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正在直播)[中国书法在线十周年松竹讲坛纪念会1]颁发学术奖,李学勤、曹宝麟演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时代吗?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孟子已经老了,孟子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已经退隐去写书了。庄子正当年,屈原也在。孟子最老,庄子次之,然后是屈原。事实上证明,我们简的有些内容跟孟子特别符合,估计就是孟子看到的一些东西。这和我们从考古学古文字上的判断基本相符。
    我们还有一个实验可以介绍给大家,就是我们做了含水率,因为这个简一直在水里泡着,一直泡了2300年,我们测试的结果是含水400%,这个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就不可能是假的了,因为用现在的任何方法你怎么泡也做不到这个含水率,进不去,不可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我们做了鉴定,会上专家就提出意见,后来我们归结成6个字,晚脱水、早摄影。为什么要晚脱水呢?因为很多人为了保存这个竹简要把水脱掉,现在可以运用化学方法,把这个简里的水代替出来,令物质进去,让水出来,变成新的物质,然后那个物质用一定的方法是可以让它挥发的,这就是一个干的简了,就把水挤走了,这样的简可以长久的保存。可是大家要知道,这么做的结果还是对于这个简要有一定的影响的。它会缩短,泡水再干了之后,肯定要差一些,因为竹简本身就是有水的,原来的简虽然是旱简,可是还是有一定水分的,现在变成干的就缩了。再有一点,颜色会变淡。咱们在座的都有洗衣服的经验,你拿一件衣服往水里一泡颜色就重了,晾干了就淡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种情况下,赶快牌照,因为竹简上的有些字会消失的。有一块涂着满满的沙,出土的时候有好几行字,过了没有几十天,一个字都没有了,幸亏当时有人做了记录,字都没了,红色的地方还在,当时拍了照,过些时候,一个字都没了。所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们赶快要把它照下来,照相是最好的保存方法。可是照相可为南我们了,因为你要知道这个简是带水的,而且不能让它干,一干就坏,所以照相时必须带水。在座的人可能有这个经验,照相的时候不能反光,一带水就会反光。这方面我们会同了清华美院摄影专家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最后终于克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照相采取两种,当然首先是书法照相,高分辨率的照相。同时,我们也还照了一些大片子的,因为数码的毕竟是电子版,万一电子版消失了,你找不回来了,我们还有一些大片子,大片子大家知道,比较好保存。
    这个照相太麻烦了,一照又照了三个月,到了09年春天这个学期,我们照相已经全部完成了,我们就想摸摸这个简的内容了,所以这时候就好办了,怎么办呢?就把电子版的照片放大了来看,非常清楚。可是这个简经过盗掘再到我们的手上,基本上已经混乱的,这支简是这个内容,第二支可能就不是这个内容了。经过照相我们得到的数字,清华简一共是有2388枚,我们不说支,因为它有断的,可是清华简总的来说,断的很少,是保存比较好的,丢失也不多,当然有丢失的,也许捞的时候没捞净,也许中途有丢失的,可是基本上是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之后,我们用红外线摄影的方法和其他的方法又找了一些小的带有字的简,所以清华简的总数大概在2500枚左右,这个应该说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的战国简特别是书籍简最大的一个,内容要多一些。它的内容大约有70篇左右的文章,当然这个数是不定的,因为随着慢慢的研究可能有分有合,大约70篇左右。这就是清华简的基本概貌,我跟大家报告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清华简的内容是什么?它和郭店简、上博简不一样,清华简的内容到现在我们理解基本上以经史为主,这就和上博简、郭店简以儒道为多数,清华简不一样,是以经史为主。我们开始报道清华简的时候,首先报道了一项我们觉得最高兴的事,就是我们发现了《尚书》。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要知道,在现代发现《尚书》可能是很多前辈的梦想。我自己遇到很多学术界的前辈,他们都有这个期望。为什么?《尚书》本来就是在以古代竹简的形式下发现的,大家知道,《尚书》的流传是这样的,传说在孔子订《尚书》的时候有一百篇,当然这一点,今天的学者有些怀疑,我们不管它。可是到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特别打击的就是诗书,偶与诗书者弃尸。所以,当时秦朝朝廷里面管《尚书》的博士是福生,济南人,逃走了。等到汉惠帝接触了这个制度之后,找不到这个传人的,怎么办呢?后来就找出了福生,福生还活着。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福生就根据他的记忆传《尚书》,朝廷当时就派了一个人晁错去找福生,福生已经90多了,说话不清楚。这个晁错是洛阳人,福生是济南人,说话他听不懂,怎么办呢?就找福生的女儿当翻译。福生一直到死,传了28篇。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篇《尚书》只传了28篇,才三分之一。有人说汉武帝初的时候,有一个人好宫室,就是喜欢造房子,他把孔府的老房子拆了,拆的时候,从墙里头出来一堆竹简,这里面主要有《尚书》。这就是《古文尚书》的发现,当时觉得很了不起,跟福生传的一比,多了16篇,这个就很宝贵了。当时在孔家发现这批东西之后,据说这批东西就是为了防秦始皇焚书藏起来的。
    在座的可能不了解,墙里面怎么藏竹简,那时候的墙不像现在砌的墙,是夯土墙,现在在西北还有这样的墙,是用黄土夯起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多了16篇,后来一直到东晋时才流传开来,今天的《古文尚书》就是这些篇,后来宋朝的时候,认为这些篇都是伪造的,不是说发现时是伪造的,是到了东汉以后,逐渐散失了,出来的本子是后人记录的,当然不是为了造假,而是重新编的,所以《古文尚书》是一个大案子,最近还有人在为这个事辩论。所以,就希望我们再来发现一堆《尚书》,那就好了,因为过去发现过,如果现在再发现那不就再好了吗,可是一直没有发现,一直到清华简才有了《尚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4-26 02:41 , Processed in 0.28254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