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25|回复: 1

秦公二十年“夺宝”传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1 20: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0年“五一”前后,在香港文物拍卖会上,来自祖国内地的两家公司不惜重金将四件圆明园国宝“乾隆款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和“乾隆御制錾花铜牛首”、“铜猴首”、“铜虎首”购得,使一八六○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时被劫掠出境的珍贵文物得以回到祖国的怀抱;而这一“夺宝”行动的组织者之一、北京市文物公司经理、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总经理秦公,却于五月十日上午十一时因心脏病突发,病逝在工作岗位上。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在北京迎接他倾心相求的至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秦公这个名字得自父母,并非尊称。生前他以碑帖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北京瀚海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掌门人的身份,成为中国拍卖业的翘楚。享年五十七岁的他,文物生涯却是始于二十岁时的一次偶然。因为骨折,他从北京体育学院调到了北京市文化局,就读于徐邦达、启功、耿宝吕任教的北京文化艺术干部党校文物鉴定班。
  学了一年陶瓷、书画鉴定以后,秦公听从了启功先生的意见,学起了有“黑老虎”之称的碑帖。此后的十余年里,他终日埋首于文物库房、图书馆之中,看过无数拓本,记下数百万字的笔记。直到一九七七年发表第一篇论文《释北魏高道悦墓志》,秦公才结束了自己的学徒生涯。几十年来,他利用业务时间编写了《广碑别字》、《秦说碑帖》、《写意画与文人情怀》、《中国石刻人观》等专著论文五十余种,百万余字。秦公的生前好友、著名演员王铁成题写的挽联“秦汉之学碓视千古为国家鞠躬尽瘁,公为儒士质之九泉令世人思念痛惜”包含了对秦公一生不懈追求的敬仰。
  文物鉴定中,总有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秦公的弟子马丹妮向笔者谈起他慧眼识金的故事。比如挽救“玉版十三行”。一九八一年有人将一块石板拿到秦公任职的北京市文物公司收购部。这块石板一尺见方,上刻王献之书曹植《洛神赋》十三行。当时许多名家并不看好,认为既称“玉版”,应该是玉质嘛。只有秦先生却认为其真。他的理由,一是清初学者杨宾曾亲见此石,并写道“石为碧苍色”,是石;二是根据字体变化,文中“衡”字的“彳”的竖笔有外挑。即以当时一万八千元的天价收购,现藏于首都博物馆。这和他徵集的宋拓《长沙帖》、宋拓《智永千字文》一样,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一九九五年秋季那次引起世界文物界轰动的拍卖会上,北宋张先的《十?图》创下了一千九百八十万元的成交价,创下了中国古代书画的世界拍卖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笔者亲历了那次拍卖的全过程,至今记忆犹新。
  一九九五年,一位据说是东北农民的收藏者走进了琉璃厂,在秦公的办公桌上,将北宋著名诗画家张先的《十?图》缓缓展开。此图自南宋开始,历代均有详细著述,原藏于故宫。据说,这件文物是溥仪之弟溥杰弄到天津,后又带到东北伪满洲国,最后在战乱中流失,不知如何落入藏者手中。见到这件作品,秦公立即激动不已。但藏家相当谨慎,要求拍卖公司预付二百万元订金,方可将作品从他家带走,而且如果有专家提出异议而不能拍卖,订金不退。
  秦公慧眼识金,一眼就看中这是一件国家级的珍品,于是痛快地答应了藏家的要求。果然,当《十?图》展现在徐邦达、刘九庵、启功、傅熹年等文物鉴定界巨擘眼前时,他们一致认定,这就是那件遗失在东北的宝物。
  一九九五年十月的一天,在北京著名的五星级饭店京广大厦即将拍卖《十?图》。进行如此重要文物的拍卖,在国内五大拍卖行中还是第一次,闻讯赶来的人们立即将拍卖会场挤得水泄不通。拍卖开始了。当这幅长卷一展开,大厅顿时鸦雀无声。当时参与竞争的有三个单位,拍价不断攀升,当拍到超过一千万元时,有一家退出了叫拍。最后,故宫博物院以一千九百八十万元的天价将《十?图》重新带回了“娘家”。国宝重归紫禁城,一时间传为佳话。
  秦公认为,北京市文物公司作为最大的国有文物经营企业,必须拥有一批令人信服的“镇店之宝”。几年来,秦公上下求索,到处为公司寻觅藏品。一九九六年十月,两件世间玉器孤品,又在翰海“秋拍”中回归故宫。
  秦公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古文基础非常扎实。他收购的辽宁出土的红山文化时期的古玉器,就是靠著他广博的知识和聪慧的眼力。辽宁红山文化时期距今已有五千二百多年,很多人都不相信那时的东西还能流传在世。但秦公通过鉴定认为是真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名叫“红山太阳神”的玉器制品。此件文物后来拍价达到三十万元。
  一九九七年春天,秦公通过电话委托,为北京文物公司从美国佳士得竞拍得北宋五件名人书札,又是惊人的大手笔。这几位都是北宋时期著名官员和书法家,五件文物均系来往文件和信函。因时代久远,许多人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包括秦公在内的鉴定家们却认为此件是真的,而且极具价值。这些书札书写工整,保存完整,从它们上面的印记上来看,流传有序。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先生评价:“称之为国宝,实不为过。”
  其后,秦公又从香港拍得元鲜于柩的长卷《石鼓歌》;在北京买下宋版《春秋经传》。而且他还创下了数项世界拍卖纪录。如清中期的“田黄雕九龙平钮”拍到了一百五十四万元,为田黄质材国际拍卖纪录;清乾隆“粉彩轧道西番莲瓷鼻烟壶”成交一百零四点五万元,为瓷质鼻烟壶国际拍卖最高价格。
  一年又一年,秦公作为中国最大拍卖公司的掌门人,从海外,从民间,为国家收回几十件国宝。直到去世的前一分钟,他谈的仍然是刚从香港买回的圆明园国宝。

饶邦安 郑集锦
(摘自《中外收藏轶闻》,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版)
发表于 2004-5-22 0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公二十年“夺宝”传奇

向秦先生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3 20:01 , Processed in 0.1393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