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63|回复: 1

经典赏析 |《鸭头丸帖》灵活多姿的结字意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4 11: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鸭头丸帖》灵活多姿的结字意象

2.jpg

如果将王献之的草书《鸭头丸帖》与王羲之的草书作品对比,那么王献之开张而自由的结字形态,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首先表现在变化多姿的结体形态。《鸭头丸帖》之所以成为王献之代表作。除了在“一笔书”连带方面将王羲之的小草带向了另一种发展方向外,丰富的结字意象也充分体现王献之超凡脱俗的书法才情。《鸭头丸帖》连贯的书写除了外拓的体势更为方便流畅的运笔,有时在快速运笔的过程,结字形态也会随笔赋形,出现变化丰富的结字意象。如开头的“鸭”字,左右开合与疏密自然而生动,“头”左边的“豆”写得紧密而小,右边的“页”比左边大得多,并且上下错位,意象出乎常规。“丸”虽非左右结构,但左边的长撇在笔势的连带下产生的大角度倾斜横画,也构成了左边疏朗的空间。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书写意象,全由笔势而导。《鸭头丸帖》仅开篇的三字之间,一张开张而自由的书写气质就迎面而来。

1.jpg

鸭头丸帖》很少通过字与字的收放关系形成有意的空间对比自觉的意识,以及现代视角下的空间关系,但王献之开张的书写气质自由生成的书写意象主导了作品丰富的形态变化。如果在字里行间过多的出现字形大小的对比,或疏密的对比,那么书写自由就会让人产生怀疑。这也是古代经典有别于当代书法作品的本质之一。我们欣赏《鸭头丸帖》开张的书写意象,虽然也是通过结字形态的变化来获得,这种意象并不是通过设计的关系产生的。从单字的形态来看,并不十分好看,如“当”,其自由形态出乎常规。正是因为打破以王羲之有序和规范的小草方式,才能建立新的草书形态。放纵也成了王献之创建一笔书的心理准备。自由与开张的书写气质成了他的书写态度,也许这是一种主动的对于原有的书法秩序、对于其父书法风格的对峙态度。所以在结字形态上,我们发现《鸭头丸帖》已没有多少王羲之的影子。创建意味着孤独与孤立,同时也是原规则的逃离,也可能是一种叛逆。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1: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鸭头丸帖》的另一方面,丰富变化的结字形态、自然生动的意趣都可以看到一笔书鲜活的生命力。也为以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大草奠定了艺术表现力的基础。“与”“君”“相”连续的三个字,如果仅仅是一种书写习惯,很容易出现形态的雷同,但这三个字横折形态都不尽相同,姿态各异。丰富的结字形态又强化了书写的本真性。无论是我们分析到的各种无意产生的对比关系,还是自由生发的丰富形态,都为我们揭示了有别于王羲之原有的结字伦理,进而使书写的体验在开放的情境下获得了另一种广阔书写的可能。这方面,《鸭头丸帖》一些夸张的偏旁部首,紧缩的如“头”“明”;开张的“故”“当”等意象奇特。置身于这样的书写情境中,我们就会在一种超迈自由体验,也从而获得对于此帖新的理解。

3.jpg

其次瘦劲的书写意象。《鸭头丸帖》之所以是王献之的代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此帖笔迹瘦劲,行距疏朗。所以在唐太宗眼里王献之的书法:“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是一种缺憾,并作为否定王献之书法的证词之一,放在了所有问题的第一位。然而审美各有嗜好,在另一些人眼里,“疏瘦”是一种美,“隆冬之枯树”是一种书写的意象与整体的意境。其实瘦劲也是历代书法作品体现出的一种重要的审美特征,杜甫在其《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明确提出“书贵瘦硬方通神”。怀素也喜欢“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的草书意境,从这一点看怀素草书,其追求着瘦硬通神,作品中有股清寒之气,直接王献之的书写意气。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更是这一审美表达的极致。

《鸭头丸帖》疏瘦线质,是构成疏瘦意象的根本,书写时笔锋下按的力度大小是产生锋面大小的主要原因,锋面大小就是线条粗细的直接体现。如果一笔书的连续书写运笔,锋面与线条过粗,运笔方向的改变难度就增大,为了更为方便笔的运行,细线的游走更为灵活与方便。这也是一笔书的运笔特点,包括怀素的狂草同样也是这种原理。线细,字的形态相应就瘦。可以预想如果粗重线条的运笔,形成笨拙的形态,有如“大象舞蹈”。应该说较为细瘦的线质也是自由书写的一种选择结果。

4.jpg

我更看重的却是《鸭头丸帖》疏瘦的书写形态带来的书写意境,这种意境确有“隆冬之枯树”的澄明之意。孤独中又不失一种自由。也许正因为如此,王献之众多的书法作品中,对于书写孤独的珍爱和偏嗜,唯有这种书写意境让我们怦然心动。这也正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境界。有时读传统经典的书法作品有如读散文一样,对于笔下的世界可见充分而绝对的自由。我们从连绵草书写的表现方式上剖析王献之的书写特征,不难发现他这种书写特征所传达出来的书写意象才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贡献。

外拓的体势。在大家的心里隐藏着对王羲之与王献之书法区分的一种标准。即体势的“内擫”与“外拓”的区别。历代书家往往以“内擫”“外拓”标示两者的差别。元代袁裒在《评书》:“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多姿。”明代丰坊《书决》云:“右军用笔内擫,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多,故精神散朗而入妙。”后人多沿着这种品评。从这两人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内擫”与“外拓”是指用笔上的一组概念,丰坊认为袁裒所谓的“内擫”与“外拓”是造成正锋和侧锋的原因所在。实际上从笔法看,“内擫”与“外拓”与正锋和侧锋并不能形成对应关系。我们从很多古人论述中,可以得出相反的结果,比如说大令的用笔带有篆意,讲的就是指王献之的用笔是中锋篆籀写法,那么以此如何理解:“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多呢”?如果把“内擫”与“外拓”用来形容体势,那么不仅形象,而且更为合理。实际上在大家的印象中,“内擫”与“外拓”就是用来形容结字形态的体势。

5.jpg

从《鸭头丸帖》我们可以看到,竖画向外凸还是比较多,“鸭”的竖画、“故”的竖画、“佳”的竖画等,但是我认为“内擫”与“外拓”最大的区别,不是相向竖画的外凸与否,而关键是在于转折的形态。以《鸭头丸帖》为例,比相向外凸更为明显的是外拓而且圆转,这是一种实质性的差别。与转折相关的笔画,用“横折”“横钩”“横撇”“竖提”。王羲之的书写方式中多用“切转”通过顿挫,突然改变笔锋的方向,这种顿挫带有下切的一个动作。所以大家已普遍接受这一个概念。“切转”形成的方直的折角,有时还带有锐角向内的朝向,更契合“内擫”之说。在《鸭头丸帖》的转折中,几乎都用圆转,带有弧形的外凸体势逐渐改变运笔方向。“头”右边的横折,“当”右边的横钩,“与”右边的横折,“相”右边的横折都是圆转的书写方式。

《鸭头丸帖》连续的中锋用笔形成的圆转方式,形成的“外拓”体势,构成了与“内擫”相对两种帖学表现的方式,也构成了新的书法审美特质。《鸭头丸帖》外拓体势说明王献之能在其父的笼罩之下独树一帜,仅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王献之的超迈才气。从此帖中我可以感受到王献之有着更为开放的草书理念,更为自由的书写方式。“外拓”也成为自由书写的一种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3 06:56 , Processed in 0.1382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