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69|回复: 1

激扬2·文学叫春与书法挑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 09: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学 叫 春 与 书 法 挑 逗
                               王 子 庸

     这是一个文学叫春的时代。在情欲解放区“大翻身”的年代,张爱玲的旗袍胸襟和下摆均已遭到了撕裂,文学正在进一步放肆地肉体化和感官化。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女人象今天一样肆无忌惮地放送着自己的身体隐私,并且越来越擅长身体作秀和进行新闻策划,用情欲话语的每一种变化来制造“卖点”,以争夺公众的宠爱。卫慧的身体美学宣言《上海宝贝》,从头到尾散发着口红、亵衣和女性生殖器的狂欢气息,所有的皮肤和器官都在其间举行热烈的话语庆典和游行,向公众炫耀着后殖民时代女性肉身的魅力,而灵魂则退化为一件披挂在身体之外的风衣。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先生如是说。
     早在80年代,文学的“上半身”变得摇摇欲坠,而今则已经荡然无存。而“下半身”的表演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从卫慧、九丹、春树到木子美,我们看到,作家的叙事越来越走向低俗化和无耻化。
     小年青儿们力比多过剩,闹腾闹腾也就罢了,偏偏又有一些中年女写手也看着眼热,可是又似乎做不来,于是只好取个吸引眼球的名字。
     池莉将其新作名之《有了快感你就喊》。看得出,这其中除了书商默契的炒作,就是作者在黔驴技穷之后对于哗众取宠的新闻标题的敏感。在这里,池莉是无性也要叫,没有快感也要喊。总之,能够跟性的暗示搭上一点关系,读者被拐进了这扇宰人的大门就行。这本书是一个书名救活了一本劣书的典型案例。
     原本被笔者目为严肃作家的毕淑敏又将其新作名之为《拯救乳房》。该书其实跟性无关。不过,“乳房”这个字眼还是太扎眼了,吸引眼球和恶意炒作的意图十分明显,跟池莉的《快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木子美又发挥到了另一个极致。这个宣称既不为富又不为贵只为身体享受的女孩几乎天天与不同的男人发生一夜情,然后将其事按真名真姓记录下来发于网上。她说,为什么只能男人玩女人而女人不能玩男人?一时间,全国网民争睹《遗情书》。
     很奇怪,我们这个时代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很巨大的贫富差距,相当尖锐的现实矛盾,可是在作家的笔下,这个时代楞是被简化成了“白领时代”、“情色时代”、“嬉皮时代”和“一夜情时代”。城市红男绿女们醉生梦死,追新逐异,寻求刺激。
     作为姊妹艺术的书法也不甘寂寞。书法没有叫春,可已经在挑逗。形式夸张派所作所为是也。形式夸张派在此特指那些片面追求书写形式变形夸张的一类书风——听者自明,但万勿胡乱对号入座。
     近年,这种形式夸张风潮蔚为大观。此风潮刚出现时,给人的感觉是耳目一新。其肇始者艺术探索的精神和勇气令人敬佩,表现出的创造活力也让人刮目。本来,艺术夸张就是艺术创造的普遍手法。“白发三千丈”就是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也是夸张。可是,不能一味夸张。我们看到书坛的现象,却是追随者亦步亦趋,以夸张为能事,甚至作为终极追求。大家争相涂脂抹粉,搔首弄姿,极尽视觉挑逗之能事。造成的结果是:在追风逐潮中丧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现代展览体制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但同时带来一个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就是片面追求视觉冲击力和感官刺激,漠视书法与心灵的联系。
     当然,这不能完全归罪于书家。这与整个社会的文化语境有关。人类已进入一个消费社会,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潮过后,中国的文化发展也日益走向大众消费。与雅文化被冷落相伴而生的是温文尔雅的传统文化形态的冷寂。人们似乎已难以静下心来再三品味一件艺术品,大家更需要的是一种即时感官刺激。于是,好莱坞大片风靡全世界。好莱坞大片是什么?是惊险、刺激,是宏大的场面,干瘪的内容。从《泰坦尼克号》 到《芝加哥》,从《侏罗纪公园》到《黑客帝国》,莫不如此。国内影坛也不能幸免,《卧虎藏龙》、《英雄》皆与之意气相投。文学上,人文精神失落,文学大军转向“下半身”。本来,人们的阅读需要有感观愉悦,性也不是不能写。例如女作家陈染林白等人的作品中就有不少的性描写,但她们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却是十分清新、干净,她们是在通过性来展示心灵,叩问自由。可是自“美女作家”卫慧始,作家们开始为性而性,作品中充斥的是虚饰和空洞,看不到一丝灵魂的影子。至今年的木美子,达到高潮。如今又有葛姓“美男作家”出笼,作品未出,先以性为噱头大肆渲染。这不可谓不是文学叫春的又一大突破。
     刺激就是销量,刺激就是经济效益。刺激就是目的。
     书法领域,形式夸张派的做法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先以虚张的声势将你唬住再说。大家展开一场卖弄风姿大赛,你歪我比你还歪,你长我比你还长,你对比强烈我比你还强烈,才不管夸张得有没有道理呢。存在就是合理,我卖弄故我在。内涵嘛,暂且顾不上了。境界嘛,早就成了过时的词儿。
     不过,同为感观刺激,书法与文学还是有所不同。文学是“叫春”,是彻底的形而下,已不再谈什么艺术责任、文学理想,是一种坦率的无耻,无耻得可爱。而书法还仅仅是“挑逗”,是披着形而上之皮的形而下,还在做着承传艺术发展书艺的梦,是遮遮掩掩的卖俏。有人也想使书法彻底地下半身化,于是引进了——注意,不是创造——在人体上书写。这种哗众取宠的结果,只是无奈的失落。许是书法这种“高雅”抽象艺术本就难以彻底形下化吧。
     德里达说文学的时代已经终结。实际上,未来的情形恐怕是:文学的时代虽然“终结”,但文学不会消失。只要人类还需要心灵还需要梦,文学就不会消失。即便是文坛的一片叫春声。那么书法呢,最迫切的是,书法挑逗之后再向何处去呢?
     挑逗无罪,可是一味地挑逗就有问题了。你想,张挂这样一幅书法作品于居室中,时间长了你什么感觉?乍看大约还行,时间一长,恐怕就受不了了。不仅仅是不耐看,恐怕看着还要难受。这不是形式夸张的错,是只懂一味形式夸张的错。
     如果只剩虚张的外表,没有内在的值得品味的东西,必然会走向这样的艺术黑洞。
     文学是人学,书艺是人艺。书法艺术真正应该追求的,是展现一个真我,是通过笔墨来表现自己的心灵和精神境界,而不是竞逐如何地形式夸张。
     不一定人人都复归平正,但应该人人都复归深厚。削平深度模式,只能作为一种暂时的个别的嬉戏,不应是书家的终极追求。
真正伟大的艺术总是关乎人类心灵的。

  :em02:  :em02:  :em02:  :em18:  :em18:  :em18:  :em25:  :em25:  :em25:           
 楼主| 发表于 2004-8-18 19: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激扬2·文学叫春与书法挑逗

老兄过奖了。见笑见笑^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5-10 06:51 , Processed in 0.4720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