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00|回复: 0

2万种烟标收藏百年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1 19: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国烟标收藏界,有“北王南洪”之说,指的是山东德州的王永成和浙江杭州的洪林。今年,是中国烟标诞生100周年。近日,记者走进王永成家,感觉到,那平淡无奇的烟标竟然沉重如金。
  
  源自童年的烟标梦
  在德州学院的一座普通的宿舍楼里,记者找到了人称“烟标大王”的王永成家。进门的第一感觉是:这不是个现代家庭,更与主人的身份大相径庭。客厅里,摆放着一套旧沙发,一个老式高低柜和一对旧木箱,略带现代色彩的家具,就是一台18英寸的电视和一台电风扇了。
  身为“烟标大王”的王永成却从不吸烟。走上收藏烟标之路,根源于他的祖母。
  今年58岁的王永成生于济南,上小学时,祖母烟瘾很大,一天能抽一包香烟,细心的王永成便把祖母扔掉的烟盒捡起来,订成“练习本”,在背面做题。学习之余,他经常翻来覆去地欣赏烟标,那一张张精美的烟标图案,深深地吸引了他,他舍不得丢掉这些“练习本”,统统存放起来,这便成了他收藏的第一批烟标。王永成清晰地记得,他的第一件藏品是一枚“哈德门”牌烟标。
  1957年,13岁的王永成开始专门收藏烟标。当时,他只是醉心于那些花花绿绿的烟标图案,体验其中的艺术享受。后来,他发现烟标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翻看一本本烟标,就仿佛阅读一本“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名胜古迹,宏观宇宙,微观世界,应有尽有。藏品多了,王永成便感悟到了其中的趣味性,他把烟标分门别类,按厂名、牌号、款式、内容等编辑成系列,搞起了专题收藏,目前,已集成了“大前门”、“老刀—劳动”、“哈德门”、中烟标、经济标等几十个烟标系列,使自己的收藏层次进一步提高。40多年的收藏史,又使王永成在2万余种烟标中领略到了烟标的史料性,他认为,每个烟标都有其时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说,烟标是历史的代言人。对烟标收藏艺术的步步升华,使王永成在业内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顶尖人物。
  王永成风趣地说,在世界上,中国的烟厂数量、卷烟产量、烟民人数都占第一位,可以说,中国是烟标收藏家的乐土,拿不到世界第一,中国的烟标收藏家便无地自容!
  烟标见证历史
  在王永成家,书橱上、柜子里、床箱中,到处都是成本成套的烟标。从中国最早的1902年生产的“老刀”牌60枚全套系列,到1916年创牌至今的200多种“大前门”系列;从500余种纵跨20多年历史的中国烟草公司烟标系列,到全国100多个厂家生产的200多种不同款别的“经济烟标”系列……这里应有尽有。王永成轻轻翻阅着烟标集子,像个“历史导游”,带领记者缓缓走进了“历史隧道”。
  上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的主张,便有烟草公司生产了“主义”牌香烟。
  抗日战争时期,由“大日本军管理颐中烟草公司”生产的“旭光”牌军用香烟烟标,赫然印着日本军旗、军用头盔和“大东亚共荣圈”地图,可谓日本侵华的罪恶见证。
  渡江战役胜利后,南京烟草公司生产了印有“庆祝渡江胜利”口号的“渡江牌”香烟。
  解放后,整个中国社会都在脱胎换骨,于是出现了“新中国”专题系列烟标,有新中国、新社会、新时代、新北京、新南京、新济南、新青岛等近百个“新”字品牌。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多数烟厂生产的香烟都印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增产节约、支援前线”等口号。当时,上海烟厂(原英美公司)生产的白锡包香烟,属高档香烟,中央慰问团赴朝慰问志愿军时,把白锡包香烟作为慰问品带到前线,分发给志愿军。有战士提出,我们与英美打仗,还抽他们品牌的香烟不妥。后来,该厂就取“志愿军光荣”之意,改“白锡包”牌为“光荣”牌香烟。
  大跃进时期,烟标上纷纷出现了“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反衬出当时浮夸的社会背景。如上海烟草公司生产的“名花”牌香烟的烟标上,印有这样的告示:“在全国大跃进形势下,油墨产量有很大增长,工业和文化革命高潮中油墨用量激增,卷烟包装使用油墨较多,为了支援我国建设更大、更全面地跃进,保证卷烟市场供应,本商标暂改为单色……”。
  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极度窘困,物资供应紧张,这时的烟标纸质相当差,印刷相当简单,出现了大量白盒。河南开封生产的“伞塔”牌香烟,还印上了“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口号。此时,香烟开始凭票供应。
  文革开始后,香烟的政治色彩更浓。由湖南长沙生产的“鸿雁”牌香烟,因烟标以红色调为主,印有“鸿雁传情”的图案,被指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予以封杀。后来,该烟厂在烟标上印出告示: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凡是毒草,必须铲除,我厂原生产的“鸿雁”牌商标图案,是带有封建迷信毒素的,应予改革……。同时,烟标还印上了“兴无灭资,先破后立”的口号,“最高指示”,成了“文革标”的显著特征。  
  除去烟标,王永成还藏有大量印刷精美、色彩鲜艳、保存完好的上世纪30年代香烟招贴画,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招贴画,现代人大多从电影电视上见过,乍一看,记者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王永成介绍说,这些招贴画极为罕见,许多种类已成为孤品。
  烟标背后的故事
  从不吸烟的王永成时常犯“烟瘾”,他是指“烟标瘾”。他说,两天不翻翻烟标,他就“烟瘾”发作,坐立不安,翻看一下烟标集子,便了却了“心头之患”。看到王永成讲烟标时的得意劲儿,很难想象到他收藏背后的辛酸。
  “工薪阶层的人痴心收藏是非常困苦的。”王永成颇有感慨地说。
  王永成供职于德州市艺术馆,工资不高,40多年的收藏生涯,花费巨大,使他养成了爱吃烧饼咸菜、不食鱼肉的生活习惯。他告诉记者,最近他看中了一些藏品,为了尽快凑钱弄到手,他已把烧饼改成更便宜的馒头了。
  但俭朴的王永成在购买藏品时决不吝啬。几乎每隔半月,他都会搭乘火车,到北京、天津、上海、武汉、西安等城市,光顾大大小小的古董旧货市场,其间,依然过着馒头咸菜的生活。一旦看中一枚烟标,他却不给人砍价,只要认为值,要多少给多少。他的理论是:这样做,人家有了好烟标,一定还会想办法卖给他。“泡”了几十年的古董市场,使王永成在圈内落了个“实在”的名声,许多卖家有好烟标,就会通知王永成看货交易。
  收藏烟标也常有令人惊喜的时候。据王永成讲,1997年,烟标收藏界的一位老先生故去,他的子女欲将老先生的一批烟标出售,要价10万元。王永成听说后动了心,但10万元钱对囊中羞涩的他来讲,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但他没有迟疑,求亲告友借了钱赶到老先生家,翻了翻烟标,依然没有砍价,全部买下。回到家里,他翻看着这些烟标,兴奋了好几天。
  45年的不懈努力,使王永成确立了自己在烟标收藏界的地位。他收藏的经济系列、大前门系列、新中国系列、中烟标系列烟标位居全国首位,且有大量珍品;他发表的10余篇专业论文,引起收藏界的广泛关注。1985年,他被全国烟标收藏界评为第一名,后又被誉为“北王(南洪)”。
  有人说,王永成的烟标肯定能卖不少钱。但王永成表示,他绝不出卖烟标。去年,他的儿子因车祸断了腿,他四处奔波,借了近10万元钱给儿子治病,却未动过卖烟标的念头。他说,他收藏烟标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保全历史,也不想留给后代,有朝一日他会全部捐给国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3 19:41 , Processed in 0.1301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