表面形态上做功夫,虽有模样,却难动人,终日驱驰,所去愈远。

常想,我们为什么对书法乐此不疲?玩一个一辈子不觉得厌烦的游戏?它甚至成了中国人玩了几千年越玩越高级的游戏?我想就是因为有这个审美因素在。你总是打完这一关还有更缥缈的一关,游戏可能有个尽头,咱们这个书法好像是一个更能带你实现人生绝妙体验的游戏。

这里谈技术的问题,我把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我觉得书法是使用毛笔、宣纸、墨等特定的工具,依托汉字表达个体对世界的(起码包括对时间空间的感悟)审美认知。

高尔泰说,美是自由的象征。书法这个审美认知,就是在宣纸上把这种自由表达出来。由此,审美能力不提上去,不知道月亮何在,只在手指上打转转,要解放自我,找到自由,得到绝妙体悟是不容易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0194.jpg

唐楷之:

到我发言的时候,难度加大了,所以70年代的书家在这里面要比刘彦湖老师那一辈人要难得多了。我讲一下,首先从这个讨论的题目来说,《唯技术时代》我是支持的,走不走得出,还是能否深入进去,还是如何走出唯技术时代,我觉得这个命题,它不是一个假命题,而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也不是说我们要简单否定唯技术这个问题,而是要正视唯技术这个难题和困境。

首先唯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打个比方说,可能在青岛这里我们讨论的时候,唯技术我们把它上升到文化境界里,上升到文人书画的笔墨境界里,但是在广西,可能唯技术正是我们要跟风学习的必要阶段。所以我觉得在青岛谈全国问题的时候,考虑唯技术在书法文化时空地域和阶段发展中的不同程度和作用上,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历代书家都重视技法和功夫锤炼,有“笔成冢、墨成池”之说,可谓古贤之技术论。今天全国各地高等书法教育普遍强化书体技法训练,或称形式教学法,此可谓当下对传承古典技术化、技法型态的教学模式,籍此艺文双修、以技入道。此“道”亦靠“技”载之。所以唯技术是个复杂的问题,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谈一下关于书法美学问题。刚才刘彦湖老师谈了王羲之或者秦汉时期书法风格和传统的问题,他实际上就是在帮助我们梳理了一下书学史的认识论。他指出一个在今天文人化、技术化时代里边,我们的书法认知是否全面,是否能够追溯远古、能够回到唐宋实境中去发现有价值的书法文献?这里面信息量很大,也具有独特的敏锐性和前瞻性,实际上是以书法文化研究的姿态来观照当代的书法创作。我常常讲书法学子首先要建树好书法观,目前看来仅仅在技法训练时代还远远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涵养美学意识的书法观,缺乏书法成其艺术和文化的学科体系构建。子庸兄前言里讲当下消费时代面临了很多东西,我强调如何去激浊扬清,我们如何去思考这个问题?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会在唐朝的时候确定了书学传统,以王羲之作为一个标榜,以“文质彬彬”的妍美书风来传世。而这个时候书学的正统理念排斥了哪些重要的书法史上的风格和文献?这个非常重要,这对于我们今天为什么以年龄这个阶段来抽样进行研究讨论非常有价值。40年代到80年代这个阶段,例如作为70年代,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书法热”、“国展”和“中青展”的成长,在各种形态,包括当代探索性展览和时风熏陶中成长起来而有所成就的书法家群体,或者说伴随着高等书法教育里边能够以书入仕,达到自己的职业要求等等这些专业职业书法家群体而言,唯技术论或许就是现代书法美学和书风延革的一个必然条件、一个必然的困惑!

那么我们在这里面要反思,唯技术在这个时代和阶段的书家群体里边努力担当多大,相比于书法本体发展和主体贡献其价值和意义如何呢?其对后来居上的80年、90年代等等有多大的启示意义?如果说70年代的人,当然我不算这里面代表性的,我只是一种抽样,幸运中的一份,第一是抽得比较有共性,第二就是我发言可能有点个人感受。我在这不奢谈文化,作为书法家而言,我觉得书法技法本身就是最高深的文化,如果唯技术能解决好这个文化传承问题,能走到我们的经典——“抗心希古”,走到我们书写的笔墨、性情,归根到底,在书法本体发展的道路和创新问题上来走,我觉得唯技术是高級的,而不是简单地把它否定。

但是“唯技术”在今天这里应该打个双引号,就要哪些唯技术走偏了,走成了程式化的,或者走成了所謂千人一面展览体的,走成了哪些需要批評的过度形式。我们现在需要去分析,通过40年代和80年代这样一个整体性来反省和继承优秀的中华书法艺术,需要更多地展开到民族文化振兴的高度上去探究与骋望。我想是这样一个问題值得大家深入思考。感谢主办方和刘正成先生,感谢大家!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0: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子庸:

谢谢唐教授!这个“唯技术”为什么要加上“唯”字呢?一加上“唯”,它基本上就是贬义了。“技术”本身可能还有褒有贬。
下面有请周博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0: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0199.jpg

周博:



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老师、朋友们,特别是为展览付出辛勤劳动的主办方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能够来到青岛,有这样一个观摩学习交流的机会,深感荣幸。我来自河北山海关,在秦皇岛市文联创作院工作,欢迎大家有机会来我的家乡做客。


来之前,子庸给我们发了一个提纲,让大家就时代、个体书法创作几个层面的现象和问题,谈一谈看法。因为对于一个时代的大到国民心理结构、小到某个艺术门类的展示现象,都需要一个学理性的全面把握、系统分析、细致梳理的过程,才能谈到痒处。而我个人,虽然关注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同时,留意书法界各种展示形态,但是,鞭辟入里的阐述与解说,需要做大量的功课,这么短的时间,显然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所以我就找了一个点,也就是我这个发言的题目——回到“故乡”,当然,这个故乡是带引号的。因为就在最近,我看到贾平凹的一篇文章,谈到他在华山,请一个道长写了一幅书法,内容是——山风海骨,因为山海关是我的故乡,所以就很有感触。这四个让我想到故乡,想到“故乡”这个概念,就觉得,人其实永远也走不出故乡,这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种生命形态的天然构建与心灵世界的归属,人力的作用与冥冥造物比起来,终究能力有限,我们的身体与精神如何畅游一生,最终都要回到“故乡”,回到那个语境与文化脉络里边,回到艺术家的心灵归属地,回到一个艺术门类发生、发展的一个原点,一个开始。


我小时候,看夸父追日、看杞人忧天,是以童话传说的角度来观看,那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甚至这个阅读过程就一个娱乐过程。而今天,才通过故事,看到那背后的一种精神、一种向往、一种使命感,甚或是悲凉。但也许这就是人性中最为可贵的部分。我想,作为一个艺术从业者,应该具备的。首先,是有一个未必丰厚但足够深刻的精神向度,或者说,精神质地,我们的一切探究、展示、求索,都是以此为背景,所以我说,我们要回到“故乡”,是不是具备并有意识的寻找这样一个精神层级,我将之视为一个艺术家能否回到“故乡”的标尺。因为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形态,是左右他的艺术选择与走向的发动机。


强调这一点,是我认为,我们遇到了一个发展的时代、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欲望勃发的时代。但是,一味发展就是向好吗。恐怕未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内心被不断碾轧、挤压,深沉的、悠游的甚至是形而上的生活与思考形态,在这里显得多少有些不合时宜。我个人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可是,没有独立的精神质地与高贵追求,就不可能做到不随波逐流,就不能避免同化与迎合,这是决定艺术家能走多远的先决条件、基础条件也是必备条件与终极条件。回到“故乡”,回到一个心灵世界的构建过程,才能具备一点点不与世俗同质的心灵一隅。


有了这个先决条件,才能“与自然、哲理近而铸造诗格、与名文习研而练就结构。”(宗白华)提升文化感受能力和笔墨语言修养。


强调文化感受能力,而不是强调文化技能的全面涉猎,是我觉得当下在判断上存在一个误区。比如,强调书法家要有文化,而判定的标准是能不能自撰诗文,这属于文化技能范畴,写到什么程度才是判定作者文化感受深度的标尺。技能可以华而悦俗,而感受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过程,更是自省与自我审视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让我们在某一个领域不断深入、不断丰富。


文化感受能力的不断提升,形成的一种整体感觉和把握能力。才能让作者不断脱离基础的技术操作手段束缚,跟随笔墨情景来生发意态,而不是对一种固有形态的照搬。照搬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没有作者主体精神的介入。走向模糊乃至含混,更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充满灵性的手段,是一种整体结构和整体感觉。我们的一切技术恰恰因为减少具体的行迹和指向,才能让意象更为丰满,更接近宗教、哲学和神性,也更接近艺术的本质。但如何确定这种生发是包含在传统精神范畴里面,着实需要文化感受能力的持续提升,让自我矫正成为可能。


在这个背景下,当然也不能放弃书法本体语言的探究与求索,我将这个层级深入过程解读为修养的深化过程,主要谈二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一个是结构修养。历代书法的结构转换衍生过程,我将之视为时代语境转化过程。每一个时代,都有他特质的语境,大量的母本,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资源,同时提供了边界限度。这会反馈给我们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对当时时代文本共同审美特质与造型规律的还原体察。就比如,我们来自不同地域,但述说的都是现代汉语,虽然口音不同,但是他是这个时代的共同声音。文字结构也有他的时代属性,而发现、体味这些共性感受,我认为还是要回到母本。这几年,我从甲骨文、商周金文一直写到清末民国这些大家,写了千八百种是有的。有一点新的体会。沈寐叟谈到通古今之变,说到上下时代相参,能得古质或者流媚,也需要对时代文本的深入解读能力和强烈的感知与瞬间把握再现能力,这是文本图示存储广度与深度的培养过程,也是感觉的突围与递进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过程是对传统理解之后的一个自然状态,不是模仿一种方式和再现它,而是通过文本图示的记忆与对照过程,让个体的体会和个人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这个时候的作品才是唯一的、个体的、不可替代的。


再有就是线性修养。我看到好的作品,都是贴上看,一个是我的眼神不大好,再有就是要看出他的局部展现的线性质地、温度。质感这个东西很难表达清楚,但是我们是可以感知,比如木头、金属,我们在感受上,差异是巨大的,线性的温度,就具备这样一种可见的通感,进入这个世界,书写才更有意思,才能进入书法的核心部分。我没有用笔画这个概念,是觉得笔画是有明确边界和形态,但是,我们截取一个书法家的线条片段,甚至也能感知他的笔墨语言深度和层级。我觉得,这是一个艺术家在书法本体语言,乃至文化感受能力方面最为重要的一个展现指标。历代大家,无不是具备极有深度而且呈现个体生命体征的线性才成立的。


这两个方面,都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世界。之所以用修养这个词,也是觉得这是一个不可量化的范畴。好的结构格局与笔墨语言,一定是一个非常鲜活的状态,他不是一个闭合的自我循环系统。一个书法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符号系统也就是笔墨系统才是一个可贵的独立的存在。这也是回到“故乡”,这是书法本体语言的“故乡”。


提出“故乡”的概念,是我始终认为,人的格调,决定作品的格调,什么树结出什么果。个体的精神质地与文化感受能力如果说是“故乡”的文脉,结构与线性的修养就是“故乡”的语言。我们在这里,在这个追求过程中养气、养器,进而表达自我的独特文化特性、精神特性、笔墨语言特性,或许,我们就在这个时代,为自己也为书法保留了一点风度。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0: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0202.jpg

崔洪涛:


很荣幸能参加这个活动。我准备发言文字是关于当下书法艺术偏重于视觉艺术层面是什么在引导。没想到,今天上午刘正成老师的讲座内容,为我可以更好地阐释提供了更为充实的文献支撑。时间不多,我把我的一些文稿读一下。题目是《从视觉艺术层面看书法在近现代时段中的变化》


我们今天看,书法被越来越多地看作视觉艺术一类,书法审美、书法学习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实,视觉层面只是我们对于书法学习、欣赏的第一个层面而已。那么第二个层面是什么?我认为是品。历代书画文论中对于书、画、文的品评,大都是以品来说的。所以,书法欣赏来说,看是第一位,品是第二位。先看后品、先文后质的一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递进式的第一位、第二位的过程。这不是我们说的孰对孰错,我们无法忽略视觉层面,因为这是前提,品的基础。我不赞成书法是视觉艺术,但也不可忽视视觉前提的存在。


那么,是什么引导或者说形成了今天的书法学习、审美的格局呢。我尝试从以下方面分析探究。从外在结构的变化说起。


第一,书法作品形制在明清出现大的变化。可以说,挂轴的出现以及变化成为改变了书法的走向。今天上午刘(正成)老师已经讲过了,明清厅堂大轴的变化,材质、建筑,还有整个书法结构、笔墨,所有的结构的变化,它给我们带来一种完全视觉化的一种转化,视觉的空间转化。其实重要的是结构的变化:建筑结构、空间结构、点画结构等。


第二,近现代书写环境的逐渐取消,特别是现当代,我们的书写是连铅字笔都不用了,变成什么了呢?变成敲键盘、动手指,机不离手。这是工具的替代,还有传播的改变。特别是现在纸媒被边缘,不是消亡的过程。能拿一本书上在车上或者在一个公共空间去读成为一种高贵的享受。它被什么替代了?被我们今天电子的、数字媒介化的东西所替代。


第三,当下的一些审美心理的变化。我们认为汉字就是要读,所以是看的第一步。那么毛笔字也依然,那么书法这一艺术门类,也受到牵连。上面说到,环境的取消,工具的改变,这也就改变了大众对于汉字的认知基础,从法帖到电脑体。电脑字成为识、读的经典教材,工业社会进程中的标准化为基准,科技时代的外在整齐美观成为欣赏的基础,这是在一个大众接受范畴之内所形成的,这是社会的大环境。


第四,对于书法的出奇,比如说结构的变形、偏旁的挪移夸张是对当下书法学习、欣赏的一种拨乱反正,这个其实和明末清初傅山提出的“四宁四毋”,以及清代的书法发展有很大的相似形。比如说清代所有的书法家,玩金石考据和文献,从其中寻找赵董、馆阁体之外的路径。这个内理是一个极其相似的过程。有时候一看,也貌似无奈之举,好像有一种另辟蹊径的感觉。


第五,书法是艺术,一直被认定,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一再提升,从实用到技艺,再到今天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学科。西方的艺术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就是把所有的这些课业门类进行分科,艺术成为艺术学,书法成为艺术,成为书法学。这是一个被一再重视的学科。所以与其他学科一样,对于经典法书的解剖、分析、放大、表征学习,成为学科科学化的必经之路,技术成为首要。刚才肖鑫老师和唐楷之老师都说到,我就不细说了。


第六,关于概念的设定:写字就是写字,书法就是书法。写字更广泛,书法更具体,书法是传统要活下来的变移,甚至它是变异的一种。近三四十年来书法发展,除了受到民国书法的惯性发展外,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变化。我大致把它分为:文人化、泛抽象化、泛当代艺术化。这三个我是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还没完全细化分类,目前思考得还不成熟。


最后,还要感谢策展人王子庸老师,使我有机会向师友同道请教。另外有幸认识刘正成先生,我对刘先生很仰慕。因为我始终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那一批诗歌、文学,包括书法,始终是我们无法忽略和无法掩盖过去的一个时代。所以我对那个时代整个过来人是很向往的。最后还要感谢青岛出版集团的刘总和他的团队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1 07:16 , Processed in 0.3358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