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63|回复: 0

徐文长先生年谱 作者: 盛鸿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7 15: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文长先生年谱  作者: 盛鸿郎

前言

《徐文长先生年谱》可说是笔者在研究《金瓶梅》过程中的副产品;而解读《年谱》中有关诗文,又成为破译四百多年来《金瓶梅》之谜的钥匙。前后用了6年时间才完成初稿,去年9月,《萧鸣凤与〈金瓶梅〉》出版后,又对《徐渭集》逐篇进行研究,再加增补,至今才使《年谱》脱稿。

我最早知道徐文长,还是在60年前。抗战胜利后,举家从逃难地——新昌遁山里丁外婆家迁回县城桂花巷一号旧宅,当时插入南明小学一下年级。次年春,学校迁至西门城门口,我就近转入陈氏小学(今实验小学)。那时《课程表》中,每周有一堂说话课,同学依次轮流上台讲故事,以训练口才,而大家讲得最多的就是徐文长的故事,诸如:买鸡蛋、买缸、丧家吊唁、为点心店题招牌等等,至今尚记忆犹新,一是孩子们觉得“好玩”,能引起哄堂大笑;再则,全班有一本铅印的《徐文长故事集》,可以照本宣科。当时以为徐文长只是一个挖空心思,调排人的能手而已,还末闻徐渭之姓名。

30年后,调到绍兴工作,虽多次出入前观巷青藤书屋,但对徐渭的了解并无多大的长进。

2000年,从金巨楠先生处借到《徐渭集》,才第一次通读全书,自然感到十分新鲜,但由于《畸谱》过于简略,大部分诗文又不明年月及创作背景;人名多用字、号;况且各家世系、年谱不清,难以全面系统地了解徐渭;再则,由于借书,不便在书上作注,作考证,乱涂乱划,所以,对徐渭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未作深入的探求。可是,从中得到萧鸣凤是渭的表姐夫的重要信息,此时,就产生了深入研究的念头。

2000年底,终于购到一套中华书局1983版的《徐渭集》,但总算解决了难处,决心将诗文系年,编一部《徐文长先生年谱》。首先,将年份明确的诗文填入年谱;更逐篇详读、考证,将诗文以个人或家族归类,收集相关的世系、年表,反复阅读,前后对照,逐渐聚集为一本解读徐渭的工具书。

该稿原拟由三部份组成:一是《年谱》篇;一是考证篇(含狱案、病说、《四声猿》扎记等,部分已在《越文化研究通信》上发表过了);一是索引篇,以个人或家族为单元,按时间顺序,分列有关诗文,合计约20余万字。

有关萧鸣凤一家与《金瓶梅》的文稿,另行编入《萧鸣凤年谱》,收在《萧鸣凤与〈金瓶梅〉》一书中,于2004年4月底脱稿,2005年9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其后,又再次逐篇研究,进行补充修改,《年谱》篇至2006年10月完成。所系诗文篇目约占《徐渭集》总数2543篇的47%,可为徐渭一生勾画出较为清晰的轮廓。而涉及萧鸣凤一家与《金瓶梅》有关的占《徐渭集》近十分之一。由于越文化研究会年刊催稿,即先行出版《年谱》。自然,史料的欠缺,笔者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及读者指正,以便还一个真实的徐渭于现世。

2006年11月22日丙戌小雪


文长先生在其病故前,曾有自撰年谱——《畸谱》,惜时年已七十有三,所记既概略又有误;先生著作又多不记年,难明创作背景。年谱,无疑可作为个人履历来读,明事件之始末,人生之演变,不可不详。为此,笔者不顾学识之浅薄,特编此《年谱》。

本《年谱》每年首记年号、年份,括注是岁干支及公元;

本《年谱》每年首段,仍全文引录《畸谱》(用楷书体),对其明显错误及不明之处,以括注说明;

本《年谱》每年自次段始,按月日顺序先后排列:对其事以及诗文之可考时间者,以及有重大背景作分别叙述。引文用引号表示,末注明出处,以备查考之需要;

为便于检索,引文下注中华书局《徐渭集》页码。

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

渭生观桥大乘庵东,时正德十六年,年为辛巳;二月,月为辛卯;四日,日为丁亥;时为甲辰。是年五月望,渭生百日矣,先考卒。《畸谱》

二月四日(3月12日)渭生。“吾生而肥。”《自书小像二首》P.585

三月十四日(丙寅,4月20日),正德“帝崩于豹房,年三十有一”,无子嗣,内阁请以“兴献王长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为皇,太后从之。《明通鉴》

四月二十二日(癸卯,5月27日),兴献王世子朱厚熜自安陆抵京,“是日日中”,“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岁。《明通鉴》

五月十五日(6月19日),渭父鏓亡,刚巧为渭生之百日。

十一月初九,“录平宸濠功,封王守仁新建伯。”《明通鉴》

是岁,嫡母苗宜人(1476-1534),46岁;生母苗氏系苗宜人的陪嫁丫头,从主人姓;父原配童氏早亡,生二子,即:长兄淮,字文东(1492-1545)、仲兄潞,字文邦(1501-1540),时分别为30岁,21岁。长嫂杨氏,二嫂童氏。《嫡母苗宜人墓志铭》P.631 《伯兄墓志铭》P.632 《仲兄墓志铭》P.633

父鏓,“字克平,喜竹,故称竹庵主人,”弘治二年(1489)举人(贵州中式),“始知巨津州(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巨甸。),至夔州府(注:今重庆奉节。)同知。”《题徐大夫迁墓(代)》P.638

二叔镃,成化十六年(1480)举人,知宝应,召入为郎中(《浙江通志》、《山阴县志》均记为同知)。《二叔知宝应时,以召入,县诸生郑本者,画菊竹一卷饯之,今为二侄所得,乞我作歌》、《郑本白兔》P.145(注:据“弘治年间生郑本”句,以及宝应任职期限,约在弘治三年[1490]。该岁为朝觐、会试之年。)



嘉靖元年(壬午,1522)

二岁。《畸谱》

萧鸣凤因正德南巡种种秽行,开始构思《金瓶梅》。《王山人道中六十》P.302 《萧鸣凤与〈金瓶梅〉》。

“公(徐阶)年二十,而督学萧君鸣凤负人伦鉴试,公第一,食于庠,再试应天,学士董公玘得公文于黜,而异之,取以冠诸试者,会有龊龉,不果,然犹为第七,人梓其文。”见王世贞《徐公行状》。《弇州山人续稿》。萧鸣凤保存其鉴试稿,详见四十四年《题某名卷后》P.784 徐阶(1503-1583),松江华亭人。《明史》卷二一三有传。



嘉靖二年(癸未,1523)

三岁。《畸谱》

三月十七日,徐阶登癸未料姚涞榜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明史》。



嘉靖三年(甲申,1524)

四岁。十三嫂杨死,能迎送吊客。《畸谱》



嘉靖四年(乙酉,1525)

五岁。《畸谱》



嘉靖五年(丙戌,1526)

六岁。入小学。书一授数百字,不再目,立诵师所。《畸谱》

“六岁时,管士颜先生。”《畸谱•纪师》P.1331 “初学于管先生,字士颜,即读唐诗‘鸡鸣紫陌曙光寒’。”《畸谱•纪知》P.1334

“始吾与子锡、子文辈居相近也,子锡伯兄将军曰子仪者,暨两弟,并来就予家塾。”“并髫也,两家兄弟无一日不三四至,竹马■裆,一趋而到门。”“而予与二张即髫,占对属文,稍稍惊座客,名一时误起郡中。”《张母八十序》P.568

“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言。”《上提学副使张公书》P.1106



嘉靖六年(丁亥,1527)

七岁。《畸谱》



嘉靖七年(戊子,1528)

八岁。稍解经义。师陆先生,名如冈,字文望,教为时文。塾中群弟子试朔望,渭文满二三艸而后入早饭。师奇之,批文云:“昔人称十岁善属文,子方八岁,校之不尤难乎?噫,是先人之庆也,是徐门之光也!所谓谢家之宝树者,非子也耶?”府诸学官三先生陶、曾、蔚闻之,令兄潞引见(潞,渭兄也,时为府学生),各有赠。《畸谱》

“八岁,学时文于陆文望先生。”《畸谱•纪知》P.1335



嘉靖八年(己丑,1529)

九岁。《畸谱》

“萧先生鸣凤,弘治十七年甲子解元,正德九年甲戌进士,嘉靖八年己丑郑守漳(注:《明史•萧鸣凤传》作‘璋’)故,归自东府(注:扬州),余始见之。”《畸谱•师类》P.1332(注:萧鸣凤,字子雝,号静庵,为渭姑之女婿,即其表姐夫,生于弘治元年[戊申,1488,此年闰正月],亡于隆庆六年[1572]。弘治十七年[1504]解元,正德九年[1514]进士,曾任御史,督学南畿[徐阶为其所拔之士]、河南、广东,以愤挞肇庆知府郑璋,罢官归。《明史》卷二O八有传。)

萧女臣“年十六七岁,其叔提学副使公讳鸣凤者深爱之,岁具衣食,令就渭家同学于师。”《萧女臣墓志铭》P.634(注:萧女臣系萧鸣凤兄云莱之子,约生于正德八年,约亡于嘉靖二十九年[约1513—约1551]。)

“汪青湖先生(乃静庵先生特介之,令某从习举业,不专)。”“汪先生命题作文,持往数次阅而已。”《畸谱•纪师》P.1332 “汪先生轸简婿不果,至从臾冯天成。”《畸谱•纪知》P.1334 (注:汪应轸,字子宿,号青湖,正德十一年举人,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出为泗州知府,曾任户部给事中,南京户科,江西佥事,嘉靖五年引疾归,时居乡里。后起为江西学政。其为人正直。《明史》二O八有传。)

“生九岁,已能习为干禄文字。”《自为墓志铭》P.638 “九岁能为举子文”。《赠妇翁潘公序》P.546 “九岁成文章,便能发衍章句,君子缙绅至有宝树灵珠之称,刘晏、杨修之比。”《上提学副使张公书》P.1106



嘉靖九年(庚寅,1530)

十岁。考未亡时,分予僮奴妇及其儿子共四人,夜并逃。知山阴者为凤阳刘公昞(注:字晋初,号望岑,嘉靖八年知山阴,详见《方山阴公墓表》P.1027),十四兄潞引我往告奴。刘一见,谬赏其姿曰:“童年几何?今学做些什么?”潞曰:“亦能举业文字两年矣。”刘更奇之,命题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公理告书不二十纸,文不艸而竟。公读至“天不言而星之共之,非天谆谆然以命之共也”云云,对股“星亦不言而众星共之,非众星谆谆然以约之共也”云云,大赏之,取佳札兔管,令送童子归。且问渭:“童子何师”?曰“姓王,名政。”“教女作文,教读何书?”曰:“读程文”。公取卷馀纸批曰:“小子能识文义,且能措词,可喜可喜!为其师者,当善教之,务在多读古书,期于大成,勿徒烂记程文而已。”《畸谱》(注:刘公试渭,或称在明年。《余东白赞》P.586)

苗宜人,渭嫡也。教爱渭世所未有也,渭百身莫报也。然是年似夺生我者,(注:即苗宜人卖渭生母苗氏)乃记忆耳,不知是是年否。《畸谱》



嘉靖十年(辛卯,1531)

十一岁。《畸谱》

“正德辛卯吾年十岁(注:‘正德’应为‘嘉靖’,‘十’应为‘十一’)手植青藤一本于天池之傍。”《题青藤道士七十小象》P.1296

“古濠刘公,来牧我邑,授简试予,予年十一。试余何所,余翁之宅,公侯大吏,借馆于予,予讼亡奴,执状以须。当斯之时,东白未生,计东白世,乃翁之孙。翁既徂矣,公亦仆矣,犬马逾耄,倏且枯矣。”《余东白赞》P.586(注:按“屈指其岁,六十余矣”,此赞应作于万历廿年。)



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

十二岁,似十三兄淮归自四川,继娶奚氏。《畸谱》

“然十二三时,学琴于陈良器乡老。”《畸谱•纪知》P.1335

“十二三赋雪词。”《赠妇翁潘公序》P.546



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

十三岁。似十四兄潞往贵州。《畸谱》

仲兄潞“始与长兄俱随父仕滇蜀间,后归补府诸生,考辄不利。私念父昔以贵州龙里卫戎籍乡举,而随父官滇时,尝记姓名于卫学,于是一旦挈嫂氏往入卫学,考辄第一。卫诸生忌之,相鼓告诈冒,其后场中文已中选,拆糊名,竟以是避忌落榜。”《仲兄墓志铭》P.633(注:参与贵州乡试为明年事。因文相连,故系于此。)



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

十四岁。苗宜人卒,病渐剧时,渭私磕头,不知血,请以身代,请医路,卜人语以签语恶,不食三日。嫂怜渭,好语之,稍粥。宜人竟不起。是年兄淮归自燕,宜人讣迟,妨兄潞丁酉贵州之科。《畸谱》

苗宜人病故,“死之夕,亦啮渭臂以决,而命火其骨归太君乡”,终年五十九。后追作《嫡母苗宜人墓志铭》P.631 《铭》中言:“其保爱教训渭,则穷百变,致百物,散数百金,竭终身之心力,累百纸不能尽,渭粉百身莫报也。”后,又有《感梦祭嫡母文》。P.657

“渭少依继母苗宜人,宜人死依兄,兄视之如己子。时或以兄无子,令改卜先人葬地,师曰:‘是利末支。’兄曰:‘令弟有子足矣。’然兄终无子。”《伯兄墓志铭》P.632

“养于谪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于伯兄讳淮者六年。”《自为墓志铭》P.638

“后三年,丁继母苗宜人忧,”仲兄潞,不得参与丁酉贵州乡试。《仲兄墓志铭》P.633

“王庐山先生,名政,字本仁。十四岁从之,两三年。先生善琴,便学琴。止教一曲《颜回》,便自会打谱,一月得廿二曲,即自谱《前赤壁赋》一曲。”《畸谱•纪知》P.1334

是岁,有闰二月,与《金瓶梅》第3回王婆向潘金莲借历日挑闰月做寿衣相合;亦与薛应旂作《静庵萧先生墓表》假称萧鸣凤亡于此年相同,均可证这年萧鸣凤开始写作《金瓶梅》。《萧鸣凤与〈金瓶梅〉》P.155



嘉靖十四年(己未,1535)

十五岁。《畸谱》

“十五六时,学剑于彭如醉名应时者,俱不成。”《畸谱•纪知》P.1335(彭应时,以儒生中嘉靖四年武举人,二十九年武进士,三十三年正月阵亡于乍浦抗倭之战。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六四、嘉庆《山阴县志》卷十四有传。)



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

十六岁。《畸谱》

汤绍恩莅任绍兴知府。徐渭引马相尧、金阶“所述云”,作《水利考》,文中所提浚深河、多建闸、固海塘三项对策未为汤绍恩所采纳,汤于是岁七月动工,翌年三月建成三江闸。故渭对三江闸文字甚少。按作于万历十年的《与客观潦于三江水门二首》P.237 “老守端居浑如昨”句,可证渭当时曾见过汤太守。康熙《会稽县志》卷十二、《绍兴水文化》P.174

“十六拟杨雄《解嘲》作《释毁》。”《赠妇翁潘公序》P.546

自是岁至十八年,萧鸣凤门生华亭徐阶以佥事督学浙江。《浙江通志》、《王阳明全集》。“华亭公行学,得公(注:张元忭父天复)制,大奇之,置第一”;又为天复父诏作墓志铭,事见《张太仆墓志铭(代)》P.1032



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

十七岁。《畸谱》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

十八岁。《畸谱》

山东平山卫许东望以进士出知山阴。嘉靖《山阴县志•序》

是岁,姑母(萧鸣凤岳母)亡于苏州,渭前往奔丧,有《张母(苏人)》P.744《访王山人于吴门(饭我直用两小鱼)P.728 称萧为王山人、掌故始见于此。以萧“十年多患难”系于此。“半生三四见”,是岁,萧五十周岁,与渭仅有三四次会面而已,但已知他在写书。《萧鸣凤与〈金瓶梅〉》P.26



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

十九岁。《畸谱》

“大暑之头小暑尾,蛟龙忽带风潮起。沃焦钭立水倒流,海外鱼虾跳城市。”《送章君之海宁教授》P.716 是岁大水可见诸于《山阴县志》、《会稽县志》之《灾异》。另一次海水倒灌入城在万历三十七年七月二十三日,渭已亡。



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

二十岁。庚子,渭进山阴学诸生,得应乡科,归聘潘女。秋八月,潞卒于贵州。冬,妇翁得主阳江(注:今广东阳江)县簿,携予偕。《畸谱》

季本,“戊戌,擢长沙知府”,“先生竟以考去,计在长沙凡两年耳。”《师长沙公行状》P.643

季本罢归绍兴,携归岳麓本《夏大禹岣嵝山碑摹本》。知府张明道翻刻于禹庙前及府治东则水亭后,火神庙门。始刻于是岁九月,告成于明年秋冬之交。康熙《会稽县志》、嘉庆《山阴县志》、《岣嵝碑跋》、《越中杂识》。

夏,渭未能通过童试,不服,遂渡江至杭州,“寄旅北门,意在强为人师以糊方寸,何期营营数旬,童无一人与接者。”作《上提学副使张公书》P.1106 “托书自陈”,“请假晷刻,试其长短,指掌之间,万言可就,”“不过期月,则书生之学可通;假以三年,则道理之堂可造。”否则,“负石投渊,入坑自焚耳。”次日,“而渭试文之日,适王运使在焉,文宗大人指渭而语运使曰:‘考此儒生,非有他,昨来上书,萧先生见之,称其才’。”明日,又作《上萧宪副书》P.1110 谢之。始得入山阴县学为诸生,为当年乡试取得资格。(注:据《浙江通志》卷一一九,张公疑为张岳,字惟乔,惠安人。萧宪副即萧鸣凤,时渭作《葵》P.835 萧亦有《葵》诗相赠:“太阳公万物,万物各有私。独汝心相照,到头无改移。”自此,两人由亲戚进为相知。)

渭一时声名鹊起,绍兴知府张明道(横渠)与其讨论修府志事,作《张石州论修府志书》P.1113(注:张明道,字希程,湖北罗田人,嘉靖进士,十九年至二十二年任。历官江西按察副使。居官清约,为一时循良之冠,有纲目发明。见《中国人名大辞典》P.939 其子鸣教后将《金瓶梅》书稿转移至湖北麻城刘家。)《萧鸣凤与〈金瓶梅〉》中《金瓶梅书稿首次转移的史料》

王张氏之夫及弟得知《金瓶梅》中孟玉楼以王张氏为原型后,大感不平,渭作《王先生示其夫人哀词,赋此奉慰》P.821(注:以“碧霞池上凤”指萧鸣凤,“碧霞池”在王阳明新建府内,见《洗心亭》P.178王张氏原系萧所追求的姑娘,故有“却说碧霞池上凤,几回着意伴英雌”句。)《读张君叔学所作姐氏状,即王先生配也,用前韵寄之》P.822以“好志不应无外史,岂将文字斗雄雌”进行劝解,又作《答叔学张君》书P.1019 约明春赴不宣的佳胜(疑为瓜渚湖庄看修改稿)。张叔学,白鱼潭(今属越城区灵芝乡)人,王宗积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枣强知县,居狮子街(今鲁迅西路)。详见《孟玉楼其人其事》。《萧鸣凤与〈金瓶梅〉》

是岁,萧鸣凤开展套写《玉娇丽》。《萧鸣凤与〈金瓶梅〉》中《寻觅〈玉娇丽〉的线索》。

约是年,作《堵太学母周诗(乃翁官兵马)》P.147(注:绍兴堵姓甚少,据嘉庆《山阴县志》,仅堵昇一人,成化四年举人,十一年(1475)进士,终官参议。据“太学今来四十一”,且其母为侧室,暂系于此。堵太学,地方志不见。)

先是“吾妇翁当庚子时,以名法给事锦衣,叙官主阳江县簿,时与外兄童君(注:渭父原配童氏之侄。童氏源出绍兴武勋里李氏,后赘于童岭童正郎家,再徒车头,见《童氏族谱序》P.533 外兄名若野,有《外兄若野翁真赞》P.980)俱在京师。外兄偶为翁道某,……。是岁,翁来家,乃遂以长女见许而赘某,某钗铒之礼,略具而已。”《赠妇翁潘公序》P.546(注:渭岳父潘克敬,其先金陵人,赤乌[238-251]中仕吴为郎,曰乐安公,始徒会稽,详见《阳江簿潘公墓志铭》P.1036) 《潘公墓志铭》P.636

按《明史•选举志》:规定:“子、午、卯、酉年乡试。”“乡试在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试一场。”

渭首次参加乡试,不中。

仲兄潞,“后三年,丁继母苗宜人忧。迄庚子复得应试。而布政使职提调者,故绍兴知府洪公也(注:洪珠,字玉方,福建莆田人,嘉靖七年至十三年任绍兴知府),素忘分,日与兄衔杯,心注焉,而兄竟以痢舁归卫。迨唱名,入诸生,惊问:‘徐生安在?’令卒遍号之城中,而兄竟以是病死,死年才四十。”“死时,嫂童氏火之,拾其骨以归,葬父旁,无子”。事见后追作之《仲兄墓志铭》P.633

“涉冬,出大庾,见庾岭之梅,则多粗理而绛襦者欤。”《梅赋》P.41随妇翁赴阳江任。



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

二十一岁。寓阳江。夏六月,婚。得潞兄讣。秋,兄淮至阳江,余随之归,寓广省久。冬,始抵玉山,岁除矣。改春大雪,往岳庙看绿萼梅,诗二首,刻文略。《畸谱》

知县许东望命张天复、柳文编纂《山阴县志》。嘉靖《山阴县志•序》

四月五日“九庙灾”。五月三日,“以修九庙,遣工部侍郎潘鉴,左副都御史戴金等采木于湖广、四川。”《明通鉴》

作《伐木图(时宫殿灾,方采大木)》P.842

《嘉靖辛丑之夏,妇翁潘公即阳江官舍,将令予合婚,其乡刘寺丞公代为之媒,先以三绝见遗。后六年而细子弃帷,又三年闻刘公亦谢世。癸丑(嘉靖三十二年,1553)冬,徙书室,检旧札见之,不胜凄惋,因赋七绝》P.341

始得潞兄讣,后追作《仲兄墓志铭》。P.633

作《池中歌》P.141 “某生今年年二十,读书下笔万钧力。明秋研水盛波涛,定知不作寒鳞蛰。”对后年参加第二次乡试表示充满信心。

自阳江归。除夕,抵江西玉山。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

二十二岁。夏,复往阳江,冬复归。《畸谱》

正月初,“人言(玉山)东岳之奇,往观焉”,作《梅赋》。P.41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

二十三岁。科癸卯,北,始一迁居俞家舍。冬,妇翁以代觐(注:按弘治惯例,“外官以三年一朝觐”,定在“辰、戌、丑、未岁。”自上一年之腊月十六日始,分批引见。该年“正旦,大朝之后,方面官于奉天殿前序立;知府以下,奉天殿金水桥南序立,如常朝仪。”见《明史》卷五三及七一。)归自阳江,不过家。予仍赘其家塔子桥。《畸谱》

《初晴看迎春》、《元夕二首》P.215以“明王龙德正中年”,及“年年异县望家园,乡里今年赏上元”系此。

春,为“同学先辈滕子仲敬”作《牡丹赋》P.36 后又作《鞠赋》P.38(注:滕仲敬不见于地方志,而绍兴滕氏极少见,《山阴县志》载:“滕霄,天顺三年己卯科(1459)举人[应天中式]”,早萧鸣凤父萧昱一科。四年进士,官御史。《醉月寻花赋[并序]》P.876 称“滕叟”,以此推测,仲敬或为霄之次孙。渭十九年为诸生,以其行踪,暂系此年。)

是岁,八月,第二次参与乡试,不中举。张天复(1513-1574)则榜上有名。天复长渭8岁。余姚赵锦(1516-1591),亦是科举人。《明史》卷二一O有传。

《下第回,值九日,登坞土山访北庵上人》P.233 以“归家忽已逢重九,聊向高山试一登,舌在何为更问妇,荤除无不是求僧。”系此。

秋,张天复、柳文编纂嘉靖《山阴县志》成。嘉靖《山阴县志•序》

“钱翁楩,解嘉靖四年乙酉(注:是科解元),五年丙戌成进士。与之处,似嘉靖癸卯(注:二十二年),余年二十三四间。”《畸谱•师类》P.1333 时,钱弃官(刑部郎中)归乡学道。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

二十四岁。妇翁自觐得罢归,买东双桥姚百户屋。《畸谱》

沈炼丁父忧归故里,结"越中十子"社。据《朱东武诗集》称,越中十子为:

陈鹤(1504-1560)字鸣野,一字九皋,号海樵,山阴人。荫百户。

钱楩(?-约1551)字世林,号八山,又号立斋。山阴人,嘉靖四年解元,五年进士。

沈炼(1507-1557),字纯甫,一字子刚,号青霞,会稽人。嘉靖十年举人,十七年进士。《明史》卷二一三有传。

朱公节,字允中,号东武,山阴人。嘉靖十年举人。官至泰州知州。

柳文(1514-1574),字彬仲,号少明。山阴人。嘉靖四十四年贡生。后,知都昌县。

诸景春,字应期,号龙泉,山阴人。文懿公(诸大绶)从弟。

吕光升,字尚宾,号对明,一号莲峰,新昌人。选贡。长沙府通判。

萧勉(约1515-1557),字女行,号柱山,山阴人。萧鸣凤长子。嘉靖三十年贡生。

杨珂,字汝鸣,号秘图,又号怡斋,余姚人。诸生。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初字文清),号田水月、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阴人。诸生。《明史》卷二八八有传

赵锦得中进士。同榜尚有会稽陶大有、上虞徐学诗(《明史》卷二一O有传)、葛桷。

作《豁然堂记》P.997 “郡城隍祠,在卧龙山之臂,其西有堂,当湖山环会处。”“每当宴集过客,亦往往寓庖于此。”(注:以越中十子社建,暂系于此。)《避暑豁然堂大雨》P.86 “梅候苦歊蒸,幸得五月霁。”(注:时约在五月间。)《新秋避暑豁然堂》P.238 《秋日,避暑豁然堂》P.301

夏,再为滕仲敬作《荷赋》P.40

为同学陈君作《醉月寻花赋(并序)》P.876 “同学陈君,自仲敬滕叟家见某所作四花赋,私悦之”,以梦人语,请渭作。(注:四花赋,除牡丹、鞠、荷外,应包括《梅赋》。)

七月七日前,朱东武弟念东亡。作《闻朱次公讣(朱善书,攻二氏,读书龟山顶,死时近巧夕[念东])》P.208、P.745 以“三十犹未第”句,暂系此。另有《朱次公读书飞来山,群彦过访,携饮塔巅,方拈六韵拟题,雨至,踉跄而下,漫闻次之三首》P.157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

二十五岁。三月八日之巳,枚儿生。是年,兄淮卒。冬,有毛氏迁屋之变,赀悉空。《畸谱》

是岁,闰正月。闰正月甚少,前次在弘治元年(1488),为萧鸣凤生年;上次在正德二年(1507);下次在崇祯十三年(1640)。最后一次在清顺治十六年(1659)。《金瓶梅》第75回言明年“该闰正月了。”西门庆做七日期,又与嘉靖二十五年历日相符,故可考其写作时间。见《萧鸣凤与〈金瓶梅〉》P.153

《桃花堤上看美人走马(和青霞君)》P.169似作于是岁春。

夏,兄淮(1492-1545)卒,与杨嫂合葬。“死之前一月,犹与故扶沟知县零陵蒋先生者铸鼎稽山中,蒋一往东阳,及再来,而哭兄于寝矣。”作《蒋扶沟公诗(并序)》P.79(注:淮信道,游四方,遇蒋同归于越。)秋,后追作《伯兄墓志铭》P.632

“其后乙巳,某以卜居为豪无赖所诖误,家殆尽。”《赠妇翁潘公序》P.546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1546)

二十六岁。科丙午,北。妇潘死,十月八日寅也。丧毕,赴太仓州,失遇而返。《畸谱》

山阴知县周俊民侧室李氏亡,作《李氏挽诗(山阴周公侧室。)》P.742(注:周俊民,无锡人,嘉靖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在任)以“官舍二年春”系此。

八月,第三次参加乡试,又不中举。

十月八日,妻潘氏(1528-1546)卒,终年十九岁。后追作《亡妻潘墓志铭》P.634 “君姓潘氏,生无名字,死而渭追有之,以其介似渭也,名似,字介君。”

《荔枝两首(出新会者名进奉,绝佳,有以小瓮载贩阳江者,到即竞报。其土产稍劣,或邀食,多以蔗随。放猿取高荔,苏公事也)》P.192 “帆樯报荔支,犹忆海南时”,“近日肝肠别,依稀饿采薇。”“几年千里外,一颗百金难。”以上各句,系于此。疑为潘氏亡故后思念之作。

冬,《送张会稽公入觐(石洲公)》P.801(注:张鉴,字汝明,南充人,以进士知会稽,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任,有治绩,擢御史。)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

二十七岁。丁未。《畸谱》

正月,作《周山阴觐而归县》P.308“忽惊迎送事,已隔夏冬期。”“著述书成卷,从横笔遍题,抚绥称众母,学术本吾师。校艺俄矜短,怜才或许奇,君乎每捉耳,某也敢扬眉。”(注:周山阴为周俊民。)

二月,“去年八月吾入科,二妹开帷送五哥,今日五哥复北上,房空镜暗余轻罗。”《送内兄潘五北上》P.721 《送内兄潘伯海谒选》P.177 “见兄兼念妹,送舅只携甥。”

三月十九日,张天复、陶承学登李春芳榜进士。《浙江通志》

“季先生讳本,弘治十七年甲子春秋魁,正德十二年丁丑进士,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渭始师事先生。”《畸谱•师类》

“廿七八岁,始师事季先生,稍觉有进,前此过空二十年,悔无及矣。”《畸谱•纪师》

六月三日,表姐、萧夫人张氏五十寿辰,作《王母寿诗(王之臣乃母,臣自编世集,索诗)》P.803 “此时定有添筹祝,不放金陵酒似泉。”萧婿应可,时在南国子监,亦来贺寿。寿毕,渭有《送应公子之金陵》P.797 据“赋得西京雁带归”句,自此年秋始才陪岳父母居瓜渚湖庄。《萧鸣凤与〈金瓶梅〉》P.277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

二十八岁。自潘迁寓一枝堂,师季长沙公(讳本)。《畸谱》

“某遂辞翁居东城。然翁以前二事(注:指毛氏迁屋之变及妻潘氏亡故),为某营治,发几为白,而所费金反满中家聘女之数(注:文中言为五七百金之半)。”《赠妇翁潘公序》P.546 自东双桥迁一枝堂居住。

《一枝堂(先生自居,迫近郡学)》P.1060 “宫墙在望居三卜,天地为林鸟一枝。”(注:先生者,季本也。郡学在今稽山中学。)

有《业师季长沙公隐,舟初成,待泛禹庙》、《冬至雨雪,复泛青田湖》及《他日大雨雪复泛蜻蜓池》等诗作。见P.60至61

是岁,郡守沈■移兰亭曲水于天章寺前,游之,有《某觞予辈于新复之兰亭。某至自铅山,某至自建阳(注:此人应为李子遂。以万历七年作《送李遂卿》P.109 言:“师事长沙公,今已三十年”,实为三十一年。),并有作,铅、建邻分水关》P.735 《补再游兰亭诗副王翁之索》P.69(注:“王翁”指萧鸣凤。)《兰亭次韵》P.266 以“新觞曲引诸溪水”系此。

会稽县训导林宪迁广东泷水(今广东罗定),作《林先生迁教泷水》P.246 《送林先生掌教泷水(余往年曾至端州,泷水其属县也)》P.286 (注:“二十四年任”。)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八,《职官志•训导》

会稽训导、南昌吴懋臣母九十,作《会稽训吴先生母九十出册索题》P.779(注:“二十一年任”,误,应为“二十七年任”,因其列林宪之后)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八,《职官志•训导》

《一枝堂对雪(是月凡三见雪,而此日独甚。兴致遄飞,笔不能禁。)P.742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

二十九岁。己酉科,北。始幸迎母以养,买杭女胡奉之,劣。《畸谱》

二月,萧鸣凤门生徐阶出任礼部尚书,次年八月加太子太保,三十年十一月晋少保。《明史•七卿年表》

有《送周山阴公判南康(横山公)》P.230 《送周县公量判南康府(职捕盗)》P.806(注:周俊民,见二十五年。)

八月,第四次参加乡试,仍不中举。

渭“旧是论文友”成大器得中武举,赴京会试,作《送女彝武会试》P.171 据嘉庆《山阴县志》:成大器,嘉靖二十八年武举,指挥佥事,历升参将。后另有《寄成女彝守备登州(女彝时寄〈蓬莱集〉,载登州海中蜃景。[省白])》P.219

九月十三日,师季本六十五寿。《与季长沙老师及诸同辈侍宴太平叶刑部先生于禹庙(时老师值生日,叶自太平远来,亦避贺生也。叶与老师昔同官南部。)》P.814

买杭女胡氏,作《纳妾诗》P.187初时似颇相得。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

三十岁。卖胡,胡氏讼,几困而抑之。《畸谱》

《将牧羊,庚戌元旦筮之,得明夷之上六》P.229

《今日歌二首(是年虏寇古北口,入薄都城)》P.121(注:据《明通鉴》,九月初一“谙达悉从出塞,由石匣及张家、古北等口而去。”始退兵。)

作《送李子遂序》P.520 “李君将归建阳,诸同门及渭既以诗送之,请于师长沙公为之序,而复命渭言于终篇。”

《昨见》P.82 《偶也》、《狐粉》P.83 感叹与妾胡氏婚姻的失败。

《送张伯子往嘉兴沈氏读书》P.142 是岁,张天复丁赵安人忧服除,上京谒选,见《张大仆墓志铭》P.1032 故有“伯父今日为我别”句,顺道送子元忭赴嘉兴沈石联(爚)处读书,时元忭十三岁。沈爚,字士明,武塘人,嘉靖四年举人,“凡十上公车不第”。故时应在是岁会试下第归后。其所著《石联遗稿》行于世,见《浙江通志》卷一七九,P.5059

“冬夜”,作《梅桂双清赋》P.43 为贺其外甥、萧鸣凤之子女行、女思兄弟双双入贡而作。绍兴中梅大溇萧氏故居扁额为“拔贡”。《山阴县志》独缺嘉靖三十年贡生姓名,暂系于此年。“有若长春丈人,强记多闻,既淑其子,又谷其孙,倾橐聚帙,缓新急陈”,可证萧急于完成《金瓶梅》,而暂缓《玉娇丽》之作。《萧鸣凤与〈金瓶梅〉》P.257



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

三十一岁。寓杭玛瑙寺。湖州人潘某之借读所,伴其读,饭我两月。后余稍负之,悔。《畸谱》

正月十三日,锦衣卫经历沈炼因上疏严嵩十大罪,“上大怒,搒之数十,谪佃保安。”《明通鉴》、《明史》卷二O九,《沈炼传》作《保安州(寄青霞沈君)》P.216 慰问之。(注:保安州在今河北怀来新保安。)

萧女行、女思兄弟入南太学求读。自是岁,张元忭往大溇萧家塾中读书。《山阴萧氏家乘序》见《萧鸣凤与〈金瓶梅〉》P.437

“嘉靖辛亥,余读书于钱塘之玛瑙山寺,寺西近岳鄂王祠。”《四书绘序》P.521 “嘉靖辛亥,渭既交于湖归安(注:今湖州市)潘君釴时谊。”《严烈女传》P.1045

《答赠王君》P.148 “十日大雨不出门,闻说王郎至南国”,“玛瑙山中君卜居,年来归计复如何?”

《赠秦守道(号冰玉山人)P.240 以玛瑙寺近初阳台,“知余欲与为邻舍”,系此。

“往寓杭时,则闻门下作法事于西陵”。“以不知其何法事,故多相问讯,始得之。”《答钱刑部公书》P.1020 是岁秋曾作《阴风吹火篇呈钱刑部君附书(八山)》P.113 “侧闻公远临江浒,普荐国殇,补化理之不及,超沉沦而使脱。”(注:其约亡于是岁冬大雪时,在秦望山之半岩,后称此岩为“钱公岩”。钱刑部,钱楩,号八山。西陵,今萧山西兴,地处钱江畔。)

约是岁,山阴中梅萧鸣凤兄云莱子女臣(翊)亡故(约1513-约1551),终年三十九岁。《草诵(并序)》P.588 “王懋新自剡携小草八九叶,悬于空中,凡五年不甚丛生,而亦不死,暴烈日中,愈青畅,相沿名仙草。予攘而得之,戏为之诵。时酒酣哭萧女臣,作挽诗,故末句云。” (注:此草俗名“九死还魂草”。女臣生卒年据萧鸣凤罢官归,女臣“十六七岁”推定。王懋新见《王君传》P.627 疑为会稽王德,万历元年贡生。)“久之渭追志母、兄、妻,而女臣于渭为好兄弟也,因志女臣”,作《萧女臣墓志铭》P.634

作《那鉴(辛亥十月十二日,云南遣吏迎余姚赵都御史锦者为予道此。其人名杨时学。)》P.1044(注:据《明通鉴》:云南元江士舍那鉴之乱,始于二十九年,平于三十二年,此篇可补《明史》之不足。时命赵锦清军云南。)

《送御史大夫赵君节镇川贵》P.822 送赵锦赴云南任。

送沈炼同学章世植“建平授经之行,序一言于诸赠诗之首。”作《送章君世植序》P.517(注:以“吾乡沈先生炼,故锦衣经历,以言事今徒保安为布衣者”句,沈炼在保安为嘉靖三十年正月十三日至三十六年九月十三日被杀,此序应作于这段时间中,今暂系于此。)

“霸州王先生以进士出推绍兴三年,抱册而上,上而复来,来不逾月,又复召为兵部武选主事。”作《送推府王公序(代)》P.527(注:王先生,名遴,嘉靖二十七年出任绍兴推官,见乾隆《绍兴府志》卷二六,故系此。但不明代何人作。)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1552)

三十二岁。应壬子科。时督浙学者薛公,讳应旂,阅余卷,偶第一,得廪科。后北。初夏赴归安。潘友招,图继我耦,后先以三女,余三忤之,上文云悔,悔是也。是时移居目莲巷,与丁子范模同门。《畸谱》

“嘉靖壬子二月,后学武进薛应旂视学绍兴。”薛应旂《告阳明祠文》见嘉庆《山阴县志》卷二一“渭为诸生时,提学副使薛公应旂阅所试论,异之,置第一,判牍尾曰:‘句句鬼语,李长吉之流也’。”陶望龄《徐文长传》P.1341 薛改绍兴新建伯祠为阳明先生祠,《新建伯遗像(阳明)》P.228

《吕礼部再灯上元(时吕从杭归,值二月望,而再举灯燕。)》P.792 (注:吕本,[1504-1587]余姚人。嘉靖七年举人,十一年进士,二十八年二月入阁,上年十一月晋礼部尚书,见《明史•宰辅年表》。)

《咏冰灯(荆川公韵二首)》P.782(注:时在二月十五夜,吕本再举灯宴之时,唐顺之、薛应旂、季本、王畿和徐渭均参与。)

《壬子武进唐先生(注:唐顺之[1507-1560],嘉靖八年状元,时任南京兵部主事,《明史》卷二O五有传。)过会稽,论文舟中,复偕诸公送至柯亭而别,赋此(时荆川公有用世意,故来观海于明,射于越圃,而万总兵鹿园、谢御史狷斋、徐郎中龙川诸公与之偕西也,彭山(注:季本)、龙溪(注:王畿)两老师为之地主。荆公为两师言,自宗师薛公(注:薛应旂,亦武进人)所见渭文,因招渭,渭过从之始也。)》P.66

《送王先生云迈全椒(龙溪老师)》P.228

三月初九,萧鸣凤门生徐阶“兼东阁大学士入(阁),仍掌(礼)部事。”《明史•宰辅表》、《明通鉴》。

据万历《绍兴府志》:“武进薛应旂自负少[师]许可来视学,独表其(萧鸣凤)墓。”

三月底,为商讨作《墓表》事,徐渭陪同萧鸣凤有杭州之行。行前,在绍兴瓜渚湖庄应草拟过《墓表》稿,渭作有《王子(别字文野)》P.369 “树盖为庐草作裀,横桥断浦绝比邻。郊原十里平如掌,惟许琴书伴此身。”至杭,薛应旂宴请时,渭又作《筵中漫赠王良秀笔史》P.201 “囊琴三尺余,投我主人居,老叟能称隐,诸郎总解书。夜深时唤酒,春尽共骑驴,去到西湖上,梅花带雪舒。”以“梅花”称《金瓶梅》,“春尽”岂还有雪?雪,白也,以喻“亡故”之意。见《让萧鸣凤重见天日》,《萧鸣凤与〈金瓶梅〉》,下两段同。

为活人作《墓表》,着实让薛为难,何况干系重大。自杭归,渭作《与王山人对语》P.235 “曾许凤雏应不忝,由来龙性本难驯。久知世事只如此,且借清樽一洗尘。”作为宽慰。“凤雏”指徐阶。以“借”言,应在瓜渚湖庄。又作《王山人丹房》P.184 丹鸟为凤的别名,“红颜药正黄”,丹黄为点校书籍用的两种颜色,故“王山人丹房”,即萧鸣凤之书房。

时,渭又作《春野图》P.164 “北门之外多佳丽,白水茫茫绕天际,中有幽人春野翁,摘荷采茭纫衣袂。春野读书曾万卷,只今一字不欲看,只将元气手中调,不许红尘眼中散。昨者铸鼎炼九还,吾欲从之乞一丹,青牛在田不肯语,轻蓑大笠天将雨。”前四句描绘瓜渚湖畔自然景色及生活环境,对萧以“春野”别称:故后称表姐为“春姐”;中四句表明《金瓶梅》已完成,《玉娇丽》正在写作中;后四句则说明昨自杭归来,欲借《金瓶梅》一读,未得书稿保管者,萧婿应可的许可。“青牛在田”,疑应可生于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也说明《墓表》以“田肯播”代应可,在杭时应已商定。

“夏五月,(潘釴)书来,且曰为君求得继室于釴县(注:归安)双林乡(注:今湖州市双林镇),实严翁某长女”,至归安严家,翁许之,“及察其动止,顾私独以其騃也,固谢之。”《严烈女传》P.1045

游道场山(在湖州西南),作《道场山赠云栖禅者》P.215

六月三日,表姐张氏五十五岁寿,作《王母诗》P.151 “今朝王母芹宫住,特遣孤儿看春姐”。为萧女思、女行已入太学的最早记载。因借阅《金瓶梅》未果,渭仅派8岁枚儿前往贺寿。“当年有母饭贤者,断发莝荐秣其马。”写张氏对萧鸣凤的恋情。“长来提笔解分书,更喜逢人和诗句。”言张氏对书法及诗的情趣。“从此有钱不买田,半为诗人具鸡黍。”说明当时经济状况。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史料。“何妨再话五十五”句,指明为张氏五十五寿诞所作。

《送俞府公赴南刑部三首(并序)》P.57 “使君始至,闻新昌吕生光升称文藻,则召见,继又问山阴有谁氏,则谬召渭又见。” (注:俞府公,系俞宪,无锡人,嘉靖二十七年谪任,至三十一年。见乾隆《绍兴府志》卷二六)以“仁主惜人命,当秋急司刑,乃思股肱守,在郡操持平。”时应在是岁秋。“命下事结束,仆夫前抗旌,此时鸿雁飞,桔柚亦已荣。猥蒙知识私,念疵增怔营。”似对渭曾有所帮助。

八月,第五次乡试不中。“壬子季秋,予既被弃,涉江东归”,“夕发西陵(注:今萧山西兴),日高造阈。渭既登一枝之堂(注:此时尚未迁目莲巷。)俯而拜母。”“又予视发,玄绸白希,远窥不得,逼视始知,不审其变,在何岁时,岂以兹秋,谓予忧为?”《涉江赋》P.35

是科,上虞陈王政中举。《浙江通志》卷一三八

八月,萧鸣凤65岁生日前,接徐阶来书,《墓表》之事已落实,萧以“欣欣子”名,作《金瓶梅传序》。见拙作《萧鸣凤与〈金瓶梅〉》P.295

九月,萧鸣凤连襟何鳌出任刑部尚书。《明史•七卿年表》(注:何鳌,字巨卿,山阴峡山人。正德八年举人,十二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父诏,父子并赠太子少保。)

是岁,会稽县训导、南昌吴懋臣因母已九十四高龄,辞归。作《送吴先生序》P.919 《送吴学师奉其母太君还南昌》P.780(注:据康熙《会稽县志》,其任于二十一年,但排于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之后,疑“一”应为“七”,替任者罗礼三十一年任,故列于此年)

《吴学师为白贲将军索赋敕书楼(楼在南昌,以孝行得褒书。)》P.815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

三十三岁。《畸谱》

元旦日食,南京御史赵锦谓权奸乱政之应,弹劾严嵩,下诏狱,搒四十,斥为民。《明史》卷二一O

二月十三日,岳父五十寿,作《赠妇翁潘公序》P.546 叹其岳父:“使在洪武时,封侯何足道哉!”

“嵊县吴公,治有恩惠,时麦秀有多至三歧者。”“尹君、周君,不远数百里,令渭赋之,于是渭赋。”作《瑞麦赋(并序)》P.874 以自注:“是年正旦日食”系此。吴公,即知县吴三畏。其上年夏莅任。此时未到一年。

六月九日,休宁富溪程汪(1502-1553),字公度,号潜庵,卒。其孙百谷来乞铭,“见公之孙,朴而有礼”,遂作《程处士墓志铭》。P.1133

倭自闰三月登岸,至六月中,温、台、宁、绍、杭、嘉、苏、扬、淮七郡各州、县、卫、所,被其攻破焚掠者凡二十余,留内地三月,饱而去。《明通鉴》

“经涉春夏,贼所当无不应手碎者。东南万姓,赖以全活。渭以孤远,每思一致缁衣之情,而不有路。会公入府城,诣提督,府中学士大夫若诸父老子弟,知与不知,望见将军麾盖,感激有涕下者。渭于是仓卒集里閈同声稍知歌咏者六人,各著篇以颂”,作《赠俞参将公(并序)》P.789 (注:俞大猷,《明史》卷二一二有传。)

《……癸丑冬,徒书室,检旧札见之,不胜凄惋,因赋七绝》P.341以悼亡妻。

浙江督学副使、武进薛应旂完成《静庵萧先生墓表》:“先生卒之二十年,其门人武进薛应旂以视学过先生里第,拜遗像,而寻宿草之墓焉。勉、饬以墓未有表,遂嘱之。”以《墓表》称其亡于“嘉靖甲午(十三年,1534)”,则该文应完于是岁。见《萧鸣凤与〈金瓶梅〉》P.423

是岁,其友陈海樵五十,建成息柯亭(在今塔山)、曲池(在今第六医院),作《海樵山人新构二首(息柯亭,亭北有清啸台。)》P.56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

三十四岁。《畸谱》

《送薛鸿胪左官袁州》P.188(注:“兴牵春水雁,心断早朝鸡。”薛应旂离浙,时在春日。“先生至以全浙无一生可与语,独庶几于某焉。”《奉督学宗师薛公》P.455)

萧鸣凤因薛应旂作《墓表》之谊,亦往杭州送别,渭作《答赠王山人济川》P.754 萧离杭时,渭又作《钱塘送王间川》P.348 “别后长须已皓然”,时萧须已全白。“真愧相知十五年”,自嘉靖十九年始。《萧鸣凤与〈金瓶梅〉》P.232(下段同)

薛应旂《方山先生文录》由东吴书林刻印出版,作《涵叔往常州索诗当饯》P.264 “宜兴谷雨正新茶,掌故先生况倩家。”自注:“倩见杨雄《方言》,毗陵关神祠内有僧守松狂草碑。”以此喻《静庵萧先生墓表》。《墓表》在《文录》卷二十一《墓表•墓碣铭•墓志铭》之首篇。(注:谷雨在万历十年九月公历改历[1582年10月5日改为15日]后,为4月19日或20日,改历前应为9日或10日。此年三月初一为4月2日)

梅雨时节,萧鸣凤为季本七十寿,刻印出版其《诗说解颐》,由渭代作《诗说序》P.521 “会稽季先生所著《诗说解颐》凡四十卷,吾取而读之”,“吾读之解颐焉,因为之刻,刻成而请序,遂序之。”(注:会稽季先生为季本。从《序》看,疑为代山阴萧鸣凤作,为季七十寿,故暂系于此年。)《萧鸣凤与〈金瓶梅〉》P.310

并作有《蛙声》P.294 “草际不知何物语,灯前直听几宵阑”,记述他听萧讲述《金瓶梅》故事(时书稿疑在季本处,其以“廿公”之名作《跋》约在此时)。同时作有《鸡声》、《蝇声》、《蚊声》P.293-P.294

秋,白鱼潭张叔学(《金瓶梅》人物孟玉楼原型王张氏之弟)六十寿,往贺,作《寿张叔学》P.267 以“船归菱面叶田田”,“手摘红鲜入绮筵”系此。

九月十三日,季本七十寿辰,作《奉赠师季先生序》P.515 “嘉靖甲寅,先生始周七十,适远游同门某等谓长侍者或有所见闻于师,则使渭叙言以祝于家。”《书札》P.1304 “适会令婿于季宅,因知吾丈留神于区区,感何可喻!”(疑为致萧鸣凤书,婿即应可,为祝季本寿而来。)季本以“廿公”之名,为《金瓶梅》作跋约在此前后。《萧鸣凤与〈金瓶梅〉》中《廿公——会稽季本》

渭应萧鸣凤连襟、刑部尚书山阴何鳌之请,代刑部作《刑部题名记》P.1000(注:刑部之有题名,始自白昂[弘治六年八月至十三年五月,任刑部尚书];万镗复修之,但未及记而迁吏部,[其为嘉靖三十年三月任,十月改吏部。]何鳌三十一年九月任,至三十五年十二月致仕。)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

三十五岁。乙卯。阮公讳鹗视学,以第二应科,复北。《畸谱》

“今年春,宛平沈公始以才高,自大名改判吾府,职水利,兼治盗贼。不旬日,移摄余姚。”“渭表弟祝子某,公所延以师其子者,来委渭序言于诸士人之首,故渭有感于时事,而慨公之不可留也。”作《送沈公序》P.518 后作《沈府公尊君中舍挽章二首(中舍君官御史)》P.174

五月五日,“川沙洼倭贼流劫昆山、石浦等镇,佥事董邦政、游击周藩引兵追击,遇伏惊溃,藩被创死之。”《明通鉴》卫使白濬以“轻动”获罪,徐渭作《代白卫使辨书》P.466 对该文的评价:“何公鳌。先舅某与季师过杭,何谪参议归,住西兴驿。夜饮,师出《代白濬书》,读之,曰:‘西汉文字也,好如萧子雝’。”《畸谱•纪知》(注:西兴驿在萧山钱塘江南岸,隔江与杭州相对。)

“予尝追忆季夏时(注:《明通鉴》载:皋埠之役在六月七日),君(指吴成器)独驱遁贼百人陷皋埠泽中,其后,府中诸公与之持久,余短衣混战士舟中,观形势知其必败,乃策战守二事,草既具,复投诸匣中,叹曰:‘儒哉,儒哉,独无耳目人耶?’”《陶宅战归序》P.529(注:“然雅好结名士,居常策马驰袜首十数过王山人家,论时事,故山人以其战归也,谋余言以赠之。”王山人,萧鸣凤也。此文言及萧曾于“往冬”“挟策叩辕门”,论抗倭事。松江陶宅之战,在是岁八月初。谋划高(皋)埠之战有《拟上府书》P.461(注:吴成器,休宁人,嘉靖三十二年任会稽典史,因战功,擢会稽通判,后罢归。《明史》卷二O五,附《曹邦辅传》)。

《友人索赠刘府公以剿寇受赏》P.778(注:刘府公,刘锡,鸡泽人,三十三年任,三十四年离任。)以皋埠一战有功受赏。《明通鉴》

八月,第六次乡试不中。邻居郁言榜上有名,后嘉靖三十八年成进士,任颍上知县。《浙江通志》、嘉庆《山阴县志》

《送同府潘公入觐(潘公陪赴科诸生宴,时谬期渭,罢归,至是送公入觐)》P.779(注:潘公,名梅,顺德人,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五年任绍兴府同知。见乾隆《绍兴府志》卷二六。时知府刘锡调离,新任知府李侨未莅任,代为入觐。)

与吴兑在绍兴教训诸大府属兵四人。见《赠吴宣府序》P.539

深秋,上虞陈王政第二次上京会试,作《送陈君会试》P.131 “为君留却花三载”句,说明其首次会试失利,故系于此年。按《浙江通志》卷一三八,此人未中过进士。

十月作《内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还母所服,潞州红衫,颈汗尚泚,余为泣数行下,时夜天大雨雪》P.342 “黄金小钮茜衫温,抽摺犹存举案痕。开匣不知双泪下,满庭积雪一灯昏。”

十月,“庚寅(二十九日),杀前任总督南直、浙闽等省都御史张经、巡抚浙江都御史李天宠,并及兵部员外郎杨继盛。”《明通鉴》。

十一月,“贼由上虞渡曹娥江,犯会稽,典史吴成器引兵遮击之,禽斩三十余人。”《明通鉴》

“时乙卯冬仲既望也”。作《龛山之捷》P.1294

《龛山凯歌(为吴县史鼎庵)》P.339

作《会稽吴侯生祠碑》P.614 赞吴成器抗倭之功。(注:据康熙《会稽县志》载:“祠在开元寺[今市人民医院],再建于曹娥江蛏浦、陶堰。”文中言:“今曹娥江其一也”,可见应迟于开元寺之祠。现暂系于此年。)

冬日,大雪,作《雨雪十首(和韵奉酬季长史公)》P.861 《徐渭集》缺两首。诗中有“何处取将春意看?”句,说明季本已读过《金瓶梅》,而渭想读而未见到。从“春意”来看,原书稿已有自然主义的性描写。以“东郭先生”称萧鸣凤,并记其雪天趣事。时萧避倭乱于山区。《金瓶梅》书稿埋于大树底下。《萧鸣凤与〈金瓶梅〉》P.311

十二月十四日,“官军合攻乐清之贼于嵊县,歼之。”《明通鉴》

嵊县令吴三畏筑城始于上年,终于此年,《应吴嵊县筑城》P.205,据诗中“骄夷莫轻入,清夜听传旌”句,应作于嵊县之战以后。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

三十六岁。《畸谱》

正月初二,福建倭流入浙江界,留守官王伦督容美土司田九霄等扼之于曹娥江,不得渡,还走。官民追及之三江民舍及黄家山等处,歼之。《明通鉴》。

《吴使君(鼎庵)马》P.116 “使君侍其尊君判郴州,就应募,从征麻阳,得此马。至是为会稽典史,数乘之搏倭寇,进止常会人意。其在白米堰射中贼额,二十步内,贼从东趋刺左胁,时手尚占弓矢,马不辔而西驰,事尤奇异。一日余过官舍,令出马视之,四顾而立,为之爽然。” (注:吴使君,为吴县人史鼎庵。按此,史[《会稽县志》记载为朱自强,蒙阳人,三十四年任]已替吴成器为会稽典史。吴擢浙江布政使经历,适父丧应告丁忧,胡宗宪奏请夺情留任,擢绍兴通判。)

作《晚映堂中歌(书某君花障子,时予有远行)》P.148 据“屋角春寒栖暮鸦”,“明朝佩剑千里行”句,时在春寒,且渭春日远行仅有武夷一次,故系此。另有《姚崇明晚映堂》P.270 姚为渭之“邻舍”。姚崇明为姚姓曾官崇明者,但未见志书。

正月,“往延平(注:今福建南平)滞内兄(注:潘涛,字子起)官署。”《春祭先墓文》P.658

“予素慕武夷之胜,因内兄潘君丞顺昌之属驿,籍其仆马,往游焉,遂得友余君于顺昌。”《送余君(有序)》P.742 (注:此诗作于数年后,余来绍游览,将别之时。)

此为首次游武夷,从诗作可明线路:《日暮进帆富春山》、《七里滩》、《发严州,舍舟登陆,纵步十五里,憩山麓丛榛,远眺江中怪石》、《将至兰溪夜宿沙浦》、《江郎山三片石高顶,树生沉香,人或拾其朽落。又有小池雾雨,鱼辄飞去,人相传鸟衔游鳞向啄,坠子生长》、《早发仙霞岭》、《自浦城进延平》、《夜宿丘园,乔木蔽天,大者几十抱,复有修藤数十寻,县络溪渚》P.61至63、正月《十五夜,抵建宁(注:今建瓯)通都桥玩月》P.780、《夜宿通都桥(桥长数百步,上构屋百楹)》、《十六夜宿叶坊(注:今建瓯西北崇溪西岸叶坊村)玩月》P.173 《湆澹滩》、《泛舟九曲》、《武夷道士示予魏王子骞蜕首见紫气》P.64至65 《送丁子范(时予方入武夷)》P.350 《入武夷寻一线天,道中述事二首(得岩妪,乞茗)》、《武夷一线天》P.344

《言游武夷道中,抚景因忆往年尚宾吕君天台之约》P.221 《泊舟武夷之五曲,谒紫阳精舍,憩大隐屏,复过仙人掌,抵其颠天游观中远眺》P.217 《顺昌道中新晴》P.172、《大王峰半壁,闻人语,见炊烟,众以为仙,予疑是道流悬栖张垓尸解之洞》P.172

《顺昌诸友约陪游武夷,后俱不赴,道中追忆》P.815

《题内兄家所藏画鹿一篇(时予游武夷,寓其驿署)》P.721

《二月十三日,自顺昌返越,复过延平,宿剑潭》P.217 《延平津》P.115 《谒延平先生祠(先生少时往往醉驰健马)》P.172

三月,俞大猷代刘远任提督、浙江总官兵,兼辖苏、松诸郡。《明史》卷二一二《俞大猷传》

《送诸翰君北上(南明)》:“太史有光辉,移家向帝畿。”P.755 (注:诸大绶此年三月十八日得中状元,迁家北京。)

“某小子独于前年(指嘉靖三十五年)春,始谋一侍讲席,既附舟以行,又以溃寇萧显自松江走乍浦,大战海宁,关市戒严,乃复自杭返越。”《奉督学宗师薛公(注:为薛应旂)》P.455

四月二十三日至五月初,“浙西柘林、乍浦、乌镇、皂林间,皆为贼巢,先后至者二万余人。”《明通鉴》

严氏女亡,作:《宛转词》P.171 《湖严氏有二女,其翁以长者许渭继室,渭自愆盟。顷闻为海寇断其翁臂,二女俱被执,旋复放还,便已作宛转词怜之。后知其长女被执时,即自奋堕桥死,幼女放还亦死,因复赋此。宛转词中覆水句,正悔愆盟也》P.172 又作《严烈女传》P.1045

此战,彭应时阵亡(嘉庆《山阴县志》传中记为三十七年,误)。作《彭应时小传》P.628(注:彭,山阴人,渭曾从其学剑,见嘉靖十四年。)

五月二十日,“倭解桐乡围,以徐海之听抚也。”时“巡抚阮鹗在围城中”。《明通鉴》新昌吕正宾(名光午,一名文,字正宾,号四峰,别号长离),“督抚阮鹗困桐乡,午单骑破围,杀倭数百解围。阮欲官之,不允,遂赠米五百石,光午全部分给当地饥民,仍以空橐而归。”《新昌县志》第十三编《人物》

为正宾兄寿,渭赴新昌。途中作《清风岭》P.239 在新昌有《正宾以日本刀见赠,歌以答之》P.126 “解刀赠我何来者?断倭之首取腰下,首积其如刀有余,为寿兄前人一把。”《赠吕正宾长篇》P.113 《瑞荆篇为新昌尚宾吕君乃弟赋》P.780 后,又有《赠吕山人》:“不知天姥山中客,十载关门傲长官”。P.339(注:吕之去职,与长官不和有关,故前诗中有“吕君何不持之向燕市?”之劝。)“吕山人刻续稿成,使其弟尚宾持送予,使论序。”作《吕山人诗序》P.901(注:吕山人,名光宇,字用宾,系正宾兄。)

在新昌,另有《赋得渔人网集澄潭下二首》P.299

《丙辰八月十七日,与(丁)肖甫侍师季长沙公,阅龛山战地,遂登冈背观潮》、《十八月再观潮于党山》。P.65

九月,绍兴通判吴成器母八十寿,作《赠吴通府公母夫人序》P.943

冬日,作《与吕君》P.1018 寄正宾。“夏间幸得一挹丰神”,“继惠鳞腊百头,兹复以薰桔百饼,兼之佳诗。到时值雪下。”

冬日,在瓜渚湖庄读完《金瓶梅》书稿。作《山水》P.1313 “野夫偶读《宣和谱》,为写寒塘雪霁图。”以《宣和谱》隐代《金瓶梅》。《萧鸣凤与〈金瓶梅〉》P.356

“上海诸先生始以治毛氏诗得岁贡,授学官,历教余姚、山阴两学官,生徒千余人,有效验,遂移教授荆府。”《送诸先生序(代)》P.522 (注:嘉庆《山阴县志》载,“诸应潮,上海人,嘉靖三十年任教谕,”三十五年离任,“府志作‘应朝’。”据“予视县久知其人”,系代山阴知县叶可成作。叶,吴江人,三十二年任,三十五年离任。)

十二月,萧鸣凤连襟、刑部尚书何鳌致仕,归山阴。《明史•七卿年表》。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

三十七岁。季冬,赴胡幕作四六启京贵人,作罢便辞归。《畸谱》

正月十三日,“改巡抚浙江阮鹗于福建,其浙江巡抚命总督胡宗宪兼理,从赵文华之请也。”《明通鉴》

春,“授经陈平湖县中”,故未亲祀。《春祭先墓表》P.658

作《送山阴李公序》P.545(注:李用荧,高唐人,三十五年十一月任,三十六年二月“为御史所诋,将诣部受改”,在山阴为政仅三月,渭“以公之命往授经于平湖”,始归,道中遇李一行。应侄子骏之请,作此序。)并有《送李县赴调(养虚公)》P.823 以“公道于今何处求”为其叫屈。

三月四日,胡宗宪进兵舟山岑港。此前,渭作《拟上督府书》P.463,策划岑港之役;此后,又作《代祭阵亡吏士文》P.656 《代祭许通判文》P.656(注:许通判,名元祥,鄞人,南京兵部尚书张邦奇之婿。嘉靖十七年与胡宗宪同科进士,其知寿光,胡知益都。时胡提师驻四明,遇许弟,知其亡已逾年,“官不过判府,年仅跻六十。”由渭代作祭文,命县祭之。)

六月一日(6月26日),渭之表外甥、萧鸣凤之子:女行、女思从南太学赶赴母亲60寿辰途中,在浙江翻船出事。次日,消息传来,萧婿应可赶往出事地点了解详情,托渭前往照料,渭有《代某往寿》P.812 三日,为表姐、萧夫人生辰,渭作《寿星画》P.861 随之,噩耗传来,渭又作《雪里荷花》P.1316 中有:“莫怪笔底有差池”句,可旁证萧作《金瓶梅》。萧鸣凤不顾七旬高龄,亦赶赴现场,渭有《张太君六十诗(太君之生为六月三日,顷诵经却荤)》P.764 女行(约1515-1557),终年约43岁;女思(约1517-1557),终年约41岁。《萧鸣凤与〈金瓶梅〉》P.259

“某于八月十五日接到会稽县发下绵纸五百张,笔三十管,墨五定,并类抄明台牌词一纸,别帖一封。某窃见牌词及帖封面俱开徐生纬字样,不系某名,且事属撰文,某自揣分量,不敢叨冒,遂将原封帖并所领物并送还县。良久,县复差人俱到所以,云当是某,方敢启封。……某近日患病,不能至省,须病稍愈,即当驰谒明台。”《奉按察胡公状》P.461 (注:胡即胡宗宪)

八月廿一日,“赵文华罢”;九月初一,“革赵文华职为民”。返乡(浙江慈溪)途中,“卧舟中,故病蛊,一夕手扪其腹,腹裂脏腑出,遂死。”《明通鉴》

代督府胡宗宪作《祭赵尚书文》P.655

《赠陈君(陈奉敕命往日本羁致王直者,直非陀横比,取海岛之雄,略相似耳。)》P.176(注:陈君,名可愿。嘉靖三十四年,与蒋洲奉命谕日本国王。陈于三十五年四月返;蒋于三十六年八月返。)

九月十三日,“杀前锦衣卫经历沈炼,宣大总督杨顺、巡按路楷等,承严嵩指构也”,“诏斩之宣府市,戍子襄极边。”《明通鉴》

十一月初六,“总督浙直胡宗宪,以计诱海贼汪直,诛之。”《明通鉴》

《寄朱君邦宪(朱尝寄惠〈素问〉,时督府胡公诱缚王直)》P.235(注:据“远寄方书慰病身”句,渭时在病中。)(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朱邦宪,名察卿,以字行。上海人,太学生。父豹,字子文,正德进士,官至福州知府。据“雁去鱼来复几春”句,两人书信往来已有几载。见隆庆元年。)

十二月,始赴胡宗宪幕,是夜,作《胡令公镇浙,海寇远循者逾年,至是有为风所迫者不得去,已分遣将吏,指授方略往击之,而公犹亲出视师,因以附循郡邑。旌盖出郭门,诸将告捷者纷至,抵萧山,又至,章疏再三易而复上。是日,渭自家驰诣幕中,秉烛燕语,不胜欣庆,赋此奉呈》。P.225

代胡宗宪作《擒王[汪]直等降敕奖励谢表》P.431 “作罢便辞归”。《畸谱》

胡宗宪得白牝鹿。“且地当宁波定海之间,况时值阳长阴消之候。”见《代初进白牝鹿表》P.430(注:按此,得鹿在冬至之后,是岁十二月初一为公历12月21日,万历十年始改用新历,相差10日,故此年冬至在十一月下旬。以时间推测,获鹿应在十二月徐渭返绍之后,作表约在次年春。)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

三十八岁。孟春之三日,幕再招。时获白鹿二,先冬得牝,是夏得牡,令艸两表以献。科戊午,复北。冬迁住塔子桥。《畸谱》

正月三日,“幕再招”。

正月七日(1月26日)为人日,恰遇立春,作《人日立春》P.824 诗中言:“遥献美汤怜送节,更闻金胜簇新春”。“东阁早时闻一曲,却令和客不胜新。”时渭尚在绍兴,为答胡宗宪而作。“东阁”一句,与拟献白鹿有关。“金胜”系指得汪直。

二月二十三日,岳父五十五寿,约此前,连襟史楹已亡。渭儿枚,楹儿槃(叔考,约1551-1630)时均馆于外公外婆家,后忆及当时情景:“为甥于馆,翁妪实天。今拜于貌,能不怆然。两女而夫,中道弃捐,饭翁饭妪,实维两男。斗粟可舂,已哉越关。”作《妇翁妪像赞(时伯方讼其季)》P.987

春,“以书记从督府驻师于鄞”。《春祭先墓文》P.658

“嘉靖丁卯(注:误,应为丁巳)冬,朝廷既生得海酋(汪)直,其明年正月,遂下令尽诛其夷党之在岑港者。”《赠李都使序》P.528(注:此文系应吴成器之请作,赠广东都指挥李公。)

在鄞,作有:《集鄞汪君良修宅,分得罗汉碑,限韵二十,嘉则得画竹》P.117 《赠杨叟(能诗,亦谈奇策,鄞人)》P.240 《客鄞述怀》P.223 《与客登招宝山观海,遂有击楫岑港一窥贼垒之兴,谨和开府胡公之韵奉呈》P.231 《风涛拍天,登招宝山下仙人洞饮眺,僧海东洋指说观音洞在下,竟不得游》P.338 《即席赠孙相士(呼军中某侯似虎,呼余鸡中鹤也)》P.230 《睹孙养静为推予命,无以酬之,因其索号诗,赋此以了人事(孙目双瞽)》P.237

“时挟一儿以行”。是年,枚儿十四岁。《海上曲五首》P.59 《石门篇赠邵大佩》P.127

三月十六日,“逮福建巡抚阮鹗”。《明通鉴》代《胡总督谢新命督抚表》P.430 “任兼督抚,一方文武之司,镇重浙闽,万里华夷之会,抚躬知感,受托思危”。(注:从“镇重浙闽”,可知,此表应在三月十六日之后,胡新命兼执掌闽事)

代胡宗宪作《初进白牝鹿表》P.430 《明通鉴》载:四月八日,献于朝。后又代作《初进白鹿赐宝纱采段谢表》P.430

五月三日,《吴子明际访蛟门,访沈嘉则诸名公》P.805(注:明际,吴系子也。)

《白牝蛟二首(招宝山东行若干里,洋也,白牝蛟宫之。相传是千年物,遂名其所蛟门。而向所诒海酋汪直之倭商住岑港者,自春抵夏,屡进剿屡阻于雨,人言蛟之崇也。幕中醜骂蛟,俄而雨如注)》P.257

代胡宗宪作《谢阁下启三首》,凡四次,分呈严嵩、徐阶、李本。但未记明时间,以李本于嘉靖四十年五月十六日以母丧去,返归绍兴余姚。《启》之作,应在此前。

四月初八,“总督浙直胡宗宪得白鹿于舟山,献之。”“是年之春,新倭大至,严旨责宗宪。宗宪俱得罪,上疏陈战功,谓‘贼可指日灭’,所司论其欺诞,上怒,尽夺诸将俞大猷等职,责宗宪,令克期平贼。”“而赵文华已死,宗宪失内援,见寇患未已,思自媚于上,遂有是献。上果大悦,行告庙礼,厚赉宗宪银币。”《明通鉴》

“表进,上大嘉悦。其文旬月间遍诵人口。公以是始重渭,宠礼独甚。”陶望龄《徐文长传》P.1339

《代初进白鹿赐宝钞彩段谢表(时鹤降醮坛)》P.431

五月十日,作《雪梅花图》,约在此前后,作《游石宕二首》均见P.142 以“镬汤火宅住七年”句,系此。自三十一年移目莲巷至此七年。

作《丰吏部公邀泛西湖观荷,明日寄作,令与嘉则叙父追和》P.178(注:“丰吏部公”丰坊,鄞人。字存礼,后更名道生,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正德十四年解元,嘉靖二年进士,除吏部主事,以吏议谪通州同知,罢归。家学深远,有万卷楼。高祖寅初,洪武中征为国子司业,曾祖庆,正统四年进士;父熙,弘治十二年榜眼,侍讲学士。均有名声。《浙江通志》卷一三一、一三二、一三七,《中国人名大辞典》P.1725

秋七月,在鄞,作《赠相士》P.175 以“节钺下明州”,“市上立清秋。碧眼胡僧避”,系此。

《寓穿山感事》P.224 《游驱岩二首(有序)》P.218

胡宗宪又得白牡鹿于徽之齐云山。作《代再进白鹿表》P.432

闰七月十八日,明世宗见白牡鹿。“上以一岁中天降二瑞,遗朱希忠等告谢元极宝殿及太庙,廷臣上表称贺。升宗宪俸一级。”《明通鉴》

作《代再进白鹿赐一品俸谢表》P.433

约在一献或再献白鹿后,徐渭之名声引起季本的忧虑,疑其以《易》中乾之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为主题,致信渭,渭作《读龙惕书》P.677 以“自然”为旨作答。“渭小子感先生之忧道,识先生之苦心,虽志气不前,而盘姗思振。非以多言敷衍,期于毕露疮瘢。伏览兹文,怅焉援笔,既请正于函丈,将遍质于同襟。”可参阅《先师彭山先生小传》P.628 康熙《会稽县志》卷二四《季本传》

八月,第七次参加乡试,不中。八月十四夜,最后一场前夕,作《十四夜》P.224

是科,张元忭得中举人。

“戊午,总督胡宗宪改(三茅观)三清殿为元武正殿。”《浙江通志》卷二二六。三茅观在杭州吴山南之七宝山东北,山南七宝峰原为杭城观潮最胜处,石壁刻有“吴山第一峰”。秋,渭作有《三茅观观潮》P.113 冬,《雪中访嘉则于宝奎寺之楼店》P.344(注:宝奎寺在杭州吴山。)又作《与姚山人、刘卫佥、沈嘉则、吴道官三茅观眺雪》P.176 《程君索寄其师周中阳》P.351 “踏雪吴山遇一人,自言师者是真君”系此。《饮云居松下眺城南》P.177 亦作于此年冬(据“江色上松寒”句,云居山,东邻七宝山。)《分赋得吴山送俞君还赣》P.176 亦应作于此(据“吴山碧石头,雄抱浙江流,大可兴云雨,微还适览游。常登应结恋,乍别不能留。”)

《肖甫病目,三年始愈,喜而赋之》P.224 以“片片暮云收海峤”,“相逢不用摩挲看,认我年来衣上尘”,系于此。又作《书丁肖甫眚退卷》P.976(注:丁肖甫,见《肖甫诗序》P.534 “肖甫与吾结发而同师,至十六七而始分,又六七年而复合,合而复同师也。始同师时,同学为干禄文字,既而分则同有事于词家,又既而合,则同有事于道。”)

作《胡公文集序(柏泉公)》P.518 “往渭冠时,得见今右布政使胡公边事疏于师季长沙公所”,“后十八年,公自家起为浙江按察使(据《浙江通志》一一八,曾任提刑按察司使,右布政使)。”,“而公固偶见渭所为文于师所,赏之,令渭来见”,“盖渭始谒公时,亲见公束带阶迎,同食饮,从容谈说,退必导于其衙之门”,“一日,师谓渭曰:公尝与余言,似欲子叙其集。”(注:胡松,字汝茂,滁州人,嘉靖八年进士,任山西提学副使时,于卅年秋,上边务十二事,嘉靖四十五年四月任吏部尚书,十月卒。《明史》卷二O二有传。)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

三十九岁。徙师子街(注:今鲁迅西路)。夏,入赘杭之王,劣甚。始被诒而误,秋,绝之,至今恨不已。《畸谱》

《代贺严公生日启(时年八十,正月望后生日)》P.444(注:严公,指严嵩[1480-1567],是岁正月二十三日为八十大寿,见《明通鉴》。代胡宗宪作。)《又启三首》P.445、P.446、P.447 代胡宗宪作,分送严嵩、徐阶、李本各一首,共三次。

作《寿中军某侯帐词》P.667 以“庸知嘉诞,乃属首春”,“衙开江畔”,系此。

送张元忭上京会试,作《送张子荩春北上》及《赋得紫骝马送子荩春北上次前韵》P.774

春,作《春祭先墓文》P.658 记“再前年”、“前年”、“去年”三岁不亲祀之原因,预告“卜三月十八日往赘之”。

“已未之春,游慈感寺晤内惺上人,出示智舷诗书卷,请予图之,因为写此并赞。”《楚石上人钵赞》P.1308

《送胡通政入闽(敬所,君有同年御史大夫镇闽。)》P.220(注:胡通政,《府志》未见,暂系此。)

夏,入赘杭之王,有《纳妾诗》P.187(注:时有三月十八日及夏两说,从“新香异旧香,昔年曾射雉,此日复求凰”看,初尚满意。)“秋,绝之。”《拟吊苏小墓》P.280 “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 《竹枝词二首》P.350 亦为此段姻缘的写实。

《奉督学宗师薛公》P.455 致书薛应旂,信中言:“明年二、三月间,纵不为请教计,必为候起居计,以一泄数年以来,犬马瞻恋感激之衷。” (注:此信托钮常州[钮纬]公子[钮鼎岩]带去。)

八月,作《寿中军陈侯帐词》P.668 以“顷者中秋在望,嘉诞其时”,“衙开城北,路接西湖”,系此。并作《纯阳子图赞(并序)》P.582 “中军陈侯,雅尚道术,既喜得斯图于其友人,遂令予赞之。”

“嘉靖己未,秋,九月廿有六日,恭逢督府明公(注:胡宗宪)之生辰。”作《上督府公生日诗(并序)》。P.319

《赠府吴公诗(并序)》P.229(注:吴公即原绍兴通判吴成器。“而今年台温之捷,公之伐又最高,公既让美不言,而世之公道将遂因以澌没,乃用鸣之以诗。”)

《代胡通政送优人》P.873 以“李广归自南山坞”系此。胡自闽归。另有《送林某二首》、《设代林某答胡通政》P.375(注:优人姓林。)

作《白母传》P.626 “白母者,山阴某里葛氏女也。年十六,归白公瑾。”谨,成化十四年进士,“为分宜知县”。次年,白母“着公之服,升堂俟贼。”嘉靖十五年至十九年,汤绍恩任绍兴知府,“府若两县学诸生数百人,以母走告知汤公,公令榜其门”,“榜声绝而母逝矣”。白母系白受采祖母,参见万历九年。(注:“假令母”,“不为妇人,在今日得提数万之众,以与闽越东夷之寇相从事,其所谓敏给而奇者,又不知何如也!余于斯重有感焉。”故暂系于此。)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

四十岁,聘张。《畸谱》

正月,《代贺严阁老生日启》P.883 代胡宗宪作,时“既跻八秩之遐龄,新添一岁”,即八十一岁生日。

二月初八,“论禽海贼汪直功”,从廷议,“诏加(胡)宗宪太子太保,左都御史。”《明通鉴》作《督府胡公新膺加荫(加太子太保,左都御史,一子荫锦衣千户,[梅林])》P.321 并代胡作《封先谢表》、《荫子谢表》P.436、《辞免加荫表》。P.1284

三月,徐阶入阁九年,三考后,渭作《代贺徐阁老考满启》P.884 中有“某身拘职守,心切抠趋,遥望台看,遄兴斗仰。”句,为代胡宗宪作。徐阶,是岁八月晋太子太师。

五月“乙亥(初十),总督浙直胡宗宪上疏,‘请得节制三省巡抚及操江都御史,如三边故事’,从之。寻晋宗宪兵部尚书。”《明通鉴》代《作改兵部尚书谢表》P.437

“八月,戊戌(初五),胡宗宪复献灵草五,白龟二,上悦,名曰‘玉龟仙芝’。”《明通鉴》代胡作《进白龟灵芝表》:“乃有浙民邵祥入山,觅得灵芝凡一十本,高大殊常,方掘地起芝,见一白龟蹲蛰根下。”又代作《谢钦赏表》均见P.881

九月廿六日,作《寿胡令公(时督抚浙、直、江、福)》P.816 贺胡宗宪生辰。

约是年,重修昭庆寺。代胡宗宪作《昭庆寺碑》P.613 嘉靖三十六年六月,“倭夷寇杭入湖墅,当事者恐其区广为贼薮,命火之。”碑中言:“始宪皇帝(成化)竟营此,命下之日,乃有淑女产于杭(即孝惠邵太后),实生睿皇帝(兴献王),传今上圣明(嘉靖),入嗣大统。”(注:邵太后,成化十二年封宸妃,而宪皇帝重建此寺,约在此前后,与邵太后之生,相去甚远。渭之记有误。)

是岁,友陈海樵卒于南京,作《哀四子诗》:《陈征君(海樵)》、《两萧太学(柱山、盘峰)》、《沈参军(青霞)》。P.66~67(注:陈海樵系朱赓岳父。萧柱山及萧盘峰,为萧鸣凤之子,渭之外甥,字女行、女思,均为太学生。沈青霞被杀于嘉靖三十六年。)后,有《书陈山人九皋氏三卉后》P.573 以“予见山人卉多矣,曩在日遗予者,不下十数纸,皆不及此三品之佳。”暂系此。

冬,《送诸公子北试(父殿元,官侍郎)》P.711 送诸大绶之子赴明年顺天乡试。



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

四十一岁。取张。应辛酉科,复北。自北崇渐赫赫,予奔应不暇,与科长别矣。《畸谱》

春日,作《短褐篇送沈子叔成出塞》P.717 沈襄出塞寻父炼遗骨,“当时洒血向何地,岁月今已三年多。万帐丛中拾骨骼”,“子出北塞予南征,为倾斗酒都门外。”

“渭失欢帏幕,动逾十年,俯托丝萝,历辞三姓。过持已见,遂骇众闻,诋之者谓矫激而近名,高之者疑阴忍以有待。明公宠以书记,念及室家,为之遣币而通媒,遂使得妇而养母。然渭于始议之日,曾陈再让之辞,蒙召中军,托以斯事,久而不报,付之无缘。畴知白璧之双遗,竟践黄金之一诺,传闻始觉,坐享其成。”《谢督府胡公启》P.449 娶张氏,作《月下梨花四首》P.226 时约在春二月,颇为中意。

“五月,乙亥(十六日)大学士李本以母丧去。”《明通鉴》李扶柩返余姚,过杭州,渭代胡宗宪作《祭太夫人(四首俱幕草)》P.657、P.1048 “令子明公,不我遐弃,庇福提携,于兹两纪。”“闻母之讣,宁不悲楚,灵旐南旋,路出武林,哭母于旅,敢布下忱。”李遂不复出。服阙后吕本建吕氏始祖祠于余姚,渭作《记》。P.607(注:李本,原姓吕,因户籍误记而为李,后复之。)

《祷雨诗,友人索颂邵府公》P.782 “总谓承膏无寸土,分凉犹到读书斋。”(注:邵龄,直隶休宁人,嘉靖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任绍兴知府,但其间未见有旱灾记载,以诗中句,系于是岁)

炎暑,代胡宗宪撰《镇海楼记》完成,推荐“友人府学生张道”书碑。《奉答少保公书三》P.459 镇海楼“嘉靖三十五年九月又火,”“至于今五年,”“而楼适成,故从其旧名曰镇海。”《镇海楼记(代)》P.611

八月,第八次乡试不中。这是渭参加最后一次乡试,正如《自为墓志铭》所言:“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P.639 返绍,作《省试周大夫赠篇罢归赋此(赠篇有“天池欲化龙”句,莓崖)》P.178 遂病。

徐族西河二兄七十寿,作《赠族兄序》P.951 “二十年中,诸君子之迹熄而微泽,抱经者或不得仕”,徐纲为嘉靖二十年进士,故系此。

九月,胡宗宪“奏言:‘贼屡犯宁、台、温,我师前后俘斩一千四百有奇,贼悉荡平。’帝悦,加少保。”《明史•胡宗宪传》当时“君(指胡宗宪)从闽海下南昌,正值中官降玉皇。”《君从》P.216

作《贺徐公生日启》P.448 有“十年相业之俊伟”句,徐公即徐阶,代胡宗宪之作。以“适应清秋”,“庭垂萸菊”系此。

《奉答少保公书》P.458 言及病状:“渭犬马贱生,夙有心疾,近者内外交攻,势益转剧”,“前日禀辞明公,疾已发作,道远天暑,抵家益增。”“缘渭前疾稍增,夜中惊悸自语,心系隐痛之外,加以四肢掌热,气常太息。每因解闷,少少饮酒,即口吻发渴,一饮汤水,辄五六碗吐痰,头作疼,尽一两日乃已。志虑荒塞,兼以健忘,至于发毛,日益凋瘁,形壳如故,精神日离”,并称,“天气入凉,渭即驰诣门下。”

渭在绍休养。是岁为萧鸣凤从王阳明游(弘治十五年,1502)60年,亦为构思《金瓶梅》(嘉靖元年,1522)40年。深秋,作《王山人道中六十》P.302 “梅花梅蕊记生辰,东郭东门隐者身,生计养鱼仍捕獭,深秋熟果半分邻。悔将兵略再三谒,更作诗人(注:第一回中作者自称)四十春,莫道尊前无采袖,伏生一女老传经。”以“东郭东门隐者身”与西门庆相对,喻作者,为《金瓶梅》构思于嘉靖元年的唯一史料,亦可证明萧鸣凤生于戊申(弘治元年);也是该书早期流传的记载,至少说明其已读完及修改完《金瓶梅》上半部,对官哥生日不同说法作了考证,其隐有萧的生日。末两句说明女行女思已亡,借用伏生女传《尚书》的典故,说传《金瓶梅》也唯靠其女(或婿)。详见《萧鸣凤与〈金瓶梅〉》。P.237

约与上同时,作《王子小像》P.588 “相君之肥,饱德于中,所以不愿人之膏梁。古人有言,有后于鲁,不果征乎?穀也丰下。”引用《左传•文公元年》中,叔服相公孙敖二子的话,以《金瓶梅》表面记述山东故事,故有“有后于鲁”之说。《萧鸣凤与〈金瓶梅〉》P.250

九月廿六日,胡宗宪五十大寿,前往祝寿,作《少保公五十寿篇》P.954 《赋得战袍红(时少保公得琐瞎刺,制袍命赋)》P.178 《君从》P.216 “坛中祝寿千官满”。由此可推定胡宗宪生于正德十年(壬申,1512)九月廿六日(注:嘉靖二十九年[1550],罗洪先序本《紫微斗数全书》亦记为此生辰,并言时为寅时。)仍返绍养病。行前有《送绩溪胡氏两公子》之作,P.803(注“那堪分手在河梁”句,系寿后,同时离去。宗宪两公子至淳安,为知县海瑞所拘。)

隆冬,“某初闻玉体违和,即买舟渡江,连日诣幕下”,“又闻旌节日下便还”,“遂投寓省城”。《奉答少保公四》P.460

“十二月廿二日伏奉使命,即于廿五日动身。”《奉答少保公五》P.460

过富春江,拜《严先生祠》P.179 诗中有“山霭销春雪,江风洒暮林”句,可知时在春日的傍晚。(注:明年正月初一为1562年2月4日,在1582年改历前,立春应在1月25日或26日即此年为农历十二月廿日或廿一日,属“年里春”,故有春雪之说。)《严滩懊(并序)》P.786“幕至严滩,客有及子陵先生者,辄嘲之曰:‘老汉捏怪,终年著羊裘,老脾寒病耶?’呼笔札来,番旧案。不两句而石尤起,舟几碎。拟牲往祷,恐遣群吏笑。偷取两句灰之,誓于江曰:‘亟归当望祷’。”又作《七里滩二首》P.345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

四十二岁。随幕至崇安,再入武夷,至衢,入烂柯山。冬,枳生,为壬戌十一月四日酉。未几,幕被逮。《畸谱》

“至今年正月初二日到兰溪,偶遇差船,隔岸叫问,知明公的是初三日自广信取道徽郡。某即从兰溪起陆走徽,凡八日,欹兜疲马,兼以步陡峻岭,毳衣厌雨,鸟道入云,遂用颠顿。更拟向前迎候,才出休(宁)邑数里,身热骨痛,重以旧患脑风,不可复支,遂投止齐云逆旅,少用调息,伏候经临。”《奉答少保公书五》P.460 渭首次记述其“旧患脑风”。

此段历程另有:《从少保公视师福建,抵严,宴眺北高峰,同茅大夫、沈嘉则》P.225、《元夕休宁道中遥忆乡里》P.235 《两宿齐云下,憩逆旅,夜大雪,因复登眺》、《游齐云岩(时有所感)》P.232 《齐云岩(嘉靖间敕新之)》P.817 《雪中登齐云岩遥忆王仲房》P.861等诗作。

作《西江篇(少保公视师广信,遂入龙虎山祝圣寿,予方候于齐云,不至,是日冲雪还歙,寒甚,僵于驴背)》P.225 《次韵仲房瑞雪之什,与方衡州大夫并呈幕府》P.782 《至歙寄方阜民公子》P.344(注:方阜民系方延玺之子。延玺,嘉靖十四年至十七年为山阴令,歙人。)

《予自浙抵新安,登齐云,还浙,道中旅馆颇多奇景,而不成一字,至衢自嘲一绝》。P.351

在龙游,有《奉侍少保公宴集龙游之翠光岩(命与沈嘉则同赋,时方有闽之役)》P.322 《予过龙游,拜贞女徐莲姑祠墓,因感湖严氏女迹久湮,次壁韵》P.236 徐莲姑见《浙江通志》卷二一三及卷二二四。(注:时“莲姑祠下草初青”。)

《琉球刀二首(时客常山)》P.167

《行经玉山吊孙烈妇(孙,士人家也。无子,蓄一妾,身。遇贼袁三,妇欲全妾身,佯代之随贼。度妾去已远,始骂贼,贼刳其五内死。钱绪山公命作。)》P.816

《行经铅山游观音岩(云此地旧产七宝)》P.219 《将入闽,方许两君饯别分韵》P.342《将与嘉则入闽,方许二君饯别,分以五韵》P.205《武夷道中嘲嘉则堕马》P.351 《泛舟九曲,怀王君仲房(时余方入武夷,仲房别余濲水,赠以篇。)》P.67 《重游武夷》P.219 《幕府游武夷九曲,令拟诗(时两道者县居削壁下迎幕府)》P.802 《南浦桥》P.345(注:桥在今福建浦城县南门外)

三月,徐阶晋少师。《明史•宰辅年表》。

在闽,作《白鹇(少保公所遗)》P.179 据作于嘉靖四十四年的《白鹇殇(少保公至闽,提供馈之鹇一,兼丹笼以付我,我尚作五言律以谢之,后死于虱。)》P.88 另有《白鹇诗》P.137 《画鹰》P.125

自闽归,作《望夫石》P.343 《宴游烂柯山》P.343 “高山松柏绕旌旗,少保南征暂驻师。”“江南只数义乌兵。”时又作《凯歌二首赠参将戚公(南塘)》P.342(注:南塘,戚继光号也。戚,《明史》卷二一二有传。)《凯歌四首赠曹君》P.344 《天池号篇为赵君赋(江郎石上天池,有莲花,有鲤。)》P.299 此赵君“谍意取为双别号遂令人唤双天池。”

《自闽归,夜发桐庐,直溯大江,遥望海门,乍偃新月,水天一色,兴致旷然》P.173

《节慈篇为吴通府公祖母夫人赋(夫人新寡时,通府之父方提抱,后亦为州判官。叶子肃至自休宁,为索之,而作。)》P.821(注:为吴成器祖母作。)

《送子肃再赴闽幕》P.819 时叶子肃在闽为戚继光幕僚。

张天复“以考左调云南副使”,作《送张大夫之滇(昔提学湖广。内山)》P.181 《拟送巡滇者两首(先君后先两抚贼,叙劳仅得夔州府同知,不有名宦可祠耶?志可收耶?)》P.290

“五月,壬寅(十九日),严嵩罢,下嵩子世蕃于狱。”《明通鉴》内阁遂由少师徐阶主政。

五月廿五日,胡宗宪继母七十寿,未大庆,作《奉寿少保公母夫人序(继母)》P.942

六月十八日,“两广平巨盗张琏,亦论(胡)宗宪功,时嵩已败,大学士徐阶曰:‘两广平贼,浙何与焉。’仅赐银币。”七月十一日“上以近年边饷侵冒多端,特敕‘各抚、按官正已率属,严革积弊。’违者听部臣及该科参治。”一系列迹象表明对胡宗宪十分不利。《明史•胡宗宪传》、《明通鉴》。

渭拟请萧鸣凤向徐阶说项,萧似有意回避。徐作《寻王子三首(竹枝词)》P.847 “秋风吹叶下纷纷,几度寻君不见君。云里愁看雁行去,天边恼杀凤笙鸣。”“正是溪分两行水,又如天断一层云。”

深秋,胡宗宪幕散,沈嘉则、茅坤纷纷离去。

作《严江茅大夫见赠,赋答为别(鹿门)》P.817(注:茅坤[1512-1601],字顺甫,别号鹿门。嘉靖十七年进士,历任知县、礼部主事、移吏部稽勋司、谪广平通判、迁广西兵备佥事,大名兵备副使落职归。入胡宗宪幕。《明史》卷二八七有传)“惟应落帽当筵醉,那取从军载笔行。”作《答嘉则》P.817 “才子能文幕府收,将携箧剑副行舟。”

十一月四日,枳儿生。(注:渭为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动身,至此日,有304日。枳儿妊娠期[正常为280日]存疑。或此与杀妻有关。)枳,始称杜,改枳在万历年间。

十一月丁亥(初七),“南京给事中陆凤仪劾总督胡宗宪党严嵩及奸欺贪淫十大罪,疏下吏部,请下巡按、御史勘报,上命锦衣卫械系至京师。”《明通鉴》

“宗宪被逮,(其部将朱)先解官护行。宗宪释,还。”《明史•戚继光传》

“十二月,胡宗宪至京师。上曰:‘宗宪非嵩党。朕拔用八九年,人无言者;自累献祥瑞,为群邪所疾。且初议获汪直予五等封,今若加罪,后谁为我任事者?’其释令闲住。”《明通鉴》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

四十三岁。移居酬字堂。冬,赴李氏招入京。《畸谱》

正月十五日,张元忭赴云南迎父,作《灯夕送张君之滇,迓其尊人》P.797

以《镇海楼记》,得胡宗宪酬银220两,“持归,尽橐中卖文物如公数,买城南东地十亩,有屋二十有二间,小池二,以鱼以荷。木之类,果、花、材三种,凡数十株。长篱亘亩,护以枸杞,外有竹数十个,笋迸云。客至,网鱼烧笋,佐以落果,醉而咏歌。始屋陈而无次,稍序新之,遂额其堂曰酬字。”《酬字堂记》P.612

迁酬字堂。《告先主》P.662 “自观巷之宅失,而我考妣若兄嫂之主,至于今凡八迁,中间以讼寄主于人家者凡二。”“今复新居,自寄所迎,妥我考妣若诸兄嫂归于侨寓。某渐次图构,冀自今已后尚以永宁也。”

《初春未雷,而笋有穿篱者,醉中狂扫大幅》P.393 “腊尾春头试爆余,竹根惊笋两三株。却冯一匕硫黄末,竟夺雷州稳卧猪。”“雷州”即朱赓次子敬衡,曾任雷州知府,此诗可考酬字堂与曲池(今市第六医院)相邻。

作《寿徐安宁公序》P.956 以其八十寿。(注:徐曾知安宁,故尊称之。其为学诗之父。学诗,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任刑部主事、历郎中,二十九年以弹劾严嵩而闻名,有“上虞四谏”之一美誉,《明史》卷二一O有传。据文中"予自帷下士耳"及"又远在百里外,徒闭户伏处",系于此。)

作《龙溪赋》P.878 按文末“兹托号者之真,而庶几于赋号者之亦非无所因也”,此赋非为王畿(号龙溪)所作。以“乃有圣作物睹,云龙相从,君喜臣起,鱼水相得,虽在中而常侍,实处淄而不黑。栖志诗书,研精典籍,知乐水之称智,乃临流而托迹,悟江海之处下,合弥谦而受益。斯则琳铛不足以易其守,而恬澹乃足以适其情,故为士林之所贵,而君子之所称”来看,应为胡宗宪所作;且胡时闭居在家,其地安徽绩溪瀛洲大坑口村,村中有溪名“龙川”;胡氏宗谱以龙川冠之,故有“亦非无所因也”之说。

三月,李春芳出任礼部尚书。《明通鉴》

闽倭患告急,上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副之。四十二年四月戚继光将浙兵至。《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

沈明臣应邀赴戚继光幕。过绍,《风雨同沈嘉则辈集金氏牡丹园》P.728 为沈送行。时“海棠零落尽”(注:海棠二月开花。)又作《万里比邻篇赠嘉则》P.118 以“何地却少春申君(指胡宗宪),人生远游须及春”句系此。

四月二十九日,季本(1485-1563)亡故。有《季长沙公哀词二首(彭山)》P.180 “兹将于十二月二十囗日葬于会稽之横山里。而先生于渭,悯其志,启其蒙,而悲其直道而不遇,若有取其人者。而诸子又谓渭之为人,颇亦为先生所知也,于先生殁且葬,令渭为之状。渭不敢辞,谨以所得于见闻者,拭泪而为之状云。”撰《师长沙公行状》P.643

《送季子微北上(乃翁彭山老师服方阕,求志阁臣)》P.819

张元忭迎父归自云南。渭有《酌张氏山亭,时病疟,归后复自酌至醉,柬此》P.810 《予奇梅岭之松,客有夸予以滇者》P.810

中秋夜,《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P.58 《赋得浣纱石上窥明月》P.196 为子完父作《宣府万全卫经历杨公墓志铭》P.630 约在此前后。

因甥之请,为其岳父平水陈翁八十寿作《赠陈翁序》P.952(注:以“常两走武夷千里道”,“而不能一见翁于会稽诸山近在眉睫间者以自附于贤士大夫,予过矣”,系此。)《赠陈翁授官序》P.926

冬,应礼部尚书李春芳(石麓)之召,赴京。李春芳与张天复同科。详见《奉尚书李公书(石麓)》P.1020(注:此书作于明年春。)

《别罗仲文》P.739 “北去无人伴,难为孤旅情。赠我一童子,遂成千里行。”为首次北上进京,故系此。

《北上别丁肖甫于虎丘》P.818 “树连古道冬催雪,水泛寒灯夜泊船。”

《将游金山寺,立马江浒,奉酬宗师薛公(方山)》P.67 “当年国士知,昨夕鸡黍会。十载并一朝,倏已成梦寐。”(注:薛方山即薛应旂。)嘉靖壬子(三十一年),薛应旂以提学副使来浙校士,在绍兴山阴渭第一,祝继志在三四名,祝三十四年举人,三十五年进士(渭记有误),自刑部出佥江西按察使,领道曰南昌,后病亡,传其为南昌城隍。“其后,予北上过薛公,以告。”故系此,作《祝佥事为神于南昌》P.681 《金山寺》P.757 《焦山》P.242

途经淮阴侯祠,作《淮阴侯祠》P.133 以“荒祠几树垂枯枣”句,系于此。“丈夫勋业何足有?为虏为王如反手,提取山河与别人,到头一镬悲烹狗。”借为胡宗宪事叫冤。《漂母非能知人,特一时能施于人耳,观其对信数语可见,而古今论者胥失之。予过其祠,感而赋此》P.136 《崇崖》P.818 按“半留行灶减炊烟”句,应指孙膑事(见《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越列传》)崇崖疑在马陵道(在宿迁北)。《亚夫墓(墓在巢县,此亦虚传也。)》P.257(注:范增有“亚父”之称,其墓在今徐州市区。)P.484 《与梅君》中称为“泊淮时吊古者三首”,抄以赠梅国桢。见万历十五年。

《淮河成长吏索赠两台二首(果有龙蜕而徒之事,时潘工部役此)》P.288

作于嘉靖四十五年的“遥忆游燕日,逢渠始沛濆,沿堤倾大斛,摊瓦遍钭曛,物价离乡换,人情贵耳闻。”《元夕先一日,诸君俯屐小饮……》P.829(注:此诸君疑为诸大绶之子,始逢于沛,北上京城。)

至京,《初入京瞻宫阙》P.179 《明日至昭化寺玻璃泉流觞》P.179 《来青亭》P.180(注:来青亭在香山。)

李春芳生辰,作《尚书李公生日赋呈(时方雪)》P.227 “自喜远人能献颂,偶因食客得通名。”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

四十四岁。仲春,辞李氏归。秋,李声怖我复入。尽归其聘,不内以苦之。盖聘之银为两,满六十,出李氏之门人杭查氏。予始闻怖,持以内查,查不内,故持以此归李,李复不内,故曰苦之。是岁甲子,当科,而以是故夺。后竟废考,上文曰长别者是也。《畸谱》

春,正月,作《入燕三首》P.70 “春冬递迁谢,倏忽两月中”,“短褐入沽肆,酒至思若抽。”

《赋得暗尘随马去》P.183 以“春夕丽春灯”,“一夜遍都城”系此。

《夏相国白鸥园二首》P.350 以“试问歌台生草处,当时曾许外人行?”系此。(注:夏言,贵溪人,嘉靖十五年十二月入阁,廿一年七月革职闲住;廿四年九月复召,十二月复入阁,廿七年正月削夺保傅,以尚书致仕,十月弃市。在阁八年余。《明史》卷一九六有传。)

玉芝大师去岁五月十九日,“忽示微疾。”圆寂于某日。拟于是年“闰二月十六日藏骨于某所”,其徒湛、祖玉来京,“请铭于兵部侍郎蔡公”,作《聚禅师传》P.622 《都门送湛、玉两上人南还》P.72

《南明篇(为翰撰诸君)》:“贱子游燕何草草,相逢下马长安道,未出家园二字书,却问山灵比前好。我欲归,君尚寓,君如有字寄山灵,为君寄向山灵去。”P.119(注:诸大绶(?-1572),字南明。山阴人,嘉靖三十五年状元,时任翰林院编修,此诗应作于首次离京前。“山灵”之说见《对明篇》P.129)

是岁为乡试之年,《送诸公子归应试》P.250

代工部员外郎陶幼学(1521-1611)作《送张南阳序》P.911

《明史•世宗纪》载,是岁,土鲁番贡狮。见之,有《土鲁番贡狮》诗一首。P.54

南返。《徐州道中寄诸、陶两翰君(南明、念斋)》P.818 “敝裘短策去翩翩,昨奉离觞似隔年。目送浮云悲远道,心随飞鸟向遥天。”“客里自甘如此景,不堪持赠玉堂仙。”(注:陶念斋,即陶大临(1527-1574),会稽人。嘉靖三十五年诸大绶榜榜眼。官至吏部尚书。《明史》卷二O三附《陶谐传》。)

作《歌风台(时汉高将夷英彭诸猛,又知猛者守必背,故曰安得。和葛鄂州作)》P.50 以“谓河高,水流拍天,渭两过之河未然”,系于此。(注:葛鄂州,葛焜(韬仲),据清沈霞西《诗巢香火证因录》载:“云岳葛子,讳晓,字公旦,上虞人,浩之孙,恩荫让其叔,晓以布衣终”。晓,景文;其叔焜也,曾任鄂州府判。父葛木,正德十二年进士,与季本同科,终官山西参政。见《葛安人墓志铭》P.1029、《浙江通志》卷一六九)

《春日,同马策之、王道坚[送]玉芝禅师至寒泉庵偶得偈一首(时嘉靖甲子岁)P.1057(注:“玉芝禅师”前,漏一“送”字,按上述,时在闰二月十六日,应是送玉芝遗骨至寒泉庵。)

秋,登秦望山,有诗作:《与林、玉两上人登会稽最高山,山出秦望上,率可五六里,玉公早有来归之意,因赋以止之》、《来晨憩广孝寺》、《登秦望山》、《沿秦望溪水》、《秦望山东南下折,有峰紫铁色,错竖似花蕊,土人呼雄鹅突,余赠名花蕊峰》。P55~56

《白鹇(钱子易书,故曰王孙,盖鏐之后也。)》P.89 以“日夕湖水波,秋树叶微紫”系此。

《中秋雨集金氏园亭,次陈思立》P.242 据诗意暂系此。

《予被风,半面骨痛,鼻黄涕注七日,举岩傅君为行炙,艾方灰而痛已,明日涕寻塞。往闻举岩说经络穿贯甚理,又自述奇活者多,而无师授,曰吾明阴阳之理也。以厌学校,将之京,故诗引黄轩岐伯》P.234(诗言:“并道之京在九秋”,则渭与傅举岩两人相伴赴京。)

秋,九月,再赴京。途经高邮仙女庙,宿,作《萧荷花祠(俗传露筋娘娘者即此)》P.68 《露筋祠》P.247 诗中言“荷花一夕凋,万里秋无色”,“凋怅至明发”。

是岁秋,在逆旅遇方阜民,其系嘉靖十四年至十七年山阴知县方廷玺(字信之,号南岑)之子。方在任时,参与三江闸建设,对渭亦颇器重,今知其已亡故。应阜民之请,作《方山阴公墓表》P.1027 临别,有《送方阜民》P.162 (注:按“荷花已老梅尚迟,君今欲别临路岐,惟应作伴东林菊,满城秋色黄鹅儿。”句,疑在北上之时。)《送方阜民公子还歙(方阜民尊公知山阴,渭始籍诸生,提调师也。)》P.220(注:以“江关杨柳弄新晴,游子思家数去程”句,则方离家在春日,今始返。)及《寄王仲房》P.92 诗中言:“偶逢方公子,还寄尺书去。”

《再至燕,诸陶两翰君索草书述怀卷端(诸南明、陶念斋)》P.226

《寄彬仲(时客燕)》P.232 以“三秋一日见心情”系此。

十一月初二,“南京御史林润劾严世蕃及其党罗龙文诸不轨状,” “上得疏大怒,即诏润逮捕至京,下法司治罪。”《明通鉴》

十一月初八日,“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摄行。”《明通鉴》

作《九重》P.216 “九重忧隐德如汤,祷祀坛傍夜有光,旱魃正逢周甲子,神君俱集汉明堂。”《天坛(高皇乘此马夕月,今误用之为郊。白雀事见〈酉阳杂俎〉)》P.132(注:祀天诸事由礼部筹办,时尚书李春芳,渭可能参与其事,故有此作。冬至日,尚在京师。)

是岁,郁言“五年官不调,一黜道初存”,自颍上县归故里,作《郁颍上》P.754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

四十五岁。病易。丁刺其耳,冬稍瘳。《畸谱》

《乙丑元日大雪,自饮至醉,遂呼王山人过尚志家痛饮。夜归,复浮白于园中》P.236 王山人为萧鸣凤,疑在渭之酬字堂过年。

《乙丑看迎春(时病初起)》。P.819

“乙丑春正月廿有四日,与某等携觞俎,探禹穴,就十峰山人马丈饮于小园。”《索马乡丈紫竹罗汉,即席书扇遗之(有序)》P.863、P352

二月十日,陈海樵葬,作《陈山人墓表》P.640

是岁初,柳彬仲(文)入为贡生,徐渭有《病起,过访柳君彬仲,因玉公先在座,因招丁君肖甫共斋饭,分韵得行字》、《玉公分得黄字,时已先去,代作一首》P.74 以及《送彬仲应贡北上》P.820(注:按“万里桃花添马色”句,应在二、三月间)、《送柳彬仲序》P.920 等诗文之作。《病起过仲虚山人迁宅》P.820 亦应作于此时。

“嘉靖乙丑夏四月廿有四日,为吾师白峰先生六十之生辰。……至是先生自以候接生辰,……遂借生辰以乐诸君,乃于季春望前二日(注:三月十三日),觞诸君于宅之宁寿堂中。”《奉寿马先生六十序》P.953

三月十七日,绍兴火神庙(佑圣观)毁于火,知府杨兆、通判葛维熊重建之,作《火神庙碑》。P.1104 另有《火神庙》、《火神庙关帝祠》榜联各一P.1150

三月,“辛酉(二十四日),严世蕃、罗龙文逮至京师,伏诛”,“及罗龙文诛,御史汪汝正籍其家,得(胡)宗宪手书,乃被劾时自拟旨授龙文以达世蕃者。”《明通鉴》

因商维濬之请,作《西施山书舍记》P.596 以“余虽以病阻其觞”系此。(注:西施山即土城山,越时,句践作宫,以教西施。在绍兴东。原绍兴钢铁厂内。)时商买以为书舍。又作《商大公子像赞》P.586 “筑室土城,授鄙以记,刻之贞珉。”“当始弱冠,面白发青,久矣未面,瞻图之形,颊须竹朗,颊姿玉晶,睹其所养,占其所成。”

作乐府《氛何来》P.879 “氛何来?蔽日明(月也),尧舜禹汤周二王(古也,两句合为胡),我高皇得知不,列圣最英者世宗(世宗,宪宗孙也,喻宗宪)。氛何来?由水木,连公工(合为松江,暗喻华亭徐阶)。”“闵予不幸,宾于幕幢,谁其翼者?放勋所居,金之方(绩溪在绍兴西方)。律兮索兮,谁不知名?又谁翼之?”(注:氛:凶气。以此为胡宗宪叫屈,矛头直指除阶。)《句践胆》P.879 亦作于此时。

五月,上虞葛韬仲母潘氏八十寿,作《寿葛贞母》P.195

“仲夏天气热,戎装远行游,访我来及门,遇子桥头东。时我病始作,狂走无时休。”《喜马君世培至》P.73(注:诗作于次年)

“狂中画雪压梅竹,而题云:‘云间老桧与天齐,腾六寒威一手提,折竹折梅因底事?不留一叶与山溪!’其感慨激烈之意,悲于击筑,痛于吞炭,而人徒云虑祸故狂,知之政未尽也。”张汝霖《刻徐文长佚书序》P.1348 《题雪压梅竹图》P.856(注:据笔者考证,此诗应作于柳溪,见嘉靖四十四年。)

“予有激于时事,病瘈甚,苦有鬼神凭之者,走拔壁柱钉可三寸许,贯左耳窍中,颠于地,撞钉没耳窍,而不知痛,逾数旬,疮血迸射,日数合,无三日不至者,越再月以斗计,人作虮虱形,气断不属,遍国中医不效。”后幸得华氏用海上方圣母散,血止而起,作《海上生华氏序》P.555

《六月九日作》P.98 “王乔在东海,丸药不可致。”

约在六月间,作《自为墓志铭》P.638

“昨一病几死,病中复多异境,不食者五旬,而不饥不渴,又值三伏(注:是岁三伏分别始于六月五日、六月十五日、七月六日)酷炎中也。”《与季子微》P.481(注:文作于次年。“不见者忽以三岁”,季子微北上在四十二年。)

七月上旬,萧鸣凤拟从瓜渚湖庄西迁柳溪,徐渭有《与萧先生》书P.1128 “自前月(注:应指五月)二十七日以至今,四旬中间,症候不可言说,绝不饮食者十九日。顷方粥食,强起移步,扶杖可至中堂,欲过门而门限也”,“因命人代书,其后草者则渭强笔,殊不似往日甚。”“旧于郎君处假小说九本(疑为《金瓶梅》之后半部十本,遗失一本。)兼奉归之。”

七月底,萧鸣凤自柳溪来绍城探望徐渭。渭作《谢某》及《答某》P.453 以下涉及《金瓶梅》书稿首次转移的史料,详见《萧鸣凤与〈金瓶梅〉》

秋日,作《无题》P.206  送朱以亮(山阴白洋人)赴陕西,署乾州永寿县。乾州因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所在而得名,因有“陵气松鳞紫”句。

八月下旬,萧鸣凤生日,渭作《某君生朝,抹牡丹为寿》P.286 以“牡丹”暗喻《金瓶梅》“抹牡丹”则经其修改后的稿本。首次涉及徐阶赠砚及书稿转移事。萧以《牡丹鞠》作答:“本是独醒人,误比倾城色。牛马从君呼,真意转默默。”可说是他作《金瓶梅》的自白,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故称“鞠”。渭以《渔画五首》P.383 作为回答,亦将上诗比为屈原之《渔父》。

十月廿二日,萧鸣凤再次自柳溪至绍城来访徐渭,渭有《十月廿二日,园西樱桃数花,便有蝶至两首》P.287 《孟冬下旬,樱桃作花,折寄某君,并小作二首希和。而海棠一枝,白醑一壶,及妙绝一咏,已先在门矣。予既和其绝,复拟此律,方入哦,见窗梅复花,某山人至,问其园,云无不花也,果尔,岂能逐品为赋?因统以一律。而昨夕风恶甚,邻竹断折,划如岁爆,庾江潭云:“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噫,伤哉》P.286 此诗用如此长的标题,详细记述了面对当时形势两人虽出发点不一,但均有求于徐阶的愿望。自此始,引发其后的一系列变化。又有《咏樱桃花》P.772 “满城花发不知冬,闭户经年笔眊聋,剪送海棠劳及我,折寄樱桃笑杀侬。雪打霜披应不免,粉腮胭颊为谁浓。昨霄况复狂风雨,枕畔惊闻折箨笼。”《磁盂浸樱桃花不五日落尽,吊之》P.726

十月“丙戌(二十三日),逮闲住都御史胡宗宪至京师。”“宗宪至,自陈平倭功,徒以献瑞为言官所嫉,且讦(汪)汝正受赃事。上终怜之,并下汝正狱。宗宪竟瘐死狱中,汝正得释,而宗宪通书事亦罢勿勘。”《明通鉴》

作《白鹇殇(少保公至闽,提供馈之鹇一,兼一丹笼以付我,我尝作五言律以谢之,后死于虱)》P.88 “生平好此鸟,驯养已三度,始来过广州,失去蚬江渡。再受令公宠,死于虮虱蠹,兹者以书得,有似鹅易素。”“乃予忽剧疴,不食但坚仆,四大且告捐,一鸟安得顾?俄闻东邻子,就观启其笯,盻睐未及施,一角死阶树。”

为落实赴京商谈《金瓶梅》书稿转移具体事宜的人选,渭推荐张鸣教,有《读易园诗,应一仕人之索》P.252 后经萧首肯。时张在甬东(今舟山)为幕,渭作《雪候,代王子与海上一才生张书,并诗一首》P.746 时巧逢张五十大寿,又作《鸣教五十》P.821 “海东幕客总翩翩,旦日筵开海峤连。”“更欲与君论个事,不应身世老虫笺。”此为实施《金瓶梅》书稿转移的第一步。

张鸣教如约来绍,渭作《何处》P.385 “何处仙人海上来?将携玉女出天台。”鸣教,湖北罗田人,罗田邻麻城,时同属黄州府管辖。“玉女”指《金瓶梅》,“天台”暗隐萧鸣凤,其字子雝,名字均出自晋孙绰《游天台山赋》:“觌翔鸾之裔裔,听鸣凤之嗈嗈。”这与《金瓶梅》三改《全唐诗》崔郊《赠去婢诗》,三称"萧郎是路人",二提“天台访玉真”相合。“何处”明为张藉贯,暗示《金瓶梅》转移“去处。”作《张鸣教小像赞》P.985

渭陪同鸣教赴柳溪。为其病后首次远行,也是第一次到萧之新居,作有:《芷斋》P.784 《芷斋号篇》P.828 《赋得竹深留客处》P.760 萧为取信于张,取出名卷,据渭《题某名卷后》P.784 “高贤名笔几传留,偶向君家匣里收。此日人犹甘北面,当时地亦重南州。”此名卷应为徐阶嘉靖元年(1522)卷。由于赴京除书稿转移事外,是否涉及胡宗宪案,萧鸣凤与渭有不同想法,渭又有《竹月篇为易道士赋》P.171 其中“裁箫度羽衣”句,可能涉及书稿署名问题,还有《鸡声》、《蛙声》、《蝇声》、《蚊声》P.806 以谐语解疑。以及《雪竹(竹枝词)》P.844 《题雪压梅竹图》P.856时正“玩雪东门(注:与西门庆之西门相对)家,天寒雪正下。”相讨定当后,再作《送鸣教往上海两首》P.68 以“语密不可罢”,“余为重解疏,敛襟向前谢,”看,既有《金瓶梅》书稿转移事,又有胡宗宪再次被逮可能涉及徐渭事,命鸣教先往上海华亭徐家,与京城联系好,再赴京商谈具体事宜,故约定“驾言阳春初,那得便徂夏。”

与鸣教临别,又赠《双鱼》P.1310 告诫鸣教,在官场要学会屈曲,不要附群,不能与鳜、鲋一样。

十二月(注:是岁十二月初一,为公历12月23日)十日后,作《感九诗》P.74 忆及病情:“负疴知几时,朔雪接炎伏,亲交悲诀词,匠氏已斤木(时已成棺)。九死辄九生(注:据《读余生子传》P.576 “前年逆有阴变起而九自裁,死与葛子同。幸而九不死,生与葛子同也。”而葛子之死为“其后绝而复苏也”。故“九自裁”并非九次自杀,而是病中九次死过去又复苏也。),丝断复丝续。”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

四十六岁。易复,杀张下狱。隆庆元年丁卯(注:此段皆明年事)。《畸谱》

“病后欲绝笔于举业并诸散文,而不能也。”《丙寅元旦》P.236 (注:“凤鸣梧引真平世”句,自注:“有海主事公之疏”。据《明通鉴》,海瑞上疏在二月初一,疑注为后来加入;此句原意可能与张鸣教去上海有关,凤鸣系指萧鸣凤。)

《元夕先一日,诸君俯屐小饮联句盘中枣,既各散去,余隐括其剩隽,而东阳袖珍,不胜傲悍,此后当咋指》P.829(注:此“诸君”疑为诸大绶之子,见嘉靖四十三年,以“枣白青州至”句看,时自京返家。)

北京传来消息:张鸣教作为萧鸣凤代表难以接受,萧不得不在元宵节后派女婿应可北上。渭二上柳溪。作有《画梅》P.741 以“谁将五尺雪,写入一筒笺”句,萧鸣凤致徐阶书中涉及胡宗宪案。又作《送别》P.760 “抽毫陪妙制”,写应可帮助岳父抄写《金瓶梅》,“梅花辞雪影,竹叶沃春融。”喻《金瓶梅》将脱离困境,则笑笑生像待到春日的竹子重生一样,“延停赤霄际,黄鹄腾长虹”,则指应可(黄鹄)可讨到一个好的前程。《送某君之京》P.811 说明了时间:“春宵灯后雪初晴”;事由:“抱剑封书事远行”;“廿载酒尊皆北海,一朝才子独西京。”北海指瓜渚湖,自嘉靖二十六年以来,一直未曾别离,今日独自一人上京,“有人说我旧游程”,说明徐渭也曾作为上京的候选人之一,可能因病后,或不太方便的理由,选了应可。“棘墙付与啼边泪,柳岸应愁别后莺”,写夫妻分别之情景。在绍城西郊分别时,又作《送别》P.714 叮嘱有关事项。

二月初一,户部主事海瑞见上久不视朝,带棺上疏,下诏狱。

二月中下旬,书稿转移事已谈妥,消息传来,又不得不借重张鸣教。时其滞留上海。渭给张发出邀请信息《寄上海诸友人》P.271 “《双鱼》岁晚渡江津,笋饭肫羹又换春。弃印可望天上客,射书元属海东人。天愁夜幕铃偏急,栅暗缧藤鼠正巡。湖水万重兰芷隔,因君还上佩芳身。”送书稿仍要鸣教出力。时以约好,到湖北,以佩芷(至也)为信物;返绍兴以佩兰(东门草也)为信物。

三月,张鸣教自上海来。徐渭三上柳溪,陪鸣教访问萧鸣凤,为《金瓶梅》书稿转移作最后的准备。渭有《竹泉篇二首为铁笔王子》P.860 按"都猜尔祖仍骑鹤,夜夜来吹月下笙"句,以《列仙传•萧史》来点明铁笔王子系萧鸣凤,也为“兰陵笑笑生”来历作了注解。“尽荡松烟旧死螭”指《金瓶梅》之作为写已死去的皇上正德帝。又有《默泉篇(其人善琴)》P.368 因萧鸣凤《鹿》、《巢父洗耳》,作《兰泉篇》P.143

《柳渚双鱼》P.410 “一行杨柳春将绿,两个鱼儿活欲飞。”

趁萧准备之时,渭与鸣教又游了离柳溪不远的越王峥。渭有《越王峥寺有僧欧兜蜕》P.90 “我来值桃花”“一宿归去来”,又以僧欧兜的故事来比喻萧从此脱去干系。寺之洗马池,有断尾鱼、断尾螺的传说,透出"置死地而后生"的信息,说出书稿的转移的意义所在。又作《越王峥云深庵》榜联二P.1164 《云深庵募》P.889

一切准备停当后,鸣教终于可以出发了,行前,举办了一次特殊的宴会来饯行。渭作有《送鸣教(总戎、柱史皆其东道主)》P.798 “总戎事业簪貂近,柱下风稜避马多。忆昨为予悲四大,只今谁不让双娥。因君一寄仓庚炙,欲留丁仪奈晚何。”“总戎”指商廷试(1498-1585),嘉靖三十年至三十四年曾任黄州知府,可能与麻城刘家相知;柱下、柱史均指萧鸣凤。未两句系指《金瓶梅》书稿一经转移,再欲与萧鸣凤为难,也无依据了。

为确保转移的安全起见,渭又派会武功的门生梅客生(名国桢,字克生,湖北麻城人,见《明史》卷二四八《梅之焕传》。)护送,作有《一内史邀集王氏园亭,和梅客生席上之作》P.744 “楚曲谁能和,《阳春》本大家。”评论《金瓶梅》为《阳春》之作,要大家爱护。

胡宗宪“瘐死”消息传来,徐渭作《十白赋》P.47 其序言:“公死于华亭氏(注:指徐阶),予寄居马家(注:马策之家)。”将矛头直指首相徐阶。又作《祭少保公文》P.658 “惟感恩于一盼,潜掩滋于蒿蓬。”渭之《四声猿》应始作于此。《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系为胡宗宪鸣冤之作;《雌栏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为其怀才不遇而呐喊。四剧完成于隆庆元年入狱之前。详见《读〈四声猿〉札记》。

夏初,作《闵封君寿诗(及其妻湖人)》P.749 祝应可父母皆八十寿。

盼望送书稿人安全返回,萧鸣凤作有《兰》:“楚江饶风波,轻舟自来去。不见佩兰人,秀色空延伫。”见《山阴萧氏家乘》。此诗更进一步证明“兰”确为书稿送出返绍时的信物。

五月,作《喜马君世培至》P.73 记去载五月相别时,“时我病始作,狂走无时休”,“从此一为别,归来岁将周”。

夏日,萧女婿归自北京,还带回小妾一人。渭有《闻人赏给舍园白牡丹拟作(髽,妇丧髻也,见〈礼〉。张佑奖一妓云:“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P.752 《闻人赏给事园白牡丹三首》P.211 《绿牡丹(白牡丹姓张名珍奴,回道士教之修炼)》P.276 《芍药琼花》P.842 《墨芍药》P.1304 《题画》P.840 从上述诗来看,渭四上柳溪,陪同应可返家,调解纠纷。但《述梦二首》P.120 渭已预感到“两意茫茫坠晓烟”的结局。详见《萧堪坠楼自杀的史料》。《萧鸣凤与〈金瓶梅〉》

梅客生自鄂返绍,渭作《兰谷歌(王)》P.140 这是《金瓶梅》书稿已转移至麻城刘家的最早的记载。

正当此时,萧家终于发生了大事——萧堪坠楼自杀身亡。渭先作有《拟寄白雪楼》P.287 后第五次去柳溪,又作《张氏黄鹦鹉》P.316 “号可金公子,名堪雪女娘”,首次提到萧女婿姓金,号应可(注:详见拙作《萧鸣凤与〈金瓶梅〉》一书中《关于萧鸣凤女婿的探讨》一文。)萧女堪,小名雪姑娘,并说应可“见说黄鹦鹉,西来自氐羌。”而萧堪“梦兆呈妃子,琵琶唤海倡,性情胎戊已(注:生于正德十四年已卯,1519,早春雪时。)音韵合宫商。”再则,诗中言明:当时萧鸣凤“老病浑如昨,新闻(注:指《金瓶梅》书稿已安全转移至湖北麻城刘家。)喜未尝。借看如可许,香稻当菜汤。”渭提出借阅《玉娇丽》书稿的要求,这倒是剥夺其女婿对书稿保管权的最好时机及借口。《后闻鹦鹉眼系真度,两眶人可洞视》P.317 萧堪死得很惨,从楼下坠时,恰遇大风,将其吹向大树,以致树枝穿透双眼,头皮剥落,可参见《香烟七首》P.259 但萧夫人张氏依然十分大度,“并侬三物如堪捉,捉付孙娘刺纟肃床。”此外,尚有《仕女》P.1309 《忠》、《孝》、《廉》、《节》P.842 《愁歌》P.112 《落花》P.222、P.218萧堪坠楼自杀身亡事件,与补入的《金瓶梅》第55回中,扬州歌童的唱词相吻合,可证《金瓶梅》的补定者系萧女婿应可。

应可终于离开柳溪,带着小妾去湖州。渭有《送兰应可之湖州》P.124 首次将“兰”冠“应可”之上,来称呼萧鸣凤的女婿。繁体字兰,蘭,俗称东门草也,渭常以“东门”称萧。

张鸣教返绍,徐渭第六次上柳溪,陪同张三访萧鸣凤,在萧的盛宴后,有《某氏新园》P.274 “江东枯棋宜别墅”句,说明萧家在西小江左岸山阴县界内亦有祖宅;“却从陶令赋将芜”担心他致力于新园的修筑,将使《玉娇丽》的写作荒芜。

六月底,《与季子微》P.481(注:据“不见者忽已三岁”,“即如渭者,昨一病几死”,系于此。)

秋,鸣教离绍赴嘉兴教书,渭有《送鸣教赴嘉兴馆》P.170。“客寓无三月,论诗上万言。同心不在此,秋夜起烦冤。”在此前,尚应写《瑞桃诗序》P.923 为上海秦御史家事,“而鸣教因属序于某。”

秋,与门生梅客生在龙山上赌博,作《呼卢得彩诗》P.737

秋,沈明臣往绩溪吊胡宗宪,作《嘉则衷绯而西二绝(沈往吊少保公,故有后绝)》P.417

八月下旬,萧鸣凤七十九岁生辰,渭七上柳溪,作《寿人》P.275 “华辰初喜仲秋天,秘籍兼承宠命偏,问齿才居散骑上,论才应许侍中前。特函赤土将龙拭,别取长河向舌悬。见说黄冠雕已就,为君先去采丹铅。”前四句系指萧鸣凤无疑,尤其“秘籍”一句可证。该诗是唯一可见其生辰在八月的重要史料。“华辰初”指七十九岁,“做九头”。

徐阶用赤土作封泥,寄来了贺礼:《白头翁桃花》、《了哥古松》、《苦竹鸜鹆》、《鸠梅》画四幅,渭作《题画四首》P.406 “夜来迸破封函土,飞入谁家苦竹林。”另有《咏龙》一幅,渭作《咏降龙一首》P.858 “物情自古浑宜假,莫向人间恼叶公。”指明龙系假龙,喑喻嘉靖;“首下尻高来自东,不偕箕帚独飞雄”言其病重,正走向西行之路;渭又作《咏画降龙》P.408 “一雨尽归烧尾德,世间谁识有曹兴?”尾德指正德之后的嘉靖。曹兴见《明史》卷一三二,附《蓝玉传》,因蓝玉案被诛。在这场明初继胡惟庸案后的第二大案中,株连者达一万五千人,疑被害都督萧用为山阴萧氏一世祖(《山阴萧氏家乘》缺)、都督黄辂为萧女婿应可先祖。

又有《赠钱竹坡》P.748 “早岁采芹人,中年种杏人,肱今三折后(注:指三个儿女皆亡),井是百家春。”萧之《歌代啸》杂剧将《金瓶梅》中作者父“尚(上)柳塘”,改称为“钱(前)柳塘”,可知此时,杂剧已脱稿。

萧婿亦自湖州来贺寿。后返吴探亲,渭作《送顾给事归省其翁(吴人)》P.207 《给事中某,吴人,归寿其父》P.749

《与葛景文》P.200 “冬潦无人出,君胡为来欤?山楼隔年病,江渡几封书。健后堪风雨,贫来无菜蔬,不能留一饭,归去寺烟余”。(注:江指曹娥江,景文,韬仲侄,上虞人。)

《送外兄再入燕(海月)》P.231 以“廿载归来道路长”,“况逢昨夜正飞霜”,系此。

《画易粟不得》P.73 “吾家两名画,宝玩长相随,一朝苦无食,持此酬糠秕”。“一身犹可谋,八口将何为?”“今日非昔日,安得收珍奇。”(注:以家境贫困,系于此。时渭与母、妻、两子共五人,另三人为僮仆。)

《戒舞智》P.73 “富非圣所却,贫乃士之常”故暂系此。

《奉送林山阴公赴户部》P.802(注:林朝聘,闽人,嘉靖三十九年任。志载:继者杨家相,四十四年任,而杨在隆庆《山阴县志序》中称:“丙寅之冬,予初被命为令”;从渭病情来看,亦应在该年,故系于此。)

十二月十四日,“上大渐,自西苑还乾清宫。是日,帝崩。《遗诏》言:‘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遗诏》系徐阶所草。)吏部奏称起用者中有余姚赵锦,上虞徐诗学。海瑞亦出狱,升任大理寺丞。《明通鉴》。



隆庆元年(丁卯,1567)

四十七岁。狱。《畸谱》

作《元旦》P.205“把历烧俱得,投阍且复然,生憎梅与柳,一度一为妍”。“把历烧俱得”句,出自萧鸣凤《歌代啸》杂剧,因救府衙失火,众人俱分得旧皇历。怀念入幕胡宗宪时的岁月,对投书徐阶(阍,守门者)无用,感到绝望。《萧鸣凤与〈金瓶梅〉》P.317

正月,朝廷为沈炼平反,“赠炼光禄少卿,任一子官。”《明史》卷二O九《沈炼传》  沈襄北上,作《送沈叔成(沈上疏请复父仇,故以孙策事比之)》P.304

余姚赵锦亦在平反之列,出任贵州巡抚。

襄至京,“乃上书言顺、楷杀人媚奸状,给事中魏时亮、陈瓒亦相继论之,遂下顺、楷吏,论死。天启初,追谥忠愍”。《明史》卷二O九《沈炼传》  襄奉父遗骨归葬绍兴,渭作《赠光禄少卿沈公传》P.624 “今其来归,发与骨矣。”作《会祭沈锦衣文》P.658 《与诸士友祭沈君文》P.1050

《送王四峰、陆梅峰、郁宇野三君赴阙下,时俱入贡》P.1281 “天王新侧席,才子旧垂绅。”(注:嘉庆《山阴县志》载:“此年王岷山[府学]、郁文[言之兄]”入贡;康熙《会稽县志》载:“陆宗儒[二年]”,疑有误。据诗文系此年。)又作《寿王君(王,同学友也,至是六十,例授校,其子以丁卯荐。)》P.275 贺王岷山父六十寿。

“上虞葛子景文者,一日方晏集,息忽绝,既而忽生,因目其生为余也,号余生子,自为传,号《余生子传》。”作《读余生子传》P.576“前年逆有阴变起而九自裁,死与葛子同也,幸而九不死,生与葛子同也。”(注:见嘉靖四十四年十二月十日后。)

“吾友鸣教张子去年归自上海,上海邦宪朱君以其尊君福州公集寄,而鸣教复持邦宪之诗篇来。”邦宪母蔡孺人“今年为七十寿。鸣教既与邦宪善,而予得以书问通好,则谓予为文以寿。”作《寿朱母夫人序》P.960 后,《邦宪死(朱氏而侠)P.242 以“泪尽枯鱼黑索前”句,时渭在狱中,不明隆庆何年,暂系此。

三月,作《万玉山房歌(其堂名融真[阳和])》P.128 为张元忭作,以“公子二十年始妙,致身直上青云道,只今回首已十春,杏花攀来苦不早。”元忭嘉靖三十七年举人(年廿周岁),则是岁为隆庆元年。

“翁洲道士徐渭漫书将寄碧玉草堂。时隆庆元年五月望日,书于会稽清远楼西偏松桧之下。”《次韵答释者二首》P.1299 《次韵答少颠师》P.227

“五月,诏赠(王守仁)新建侯,谥文成。”《王阳明全集•年谱附录一》 作《送王新建赴召序》P.531 “顾辄被谗停袭者几四十年”,“始用群公议,下诏:赠公爵通侯,遣使致谥,葬祭有加”,“至是,先生嗣君当行,吾党晚私淑公学而社于君者若干人,来以赠言属渭”。《送王君入监读书(新建应袭)》P.823(注:文仅及“下诏”,据《王阳明全集》:“六月十七日,遣行人司行人赐造坟域,遣浙江布政使司堂上正官参政,与祭七坛。”时渭已在狱中。)

六月三日,渭第八次赴柳溪,为表姐、萧鸣凤夫人张氏七十大寿。此前,应萧女婿兰应可之请,作《应索柳溪双寿诗为张封君》P.797 是岁,萧八十岁,故有"双寿"之说。应可以金九皋之名获武康令,故有“封君”之称。应可的到来,渭作《刘阮忆天台图三首》P.381 “去后重来访碧山,当时曾此狎云鬟。”“凡心自悔出天台,一见桃花一度哀。若使仙人知此意,还教流水引郎来。”以“阮郎”比应可,以“仙人”比萧堪,以“天台”比萧鸣凤家(其名与字均出自孙绰《游天台山赋》)。代首相徐阶作《某仕人寿图赞》P.988 以贺萧寿:“师道则南,人北斗是瞻。桃李虽无言,意存于默然。”《王翁八十,令书贞松白石画中(公再举乡饮)》P.270 称“乡里丈人谁最贤?竹斋先生无间然,八旬尚有婴儿色,三老重登国学筵。春社插花人醉后,秋蝇作字夜灯前,庭中桂子森如玉,白石长松好共悬。”《赠松庵公》P.748 以“栽花迷四邻”,“仙郎(指应可)叨附骥,因得颂庄椿,”附此。《画荷寿某君》P.396 “若个荷花不有香?若条荷柄不堪觞?百年不饮将为何,况直双桧琥珀黄。”《卧龙画赞》P.988 “泥蹯蠖屈,仕隐之间。求诸古昔,其隆中耕稼之年乎?”以诸葛亮比萧鸣凤。《椿萱图赞》P.1100 “大椿八十,萱草陪妍,人生一乐,高堂百年。”

寿后,金九皋(应可)赴武康任,作《送金先生宰武康》P.822

自柳溪归,以锸杀妻张氏,入狱。《刘伶锸》P.804 杀妻起因,冯梦龙《情史•徐文长》记为诬杀僧人之报应,自然不足为信。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徐文长》:“疑其继室有外遇,无故杀之”;袁宏道《徐文长传》P.1343 言:“疑杀继室”;陶望龄《徐文长传》P.1340 指“渭为人猜而妒”,“又击杀其后妇”,较为可信。渭后有《述梦二首》P.120 《情史》以为系怀念张氏之作,诗中称张氏为“恶侣”。《湘竹一妙管付截坏其顶文》、《口中》、《驺虞》、《昙阳》P.110~P.111 疑此四诗记述杀妻事。

《和葛景文》P.308 “付锸许渠埋”,将凶器交葛晓掩埋。《刘伶锸》言:“柳边几受寒泉淬,花底长陪醉客嬉。四大还家何用尔,一时夺彼亦嗔用。”可见此锸来自柳溪萧家,以“刘伶”言,渭时酒醉。隆庆二年《仲春,有客登西兴镇海楼观潮寄诗,答此》P.804亦言“片锸任埋偿酒业”可证。

入狱后,作《寄王子心葵》P.78 “与君夙相知,把葵吴山时(指嘉靖十九年为入县学事,渭与萧鸣凤互有《葵》诗相赠),今日相思处,南冠系楚累。”求萧鸣凤出面向徐阶求救。又作《黄蜀葵》P.853 “自叹南冠奏曲时,不如画里向阳枝。赭衣一看从摇落,总有丹心托向谁?”萧鸣凤以送徐阶所赠端砚作了暗示,渭有《端溪砚铭(先生携入狱中者)》P.990 再作《送人》P.98 对萧“十叫不一回”,表示不满。

《上郁心斋》P.885 请求“同巷”的郁言能“曲谅隐衷,力扶公道,勿泥前说,赐挽后评。倘能出万死于一生,即是垂三纲于九鼎。不胜恳竦,实倍叫号。”言,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曾任颍上知县五年。见《郁颍上》P.754

《丁卯六月十五日五鼓,梦一宪公更讯予狱,予颇恳乞,且历数古人事,宪公乃取片纸,手画一白犬从雪中猎,作题,且曰:汝赋得十韵即止。予赋得十二句,而宪公逡巡起,予亦觉,半忘矣,今续成之》P.310 为入狱初期的心态反映。

沈襄将赴京莅职刑部,来狱中辞行,渭作《送沈君叔成序》P.560

《丁卯七夕,谢兴化公孙海门偕浩上人、胡子文饷予,以系得牛字》。P.753 另有《七夕谢海门使君饷予陕(注:疑误,应为系)中得牛字二首》P.1308 《张云南(注:天复)遣马金囊(时余尚羁而张亦被议)》P.246 “百颗缄题秋暑清”。(注:“马金囊”,葡萄之一种。)

作《寄陶工部(云谷)》、《陶翰撰(念斋)》P.78 陶大顺(1525-1596)字景熙,号云谷,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工部都水主事。陶大临(1527-1574)字虞臣,号念斋,嘉靖三十五年榜眼,时兄弟两人丁忧居家乡陶堰。

八月下旬,萧鸣凤八十寿,金九皋自武康来,将返,渭有《金先生过予圜中(闻野)》P.220 此为在绍兴狱中最晚的诗文,疑其递解进京应在九月。

在绍兴狱中,还作有《杨道人访我于系索诗》P.238 “近日嵇康知不免,懒将消息问孙登。”《孙君访余于系》P.759 “鲁连去已久,谁为解兹纷。”《镜湖双逸诗》P.353 “却令白首南冠客,羡杀青浦把钓人。”《几上篇(吕师翁饷以彘肩,为人所攫。时翁摄县,余在系,赋呈)》,P.753(注:时无吕者摄县,应以《盛明百家诗》作“时翁寓郡,余在狱”为是。吕师翁疑为新昌吕光洵。)

马草崖先生(吴中人,见《畸谱•纪师》)赴江西安福任教谕,作《送马先生赴安福谕》P.863及《越望亭(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禹穴》、《镜湖》、《耶溪》、《兰亭》、《云门》、《越峥》、《阳明洞》P.833 再作《赠送马先生序》P.931 “予系不得别,感而怆焉,方欲展一言以献,会斋友某等绘越八景以送先生,而令某题且序之。”

“予晚得交上虞葛韬仲、景文叔侄间”,“故亦遂取旧所著散亡而仅存者,从狱中托之两君,而韬仲遂许以传而为之序。最后亦以已所著《览越篇》来”,“余固不可以不序。”《览越篇序》P.547 《葛君韬仲序小集奉谢兼寄乃侄景文》P.228 有“藏孤本籍双豪士”句。《狱中书扇寄葛景文》P.353

作《赠严宗源序》P.544 “而葑之村有严君宗源者,于余非有平生也,仍偕吾故友任君(注:即任士成,见本年末)之叔子某,始持一豚蹄酒脯食饮吾于其地”。文中记绍兴狱甚详:“日所与伍者,十数逻伺卒,与数十罪夫,漆面而仰鼻,如叉刹然。所对者,拲桎绁棰诸械;所见者,白日走群鼠争人食;所苦者,虮虱移家馆吾破緼而已。”

撰《吴孝子墓志铭》P.637 “子曰凤旸,籍诸生,以侠坐诬死(见《吴侠士墓志铭》P.1028)。孙系、绥、绅属铭,予辞以系,至再舆石入,遂书。”

据《明史•刑法志》,明“洪武三十年初制,有大狱必面讯。”永乐十七年,“令,在外死罪重囚,悉赴京师审录。”时刑事犯罪实行“季报”制度。故渭案上报应在六月底,其递解上京约在九月间。

十月四日,任士成(1509-1567)卒。时渭已不在绍兴。任居会稽孝义里,与萧女行(萧鸣凤长子)、张道本、罗元龄、柳彬仲、马世培、陆常道、丁肖甫为友,曾教渭子枚。《任处士行状》P.1131

作《筠石篇(上虞葛)》P.78 按诗中言:“今我操题处,青棘披孤墙,日影淡无色,十月梅早芳。欲折以寄远,无此长臂攘,料理竹下人,应少寒枝香。”十月已抵京都狱中。“上虞葛”应为葛晓,“竹下人”疑指萧鸣凤。

《雪二首(在系)》P.712 记述京城狱中雪景及囚犯的困境。(注:第二首与《雪》P.77同。)

在京狱中,新乐王托两生给渭送来鼍矶砚,作《上新乐王启》P.453 (注:据《明史•诸王世表》,新乐王:“康宪王载玺,端惠嫡一子。嘉靖三十六年袭封,万历二十一年薨。”其封地在青州,又称“青州王”。渭途径青州时,曾见过面。)《青州赠鼍矶研,副以诗,奉答》P.277 《新乐王寄鼍矶石,副以诗,赋答(用正韵)》P.222 《鼍矶砚铭(面有四星如箕,其二没于池,而底则七,俨然北斗列次。以其常不见也,故戏之,用僧张一行事)》P.991 《鼍矶研》P.85 《鼍矶研二首》P.592等诗作。

《启诸南明侍郎》P.450 向礼部侍郎诸大绶救援。



隆庆二年(戊辰,1568)

四十八岁。狱。生母卒,出襄事。《畸谱》

元旦,杜儿来京都狱中探监,作《戊辰元旦,喜杜儿至走笔》P.228

“试罄酒樽浑忘醉,却牵儿女笑成痴。琴凄尚带南音泛,剑出先从紫气知。”时杜儿七岁,应有人陪同来京。枚儿二十四岁,在绍家中照料病中的生祖母。为枚儿师任士成作《任处士行状》P.1131 任(1509-1567)亡于上年十月四日。文中透露出“钜公”为萧鸣凤,为廿公《跋》作解。

《元夕寄金武康》P.271 约杜儿将南归,由其转给武康令金九皋(应可)。“曾醉春街典破裘,那堪老去却囊头。鼠凌白昼争人食,雨共青灯管夜愁。”言及在京城狱中之困境。

《戊辰廿有四日,尚宾、时中宿于圜,夜大风雨,冰厚尺,诘朝得子甘北报,走笔遍诸友》P.272

《朱伯子以恩贡首选北上,送之(乃翁尝知彭泽,仲蚤入史馆)》P.798  (注:朱伯子为朱应,其翁东武,弟赓,隆庆元年进士。)

另有《某君中贡选送之》P.194

余姚赵锦以贵州巡抚,召入为大理卿。作《送赵大理(先巡抚贵州,迩擢大理。[麟阳])》P.274(注:二月初十邹应龙尚为大理寺卿。《明通鉴》)

《仲春,有客登西兴镇海楼观潮寄诗,答此》P.804 嘱将杀妻凶器“片锸任埋偿酒业”。其人之庄名为“比莱”。西兴在萧山钱塘江南岸与杭州相对,历来为著名渡口。按《和葛景文》P.308 “付锸许渠埋”句,此客为葛晓(景文)无疑。

“半岁愁难见星月,一裘腻可试阴晴”,“手弄南冠曲未成。况值黄昏风雨恶”,见《十八日雨用韵将呈一笑》P.1308 从裘衣看,系呈武康令金九皋(应可),从杜儿归程推算,约为三月十八日。

《桐乡冯母(其子成进士,疏母节。)》P.289 桐乡人冯孜,嘉靖四十三年举人,是岁进士。后终官布政。见《浙江通志》卷一三三,卷二O六桐乡有“冯伦妻张氏”。

《寄彬中》P.76 “秦师不可出,大义凛已明”,时在判决前。秦师指徐阶,意其不便出面。

六月(注:据“经岁隔宵月”句),作《寄答秘图山人二首(狱中)》P.75 从“翘首歌式微,哀音落蓬枲,我车非不东,伯仲岂充耳?”看,时已知“生母卒”。由“徒美苏门生,长啸鸾凤音(指萧鸣凤),一朝逢锻徒,戒哉免乎今”,秘图山人非杨珂,而应为兰应可。“山中鸾鹤人,海上鲁连子,解纷谢千金,飞书横一矢”句,可能与救徐渭有关,疑为萧鸣凤致书徐阶。

是岁六月前生母卒。“当某囚时,某母死,叔子能出我于狱(注:时尚未判刑,丁何能使渭出狱。疑之),而周旋我母之丧。”《告丁母》P.662 疑此丁叔子为丁范模。(注:据文中:“中间母与某母同舍者三年”,参见《畸谱》嘉靖三十一年)

“六月庚辰(初二),遣使录囚于两畿。”《明通鉴》

《启诸南明侍郎(又)》P.450 再次向诸大绶求援。以“坠囚有年”系此。

七月七日,以《书启》P.1295 致礼部侍郎诸大绶。“七日号廷,必出秦师(指徐阶)而后已。遂令待瘐,复得还魂。”“每及诸公,相与举手加额曰:‘亏却礼部(注:侍郎诸大绶)工部(注:都水正郎,陶幼学)’。或添寸烛,不觉屈指再陈云:‘莫忘老张(指张天复)新张(指张元忭)。’”

《投人》P.76 “幸可宽烹饪”,约作于判刑后。“更欲烦凤鸟,高祈张罝人”,拟再请萧鸣凤为之说项,时应在七月七日至十九日(是日,徐阶致仕)之间。



隆庆三年(己巳,1569)

四十九岁。狱。《畸谱》

《养生书成,纪事与梦(注〈参同契〉成,家釜炊饭尽黄,梦小溪蟹如斗大,脱壳出婴儿,已而复入壳,时尚系。)》P.273 《注参同契序》P.543 后,有《奉答冯宗师书(青州人)》P.470 《答人问参同》P.473 均涉及《参同契注》一书。而后者对“注”的时间作了明确回答:“缘其分注此书,终于隆庆之三年十月廿二,始于此月之初九,而悟则悟于此年正六月二十(注:此年有闰六月,故有正六月之称)”。P.476 《书古本参同误识》P.679 亦作于此前后。

秋,山阴沈辂(1523-1569)在清河为救落水之妇翁,俱死。作《沈布衣墓志铭》P.1036 (注:沈“娶吴,即从予游吴生某者从姐也”。吴生则为吴系,可参见《吴侠士墓志铭》P.1028



隆庆四年(庚午,1570)

五十岁。狱。《畸谱》

“隆庆庚午元日,醉后呼管至,无他书,漫评古人,何足依据。”《评字》P.1054

二月四日,《五十生辰,吴景长携诸子弟饷予圜中》P.805

《送某人之台州(前岁台蜃群发,水坏其城)》P.315 (注:据《台州府志》,“前岁”为隆庆二年,七月,海溢)

八月,沈弘(一作宏)宗在顺天中举,除湖北黄冈知县。沈,会稽人,与渭同时为生而异学(注:分别属会稽、山阴县学),隆庆元年贡生。在黄冈久之,调武昌,至即亡。有《沈弘宗》P.683 亦可参阅康熙《会稽县志》卷一九、二O。

丁范模之母故,作《告丁母》P.662 以“某结发同母叔子三为学,至于四十有二年”,且又在“当某囚时,某母死”之后,系于此。

是岁冬,绍兴知府,岑用宾入京朝觐,派莫叔明来探监。渭有《寄莫叔明(时予尚系,而莫乃府公岑令其入访)P.77 “安得秦时人,化作大鹏飞?”仍希望能遇到徐阶这样的官员,能让其出狱。还作有《谢岑府公赐席(小谷)》P.451(注:岑用宾,字允穆,号小谷,广东顺德人,隆庆二年任绍兴知府。后谪宜川丞卒。有《小谷集》。《明史》卷二一五,附《周弘祖传》)

绍兴知府、广德岑用宾,重修郡学,始自二年,至是岁八月落成。为作《修郡学记》。P.1002 是岁,岑又修府治之路:“计府以南止桥,以东至阁之东,逾若干步”,为作《修郡衢记》P.605

是岁,萧鸣凤女婿金九皋因病,自武康县令去任。万历《湖州府志》卷十



隆庆五年(辛未,1571)

五十一岁。狱。《畸谱》

张元忭到京,将参与会试,作《送张子荩会试(正月十七日)》P.827

“隆庆皇,贺太平,年辛未,二月望,猛虎入城从何方?”《市中虎》P.879(注:此文应为出狱后,得传闻而作,并非写于此年.)

《调鹧鸪天,闻张子荩捷报呈学使公(有序)》P.890 “得报之夕,喜而浮大白者五,制词者一,敬书以充。”

“三月,己卯(十八日),赐张元忭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明史•穆宗纪》张元忭授修撰;同科进士贵溪徐贞明出任山阴知县。(注:徐贞明见《明史》卷二二三;张元忭见卷二八三附邓以赞传)。》

《继闻廷对之捷,复制贺新郎一阕》P.890 《闻张子荩廷捷之作,奉内山尊公(自王公佐状元及第至于君,只三人)》P.775(注:山阴状元:王佐,绍兴十八年;诸大绶,嘉靖三十五年,至张元忭为三人。)

“二木一金”之枷镣“随我四年”,今去之,作《前破械赋》及《后破械赋》P.44(注:此种改善疑与张元忭得中状元有关。)

《寿某刑部公七秩序》P.965 “吾太翁刑部公是矣。翁门阀家学,称吾越最。翁起进士,理大府,转迁刑部,声赫赫岭海江南间”,据此,此公应为王元春(1502-?),山阴人,嘉靖七年乡试中举,屡试不进,设帷授徒。二十九年进士,出任南昌府司理,先后官户科、工科、刑科给事中,见《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其七十寿在此年,故系于此。

“余(注:张元忭子汝霖)髫时(注:约在此年或明年)颇为所喜,尝入视圜中,见囊所著械悬壁,戏曰:‘岂先生无弦琴耶?’文长笑:‘此子齿牙何利!’其《阙篇》成,自序用‘怯里赤马’,余偶语人:‘徐先生那得误‘怯里马赤’作‘怯里赤马’耶?’其人往告,文长曰:‘几为后生窥破。’”《刻徐文长佚书序》P.1348 《阙篇序》P.909 “夫‘怯里马赤’,译史也。”



隆庆六年(壬申,1572)

五十二岁。狱。万历元年癸酉(注:应为次年)。《畸谱》

闰二月,作《书箑赠顾鸿胪》P.186 “廿载神交后”、“涸鱼幸不死,闰月亦徒春。”

绍之紫金里高升(进之)卒,葬。高为贾,“自家至燕齐数千里内,皆知高髯公孝友嗜义,有古侠士风”,沈青霞遭难(嘉靖二十九年),“一旦跨驴度居庸,驰保安,把沈锦衣袂,痛哭旅寓”;渭“及系,君每入饷我,必日仄而日希以出”。“君殁之前三日,其长子文明持君书来诀”,今拟于隆庆六年闰二月之廿有八日葬于荻埠,作《高君墓志铭》P.635 《会祭高君文》P.664

五月二十六日,穆宗崩。《明通鉴》

随后,诸大绶卒,作《哀诸尚书辞》P.663 于狱中。“庚子(嘉靖十九年,1540)识公,垂三十纪,岂无他德,念此犹恃。破罟倘遂,握手悲歌,先我而往,伤如之何!”

六月初十,“太子翊钧即皇帝位,以明年为万历元年。颁诏赦天下。”《明通鉴》

“国图(注:即马策之)留卷索书者逾岁,适隆庆壬申,携向党山观潮。”《促潮文》P.1143(注:记述有误,是岁八月尚在狱中)

经张元忭努力,重新复查徐渭杀妻案,由其同科进士、山阴令徐贞明承办。“始渭之触罟而再从讯也,非公疑于始而得之真,则必不能信于终而为之力也,必使之活而后已。”《送徐山阴赴召序》P.549

九月十二日,为张天复生辰,作《张大夫生朝(以下三景并是其别业,[内山])》P.272(注:据“南冠未必长留系”句,可见出狱有望,系于是年。此日,为其六十大寿。)

是岁,有《答和[葛]公旦两首》,P.77 以“松柏年十寸,至今长五尺。”时在十月间。拟为葛将返越离别之作,时渭释归有望。(注:为葛作《亦陶集序》P.566)葛带来萧鸣凤书信,归时,渭以《与员外王公书》P.1112 作答:谢绝补《金瓶梅》及修改《玉娇丽》之托。《萧鸣凤与〈金瓶梅〉》P.360

十二月,应可来京,带来萧鸣凤亡故的消息,作《挽某君》P.712  据“已迈河豚候,归歆莼菜饭”句,故系此。

自宋以降,会稽相传有神徐相公者,曾为县狱长,又以其“尝从道上拾鸡卵,腋之,得白鸡,以斗,莫有敌者”,遂建祠于斗鸡场。原陆建宁有《记》。“某系之六年,始删定建宁记”,作《徐相公碑》。P.615 “渭方碑神,会从游吴系来言”,讲及其大王父俊成化间奇事,又作《徐相公逸事》P.1143 “伏惟某获庇于神者七年(注:有误,应为六年)而后去,去之日敢用眇牲以告。”作《祭徐神文》P.655

《除夕通宵饮吴景长宅,时久系初出》P.723 “吴家兄弟解留客,镇江窝笋樱桃干。饮我金杯三百斛,五更漏转犹未残。我系六年今始出,……”。

在京狱中之作,多不记年,现分三类列于此。

记景:《圜中春雪》P.752 《雪堕片如丝者或如钱者皆景绝奇,因专咏》P.753 《雪》P.77(注:据“伴侣同苦辛,何从乞浆食”句。)

寄友:《长者山居(葛百冈)》P.74(注:“嗟彼南冠南,何时惬登临”句。)《景文至其舅所,过圜中二首》P.200 “无由共甥舅,镇日数圜门。”《漫赠钱女孝(狱中)》P.128 “君馆暨阳年复年”,“今来访我圜扉里,梅花又发南湖水。”

是岁,巡按御史谢廷杰,在会稽县东南二里建沈公祠,以祀赠光禄少卿沈炼。见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四。渭出狱后作榜联《沈青霞先生祠》P.1060 “公道自然明日月,忠臣何意祀春秋。”



万历元年(癸酉,1573)

五十三岁。除,释某归,饮于吴(注:此段为上年除夕事)。明日元旦,拜张座(注:指张元忭)。《畸谱》

离京前,作《寄京中诸公援者》、《寄京中诸达者(并前一首,可一笑)》P.303  以谢在京诸公卿与贤达。

正月,渭在萧鸣凤女婿应可陪同下南归。途中有怀念萧鸣凤的《哭王丈道中二首》P.208 记萧晚年生活及其评价。另有《哭王丈道中(壮年喜谈兵,故五六云。不脱巾衫而扛石,叠山以花,又再谢乡饮,故末句云)》P.745

途中,遇劳子效,作《哀劳翁书与其子子效二首》、《子效索赠其两叔二首》P.90 按诗中:“遥忆在当时,痛我苦逻逮。曾约破网游,居然不相待,一卧卷然中,倏忽已五载。逆旅逢郎君,泪落珠洒洒”,劳翁及其子子效曾在绍兴狱中探望过渭,翁亡于隆庆三年。

渭至扬州应可家,得知表姐张氏(萧夫人)亡故,同应可往杭州奔丧。葬张氏于西湖孤山萧墓侧。《张封君挽诗》P.809 《画梅,时正雪下》P.386 《题画梅二首》P.386 《次苏长公雪诗》P.276 记其事,应可继室亦参加葬礼,成为一次难得的聚会。《牡丹》P.1306 以“共指萧娘骑凤去”句,系此。

在杭,《访李岣嵝山人于灵隐寺(时被系七年暂放,先是寓杭年少,暇则扁舟湖上,故有末句)》。P.289

返绍,“杏花杨柳夹扶疏”时,有《送葛韬仲(时予初解系)》P.223

时,韬仲赴鄂州府判任。

友少颠病故。《祭少颠文》P.665 (注:“计子与予游,适三十年。淡如也,而独笃于今下狱之七年,子其几于反炎凉者耶!”则相识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与少颠诗有:《更少颠师号》P.736 《次韵答少颠师》P.227)

作《辞言马两进士蕺山之集,呈王衢州二首(初出狱)》P.79 力辞宴集,专纂萧鸣凤父子集。

渭作《有人以旧抹牡丹索题者》P.397 该人应为萧鸣凤孙承方辈。“旧抹牡丹”见嘉靖四十四年八月下旬。

“清明日……约明日步阳明洞天,从郡山中陟广孝寺。……时万历改元二月之二十六日”。《纪游》P.1144 《寓香炉峰下,注郭子竟,清明夕两客携笋茗来,拟登》、《次日,游云门,买醉溪桥店梨花树下,云门有大树,相传树自盘古》P.252 时渭寓于绍兴香炉峰下,注郭璞(276-324)书,在《禹陵》诗中言:“年来只读景纯书”,但作中未见,又与《辞马言两进士蕺山之集,呈王衢州二首》相矛盾,故疑“景纯书”为萧鸣凤与其长子萧勉的著作,时系编《萧氏家集》之时,作于此段时间的诗有:《禹陵(桓碑,窆石也。鱼,蠹也。杨梅树下,予疑禹穴在此。玉字,谓金简玉书也)》P.247 《南镇(禹庙门扁曰拱圣)》P.252 《雨后观南镇两瀑(西南者濑瀑更雄)》P.732

连襟史楹(字仰之)亡十五年,作《史氏夫妇像赞》P.989

三月,有《答嘉则二首次韵(一七十见寿,二沮雨废访)》P.292、P.724 可知沈明臣生于弘治十七年(1504),长徐渭17岁。两人自嘉靖四十五年(1566)沈往吊胡宗宪后近十年,一直未能再见。故有“十年才一问平安”句。“百年忽已崦嵫暮,一齿时崩苜蓿盘,腊雪秋潮同马日,何人不道是金兰。”以此评价两人的友谊。

四月五日,作《书犀鸭帖》P.1095 酬亲家叶云渠。

《寄吴通府以墨见寄(名成器,休宁人。时予初出系,吴剿倭功多,在处有碑)》P.283 时“几从炎热转清凉”。

萧鸣凤女婿应可复来,八月,返扬州,作《送兰公子(阿翁,学师也。扬州人。)》P.92 应可来,疑与《萧氏家集》编辑或《玉娇丽》有关。又作《牡丹》P.1306

作《烈妇姚氏记(代)》P.610 “隆庆六年七月九日,郡城三校诸生上书于浙代巡谢公(注:名廷杰,新建人。《浙江通志》)”,对出于嘉靖四十年的姚烈妇(1542-1561),“不宜久使沈沦”。“令君谨承公命来征记”,“余老矣,垂八十矣。”以此推测,应为渭代商廷试(1498-1585)作。

《秋日,王衢州公要往秦望,同言、马两乡荐宿广孝寺。明日雨,辄归。连旬作炎,世界如焚,即不雨,恐亦不能抵颠也,因呈》P.738

“万历元年癸酉九月之十有三日,为通参公(注:张天复)六十生朝。某辈将称贺于庭……”《画赋(有序)》P.46 又作《寿学使张公六十生朝序》P.971(渭)“其所以幸免于瘐者,谁之力也?乃知公之生我为父母。”P.971(注:按作于万历二年的《张太仆墓志铭》P.1832 张天复生于“正德癸酉九月十二日”,是年应为六十周岁。生日为“十二日”或“十三日”存疑。)

代盛太守(注:盛时选,祖籍吴人,生于燕。隆庆五年至六年在任)作《北台疏草序》P.551 《茗山篇(为泰父)》P.759 又为会稽知县杨节(号一中,祥符人,隆庆四年至万历元年在任)刻印盛时选《按辽议建》,代该书校者作《序》P.918 还有《送杨会稽(一中)》P.312 《杨公去思(一中)》P.211 《寄杨会稽(一中)》P.293

作《歙石砚铭(并序)》P.590 “市于歙,归于越,复返于歙,终来归于越”,“余将寄斫于吴,而先铭之如左。”又作《歙石砚铭二首(俱金星玄色)》P.590

《赠冯君序(鸣阳公父)》P.958(注:冯鸣阳,名应凤,万历元年举人,八年进士,终官太仆寺卿。其父“今始为六十”。以“君于是教其子长公举于乡,长公于文特妙,取进士如反掌”。系于此年。)

“万历癸酉冬,元忭以(父病)告归越,适杨侯维新自松阳移令会稽,甫下车,首询兴废,知邑未有志,乃过余,……”。张元忭万历《会稽县志序》

《子荩太史(注:即张元忭)之归也,侍庆有余间,值雪初下,乃邀我六逸觞于寿芝楼中,余醉而抽赋》P.775

《柳元穀以所得晋太康间冢中杯及瓦券来易余手绘二首。券文云:“大男杨绍从土公买冢地一丘,东极阚泽,西极黄滕,南极山背,北极于湖,直钱四百万,即日交毕,日月为证,四时为伍,太康五年九月廿六日,对共剪破,民有私约如律令。”详玩右文,似买于神,若今祀后土义,非从人间买也。二物在会稽倪光简冢地中,于万历元年掘得之,地在山阴二十七都应家头之西。尚有一白磁狮子及诸铜器,铜器出则腐败矣,狮尚藏光简家。闽有黄兔窑》P.91 所记为绍兴重要文物,可见晋太康间尚可强占土地。



万历二年(甲戌,1574)

五十四岁。张父死。仲冬念二日,入五泄。《畸谱》

元旦,《寿徐山阴(孺东)》P.313 按诗中“仙令双凫日,新皇万历年,华辰元旦启,上瑞晓虹躔”系于此。贞明父九思。《明史》卷二八一有传。

《元夕之辰,偕友人集九里之天瓦、寒泉二庵,各赋一篇,令予为序》P.198 序中言:“某君南来之暇,稍厌宾筵,及予元夕之候……”,此君为张元忭。

二月,越中乡绅建祠以祀季本,原颍上知县郁言,“遂撤已所居旁舍四楹,徙置禹迹寺西林,实先生旧著书所,以祠先生”,“祠始于万历二年二月之朔,越十五日而成,又越五日而主以入。”代张元忭作《季先生祠堂碑》P.616 先有《季彭山先生举乡贤呈》P.669 建时作《景贤祠上梁文》P.672 主入祠又有《季先生入祠祭文》、《时祭文》、《县祭文》及《入乡贤祠府县祭文》四篇。P.660-P.662 分别代商廷试与张元忭作《景贤祠集序》P.550、P.551 《先师彭山先生小传》P.628 另有《景贤祠堂上》榜联二P.1166 《季彭山先生祠》榜联一P.1152

《张翰撰弹琴像赞》P.983 “昔年操轸,在彼燕京,今夕之抚,乃在云门。”时张元忭读书于绍兴云门寺。

四月十五日,绍兴洪神行祠“象设以入”。祠扩建于“万历元年五月,至十月廿有四日而落之。”阅十有几年,渭作《洪神行祠记》P.602(注:因不明渭作《纪》于万历十几年,暂系于此。)

夏,《万历二年,翰林院中白燕双乳,辅臣以献进两宫,并赏殊瑞,闻而赋之》P.307 《白燕》P.217 《续白燕二首》P.221

五月,始与张元忭合纂万历《会稽县志》。杨维新万历《会稽县志序》

张元忭父天复,“卒于万历甲戌八月三十日,享年六十有二”,“公博诸诠,尤精于青乌子,天柱峰官山岙之穴,公所自营也。伯子(指元忭)将以是年十二月之二日,奉公蜕而藏焉。索铭于予,予涕不能字,且谢不副。”《代张太仆墓志铭》P.1032(注:系代南右都御史、余姚赵锦作。张女许聘赵子淳卿。)

白鱼潭张叔学八十寿,作《寿张翁》P.795 以“眼见吾侪是童丱,转惊五十四年人。”系此。

九月,代原知县、今内召给事,祥符杨节作万历《会稽志序》P.1087

寄杨征求意见,作《寄杨会稽公(一中)》P.293

十一月十二日,作《祭张太仆文》P.664 “嗟乎!公之活我也,其务合群喙而为之鸣”,“其同心戮力而不贰”,“其拳拳于斯事之未了(注:时渭尚未正式释放,仅假释而已),而竟先以往。”张天复以十二月二日发葬。

十一月,万历《会稽县志》成,次年三月刻竣。作《总论》四,篇论十六。P.488-504 代会稽县知县杨维新作《序》P.939 又代绍兴知府滇南彭富作《序》P.940

“万历二年十一月廿有二日,偕王图、吴系、马策往五泄。……来去凡十有三日。”《游五泄记》P.598 沿途所作有:《将游五泄,宿吴系山庄,遇陈老迎饷,邀余辈先登峨眉(注:即秦皇刻石山),不果》P.214  《明日至古博岭雨》P.214 《止枫桥骆汝诚楼,值生辰(注:三十寿)却赠》P.734 《和乐堂诗(诸暨枫桥)》P.780、《绿矾采鸡》P.163 (注:骆家因阴德,百年出两进士:骆珑,成化十七年[1481];骆问礼嘉靖四十四[1565],《明史》卷二一五有传)《化城寺》P.212 《题翠华轩卷诗》P.253 《诣五泄驴上口占,寄骆怀远》P.293 《题雪景画(诸暨陈仲子)》P.213 以“腊酒此时熟”系此。《五泄五首》P.378 《刻五泄寺石鼓》P.1054 《雨雾霁雪复四首》P.379 《七十二峰归来书寺壁》P.386

十二月,自五泄归,作《送学中施林两先生》P.370 “五泄归来第几层,脚跟裂却挂藤冰。” 另有《饮于施学官斋,席上有丹阳朱叟,叟,施之师也(朱为王心斋之徒)》、《即席复赠施先生(斋中植两紫荆)》P.267(注:诗中有“不必湖州去治经”句,知均为送施去湖州之作)

闻友柳文由婺源教谕升任都昌知县,作《寄柳都昌彬仲》P.153  柳却至官三日而亡。时闰十二月之九日。《都昌柳公墓志铭》P.1037

除夕,《喜张大移居南街(天峰)》P.164 按“谁知零落已十年”,系于此年。(注:自嘉靖四十五年病至此岁刚为十年。其后除夕:三年在南京,四年在宣府,多不合。)



万历三年(乙亥,1575)

五十五岁。得兆信云,准释。秋,往游天目,寓杭,为何老作《春祠碑》。遂走南京,纵观诸名胜。《畸谱》

《乙亥元日雪,酌梅花馆三首(有扁二,曰柿叶堂,曰葡萄深处,并梅花馆,各赋一首)》P.195 言头已“白发”,并有“待予新买屋”之想。

《万历二年闰十二月之九日,都昌柳公卒于官,明年正月八日,其仲子濲自都昌。“……越五日,仲子抱公之履,来索志与铭”。《都昌柳公墓志铭》P.1037 后,又有《送柳子宁亲都昌(小愚)》P.195(注:柳公,名文,字彬仲,号愚谷,另有《柳愚谷先生像赞(代)》P.989 故其子有“小愚”之号)自都昌归,濲拜渭为师,作《柳兄九迫以师礼(元濲)。》P.745 《柳生小像》P.588 “元穀躯干特短小,躯则短小,文甚藻。”后,《送柳九濲与董伯大北行》P.750

正月十五日,山阴县学稽古阁落成。阁系徐贞明始建于二年十一月,代张元忭作《稽古阁记》P.1004 另有山阴县学《养贤堂记(代,不用)》P.1005 以侯“名某,以辛未(隆庆五年)进士知县事”,知其人亦为徐贞明。

山阴知县徐贞明召入为工科给事中,作《送徐山阴公》P.795 “捧檄将行夏正中,壶浆西出路重重”;并按《明史》卷二二三,《徐贞明传》,其离绍时间亦为三年正月中旬,故系于此。 《送徐山阴赴召序》P.549 言明渭出狱与景贤祠之建均与贞明有关:“始渭之触罟而再从讯也,非公疑于始而得之真,则必不能信于终而为之力也,必使之活而后已。长沙之将祠而间于可否也,非公疑于官而俟之久,则必不能信于学而为之力也,必使之牺牲粢盛,于以永之于无穷。” 《徐侯去思碑阴》P.1054

三月初一,作《萧氏家集序》。“静庵(注:萧鸣凤之号)先生殁若干年,而其孙某出先生之文若其翁女行君之文,令予校而选之以梓。予既校而选之矣,复令予序之。”“先生配,余姑氏女也,于先生为姐氏夫,于女行君为甥”,“而稿多不可把束,然以火悉毁失,而序复严之,故梓者仅若此。”《萧氏家集序》P.564 去柳溪,上《走马冈》、《游大尖》P.99 五年十一月,张元忭亦为《家集》作《序》。

“万历甲戌,新自松阳移令是邑,念之。检礼牍得前令杨公某所图,已有绪可举,遂以请于太史张公某,阅六月而书成,又四月而竣刻,是为万历乙亥之三月”。代作(会稽县)《志序二首》P.939(注:一代今令杨维新,一代前令杨节,太史张公即张元忭)

四月廿四日,马白峰先生七十寿,作《寿马先生七十(白峰)》,P.271 (注:嘉靖四十四年六十寿,见前)

是岁,作《贺郁太君序》P.957(注:太君年八十,郁言母也) 《赠族兄序》P.951(注:时族兄七十,据“二十年中,诸君子之迹熄而泽微,抱经者或不得仕”,明年,徐桓中举,故暂系于此年。)

作《赠沈母序》P.569 沈太君俞氏,二十五而寡,今六十六,始得督抚朱拭(字世寅,常熟人)、按察使朱炳如(桂阳人)二公檄有司旌其门。“伯子与余友也,且曩也有德于予”。以“昨订县志”,系此。

是岁,潘又山六十,作《潘承天六十(又山)》P.369 “五十年前共一窗,猪龙头角未分张。吾今老作锄园客,看尔黄堂佐帝乡。”潘,判承天府。

“万历三年中秋前一日,会饮于门人王海木之太和堂。内潘绍越少年长须,且斑,因感而作”《责须文》P.1142

《十四日饮张子荩太史宅,留别(久系初出,明日游天目诸山)》P.805

《中秋发舟越溪,将游天目,同韩达夫门人吴系、马策联句》P.830据“出郭月正上”句,离绍应在十四日夜,张元忭宴后。

《八月十五日映江楼观潮次黄户部》P.119(注:映江楼在杭州候潮门外。)

《八月十六夜泛舟西湖》P.427

《中秋后四日,游览摩诃、法藏诸刹,遇雨,书某上人房》P.865 另有《中秋后四日,游览摩诃、法藏诸刹,遇雨,书弦上人房》P.417 次日《乘霁,自福田遍历善应、翠微、洪光、大悲诸招提。翠有石洞,西夏僧兀坐其中,自言至此可六万里。斋罢,拟游西湖,辄止》P.358

“今来访天目,过富春,为陆邵武君所延,醉而宿其庐,出其谱,乃知君两公(注:陆贾、陆秀夫)裔也。”作《陆氏谱序》P.538

溯分水江上,游天目山,有《西天目(高峰断崖,两师骸已火,独中峰锢于两瓮,山上松杉特繁,崖壁如削。)》P.240 《天目狮子岩》P.93 《登东天目宿宝珠上人房却赠上人(烂芋为供,食已,登最高峰,俯视钱塘如带。)》P.240 《宝珠斋饭罢,箸响碗寂,作为一偈,时宿东天目》P.428 《至东天目之第四亭观瀑布》P.854 《天目山三首(一瓦观音,二、三古杉,大者至八抱。)》P.353 《寿吴溧水(湖州人)》P.801

天目返,寓杭何洪长春祠,作《拟寿长春祠何老》P.199 (注:时何老“流年始七旬”。)《八仙台次韵(本名长春祠,在西湖南山深处)》P.238 《再咏八仙台》P.302 《宿长春祠,夜半朱君扣榻,呼起视月,山缺处露钱塘仅一勺,而夜气滃之》P.240、P.275及《长春祠记》。P.605

冯陪游天目,昨又游西湖,作《赋得片月秋帆送冯叔系北行》P.720

遂走南京。“二百年来一老生,白头落魄到西京,疲驴狭路愁官长,破帽青衫拜孝陵”,作《恭谒孝陵正韵》P.241 《霞江篇》P.152 于燕子矶。《燕子矶观音阁》P.95《答赠盛君(注:盛交甫),时饮朝天宫道院》P.241、《谢公墩》P.366、《清凉寺云是梁武台城》、《宿栖霞(般若庵有台,尽是石刻)》均见P.270 另有《夜宿栖霞》P.288 《雨花台》、《灵谷寺》均见P.94 《登报恩寺塔最上一层(寺已火)P.766 (寺在南京中华门外。)《牛首斋罢,便往祖堂献花岩,迫哺矣》P.764(牛首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斋罢,遂“带黑鞭驴到祖堂”。《祖堂夜归》P.765 牛首、祖堂“两地禅林一日穷”。《凤凰台(台今为魏国所圃)》P.777(注:凤凰台在今南京市南。)以“梅花垜垜隔高垣”系此。《九月十六游南内,值大风雨,归而雪满西岫矣(石桥鱼龙百族巧甚,云是西洋物,乃三宝太监取归者)》P.249(注:此诗应作于次年年初,因标明九月十六日事,故系于此);《除夜之作,兼答盛交甫、璩仲玉赠篇(亥年也,时客南京)》P.728

《金坛邓老儒获白雁于庄陂(金坛有长荡湖)》P.300 以“长湖秋老芦稀后”系此。

国子生陆君,嗜琴,自呼“友琴生”,“余客金陵”其来访,作《友琴生》P.675

在南京市门遇松江璩仲玉,“久之,甚相得。将别,为予陈天马迹,如右所书者,使为记。”《天马山房记》P.996

《河豚(味大约如鲐。越渔取鲇多于雪候从水柳窍中得之。金陵煮豚灶必露多旁于檐际。○白名西施乳,却佳)》P.191

《赠葛太君序》P.950(注:葛太君潘氏,葛木妻。木,正德十二年进士,与汪应轸、何鳌、季本同科。终官山西参政。其次子焜(韬仲)、鄂州判,其孙晓(景文)与渭相善。“今直太君生九十矣,意谓且决往,而又流转客金陵。”又作《上虞母夫人诗》及《白云遥祝为韬仲赋(时仲以贡入京,五月某日,值其母生辰,祝于舟中)》P.763

作《王先生去思碑(代)》P.1010 “先生名一化,字汝诚,扬之泰兴人。”“隆庆丁卯(元年)应岁贡科,授嘉禾训导。四年,擢新昌教谕。”“满几年”“会应天缺教授”,“先生遂舍新昌赴应天”。新昌人“走留都(指南京),属余以书。”故系此。按文意,为代新昌在南京任职者作。

“我客金陵访画梅,画梅莫妙盛行之,刘君放逸不可羁,一刘一盛无雄雌。”《刘雪湖梅花大幅》P.165(注:此诗应作于此年以后。盛行之,名安,号雪莲,江宁人,以画梅驰名。刘雪湖,名士儒[或作世儒],字继相,号雪湖,浙江山阴人,工画雪梅。著有《梅谱》。)



万历四年(丙子,1576)

五十六岁。孟夏,赴宣抚吴幕招,是年为丙子。《畸谱》

《元旦买得玉鱼自佩》P.730

《谷日(注:正月八日)大雪,口号二首(客南京)》P.146 次日《雪中骑驴访某道人于观,追忆曩日栖霞之约》P.147 《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P.132 《廿八日雪(时绵被被盗)》P.143

不日,自南京返绍兴。《九月十六游南内,值大风雨,归而雪满西岫矣》P.249

祝延年,万历元年贡生,“会父丧而止,越三年始入”,作《送祝子孝序》P.925(注:渭与祝“居同里且戚也”。时应在正月。)

是岁,安庆刘尚志出任山阴知县。《山阴景孟刘侯乘舆过访,闭门不见,乃题诗素执致谢》P.873 诗中言:“不是疏狂甘慢客,恐因车马乱苍苔。(侯观诗悦甚,即便服徒步往。)”遂成知交。参见万历十七年。

会稽知县杨维新离任,作《杨会稽公去思》P.749

《寿司空潘君六十(水廉)》P.260(注:新昌潘晟(1517-1589),字思明,号水濂,嘉靖二十年榜眼,隆庆四年十一月任礼部尚书,六年三月辞职归,时家居在新。)

《哀词三首》P.87:《朱按察公簠(拙斋)》、《钱刑部公楩(八山)》、《骆怀远公验(全野)》。(注:朱簠[1489-1576],字守贵,号拙斋,正德十一年举人,嘉靖五年,与兄篪同科进士,曾知江西峡江、丰城,终官按察使司副史。诗中言:“忆昨耽海潮,三度宿公厦,为余陈蛟龙,岁至无虚夏。又述蛾眉游,谈雄而兴雅。及予在圜中,亲人相慰籍,佐觞备海物,烹鸡荐鲥鮓。及予脱梏归,县官向予话,尔非朱按公,不得相僭假。顾公见我时,不泄反如哑。”钱楩,“越中十子”之一,嘉靖四年解元,五年进士,知福建晋江,累官至刑部主事。骆怀远,诸暨枫桥人,见万历二年五泄之游。)

上虞葛韬仲母卒,终年九十一岁。作《葛安人墓志铭》P.1029 韬仲始得辞鄂州通判归。

四月,应吴兑之邀赴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北上。(注:吴兑[1525-1596],字君泽,号环洲,山阴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兵部主事;隆庆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万历二年加右副都御史,五年迁兵部侍郎,擢右都御史,佐兵部事。终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明史》卷二二二有传。)

《镇江》P.184 以“笋蔌辞乡饭,樱桃过镇江”,系此。

搭商者船过长江至广陵,《赋得贾客船随返照来二首》P.301 以“干衣骑马广陵城”系此。

“不见将军十五年,相逢今在淮河壖,酒酣却说河防苦”,“瓶中雾温芍药花”,作《某将军》P.151 《俞将军所晤杨盐城》P.729

《每过兖,辄拟谒阙里,辄阻,追赋一首》P.294 《追赋三首》P.825 《谒孟庙二首》P.295 以“乡笋饭余将野荐”(见《镇江》)系此。“明朝转入千山去。”孟庙在今山东邹城南,千山,即千佛山,在今济南市南郊。故此行为北上之时。另有一首《谒孟庙》P.773

途经京,暂寓,尚作《笋竹》P.1305 诗言:“客里盐齑无一寸,家乡笋把束成柴。尽取破塘(今称坡塘)聊遣兴,翻引长涎湿到鞋。”并称:“积斋丈出卷索书,予书其半而竹其半,缘日来初习乏纸,借人笺素打稿故也”;“余学竹于春,不逾月而至京,此抹扫乃京邸笔也”。渭之画竹始于此年。

访盛时选,作《盛泰文苑西草堂得声字》P.776 以“太仆街前万马鸣,野人门巷寂无声”,时盛任职太仆寺。

五月,“土默特联营河东,李成梁掩其巢,得利而还。”《明通鉴》

途京时,遇李成梁之子李如松,作《赠辽东李长君都司》P.243 从“公子相过日正西,自言昨日破胡归”,“禅关夏色炎如此”可知,李“昨日”始至京,渭时寓寺中。《写竹赠李长公歌(仰城)》P.134 “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言其当时画竹的情况。“山人听罢公子言,一虱攻腰手漫扪,欲答一言无可答,只写寒梢卷赠君。”后又作《李伯子画册序》P.539 《序》言:“李长君尝畜画两本”,“而君自辽入京师,所交游益广,每幅必属一时能名诗者书之,而予亦滥其中,至是复以序属余。”并提出:“然鱼鸟鹅鹳具载阵法中”,“凡兹四者,盖即绘家所称羽毛山水事也,审如是,宁止于不病君,且深有助于君矣。”(注:李成梁、李如松父子,《明史》卷二三八有传。李成梁[1526-1615],朝鲜人,自高祖内附,遂家铁岭。因战功累升,三年冬以平虏堡一战,加太子太保,五年封宁远伯,十年诏赐甲第京师,“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帝辄祭告郊庙,二百年来未有也。”万历四十三年,年九十卒。李如松[1550-1598],成梁长子,时二十七岁,“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

《小集滴水崖朝阳观(上谷)》P.244 《送毛德甫奉使还蓟(德甫幕赞归蓟,上谷时作也。黄台吉之妻曰大韩比姬者,东虏抄蛮之女兄也,台吉远之,来依抄蛮。一日寇蓟,杀两将军及数十人去。当事者令宣镇责之,缚十七人来,斩于都市。而毛君自蓟镇往来其间,相报引,故赠诗如此。)》P.244 《再送德甫(虏誓必歃血匍匐出刀下。黄龙非上谷地,但取岳公言饮耳)》P.245(注:上谷,旧河北怀来地,今在官厅水库库区内,被淹没。)

《宣府槐龙篇(有序)》P.305 《与茅山人溱集龙槐下得君字》P.306

《上谷边词》P.419 以“凤吹干草没沙泥”系此。

《上谷仲秋十三夕,袁户部、雷麻两总戎、许口北诸公邀集朝天观》P.729 《赋得风入四蹄轻四首(雷总戎尝骑千里马,风掣其衣,仅存襟背,又云赵总戎亦然,故三章云)》P.197 《赠雷总兵序》P.930 《十五夕酌于幕中,不赴雷总公之专邀》P.185

《十六日霁,与张长治伯仲集城隅,次长治韵》P.242(注:为八月十三至十六事。张长治伯仲即渭幼时同学张子锡、张子文。)《张子锡往访其弟长治》P.202(注:此诗应作于八月前,时张子文已来。)

《观宣府车战,用炮以制虏,夜归小饮寺中,老僧直用芦笙吹海青搏鹅曲》P.243 《许口北遗以绫帛绵三物,题曰袍具,作诗谢之(寓之西邻为朝玄观多栖方士。诸边竟用蔚州之炭)》P.243 另有《与许口北》P.480 《画笋遗许口北(口北尝许啖我以笋,戏之)》P.390 《画笋竹贺许口北得子》P.393 《次许口北招集之作》P.737 另有《答许口北兵宪》P.1013 《答许口北》P.1014 《简许口北》P.1016 《答许口北》P.1017 《写竹答许口北年礼》P.333 与王口北有《与王口北兵宪》P.1014 《答王口北》P.1017(注:许希孟、王象乾,皆宣化府口北道守将。)

《答李独石》P.1016 《与陈戚畹》P.1014

《答吴宣镇》P.1013 《与宣府》P.1014

《答王新建(瑞楼)》P.1013 “旅次朔漠,遂复迫冬,无一毫之益于主人,徒费其馆谷而已。”“刻尊翁(注:王阳明)老先生集,语未了而辄许,当是此公夙心,生亦何所预也?”是否请吴兑出资为其父出书事,但后未见此刻本。

《宣府教场歌》P.360

《胡市》P.361 《胡市归(胡馆不一刻,膻触数日)》P.210

《杨兵部生祠画像诗》P.206(注:杨兵部,即杨博[?-1574]字惟约,蒲州人。嘉靖八年进士。曾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宣大山西军务,嘉靖四十五年十月任吏部尚书,隆庆三年十一月致仕。五年三月起,十一月任兵部尚书,次年十一月改吏部,万历元年九月致仕,翌年冬卒。《明史》卷二一四有传。)

《野豕(宣镇将觞一御史,令营参故虏马孔英猎得之。……)》P.732

侄徐桓得中是科举人。《浙江通志》卷一三九

《登北山,小憩龙王堂,遂上镇虏台,风至飒然,因感麻总兵校猎之约(北山寺在一座石中耳)》、《寓宣府,九日同杨惠两乡人集北山寺,而昨夕风烈甚,雨即成雪,壤不膏,故山悉赭,结句别有所为》P.767 (注:应为重阳节及前一日事。)《九月望日再集镇虏台(至秋往往夕烧山原)》:“重阳曾上北山隈,此夕重登镇虏台。”P.265

《赋得清秋落叶》P.237 以“大漠霜凄随角散,孤城月白伴砧飞”,系此。

《宣府客寺冬十六夕坐月》P.300 “上谷正苦酒价高,辽东又断贩来貂,冰花遇水连朝结,榆叶悉霜一夜凋。”《十七夕(宣城中绕沟皆流水,至是冰咽矣。)》P.300

《寿吴宣府(环洲)》P.246(注:按“报与江南春信道,题诗寄处陇梅开”句,吴兑生日应在冬日,此年五十二岁。)

《某君索诗往寿其兄镇公(镇亦为予解纷)》P.301 以“秋榆北地关心急,春草南来入梦通”,应为吴兑弟往兄寿。

作榜联《宣府军门大门》P.1165 《宣府堂上》P.1166

王守仁私淑弟子钱德洪门人“暨之玉仲(疑为仲玉之误)郦君,始见予于蓟门邸中,则以理、卫道诸篇是也;既而见也,则以诗,此稿也”,作《草玄堂稿序》P.906 《书草玄堂稿后》P.579(注:钱德洪,余姚人,嘉靖元年举人,十一年进士,终官刑部郎中。郦仲玉,诸暨人,曾任绩溪主簿,参见明年。)

山阴冯景隆是岁八月中举,时其父“累拜山西之参政,方奉玺书监大同”,消息传来,“于是两镇之僚将属言以贺公,为户曹若袁,按察若王与许,三公者,并各以其履与公旧,遂相率以言属予”。代吴兑作《贺青州冯按察序(琢庵公父)》P.923(注:据文,冯按察系隆庆二年“以诗荐对于廷,称旨”。)

作《沈将军诗(沈以鼓吹起行间[左桥])》P.161 以“分道密云汝往当”句系此。

“独今稽侯守是州”,“甫一考,遂进秩府贰,及再考,俸四品,今且三矣”。“沈生某者,为今赠光禄少卿讳炼者之从子也。少卿于予为旧故,而沈生今在保安为州诸生,数为予道侯事。”作《赠保安稽侯考满序》P.560 《双义祠(郦秀才,沈之门生也,沈僇,郦守其尸》P.286 诗中有:“严丞相托杨都护,郦秀才收沈锦衣。”因绍兴无此祠,故系此。

在保安城外观猎,作《观猎篇》P.136

“我少师相公赵太夫人,当万历丙子某月日为七十有一之生辰,某既受造于相公,无以为太夫人寿,乃绘王母以进,而谨书其意”。作《代边帅寿张相公母夫人序》P.558(注:张居正,隆庆六年正月,加少师,万历四年十月进左柱国太傅。此序之作应在此之前。“边帅”为“某诚职上谷”之吴兑。)

《别宋纪室斗山(名朝阳)》P.834 “一自燕京别,重逢是五霜。今朝又分手,千里塞烟长。”

《寄京中友人》P.713 “寒风夜中起,游子朝作客。河流一尺冰,屋瓦三寸雪。人言今岁冷,连岁屡觉热。何事古江南,翻为今塞北?君把辔与鞦,触手冷于铁。此时山中人,复絮败毛褐。欲寄寄莫由,此意共谁说。”似对当时待遇与生活不满,形成离上谷之念。另有《送友人(张鸥沙)》P.106 仅少“人言”起后四句。

岁末,作《与吴宣府(环洲)》P.480 “左右履寒涉远,得无劳乎?拟候辄止”,“惟延候春融,以见不拂盛意耳。故决意不再入”,“岁暮新春当礼际时,已拟徒避数日,此外惟有拥炉拨火,与缁黄闲话沙场旧事耳。惟蔚州炭多赐几块,是实惠也。”



万历五年(丁丑,1577)

五十七岁。春,归自宣府,寓北京。病,仲秋始归越。枚劫客囊,至召外寇。《畸谱》

正月十八日,陶承学六十大寿,代其兄本学(泗源)作《赠陶刑部侍郎公序》P.556(注:陶承学,字子述,号泗桥,会稽陶堰人。嘉靖二十二年举人,二十六年登李春芳榜二甲,与张居正同科。本学为著名中医,著述颇丰。)

《万历丁丑春正月灯夕后八日,祓赵川堡汤泉》P.737(注:赵川堡在宣化东。)《灯后祓赤城之泉(汤泉源数步外有井,而四山冰雪尚未消,独汤处沸如昔。)》P.244(注:据“灯火才看上谷奇,汤泉又见赤城稀”句,正月十五日尚在上谷。)

“二月看汤泉”,《王口北见遗貂帽,因往二首》P.186

《云州舍身台》P.376(注:云州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川。)

《送张君之三屯》P.357 以“薏仁酒浓汤泉春,盘山之景更绝伦”系此。(注:三屯,在今河北遵化东三屯营。盘山在今天津蓟县西北,顶高程858米,有“京东第一山”之美誉。)

《宿坌道,登城北高台,值雪》P.776 《自岔道走居庸,雪连峰百仞,横障百折,银光晃晃,故来扑人。中一道亦银铺也,坐小兜,冒以红毡,疲骡数头,匣剑笈书相后先,冰气栗冽,肌粟垒垒,如南夏痱痤。苦吟冻肩倍耸,惫甚矣,却嬴得在荆关图画中浮生半日》P.255 诗云:“昨夜飞花苦不多,朝来起视白峨峨”,“中间一道明如线,四角红毡拥数骡。” (注:返京线路:岔道城——八达岭——青龙桥——居庸关——南口——沙河——北京。)

作《上谷歌九首》P.359 记过居庸关经历,忆及上谷诸旧事。

《入关见杨柳》P.872 “关门杨柳绿秧秧,关外杨枝白如霜。”(注:是岁二月一日为公历2月18日。节气在雨水与惊蛰间)

至京,作《答谢上谷诸公》P.185 诗云:“别来知几日,柳色满红墙。”

二月八日,商廷试“周八十辰”,代其从甥作《寿太仆商公八十序》P.969(注:商,会稽人,嘉靖二十年进士,终官甘肃行太仆寺卿。)《与马策之》P.483 “厨书幸为好收藏,归而尚健,当与吾子读之也。”此“厨书”疑为《玉娇李(丽)》。亦作于此时,托商公长子为正带去(商为正,隆庆四年举人,五年进士,时“奉命按闽,便道归省。”)

三月三日,《驾归自阅,群望于衢,恭赋(三月三日)》P.245

三月,有《五色鹦鹉黄鹦鹉并是圣母所驯,各赋二首》P.268 “黄鹦鹉”指萧鸣凤女婿应可;“五色鹦鹉”指萧外孙,应可子;“圣母”指萧夫人张氏。是岁,疑应可子入为贡士(有“锦鹦今日贡宸居”句)。(注:“白燕往时呈输苑”,时在万历二年,故系于此。)

三月十八日,“赐沈懋学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明通鉴》

作《沈刑科君出使湖藩还阙(会峰)》P.181 《京邸赠沈刑部(叔成自安乡召入,善画梅,在署竟日伸纸。洞庭逼浸安乡)》P.186《沈刑部善梅花,却付纸三丈,索我杂画(沈小霞)》P.131,据“长安街上尘如雾,葛布眼眼风难度”句,当春日风沙景象。《送沈叔子南都迎母》P.199 (注:据“别兄当北邸,接母到南都”,系于此。会峰、叔成、小霞、叔子,皆沈襄也。安乡,今属湖南,在洞庭湖北。)《拟寄岳阳楼(余小斋扁曰芙蓉馆)》P.288 应作于此前,拟寄沈小霞(当其在安乡时)。

作《与朱翰林》P.1022 “日者于某人书见公及某之言,似以某有意自外于门墙,而高自矜匿,不令人望其颜色。某不惟不能辨,且不敢。”似朱赓对渭有看法。以“入上谷得樵歌十首”系此。

四月,“兵部尚书谭纶卒”。“改刑部尚书王崇古于兵部,以戎政尚书刘应节代之”。《明通鉴》由之,引起一系列人事变动,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方逢时升戎政,总督由吴兑代之。渭作《吴宣府新膺总督(环洲)》P.265 诗云:“市场春后皆青草”,亦可证在四月;“最怜投辖相知客,不得随车负此情”,表明其之歉意。又作《赠方公序》P.540(注:方逢时,是岁十月,“戎政回部”,任兵部尚书,至九年四月致仕。吴兑十年十一月任兵部尚书。见《明史•七卿年表》)

是岁,吴兑迁兵部侍郎,擢右都御史。作《寄吴宣镇》P.711 故有“昨闻敕尚方”句。《画竹与吴镇二首》P.390

《寄李腾骧君》P.71 李为宣府参将,以“别来今几月,寄此表予心。”系此。

《顾富川公七十,其长公御史索写椿(富川县属广西乐平府。顾,湖人。)》P.133(注:遍查《浙江通志》,正德、嘉靖间,进士或举人均无湖人顾者。万历元年浙江乡试经魁、万历二年进士,湖有顾尔行者,确为御史。故暂系此。)

《祭朱刑部(南阳)(代)》P.1053 据“甲戌役于礼闱,自是始得与君知。”可见被代者系朱应(赓兄)同科(万历二年)进士,因此才得相识。疑为湖人顾尔行,暂系此。

《送余新乡(可斋)》P.245 据诗中“杨柳风多五月凉,卧病禅关不相送”,时在五月,病在寺中。(注:余新乡。参见万历八年。)

五月十五日,《重修乾清宫成,迎慈圣再御(辅臣用此题选翰庶,时予客京师,漫赋)》P.268

五月,尚有《都门五月写竹,送某君之官新昌(江西)》P.389 《燕京歌(人云斗牛眼甚恶,最吓人)》P.355 《燕京五月歌四首》P.356

六月,“帝京初伏候,出象浴城湍”,作《观象浴(昨一象忽狂而奔,折庙门之栏,又〈辍耕录〉,持荷筒吸酒,名象鼻饮)》P.308(注:《帝京景物略》载:时在六月初六,其题为《宣武门河看洗象》;亦载:麻城梅国桢《同徐文长诸子灵济宫夜坐》。分别见于《春场》、《灵济宫》。)。又作《六月七日之夕,与梅君客生(衡湘)及诸乡里趁凉于长安街,醉而称韵,得片字》P.132 中有“楚人惯自唱《阳春》,一曲未终人已散”句,《阳春》指《金瓶梅》;“人已散”系指书稿转移事相关人,死的死了,离的离了,各自东西。

《宴游西郊诗(有序,借饮寺人之园)》P.314 诗云:“飞蝇怯冰”,亦在夏日。与陈戚畹同宴游,见《赠戚畹锦衣陈君序》P.908(注:陈之师杨君,为渭之友。)另有《竹楼篇为陈戚畹》P.729

遇绍兴旧友杨子完,作《与杨子完夜话京邸》P.757 《题画竹赠子完得嗣》P.852

《宝剑篇送陆山人(山人,曩诸生也,近为道士,住栖霞。偶客燕,出宝剑观于御河桥。)》P.148 以“御河桥畔南流水,旱深色作葡萄紫”系此。

《五粒灵丹行送聂君归滁(服丹须牛羊乳)》P.133 暂系此。次日,作《长至次朝》P.285 以“一丸自弄玄黄剧”系此。

秋,将归,《沈叔子解番刀为赠二首(继霞)》P.149 “买驴南归只两旬,只愁马上遇黄巾,叔子见我无所仗,解刀赠我行色壮。”

宣府军医刘君南归,作《送刘君二首》P.99 “而我亦同之,临岐泪如雨。”应在南归途中分手。在宣府曾作《赠刘君序》P.541

《晓发句容》P.197“三尺短缑烂,一程长耳赊”,“只尺丹阳近”,为东归时,已“至召外寇”,以至要赊驴代步。

《送娄某丞丹阳(乃祖御史)》P.292(注:娄芳,会稽人,天顺四年进士,终官御史。娄某应为其孙辈,但山、会两县志贡生、举人、进士均未见。)以“应怜道路疲迎送,莫买鲟鳇糜俸钱”,并上首诗,系此。

闰八月十五日,在苏州。《泊阊门值闰月中秋(每中秋吴人赛唱虎丘下)》P.222 《虎丘(杜甫〈蕃剑〉诗:“虎气必腾上”。人言阖闾之葬,致白虎,乃是剑精,理或然也。又吴人至中秋之夕,竞曲于此。虎丘之茗,佳者斤率金二两许。四句谓西子也)》P.765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石门)》P.289 《阊门送别》P.351

《吴门逢孔将军于塾》P.205(注:曾有《长洲孔君,以儒生取官为卫使横金,侍军幕而志不得信,小东夷欲立名西北,予歌短篇广之》P.175 以“终岁只在野,因予一入城,相悲十年事,泪落洒杯平。”后诗应作于隆庆元年。

作《奉徐公书》P.481 “曩儿枚归自塞垣,伏承推恩,兼赐教示。捧诵之后,怀在袖中,出入既频,纸毛字褪,而后归于箧笥。迨于北上,谓得更沾熏沐,庶几桑榆,而台下遂远承明,失所依庇。”“某衰老荒塞”,“时既太平”,“故低头沙漠,顾复蹋翅而归,行道不省,饥鹰便谓得兔,悉虚声耳,猎者自知也。”(注:徐公,即徐阶,于隆庆元年七月十九日致仕后,居华亭老家。此书明确回忆徐阶救渭于狱事。并言及南归途中遇劫事。此书作于访徐前。)

作《客强予画十六种花,因忆徐陵杂曲中“二八年时不忧度”之句,作一歌,因为十六花姨歌舞缠头,亦便戏效陵体,用陵韵》P.150署名金垒山人。见《绍兴文物志》另《予作花十二种多风势,中有榴花,题其卷首曰石醋醋骂座》P.150 暂系此。

九月二十六日,张居正丧父的丧报传到,丁忧夺情,时渭返绍经华亭,代徐阶作《贺张相公启》P.451(注:据“阶既崇于师傅”,“望台阶而百拜”等语。)作《九马圉人图二圉醉濒坠(王元美为太仆卿时刻〈穆王八骏图〉形如蝘蜓)》P.155 “太仓老王太仆卿,刻石嵌在卿之庭”,太仓老王太仆卿,即王世贞,字元美,其任此职约在隆庆末至万历初。隆庆初,徐阶为世贞父平反复官有恩,故有此赠。“卿”指徐阶。《盛懋画千岩竞秀卷》P.155(注:盛懋,元代浙江名画家。“王郎却是我贫交,何掷我三百青蚨为酒费”,此“王郎”,与上述“太仓老王太仆卿”相对应,疑为世贞子士骐。后,其乡试第一,十七年进士。)

归越,代张元忭撰《邑侯徐公生祠记》P.1102 (注:徐贞明,参见万历二年,时被谪潞河,即今京郊潮白河。见《明史•徐贞明传》。)又作《挽徐高州大夫(山阴公之尊公也)》P.790(注:贞明父九思,贵溪人,初知句容,终官高州知府。《明史•循吏传》有载。仅记其卒,时年八十五,且“来视长公方几日”句,说明万历初曾来过绍兴。以“出塞还家得信迟”,“隔年惭愧补哀词”,则九思应亡于万历四年,[1492-1576],可补《明史》不足。)而徐贞明,《明史》仅记亡于万历十八年(1590),按万历二年元旦为五十寿计,则生于嘉靖四年(1525)。

《寄答汪古矜(汪,徽贤也,有忘鸥园)》P.781 据“范式鸡偿明岁约,羊昙泪是几年哀。会须一哭胡司马,共踏黄山顶上苔”句,相约明年凭吊胡宗宪及黄山之游。《园居五记序(名廉,字古矜,休宁人)》P.542 “古矜先生辟园湖之上,扁曰‘忘鸥’,遂作堂曰艮背,楼曰听云,亭曰挂笠,斋曰枕锄,又作记五篇”,“书再至,令予言”。似与上事相连,故系此。

为“徽之休宁居士程希(正甫)”之半禅庵作《半禅庵记》P.607 “书其乡王山人仲房园记以来,而摘庵记于予。”“倘书入石记,持向仲房、古矜二长者参之。”(注:暂系于此。)

《山阴杨簿公称良吏,一日托从子桓索作,应此,时当夜巡》P.268 嘉庆《山阴县志》载“杨梦奇,宁国人,以清慎称。”其任山阴主簿在“王泽,万历初任”后。以桓去载中举,渭自边返始见,系此。

作《一登龙门引》P.940 “陈生辉甫觐其乃公归自灵宝,遇于道周”,言其师事临汾杨仰煦先生,杨为万历五年进士,知灵宝。按此,或在此年后,暂系于此。陈辉甫,名火奎。父松坡,时丞灵宝。参见万历十七年。)

幼时同学(见嘉靖五年)张子锡、子文母八十寿,作《张母八十序》P.568 《赋得百岁萱花为某母寿》P.130(注:以两子与渭年相仿佛,“上寿谁人姓张者”,暂系于此年。)

作《赏无极墓志铭》P.1035 赏某,会稽人,嘉靖末任无极典史五年,归七年而卒,因其仲子志与吴系善,遂作此墓志铭。



万历六年(戊寅,1578)

五十八岁。春,某者起。孟夏,拟至徽吊幕,至严,崇见,归复病易。《畸谱》

正月初五,《写竹与甥》P.151 诗作于“人日前二日,大风吹黄沙”,甥应为史叔考。

三月,潘晟任礼部尚书。《明史•七卿年表》(注:晟,嘉靖二十年榜眼,隆庆四年任礼部尚书,六年辞职。此年复出,八年十一月加太子太保,次月致仕。)有《送新昌潘公》之作。P.249

“上海王先生以名进士历工部郎大夫”,“出知桂林,竟以违忤判绍兴,不数月有建宁同知之命。”代知府贾应壁(无锡人,万历六年任)及山阴令吴达可(宜兴人,万历五年任)作《送通府王公序》P.525

及《又(代)》P.526 王先生,名周绍,五年任绍兴通判。见乾隆《绍兴府志》卷二六

是岁初夏,作《牡丹》P.396 诗二首:“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豪端紫兔百花开,万事惟凭酒一杯。茅屋半间无得住,牡丹犹自起楼台。”

郁言五十寿,作《写竹寿郁颍上(心斋)》P.393 以万历三年郁太君八十,渭画竹始于四年春及“生移数叶淇园绿”,系此。

四月,拟赴徽之绩溪,瀛洲大坑口村凭吊胡宗宪。“如绩,风雨江涨,住杭,不得往者旬余。至严,觉变而返。”《纪异》P.1144

自严返,复病。据作于明年的《送李遂卿》P.109 称:“去年一为卧,不食如蚕眠,筇杖生菌耳,发秃惟余颠。”九月,作《画菊二首》P.396 以“经旬不食似蚕眠”,“忽报街头糕五色(注:为“重阳糕”。),西风重九菊花天”系此。

冬,《道坚母哀词》P.98(注:王道坚,万历二年冬同渭游五泄,衣为雪所湿,其母为之换。“去此不五春,母与子长别。”)《醉后歌与道坚》P.140 以“老夫去边只二载”句,系于此。诗中言王道坚之刻功。



万历七年(己卯,1579)

五十九岁。稍瘳。李子遂(讳有秋)至自建阳,悦而起。秋,劳韩、吴二贤改葬先考妣两室人,而未及两兄嫂,至今以为缺事。《畸谱》

卅年前师事长沙公季本的同学李子遂自闽来。“蹶然见子来,枕席为子捐,命舟溯南麓,疴解辞舟还。”见《送李遂卿》P.109 作《仲春李子遂、季子牙、史叔考坐雨禹迹寺景贤祠中,醉余赋诗,并用街字。子遂来自建阳,一别数载》P.184 “病久不到此,荒祠草上阶。”

初夏,有《送李君子遂归建阳》P.229 《送李遂卿》P.109 及《写竹送李子遂》P.389 末句为:“君从此道归建阳,六月同谁坐竹林?”故其至建阳应在六月。

作《补屋》P.84(注:按“生平好楼居”,“僦居已六年,瓦豁绽椽缝,每当雨雪时,举族集瓦瓮。”“五月候作梅,一雨接芒种”,渭自出狱典居目莲巷金氏舍至是岁已六年,该年芒种在五月中旬,补屋在五月间。“买瓦费百钱,已觉倒囊笼,命工勿多摊,擘艾聊救痛。”可知当日之困境。)

九月二十六日,改葬父徐鏓,“合以童、苗两宜人,附以季子渭母苗君及其两妇曰潘曰张。童宜人所出伯子曰淮,妇杨;仲子曰潞,妇童,墓去此以步计,祭可告以合飨。”《治冢五首》P.95 代王畿(1498-1583,系渭父姑母之子,时年八十二岁。《明史》卷二八三有传。)作《题徐大夫迁墓》P.638

是科,会稽郑期显中武举。康熙《会稽县志》卷二一。冬,赴京,作《送郑肖龙北试》P.735

沈继霞归自蓟门,“归来上冢”,《沈小霞梅为侄良甫题》P.721 其侄阿咸,大父亦曾官于刑部。“监期已满”,将别,作《沈生行(继霞)》P.146“沈生前年赠我五尺剑,挂在壁上生尘埃。”以“南天不雪江梅早”系此。

十一月,《送郁丞入觐(予家军籍龙里,与丞乡都匀接。又丞左顾,失迎之)》。P.790(注:会稽县丞郁学思,据志载,其任年在“田槐,万历元年任”之后;又渭万历三年冬在南京,四年冬在宣府,五年丁丑,为入觐之年,八年庚辰又为入觐之年,故系于此。)又有《送刘山阴公入觐(景孟)》P.268(注:刘尚志,安庆人,万历四年任。)

十一月十五日,代作《王抚州六十序》P.961 后又代作《王抚州传》P.1041(注:王抚州,王燮,嘉靖三十四年举人,四十一年进士,曾任职兵部,丁忧,补刑部,出知抚州二年,罢归,年五十,以时间推之,暂系于此。文中,渭评以貌取人事。十月二十二日,宿州同知张元吉(天衢长子)嫁其女于王之子。元吉请其弟元庆作贺文,由渭代之。元庆,万历元年举人,知滦州,迁扬州守。)

是岁,绍兴建庞公祠于箪醪河,以祀庞公尚鹏,“公字少南,广东南海人,嘉靖二十年进士,今为副都御史。”嘉靖末,巡按浙江,推行一条鞭法,民恩之。代张元忭作《庞公碑文》P.619 事见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四、嘉庆《山阴县志》卷二一。

《寄郦绩溪仲玉,乃钱氏门人》P.153 有“去年别君天真馆”句。天真馆,在杭州玉皇山南,八卦田西,嘉靖九年建,祀王阳明,万历八年毁,十一年复。以去年渭赴徽途中在杭逗留“旬余”,系此。另有《郦绩溪和诗序》P.903 “吾友郦子,集《彤管遗编》,教为女者而作也。”作《彤管遗编序》P.910 《赠黄母序》P.960(注:黄母者,郦仲玉女兄之婆也,是年为八十生辰;翁姓,其父翁溥,诸暨人,嘉靖七年举人,八年进士,终官南京刑部尚书。《浙江通志》卷一三二)

“万历七之年,腊月十有六,大雪两日夜……。”《大醉为道士抹画于卧龙山顶》P.162

是岁,《季子宾五十(谓贺生子第二事。有一副室)》P.811 (注:为季本第五子,生于嘉靖九年[1530,庚寅]故原名寅。娶赣州知府陈元女为妻。)



万历八年(庚辰,1580)

六十岁。赴某招,至京,是年为庚辰。《畸谱》

为吴系父吴文明作《吴侠士墓志铭》P.1028(注:文明亡于嘉靖三十五年。)《题萱画,吴子痛其父冤,因寿其母并及之》P.851

《万历八年正月三日四日连大雪》P.831

二月,海棠花开之期,为季本长子子守生辰,其六十寿在去年,今补之,作《饮季子守海棠树下作,追寿其六十(时尚未子,长沙君嗣君)》P.776

应张元忭之招,赴京。

过南京,《约观水阅,往迟,遂虚冯太常饭。及归,又失郑职方魏园之觞》P.766 据“燕子矶头风日黄,游戎校士水中央。春深痛饮辜司马,日仄清斋虚太常。”至南京应在三月。(注:冯太常即冯景隆,见万历四年。)《送冯太常》P.767 另有《送郑职方(肖龙)》P.243

“候三月以飞花,指五台而趺草。”在南京鸡鸣寺《送啸上人之五台》P.248

时《写竹与某(时某客居桃叶渡口。)》P.389 “桃叶渡头一见君,为言岸上石榴裙。相逢无钱可买醉,赠与竹枝撩白云。”《赋得梅柳渡江春》、《赋得梨花一枝春(长干伎为客留信宿,欲归而啼,令嘲之。)》P.727 《长干行》P.366 《赋得万绿枝头一点红》P.298 《太真早起图(省郎寄赠)》P.719

《黄鹄歌(送冯君[鸣阳]会试)》P.159 (注:冯,即应凤,是科进士)

侄徐桓得中是科进士,知丹徒。《浙江通志》卷一三三

“狱事之解,张宫谕元忭力为多,渭心德之,馆其舍旁,甚欢好。”陶望龄《徐文长传》P.1340

因二月“戊子(十八日)上亲耕藉田。礼成,赐公卿等银币有差。”《明通鉴》

《冯刑部索书册(庆成典宴图)》P.247 诗中言:“躬耕既喜陪明主,列宴兼荣享大庖,苍帝青阳临左个,朱犁黄犊引南郊。”故系此。

《建阳李君(注:子遂)寄驯鹇,俄殪野狸,信至燕,哀以三曲(予四畜鹇而辄败:其一为广东阳江杨氏所遗;一从少保公行闽分诸廪馈;一为钱子酬诗;此则为李所寄,并闽产也)》P.298

《送某君暨伯氏还松江》P.302(P.811同) “燕市相逢已莫春”,“不知黄浦秋来月”句系此。

八月半,于燕京西庙作《王母骑青凤歌为(李)子遂赋》P.147 时李已在京。

《驾幸月坛,群望西街一首》P.249 以“玉露清秋湛碧空”系此。

京师房山大南峪万佛寺,“起嘉靖辛亥(三十年),迄万历己卯(七年)而寺成”,“乃来请记”,作《万佛寺记》。P.998

《九月朔,与诸友醉某子长安邸舍,得花字(时一旧友稍式,故及之,时又值大除沟道)》。P.289

九月九日,昙大师(1558-1580)圆寂,作《昙大师传略》P.1039 (注:昙大师,太仓人,俗姓王,讳贞焘,其父为礼部侍郎王锡爵。)

秋日,《京中送友人南归》P.199 “以我尚未去,问君来几时,答言春尽后,北雁与同飞。”故系于此。

北京之西南菜市口建三省殿,奉祀楚之玄帝、蜀之梓潼帝君、江右之张天师。殿成,请渭作《三省殿记》P.1007

十一月八日,原巡抚云南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新昌吕光洵(1508-1580)以疾终于故里。万历十一年,代张元忭作《吕尚书行状》。P.650 生前光洵为其父世良所刻诗集,渭代元忭作《吕氏诗集序》P.902

《(李)子遂以尊人墓碣故抵燕,至腊始去,送之》、《将别,复偕游碧云(注:香山碧云寺),流觞枯柳树下》,P.250 向李长公借“十二蹄”,见《致李长公》P.1120 同游者尚有绍兴叶子道,事见《送叶君序》P.921 此行并有《碧云寺流觞(寺盖张内监埋骨之所)》、《至夜宿香山寺》、《流憩亭(并来青亭俱香山寺之别景,流憩有巨石一片,似虾麻,因名)》P.756~P.757《香山寺僧方荷能诗,出其师护松号册索次》P.819

十二月,礼部尚书、新昌潘晟致仕。约明年正月,作《送潘礼部归新昌诗启》。P.887 《明史•七卿年表》

是岁,沈校出任知县,代吴兑作《送沈君序》P.932 “世庙之戊午(嘉靖三十七年)邑土(山阴)荐于乡者,为大仆卿朱君(南雍)、祠祭郎中祝君(教),翰林修撰张君(元忭),今某县令沈君暨予凡五人。” (注:尚有俞子良,亦未中进士,出任知县。)“(予)而今复叨副本兵,右兰台左枢机之任。”(注:吴兑,万历七年秋,“召还部,寻加右都御史,仍佐[兵]部事。”《明史•吴兑传》,因渭今岁在京,故系此。)

余新乡戊午(嘉靖三十七年乡试)同年者暴某,出任卫辉知府,余新乡“书来索鄙言”,作《寿卫辉太府暴公序》P.967(注:余新乡,新乡知县余相,会稽人,戊午举人。暴某亦是科举人,但非浙江人,《浙江通志•选举》不见。)

代与张元忭同官翰林张某作《寿张滦洲朱宜人序》P.948(注:张滦州,名元庆,字太初,万历元年举人。系张天衢次子,张元忭伯次子也。以隐晦之文中言察觉之,疑张某亦为天衢子,居汉阳,幼于元庆,则此文系其为嫂夫人作寿文,以渭在京,系于此。)



万历九年(辛巳,1581)

六十一岁。是年为辛巳,予周一甲子矣。诸崇兆复纷,复病易,不谷食。《畸谱》

《元旦集丁户部馆得存字》P.761 “客中难得醉,莫怪作鲸吞。”又有《丁户郎母夫人目疾,得良箴复视(户郎孝感所至)》。P.762

《灯夕答访诸君,因寻百廿四岁老人末青霞,误而为仕阍所骂》P.768 《遇末老于张宅(蜀人末青霞,年百二十三岁云)》P.94

正月,作《赠余新乡序》P.1082 “曩余使君之知新乡也,予方客燕(注:见万历五年五月),尝与乡诸君之客燕者聚诗以送使君之行。至是已三年矣(注:七年十二月末入觐),使君来朝京师,而客燕诸君尚有未去者,复作诗以送君之行,册成矣而未绶。其后予再至(注:八年),则又阅一年矣(注:九年),诸君以序尚缺也,命某为之。”(注:此段可旁证渭寓京年份。)时余新乡“乃仓卒改知上元(今南京市内)。”

渭“然性纵诞,而所与处者颇引礼法,久之,心不乐,时大言曰:‘吾杀人当死,颈一茹刃耳,今乃碎磔吾肉!’遂病发,弃归。”陶望龄《徐文长传》P.1340

“间尝入长安,苦不耐礼法,遂去走塞上,与射周鸟者竞逐于虏骑,烟尘所出没处,纵观以归。”“尝私语余曰:‘吾圜中大好,今出而散宕之,乃公误我。’此可窥其微矣。”张汝霖《刻徐文长佚书序》P.1348

《与道坚》P.483 “客中无甚佳思,今之入燕者,辟如掘矿,满山是金银,焚香轮入,命薄者偏当空处,某是也。以太史义高,故不得便拂衣耳。”

清明,《送长洲居山人士贞》P.267 以“客里”、“曾宿阊门(注:万历五年闰八月十五夜)记忆微”,系此。

《授经馆中怀江东诸同志(时复病)》P.204 “能得几回春,匆匆滞此身,一江书易寄,连月性难驯。买药独行市,敲门暂访人,几时束书卷,来伴钓鱼纶。”

三月十五日,为武清知县周(罗山人)生辰。“吾闻罗山周侯之知武邑也,自客夏至于今,仅期耳。”系此。“而予之交某也,属吾言以颂之也。”作《寿周武清序》P.970

白受采者,京城南(齐化门外六里之崇南坊)有地几及二顷,建义冢,作《义冢募文》P.671 《白家庄(燕京义冢,扁曰东越义庄)》P.1059 《正义堂(书白家庄后)》P.1062 《正义堂记》P.1006 代作《义冢记》P.601 《义冢土地祠》P.1165(注:渭时应在京,暂系于此。)会稽白氏“至于自关中移会稽,自国光始,自会稽移宛平,自彦中始,数传而止于今,余友曰受采字君亮者,不过高曾以上一二世而止耳。”“且君亮常令予传其祖分宜公”。《白氏谱序》P.565 《白母传》P.626(注:白母,葛氏,白瑾妻。见嘉靖三十八年)《送白君可赴葬刘刑部(白好客,人呼为白孟尝,饷我鸭酒,索祭文)》P.786

作《知清丰沈公祠碑(代商督学)》P.618 沈炼曾知清丰十载,隆庆元年平反后,该县建祠于“故唐南将军霁云祠畔”。商为正,会稽人,隆庆五年张元忭榜进士,时“以御史督学北畿,至清丰,吏士相率以记属。”文中载沈炼事颇详。

四月,总制蓟辽两镇之梁梦龙进为兵部尚书,代吴兑作《赠梁尚书公序》P.561 (注:梁,《明史》卷二二五有传,次年十月改吏部;十一月吴兑为兵部尚书。《明史•七卿年表》)

五月初,《送郁车驾(兵部有郑君,司职方,能忠告,掌舟骑,一不假人。有持守,可师法者也。故及之。)》P.729

六月初十日,为陶幼学(1521-1611)六十周岁,作《鸿胪篇(为陶翰君寿其尊严)》P.715 时陶辞官离京,故有“此生此宦此承封,初夏初过初度逢,都门送别羡疏广,名山访道随葛洪”句。(注:幼学,字子行,号晴宇,会稽陶堰人。嘉靖二十八年举人,三十八年进士,为翰林,终官云南左布政使。其为承学弟,望龄叔。)

应李如松之邀赴马水口(在今河北易县西北)。(注:李长公即李如松[1550-1598],李成梁[1526-1615]长子。见《明史》卷二三八。)

《自燕京至马水竹枝词二首》P.416 《大寒岭啖新胡桃、频婆诸果(北游作)》、《往马水口宿烟麓陀庵》P.109 “昔从良涿行,兹山在云际,昨夕宿此山,云乃出衣袂。”(注:马水口,在巨(今作拒)马河上游与长城交会处,为重要关隘之一。时上谷郡治在易县。马水口东以百花山[今属北京市]、西以小五台山[今属蔚县]为障。)

《早渡银洞岭》P.360(注:银洞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明时产银。)

《李长公邀集莲花峰》P.241(注:莲花峰在马水口。)时“杯杓催时严黑雨,琵琶隔座揽轻雷,须臾卷地寒风急,似送荆卿易水来。”另有《李长公邀集莲花峰(五六实事)》P.777 五六句为“频传鹦鹉篝长袖,新买韩卢猎大荒。”

作《蜀汉关侯祠记》P.1003,P.595 两篇《记》之先后及舍取,以文考之:前者大段论孔子与关羽,言马水口关侯祠不及全篇五分之一,“适公书抵某,某至自燕,令记之,遂记”,恐未为李如松所首肯;后者,一开头就言:“马水口为备胡要地,旧以其任付守备。比始用廷议,设参将一,领卒三千人以镇之。谓辽东李君某为今宁远伯冢嗣,世称名将家子,往镇莫宜。诏曰:‘可’。”且明确祠成后于“岁时伏腊”祭礼,“已乃促骑抵燕,迓予以来,而以记属”。全篇围绕李如松展开,此应为后作篇,亦应为采用篇。又作《云长公像赞》P.986 《题云长像身后有平赞》P.989(注:平即关平。)

作《赠李长公序》P.562 “予从五年前识今参戎李长公于燕邸,”“今其齿三十有二矣,而始得拜参将于马水。余适客京邸,驰骑致尺书,予从容为过之。” “予过马水口李长公所,将归。”又作《赠宁远公序》P.916 宁远公即李成梁。

《李长公祖道北楼,得山字(仰城)》P.187 “今朝送客去,何日破胡还。”李如松为渭饯行。《自马水还,道中竹枝词四首(李君以红拂一柄见赠,而送别而悲者,正执指拂人也。古乐府:“黄禾起羸马。”)》P.357 “将军爱客侍儿知,送客山头也解悲。”前有《应李以赏歌姬》P.773 《无题》P.407

《边词廿六首(并客燕时到马水口及宣府之作)》P.361 记述在宣府、马水口的所见所闻。

《答张太史(当大雪晨,惠羔羊半臂及菽酒)》P.1017(注:以“寒退拟晒以归”句,系于此。时已有南返之意。)

作《拟送张翰林使楚(阳和)》P.254



万历十年(壬午,1582)

六十二岁。枚至自家,归,仍居目连巷金氏典舍。冬,枚决析居。予与枳徒范氏舍,枚附其妻叶家。《畸谱》

《杭陈子索赠陈副总》P.154 “客中杨柳两春垂,侯今只住蓟门西。”故系此。

归途中,《送丁叔子北上慰乃兄》P.255 据“卅载迁居会面赊”,“春灯雨雪潇潇夜,野店茶汤处处家。想见皇都堤草绿,脊鸰细语绕梨花”系此。丁家自嘉靖三十三年(1554)迁出目莲巷至是岁为二十九年。

过南京桃叶渡忆及八年春事,作《桃花渡三首》P.336

“既客燕,又觉变,归,二月初也,大风伐木,寒特甚,且远惊蛰候。”《纪异》P.1144 《落花四首》:“二月初归三月来”。P.783(注:可知枚儿自绍去京接病父归,至绍在二月初。)

二月,山东按察副使钟谷夫人顾氏卒(注:其长孙女嫁张元忭孙烨芳,次嫁吕本孙康成)后年,“殁再期,将葬。”代作《钟太母顾恭人墓志铭》P.1136(注:钟谷,上虞人。嘉靖四十年中举,次年进士,曾官刑部、知池州、镇临清。)

清明,作《烦吴伯子治墓堂》P.104 万历八年,“我遽往京国,买石百尺余,托子安墓卓。子冗办未遑,我归上冢哭”,“坐此无欢期,改燧十二木(乃三年也)。昨者卖字钱,募工可五六,仍以烦吾子,歇百了一役”。(注:吴伯子为吴系。)

《马策之奉母住凤凰山下之水楼(刍谷)》P.254 有“招予沽酒柳桥头”句,柳桥在今延安路市博物馆与第六医院间,六院西有小巷,今尚称柳桥下。与目莲巷相近。以此推测,此诗作于返绍后至冬迁范氏舍前。(注:绍兴凤凰山颇多,从诗首两句“凤凰山下绕清流,策也迎亲住此洲”看,应以嘉庆《山阴县志》载“一在县南七里许”为是,即坡塘江畔今凤凰村。)

《壬午季夏朔作》二首。P.296

《作松棚》P.84 “种松六万余,千五百株活,长养二十年,大者仅如括。西斋落日多,六月苦炎热。”(注:时仍居目莲巷金氏典舍。)

秋作《与李子遂》P.1022 “某比亦不健,又稍治先人之茔,迨于罢锸,计亦凉冷,台宕之游,恐亦不成。”,“近有友人假与一园,稍近水竹,某将就栖其间。旧有白鹇笼久虚,幸兄买一只,托子牙兄,中得一黑者更妙。”后,不知何年,《李子遂死,予设位哭之,遂击木而歌此》。P.251

《与客观潦于三江水门二首(客为沈箕仲、傅文石、马策之、罗查坞)、(老守,蜀汤公也。水门,其所创者,祠在焉。)》P.237 此诗为渭亲至三江闸的唯一文字。在汤公祠见汤绍恩塑像,“老守端居浑如昨”,可见其当年见过汤绍恩,参见嘉靖十五年。)

《送箕仲北上,追叙三江观水之事(详见七律与客观水二篇)》P.727 “毫颖每秋鸣,今年始占名。方回临海鼓,转拔渡江旌。”(注:沈箕仲,名良臣,会稽人,是岁中举,明年进士,终官行人。《浙江通志》卷一三九)

《作牡丹送从子武会试》P.850 “近来懒病日关门,世事如毛等一髡。此际不知何以故,也将富贵望儿孙。”(注:渭侄徐应兆,是年中武举,上京会试。见嘉庆《山阴县志》卷十)

据“予家亦有谱,其亦亡废兴亦复然。昨日杀一鸡,召族中知此者与谋之,不两日而君亮持此本来令序,方亦欲与君亮两相订印也,而君亮乃又纫连搭买马鞭北矣。”《白氏谱序》P.565(注:君亮为白受采字,参见万历八年。)



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

六十三岁。《畸谱》

是岁,李如松一度“出为山西总兵官”。《明史•李成梁传》作《闻都督再迁山西武宁(注:武宁应为宁武)》P.253 《送季子微赴李宁武总兵之约》P.263 (注:据“此去关山雪未残”句,应在早春。)

闰二月,作《潘承天介饮》P.770 “明霞淡蔼酿重春”系此。

三月,兵部尚书吴兑致仕。《明史•七卿年表》梅国桢(客生)中进士。《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土、清远道人。江西临州(今抚州)人,著名剧作家。是岁,得中进士。渭《渔乐图(都不记创于谁,近见汤显祖,慕而学之。)》P.135 时应在万历五年或八年,汤上京会试时,在京都相遇。《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海若)》P.251 以及《与汤义仍》P.485 应作于万历七年后至此年间。因年代不清,均系于此。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六载:“汤海若《问棘邮草》二卷,明徐渭编。(《问棘邮草》,汤显祖著,渭所编则赋、诗、赞,卷首总评三则,渭《与汤义仍》书一首、诗一首)。”

四月,徐阶卒于华亭,终年八十一岁。《明通鉴》

是岁,旱甚。作有:《旱祷十七韵次陈长公》P.104 《旱甚,久不应祷,再追前韵》P106 《雨后次前韵》P.105 《喜雨次陈伯子》《再次陈大喜雨》P.724 “苦旱竟三旬,甘霖解百蒸”,“稍喜蔬堪摘,惜无禾可登。犹胜往年籴,半斗百钱冯。”

与上同期,作:《陈玉屏饷瓦窑村银鱼(初饷时兼以蛤)》P.860《陈长公饷日铸茶,瓦窑港银鱼,白下法炮巨鳖,夜酌深谈,次其韵》、《修柱杖首,修发网,胶漏磁壶及哥窑瓯,某亦病只耳聋,次前韵》均见P.104~105 《再咏银鱼要玉屏次》P.256《陈玉屏以瓦窑头银鱼再饷,索赋长律》P.317 “齿牙今稍落,骨鲠不相宜。”

九月十八日,友钮鼎岩(琳,1538-1583)卒。作《钮太学墓志铭》P.1134(注:其父纽纬,嘉靖廿年进士,官至按察佥事。有《钮大夫园林》诗P.1281 《世学楼赋》P.43 《钮给事中花园藏陈山人所画水仙花,次王子韵一首,而陈文学示我五首,故我亦如数》P.858)

《数年来,南雪甚于北,癸未复尔,人戏谓南北之气互相换,似贾人带之往来,理或然欤?边塞不易雨,而今每潦,十九韵》P.322“雪高越瓦已三年。”《次夕降搏雪,径满鹅鸭卵,余睡而复起,烧竹照之,八十韵》P.323

“季子微兄,每一寄书,必及麾下高谊,仆始知公今为游戎,千里之才,殆应少展矣!”“仆旧日闻公说辽阳事,从酒觞禅寺边,拔刀弄马,呼啸划然,六月盛炎,令人肌粟,只今临书,乃复想见其然,不由人不起舞堕帻也。”《与某公》P.1015 时季子微与其子大观均幕于李如松处。

张元忭“奉玺书还自楚”,时吕光洵殁之四年,国子君应鼎来求其父《行状》。渭代元忭作《吕尚书行状》P.650 张元忭母生日,作《生朝诗(张翰林[阳和]母也,时有事楚藩)》P.275“令嗣新从南岳来”。



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

六十四岁。《畸谱》

诸暨重修县学,“始万历癸未之十月,阅三月乃落。”作《诸暨学记》P.999

以去岁旱甚。上虞知县朱维藩复西溪湖,以“千六百二十六”亩田复以为湖。徐渭作《西溪湖记》P.600 及《复西溪湖》P.106 《复上虞复西溪湖(县宰朱姓)》P.841(注:仅四句,与上诗同。)《上虞令复西溪湖》P.211 《复西溪湖为朱令赋》P.263 《上虞复西溪湖(县官姓朱)》P.746

知府萧良干(张元忭榜进士)修三江闸,有《拟闸记》P.600 代张元忭作《闸记》P.599 及汤公祠楹联:“凿山振河海,千年遗泽在三江,缵禹之绪;炼石补星辰,两月新功当万历,于汤有光。”《三江汤太守祠》P.1152

万历十二年甲申九月甲戌十六日己丑,霜降前二日夜漏且子,府隍祠火。"作《隍灾对》P.683 《附记质隍灾而予否之之语》P.685 《府隍神有二辨》P.686

知府萧良干重建府隍祠。渭作联:《龙山隍祠》P.1058 《隍祠下殿》P.1059 祠成,代萧作《祭城隍神文》P.655



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

六十五岁。《畸谱》

“乃若公以隆庆戊辰入翰选,至于今十有七年”。代人(注:此人称赓父为师,其孙女嫁赓次子敬衡。)作《赠朱礼部五十双寿序》P.966(注:朱礼部即朱赓,其妻为陈海樵女,夫妇同岁,故曰五十双寿。)《白鹿朱蝙蝠灵芝瑞草为仕人寿图赞(代)》P.985 以“召齐龄而一德”,系此。 后朱赓来书谢之,渭作《谢朱金庭内翰》P.450

二月,赵锦七十寿。作《代寿黔公》P.256(注:代张元忭作。时“元忭服阙,起故官。”而赵锦丁继父忧在余姚老家。)

闻二月十八日,汝宁府光州光山县牛产麟,作《麟八首》。P.372

《上冢》P.100 诗中言:“我今六十五,仍高破角巾,年年上爷冢,每每到孙家,孙家留我坐,孙妇办汤菜,以我上冢牲,啖孙且满引。”(注:孙者系渭叔邵武公之曾孙,原住城北,雕梁绘栋,颇富有,今“养鸭水边村”,养蜂四十余窠,可胜十亩租。渭上冢供品尚需出其家。)

代作《石顶浮图记》P.604 “始予之治新河也,本以利农。士相顾指形胜曰:‘是且利我。’乃遂以新河口可浮图请。”“始壬午九月,迄乙酉四月,而浮图成。”“浮图从大江高石顶,拔起二百尺,觚八面而九梯之。”(注:萧良干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为绍兴知府,但其浮图建于万历十年至十三年,且末言“浙山阴某记”。不知代何人所作)

代作《慈溪县学训导祝公行状》P.1026 祝亡于己酉(误,应为乙酉)五月一日“距生可六十四”,则其生于嘉靖元年(1522壬午)。

黄州知府范可奇“以觐过家”,渭代其作《贺潘又山七十序》P.966 (注:范,万历二年进士。潘又山,“少以《易》名郡学中,奉尊考命入太学,三仕判大府。”渭另有《寿潘承天七十,兼贺得孙四首》P.202、P.739

是岁,僧真秀募缘重修开元寺(注:今绍兴市人民医院)大殿,易以石柱。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六。《修开元寺募缘文》P.671(注:文中言:“乃有僧性恩者,来从秀水,归自补陀[即今普陀]”,与《县志》不同。)作《开元寺大殿》长联P.1060



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

六十六岁。季春,枳赘王。冬,枳徒我自范并寓王。《畸谱》

渭侄桓,万历八年(庚辰)进士,知丹徒,历再考于是岁(入觐之年)正月“内召”。

桓母冯氏,“归自丹徒,适六十辰也”,渭作《二兄配冯太孺人生日序》P.968 可知冯氏生于嘉靖六年(1527)正二月间。

渭在上《序》中言:“当其时,予偶葺宗谱稍竟”,“论吾谱中者,盖溯自高曾上下,殆二三百年,童而诵文以百计,成儒成生矣而卒蹶于乡书者,以十计;盖第于乡,仅四老耳,乃复蹶于甲。四老中有秩至大夫者矣,又沮于例,或不及郎孺其翁妪,及之,才二老耳。”

《万历十四年三月朔,日光雪白。……又昨两日雨黄沙,老人又云,是兆丰年。喜而有述二首》P.103

《十四年端午,辽东李长公寄酒银五两(古人多白帽,杜诗皁帽,误也,因皁头有白字耳。管宁尝寓辽东,商冠皆缟)》P.736 “卧病不胜衣,辽书两度飞。”《辽东李长公午日寄到酒银五两,写竹笋答之,书此于上》P.390 “五千蚨母虎符封,到即付交曲米翁。醉后答书无一物,尽髡篱笋寄辽东。”《答李长公》P.1018 “顾念老病渐逼,灰槁须臾耳,无可为报。”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四首(俗谓八月十八潮生日。二首首句指三江之禹庙。)P.278 “东来小港(指曹娥江)入潮枯,总直潮辰只大都(指杭州)。”“吴馆(指入胡宗宪幕时住吴山)观涛百不违,卅年闭户一都非。”以嘉靖三十七年(1558)《三茅观观潮》P.113计起,则该年应为明年(1587)年,因明年在徐州,故系于此。

冬,第十次迁家,有《雪中移居二首》P.291 记其事。距嘉靖二十二年(1542)第一次迁家已有44年了,故有“十度移家四十年”句。“破书一束苦湿雪,折足双铛愁断烟。罗雀是门都解冷,啼莺换谷不成迁,只堪醉咏梅花下,其奈杖头无酒钱。”只好“呼佣买酒赊百钱”了。



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

六十七岁。《畸谱》

《正元鸡酌枳儿妇之父辈》、《次日酌二王子》P.108(注:两子名:蓑江、海牧。)是岁,徐枳二十二岁。

代龚芝作《叶母钱膺表序》P.904(注:龚芝、叶应春,嘉靖三十五年登诸大绶榜为同科进士,龚又以女嫁叶子云礽,云礽万历八年进士,任工郎主事.叶应春以进士知常德府,次年卒,时其妻二十五岁,子七岁。是岁,叶母五十五岁,“于法得旌,有司以闻,诏下坊于里,题曰节孝。”)

山阴知县刘尚志,治有声,“以召入也。”离任。作《送山阴公序》P.563 《山阴刘侯去思碑》P1009 《刘公去思碑》P.621(注:两碑文大同而小异。刘在任修县学及天乐(今属萧山)西江塘有功。)

是岁,李如松“复以总兵官镇宣府”。《明史•李成梁传》作《赠李宣镇,沈光禄炼祠在保安州》P.253 嘱“好事知君多料理,忠臣祠在保安州。”《赠李宣镇序》P.553 “曩余客上谷,欲一往浑源,已裹粮,会约伴爽期而止。迩奉公使命,意庶几且了夙逋,乃抵徐(州)而病归矣。”请李“必一及之”,以了解北岳“果真定耶?抑浑源耶?”

在徐州,有《漫曲》P.369 以“燕子楼”系此,该楼在今徐州市区西北隅。另有《燕子楼》P.248 《饮太白楼》P.238(注:按“前夕中秋何处过”,应作于八月十七日。)《九日登戏马台》P.785 《项羽戏马台、河浒留侯祠、云龙山张山人天骥放鹤处》P.784 《吕布宅(有序)》P.785 (注:九日,疑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徐州(将登黄楼,问枣下之妇)》P.245 “今年青青陇麦稠,去年河水过堤流。”(注:黄楼在今徐州市城区废黄河西岸。宋苏轼尝赋诗于此。)

《过项羽故宫》P.719 “黄楼西畔徐州台,西楚当时作都处,尚余一半长荆蓁,今作州仓积官米。”有《与梅君(客生)》三书P.484 以“泊淮时吊古者三首,抄以请教,余当面订也。”系此。因病,自徐州返乡。

在渭离绍时,马策之亡。归,作《马策之死失挽,一日自作小楷千余,腕几脱,遂感昔日之劳,挽之》P.786 “几年灯火共荧荧,此夕孤灯独照青。”可知马策之曾抄过经渭修改之《玉娇丽》。未完,渭继之。“荆轲一臂失秦庭”,系指无法如《金瓶梅》一样,由徐阶设法传播之。详见《寻觅〈玉娇丽〉的线索》。《萧鸣凤与〈金瓶梅〉》

是岁,“自秋雨至冬至。”嘉庆《山阴县志》卷二五。《题王氏壁(介亭兄弟,并耽二氏之学,时绕舍大水,渺无畔岸。)》P.734(注:王介亭,即王图。)《晴二首》P.733

学生吴系母程媪(注:按《吴侠士墓志铭》P.1028 程作郑,为吴文明之副室)七十寿,作《寿吴家程媪》P.877



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

六十八岁。枳往边投李帅。仲春,枚徒我居后衙池王家。孟夏,我仍归王。《畸谱》

是年,《梅雨几三旬,陈君以诗来慰,答之,次韵二首(每岁梅天,股肿几废步。贫惜费,且好饮,便以烧酒当药,希燥之也。曲芎治水病,出〈左传〉)》P.725

是岁,张元忭卒。“先文恭殁后,兄弟相葬地归,阍者言:‘有白衣人径入,抚棺大恸,道惟公知我,不告姓名而去。’余兄弟追而及之,则文长也,涕泗尚横披襟袖间,余兄弟哭而拜诸涂,第小垂手抚之,竟不出一语,遂行。捷户十年,裁此一出,鸣呼,此岂世俗交所有哉!”张汝霖(元忭子)《刻徐文长佚书序》P.1348

秋日,《史甥以十柑饷》P.826 诗中言:“黄柑久矣断衢州”,“小儿塞上尝宁得,病老床头渴正求。”以“小儿”句,暂系于此。



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

六十九岁。冬,十一月,枳复之李帅。《畸谱》

“万历十七年五月十一日,为夏至后一夕,梦与数客酌野外,而左首有一寺,大甚,拟酌罢憩焉。命题各赋诗,一客先成,某次之。客多宁波人,而沈明臣、桂茂枝预焉,先成者桂也。某诗曰:长歌自入汉,小聚不须招。野色浩千里,春声闻伯劳。眷言入左梵,何如登妙高。”《纪梦》P.714

《章孟公招陪葛、韩二丈,特征酒姬,妙解雄舞,辱贶嘉篇,率尔次韵(盆豕事,阮咸也。章长公名启谟,字孟嘉,号太元)》P.792、《再次章君(鄙杜门者八年矣,章君饯葛君远游,至与诸座客并艇枉邀,勉为一出。而章君酒佳甚,云七腊矣,是尊公使君所珍物。〈汝坟〉,〈尔雅〉及郭璞都作〈汝濆〉)》P.793

十月初三日,为陈松坡七十寿辰,作《陈封君松坡序》P.974(注:其子陈煃,字葆光,号耐庵,此年“以进士始知安平,顷复以才调宝应者,曩与某属砚笔交,既而以女字其子”,据此,该序应为代人所作。)《赠陈君七十序(代)》P.974 “吾与君:生同学,输同北国子;吾抚上谷,君辇输至上谷,言笑浃旬日夜,如昨日事”,此人应为吴兑,但吴入北京国子监不见记载。陈松坡曾“簿河内”,“丞灵宝”。

“余儿枳之丈人王道翁,及翁之弟曰某者(注:溪翁,另一弟德翁年未及五十),于万历十有七年之十一月,其齿一为六十,一为五十。枳不能将羔雁以贺也,而王翁并为枳曰‘得而翁言幸矣,奚必羔雁?’”《寿二王翁序》P.972

十二月,《四张歌张六丈七十》P.155 “今年己丑腊嘉平,正君七十之生辰。”

《先除夕二日,雪甚如婴儿拳,次日迎春》:“明年从大有,连岁却余殃。见说开元寺,重新古道场。”P.311 可知开元寺大殿重建工程结束。

《岁暮夜雪,招二王诗人齑果小饮(海木,巫阳)》P.261



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

七十岁。《畸谱》

《连雪后迎春忆旧十二韵》:“土牛一夕添神采”。P.325(注:土牛为己丑,即上岁。万历十八年正月初一为1590年2月5日立春,故有此句,而万历十七年正月初一为1589年2月15日,为“年里春”。)

“迄今万历庚寅,吾年政七十矣,此藤亦六十年之物”。《题青藤道士七十小像》P.1296

《书画上答诸君见寿》P.409 “为寿多君及病翁,酬将图画不酬同。细想一事犹堪用,去障书斋壁隙风。”

《理葡萄》P.84 “去冬雪作殃,无物不冻死,桔柚断衢州,松柏亦多痹”。

《二月望后,连日夜风甚,不减前年,而是日二儿书至》P.264 “小犊书来尚滞辽”。(自注:“醉后跌损肋脊,烂而疮。”)

《南镇之南原,桃树数百,花时余数游赏,当武陵也。道士苦打搅,尽伐之,忆以诗》P.264 以“笑我老来无脚力,欲呼船子少船钱。”暂系此。

“十八年五朔梦”,《纪梦》两则。P.1055

夏至日,作《长至呼大儿饮》P.811 以“百命今朝生意始,一门灰槁断人肠”系此。

《方氏子园并蒂王瓜四,予顷亦稍圃(年七十)》(自注:时旱甚。)P.827 《予寓圃亦产双瓜,方稚,如琴轸,为人落之》P.828 《刈圃》P.85

《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鸣连日;腊朔之夜,雷电彻晓,大雨两月;乡村人来说虎食人,经秋不去》P.163 《十月望后,反舌竞飞鸣四五日》P.794

《陈伯子守经致巨蟹三十,继以浆鲈(二儿北游久滞,每占灯花,又连旬淫雨)》P.794(注:按前诗,此诗应作于十月。)

侄徐桓时任御史,拟刻其疏稿,委托办理,作《答兄子官人》P.485 《改草》P.486 时“正逼岁除”,“老朽绝粒久矣,惟助饮是嗜耳”,“正俗所云‘扛抬酒户’也”。“疽毒满眼,良医袖手不药,乃诘草药郎中。”从《改草》看,枚在桓处,不得桓意,渭说称“前世不知作何业,有此恶种。”

约是岁,王鸿胪桐溪,初度七旬,其婿请父(时督学江右)为文以祝,由渭代作《寿王鸿胪序(是鸿胪号桐溪)》P.973(注:按“乡饮”之举,“萧[良干,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任]刘[庭芥,十七至二十年任]两府公接代,于是举也。”暂系此。)



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

七十一岁。合家并居王。《畸谱》

春,《客饷我笋脯一小筐,而稚甘澹,拟谢》P.211 以“山存仍受虎”,系此。

作《孝子诗》P.731 “卧病十经春,毛锥久不亲。偶然逢孝子,忽复作诗人。”

“万历辛卯重九日,史甥携豆酒河蟹换手绘。时病起,初见无肠,欲剥之剧,即煮酒以啖之。”《题史甥画卷后》P.1095

万历辛卯……秋仲末……进提学副使某所简士三千有奇,三试之,某与同考分阅,得九十人,择文之尤良者二十篇以式,例当序也。《试录前序(代)》P.936 《齿录序(代)》P.938 “万历岁辛卯之秋,首尾接己亥两月”。(注:辛卯年十月为己亥,首尾为九月及十一月。)

《闻里中有买扶桑花者四首》P.280 《今来自岭海者,云扶桑花者,予昔所见殊不类是,……夜见梦云,叟所谓“黄连树下弹琴”也》P.281 以“忆别汤江五十霜,蛮花长忆料扶桑”句,渭离阳江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以五十年计,则为此年。

《■年》P.375 “■年前一相知,去矣思量哭不回。”自注:“相知者是姓唐人。”以唐顺之(1507-1560)首见于嘉靖三十年(1552),系于此。



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

七十二岁。亦居王。《畸谱》

《新岁壬辰,连雨雪十八日,老晴,袒而摸虱》P.731 有“贺年辞雨雪,向日捉琵琶(北夷见南人衣虱,目之曰琵琶虫)”;“对之堪一斗,坐落晚天霞”等句。

《春兴(紫洪笋绝佳)》P.261 有“七旬过二是今年,垂老无孙守墓田”句。以“二月四日吾已降”句,约作于生日后。上年闰三月,李如松父李成梁,出镇夷堡袭敌,败,被解任“以宁远伯奉朝请”,故有“胡烽信报收秦塞”句;秋七月,“会福建守臣报日本结琉球入寇”(均见《明通鉴》),又有“十万楼船指瓯越,结交邻国且琉球”句。“几岛弹丸髡顶物,敢惊沙上一浮鸥”。表明渭尚关心时事,及对倭寇的蔑视。

作《余东白赞》P.586(注:详见嘉靖十年。)

《玉簪盛花嘲之(燕中玉簪若干盆若干钱,而越颇贱之)》P.799 以“去岁百叶仅遮根,今岁千花烂压门”句系此。

《从子国用至自军中》、《问军中之系于国用(吾宗两支,其一虽衰,而时一振,尚有对于廷而仕者,最衰者则我之支也)》P.86 (注:以其“甚者乏继承,馁鬼满蒿薤”,“缘兹伤后昆,思欲谱先代。念彼从戎人,蔓远瓜尚带”,系于此年,与上“垂老无孙守墓田”相应。从子国用,名应兆,万历十年武举。“尚有对于廷而仕者”,徐桓也。)

《枳久于李宁远镇又云贩人参》P.213(注:时“冻色天将雪”,据“石榴长一尺,厄树矮三年”句,系此。)

《辽镇李宁远(寅城)》P.253 以“闻道近来更善饭”系此。

《夜坐有感转忆往事》P.258 以“儿女一生梦养虎”系此。

冬至日,作《至日趁曝洗脚行》P.145,诗言:“不踏市上尘,千有五百朝,胡为趾垢牛皮高,碧汤红檐浣且搔,一盆湿粉汤堪捞。徐以手摸尻之尾,尻中积垢多于趾,解裈才欲趁余汤,裈裆赤虱多于虮。痒不知搔半死人,叔夜留于景略扪,豕鬣豕蹄尔视为广庭,比我茅屋一丈之外高几分,况是僦赁年输银。日午割豕才归市,醢以馅面作冬至,澡罢正与虮虱语,长须呼我拜爷主,往年拜罢号辄已,今年拜罢血如雨,烂两衣袂,枯两瞳子。”

《题画》P.144 “耳窍垢多无若我”,“令渠取垢于耳中,年来世事不须听,取垢今听不若聋。”暂系于此。

代作《送石府公之两准盐使序》P.914 “今则知吾绍之府,为楚之石公”,“兹谏官荐之,得两淮盐使,公意不往,予不敢探其衷。”(注:石公,名昆玉,湖广黄州人,万历二十年任,至二十五年。可知其未赴两淮盐使任。)



万历二十一年(癸己,1593)

七十三岁。居王。《畸谱》

正月初八,“总兵官李如松攻倭于平壤,克之。”十九日“李如松复开城。”二十七日,“李如松进攻王京败绩。”四月十八日,“倭弃王京遁。”五月,“倭退居釜山”。七月一日,“诏撤李如松大军还”。《明通鉴》

渭对上述李如松功绩,毫无反应。由此推测时已病重或亡故;也可知《畸谱》并非作于此年,仅能说:最终完成于是岁。即仅写:“七十三岁。居王”六字而已。

“闻死之日,四大作金黄色,故足怪也。”张汝霖《刻徐文长佚书序》P.1349(注:疑为胆管为结石堵塞而引起。与"晚绝谷食十余岁"有关。)

“至籍藁寝,年七十三卒”。陶望龄《徐文长传》P.1341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

亡后4年。

三月,袁宏道(1568-1610)在陶望龄(1562-1609)陪同下来绍兴游览。“于望龄斋中见所刻初集,称为奇绝,谓有明一人,闻者骇之。若中郎者,其亦渭之桓谭乎?”见陶望龄《徐文长传》。P.1339

袁宏道亦撰《徐文长传》P.1342 后,在《答陶石篑》书中言:“《徐文长传》虽不甚核,然大足为文长吐气。”并刻意收集其“老年诗文。”见《袁中郎小品》。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

亡后7年。

商维濬等在陶望龄编的《文长集》十六卷《阙编》十卷、《樱桃馆集》(未刊)三种的基础上,合编为《徐文长三集》二十九卷,并附《四声猿》一卷,于是岁刊印。陶望龄《刻徐文长三集序》P.1346



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

亡后21年。

钟人杰将《三集》改编为《徐文长文集》三十卷,称之谓《全集》。



主要参考书目

《诗经直解》陈子展撰述,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

《楚辞直解》陈子展撰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1986年12月第1版

《春秋三传》元人注,中国书店,1994年8月第1版

《列仙传今译》、《神仙传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资治通鉴》团结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版

《文选》岳麓书社,1995年9月第1版

《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方山先生文录》明薛应旂著,嘉靖三十三年(1554)东吴书林刻本,苏州图书馆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2年影印本

《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4月第1版

《弇州山人续稿》明王世贞撰,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影印本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著,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

万历《湖州府志》明隆庆末唐枢修,枢殁,张应雷续成

万历《绍兴府志》明张元忭、孙■同纂,成于万历十四年(1586)

万历《武进县志》明晏文辉修,唐鹤徵纂,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刻本

《袁中郎小品》熊礼汇选注,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越中园亭记》明祁彪佳著,越中文献辑存书之九,清宣统三年八月,绍兴公报社印

《帝京景物略》明刘侗、于奕正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千顷堂书目》清黄虞稷撰,成书于庚申(乾隆五年,1740)之岁,为修《明史•艺文志》稿本,瞿凤起、潘景郑整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明通鉴》改革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康熙《会稽县志》清董德钦纂,康熙十年(1671)创修,十三年刊本;民国25年7月,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1992年5月重刊本

雍正《浙江通志》标点本,中华书局,2001年12月第1版

乾隆《绍兴府志》平恕、徐嵩纂,五十七年(1792年)修刊本

《越中杂识》清西吴悔堂老人(德清徐承烈)撰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仲冬中浣,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

嘉庆《山阴县志》朱文翰、陈石麟等纂,八年(1803)修,民国25年11月,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铅印本,1992年5月重排刊印本

《山阴萧氏家乘》清萧翀编,成于道光三年(1830)后,手抄本,浙江图书馆善本部收藏,馆藏号1188

《诗巢香火证因录》清沈西霞撰,成于道光年间,民国23年刊本

光绪《诸暨县志》(一称《国朝三修诸暨县志》)清诸暨陈遹声修,蒋鸿藻纂

《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民国10年6月初版

《龙山诗巢志略》民国钱绳武荫乔甫辑,民国22年刊本

《兰亭志》民国张若霞编,民国25年刊本

《廿五史朔闰表》陈垣著,中华书局,1962年7月新1版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谢沛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金瓶梅资料汇编》朱一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

《鉴湖与绍兴水利》盛鸿郎主编中国书店1991年7月第1版

《新昌县志》陈百刚、王伯祥主编,上海书店,1994年5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越中揽胜》张能耿、盛鸿郎、单甲■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95年12月第1版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97年9月第1版

《绍兴水文化》盛鸿郎著,中华书局,2004年9月第1版

《萧鸣凤与〈金瓶梅〉》盛鸿郎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绍兴文物志》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编,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



2004年4月13日一校毕

2006年6月5日二校毕

2006年7月12日三校毕

2006年10月19日四校毕

2006年11月8日五校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7 03:20 , Processed in 0.1634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