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庶堪致林思进函 1926年7月21日 (印章:庶堪白笺)
山腴老兄执事:不见遽弥年载,思慕维劳,想同之也。清卫当复如何?道履胜常,以为遐颂。端忧多暇,辄赋一诗。欲免钞胥之劳,印成如别纸。旧时诗侣如公,思一就正平骘,可否?和、芸二老及苍、重两兄亦各分致一篇,蘄其教鉴。时事益无可为力,滞留都中,特少佳趣。年来所遭,尤复可骇。兹篇所纪,其一事也。乡情胡似者,愈于畴昔否?唯不遗而垂教之。岂胜企愿。专颂撰祺。弟庶堪再拜。七月廿一日。——杨庶堪
林思进题:邠斋书廿页计四十张。
此函写于1926年7月21日。函中杨庶堪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与问候,告知自己近况,并请林思进评点自己的诗作。杨庶堪(1881—1942),字沧白,晚号邠斋,四川巴县人。历任四川省长、大元帅府秘书长、广东省长等,是孙中山亲密战友。著有《天隐阁诗集》《邠斋文存》等。
光绪三十一年,林思进、杨庶堪同游日本,考察教育事业,二人终身交契深厚。1924年6月,因受蒋介石、戴季陶排挤,杨庶堪辞去广东省长职后居上海。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杨庶堪深受打击,悲伤过度病倒在床;事过两月,“五卅惨案”当晚,独子杨洵突遭绑架,经段祺瑞及亲友资助才凑齐赎金救回。时段祺瑞促北上,杨庶堪于7月28日离开上海赴北京,就任北京临时执政府司法总长职。8月20日,好友廖仲恺被刺身亡,国民党下此毒手,使其悲痛、失望至极!任上,杨庶堪因反对“金佛郎案”,与段祺瑞关系恶化,加之浙奉、滇黔战争爆发,杨庶堪深感段祺瑞政府腐朽无能,不能救中国,自己亦无能为力,遂于11月辞去司法总长职。一年之中,经历如此多变故,函中“年来所遭,尤复可骇”之叹,指此种种。
黄宾虹函一
黄宾虹致林思进函一 1933年1月25日 除夕 (笺纸底纹:石芝阁抚禊帖)
山腴先生大鉴:顷荷损书,承佳肴名酒之贶,雪夜得不岑寂。况雅什芬芳,尤为感谢无已。复颂冬绥。黄宾虹顿首。——黄宾虹
黄宾虹函二
黄宾虹致林思进函二 1933年9月至1934年4月期间 (笺纸底纹:石芝阁抚禊帖)
山腴先生左右:顷承枉教,感荷感荷。丐题家凤六公《潭渡村图》画册,轶事详拙撰杂著中,坿鉴存,画册得于广州市肆。游蜀小诗,并求郢削,尤感。钱竹汀字轴请留玩。专候装绥。黄宾虹顿首。——黄宾虹
林思进题:宾虹,徽州人,画山水有盛名,入蜀缔交,复相晤沪上。
据《黄宾虹年谱》的记载,函一书于1933年1月25日除夕,黄宾虹函中对林思进的款待表达感激之情。是日,林思进馈以家制菜肴,并赋诗《除夕为宾虹馈岁》,故黄宾虹有“况雅什芬芳,尤为感谢无已”之言。函二提到“游蜀小诗”,指黄宾虹游蜀期间诗作结集而成的《蜀游杂咏》,于1934年4月印成。此函写作时间应在游蜀之后至1934年4月间。函中黄宾虹请林思进为《潭渡村图》题跋并修改游蜀诗集,并赠送钱大昕书法作品以谢。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后以号行。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著名画家。1932年秋,黄宾虹应四川艺术专科学校之请赴川讲学,9月15日从上海出发,一路游历。入川,遇蜀地军阀内战,道路阻滞,11月6日方到达成都。12月22日冬至日,受邀与方旭、龚道耕等在林思进“霜柑阁”作“劫余岁寒雅集”;1933年1月,林思进雪中送茅台酒为销客愁,25日除夕,林思进又馈家制菜肴;前笺曰“佳殽名酒之贶”,即所指。《黄宾虹年谱》另有“一月三十日,林思进招与蜀友集饮”的记录。可见林思进的殷勤。有关黄宾虹游蜀,林思进《清寂堂集》有“黄宾虹来成都已逾旬,乱后始得相晤。长至日,招同方鹤叟、龚向农、李亚衡、培甫昆弟、祝屺怀、庞石帚、沈渻庵诸君子集饮。宾虹即席作《霜柑阁岁寒雅集图》,以纪良会。百年之后,览斯图者,安知其为兵火余生也”“雪中送茅台酒与宾虹”“除夕为宾虹馈岁”“正月初五,招同曾奂如、陈孟孚、尹仲锡、龚相农、向仙乔、李崇宣(固基)、尹尧卿(朝桢)集饮,即席作,赠宾虹”等,记录了此间交游情况。1933年夏,黄宾虹在段虚谷等陪同下离开四川,于9月24日返沪。黄宾虹入蜀一年,尽观蜀中山水,遍交蜀中名流,得诗百余首,画近二百幅,收获颇丰。
1930年,黄宾虹客广州,于广州市肆得先族祖黄凤六公的《潭渡村图》。后函请林思进所题即此图。1934年9月,林思进避兵出峡,至苏州小住,经上海,勾留旬日,常作诗酒文会,并承题《潭渡村图》,后有《凤六山人(黄吕)〈潭渡村图〉,为宾虹题》之作。
周善培函
周善培致林思进函 1934年11月11日
山腴先生执事:初七日(星期二)午后六时敬治蔬筍,乞枉一谈,世兄并希同过。民宪船已到,修治恐需六七日,并报,敬颂旅安。善培顿首。十月初五日。——周善培
林思进题:周孝怀观察,浙江诸暨人。本生于蜀,宦蜀有政声,以劝业道摄提法使,国变始去蜀,甲戌晤于海上。
此函为周善培设宴款待林思进的邀请函。1934年9月,林思进避兵至苏州小住,11月经上海返蜀,周善培设宴以待。此次相见,林思进有诗《重至海上,晤周孝怀(善培),谈辛亥成都事,感赠》,并题“予在海上,去留君为计之至审。”周善培(1875—1958),号孝怀,浙江诸暨人。其父周震,字位东,游幕入川,后署营山知县。1890年,赵熙受师友推荐,就营山县署专馆教周善培,周善培与向楚、江庸被誉为“赵门三杰”。锡良任四川总督时,被委为警察局总办,成都警政为之一新。后任商务、劝工两局总办,创办劝业场、发电厂、自来水厂、新式剧院等,并把西方国家商品博览会引进国门,开辟了中国近代商品博览会之先河,并倡导成立了川江轮船公司。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四川及成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1912年离川赴沪,后任民生公司常务董事。“民宪”轮即民生公司的船只。
谢无量函
谢无量致林思进函 1935年9月22日
山腴老兄先生有道:蜀中别后,忽二百日,人事多,久阙笺奏。顷不幸有母之丧,欲求大贤赐题数语,缀于赴告之耑,此未能免俗,然君子或亦矜而许之也。并希于三四日内见寄,则衔感无已。兼欲得癸叔先生数语,亦恳代求并寄。新丧悲恸,不能远及,伫盼还邮。敬颂道履。弟无量泣叩。九月廿二日。先母唐氏殁于九月廿一日,年七十有五。又及。——谢无量
林思进题:无量书惟简牍尤隽妙,前曾装褫一册,此零幅,亦不忍弃耶。
函中谢无量告知林思进先母去世事,欲得林思进与周岸登挽联以祭。谢无量(1884—1964),原名蒙,后易名沉,字无量,四川乐至县人。十五岁时拜父亲朋友汤寿潜为师,1901年,考入张元济主持招考的南洋公学特班,师从中文系主任蔡元培。四川存古学堂首任监督、《翻译世界》创始人、《京报》《民权报》主笔。历任东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谢无量学识渊博,有《中国大文学史》等著作28种。舒大刚评价其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诗人、非凡的书法家、顶级的学者、成功的宣传家、优秀的教育家”。查《谢无量年谱》中无母亲去世记录。邓穆卿《名流谢无量》文中:1935年,华北吃紧,时谢无量尚滞留北京,遂与熊克武之弟哲帆乘机飞抵西安。好友邵力子(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偕机要秘书吴念存至机场迎接,并慷慨解囊,使困窘之中的谢无量得以返川。另,林思进《无量航空归蜀,行将南返,送以两诗》题有“君壬子(1912年)出蜀,去年(1934年)海上得晤,扶摇今偶然”。结合函中内容“蜀中别后,忽两百日……”,此函写作时间为1935年9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