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刘正成书赠扇面两帧祝贺朱清时校长“荣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2: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照片 141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2: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文化比硬件更重要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07-3-8     

       中国为什么没有一流大学

    追求卓越,大学却躲不开平均主义

  学术小偷,为什么学校领导却恨不起来

  骨干教授要应付的事情太多



  韩国的浦项科技大学是一所只有十几年建校历史的理工类学校。学校不大,只有七八个系,2000多名在校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占一半。但是师资力量却很雄厚,韩国的浦项钢铁公司出巨资从世界各地聘请一流人才。结果这所在中国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在最近几年《亚洲周刊》评选的亚洲地区理工类高校中,多次名列第一。

  “这不正是印证了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那句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吗?”很多人分析这所“小”大学成功的原因。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委员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今天,正在参加两会的朱清时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大学要关注硬件建设,所谓的硬件既包括大楼、实验室等物质资源,也包括一流人才的引进。但是,如果只停留在硬件层次是建不成一流大学的。

  中国科技大学有位年轻的教授,学术上非常优秀。另外一所知名大学开出高价挖人:5000万元的研究经费和很高的薪水。无论是薪水还是条件都要比中科大所能提供的要高得多。这位教授思考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拒绝了高薪诱惑。他留下的理由很简单:这里的氛围更适合自己的发展。

  不少国外知名大学的校长都有这样的共识:要吸引优秀的人才到大学工作,钱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关键是要看这所大学能否为一流人才的发展创造适合的环境。

  “很多高校的校长都有了相同的认识,那就是要建成一流大学,需要比硬件更深入的东西——就是文化。”朱清时委员说:“中国到现在还没有一所一流大学,是因为中国大学过去更多的追求一流的硬件,却还没有具备一流大学应该有的理念和文化。”

  文化?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不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搞个艺术展览,看场电影话剧?中国的大学做得都很好啊!

  朱清时委员说,不要把文化庸俗化了。所谓的大学文化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学精神,也有人说它是软实力。普林斯顿大学老校长曾经对大学文化有过一个精辟的概括。他说,世界上成功的一流大学的文化,最重要的包括4个方面——

  第一,一流的大学要追求卓越。不止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企业同样都是追求卓越的。著名的谷歌公司对这种愿望的追求甚至扩延到公司的餐厅。老板希望公司的餐厅能办成一流的,这样员工不用去外面吃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实际上,它的餐厅也做到了这一点。

  “这个卓越必须是所有的人都想追求的,不仅仅是学术、科研人员的追求,也包括管理上的。”朱清时说。在他看来,中国很多大学都忽略了这点。目前,中国不少大学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学校的骨干教授的收入高了,条件好了,但要应付的事情也多了,把精力用在摆平各种关系上,用在迎合各种评价体系和上级项目中,却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卓越了。

  再有,为了让大多数职工满意,学校领导不得不搞平均主义,而如果大学要追求卓越,应该是拔尖人才得到最好的资源。

  他以学校的集资建房为例。很多学校集资建房,最终房子的分配方案不是按照人才的卓越程度,而是用工龄等因素来排位。结果那些年轻的最有创造力的教授们拿不到好房子。教授们也没有办法追求卓越:要申请经费,就要考虑上级的思路,还有评审时就要评优,这样才能拿到奖金和项目,有的时候领导的趋向是决定项目优劣的标准。

  朱清时委员说:“卓越不是空话,卓越体现在每项工作中、每种价值取向上。”

  第二,大学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朱清时委员看来,中国的大学并没有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为了有显示度的成果,中国大学的优秀人才被弄去搞科研,结果优秀的教师非常少。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教师一流的科研作后盾,这样可以把最新的知识传给学生。同样,一流大学也需要一流的大学生作支持。比如说,大家都熟悉的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纳什,就在是大学读书期间创造了后来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像有纳什这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可是,中国现在的导向却是把教学与科研分开。

  第三,大学的灵魂是学术自由。朱清时委员说,原始创新来自于好奇心,来自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现在科学研究中来自上级的行政干预太多,领导习惯指挥下面去做什么。从国家层面而言,需要有自己的目标,但是对具体科研单位而言,更需要鼓励科学家自己去创造。

  与学术自由相辅相成的是学者自律。朱清时认为,当下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已经处于危机之中。他曾经参与处理了一些学术道德问题,最让他感到痛心的是,不少领导、教授为犯错误的人开脱,说好话,处理也是避重就轻。朱清时委员说,一个人如果偷钱,大家都恨他,小偷抬不起头,社会就会平安稳定。可是如果这个小偷偷窃的是别人的学术成果,如果大家还都恨不起来,那么学术就没有希望了。这就如同有人为了发财去抢银行,如果学术界都去抢银行,社会就会就乱了,学术界也会失去公信力。

  第四是大学的管理应该是各个层次都分层管理。朱清时委员说,大学不是行政部门,不能光靠领导发号施令,好的大学文化应该使每个人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觉地各司其职,这样学校才能做好。如果大学有好的文化,即使领导不在,学校也能良好运转。

  “目前我国一些大学的确设施很好,也积聚了一批人才,但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这就像没有灵魂。”朱清时委员说:“中国大学的发展要进入一个层面,不光是大师、大楼的竞争,还要有文化的竞争。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并不一定要很长的时间,关键是要有好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本报北京3月6日电
照片 149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2: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朱清时的真话很可怕?  

2008-05-13    张显峰


         停掉行政主导的高校教学评估!——这是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一句“大无畏”的真话。


  朱校长并不是勇开第一腔的人,教学评估激起的民怨早已沸腾。但是他可贵就可贵在,作为一个大学校长,他公开讲了真话,讲了教育部的“坏话”。用他自己的话说,冒着风险,“跳车”(“原生态迎评”)了。

  接下来的事情却变得很是意味深长。朱校长是在4月24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上讲这番话的。2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先生的诸多言辞很容易让人将其与朱校长的真话联想、对比。

  谈到一些高校在评估中造假时,朱校长说:“我知道很多高校的教学评估,动员各个院系的教授做假材料,让学生也参与。这些青年教师觉得你校长也是道貌岸然的,你们集体作弊,欺骗教育部,欺骗专家组。学生会觉得你们老师也在作弊,还让我们帮着你们作弊,那以后面对这些学生、老师,学校还有什么道德力量去要求年轻人不作弊呢?”而王旭明先生则毫不客气地为学生代言:“高校教学评估使学校的物质面貌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可以说,高校评估当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朱校长讲的是一个常理,如果背离了这个常理,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王先生的前半句讲了一个事实,但这个事实支撑不了教育的价值和大学的精神。如果一所大学在乎了这个“事实”而漠视了这个“常理”,学生一定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而对于评估的认同度,朱校长说:“很多校长,私下说话,包括对我说时,都觉得这样(评估)不行。”而王旭明先生却得意于这样的结论:“从我们已经接受完评估的500所高校他们的实际反应来看,大家对我们教育部组织这次教学评估是充分认可的,并且认为意义重大,成效明显。”

  我去过被评估的大学,采访过大学的校长,听到过那些老师和学生的抱怨,我相信,朱校长讲的是真话。当然我也愿意相信,王旭明先生讲的也是真话,遗憾的是这样的“真话”不是“微服私访”的民间声音,而是来自裁判者的权力暗示与自我满足。这就好比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裁判自鸣得意地问一个运动员,你满意我对你的裁判吗?有哪个运动员敢扫这个兴!

  讲真话本该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底线,但在一些时候却成了风险很高的道德冒险。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听得进批评的声音,如果连被评估的大学校长的真话都不敢听、不愿听,而是急于反驳,那么,我想教育管理就只剩下了赤裸裸的权力舞蹈,敢于“跳车”、敢于讲真话的人也只会越来越少。

中国教育周刊 > 第十一期
照片 150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2: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朱清时:一流大学应是教授治校



“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像官场,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一位网友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问题,朱校长“接招”时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立即表示同意。

朱清时谈到,现在大学的行政化趋势越来越强,大学本来是一个学术机构,学术机构要运作的话一定是学术优先,所谓学术优先就是评职称、定工资、分经费,都一定是学术第一。但现在中国许多大学用行政力量来干预定职称、评教授、分经费。

朱清时认为,大学一定要回归到学术优先的原则上,办成真正的学术机构,即大家按照学术标准来讨论问题,没有绝对权威,校长书记只在行政管理和稳定上说了算,一旦跟学术有关,就由学术骨干说了算,真正实现“教授治校”,这样才能建成一流大学。

3月3日晚,朱清时做客门户网站网易,把炮口对准了中国教育界现存的弊端。

幼儿教育应该得到重视

当了10年大学校长,朱清时深有所感的是,学生进了大学以后,有些教育就太晚了,“我们必须要从幼儿教育开始,培养我们的年轻人。”他说,现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个心理上的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关心他人,对于长辈、师友不太礼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要从一个人的幼儿阶段开始培养良好品质。”

朱清时举例说,有位学生非常优秀,大学毕业以后要出国,实际上也得到了国外大学的录取书,但他很嫉妒他同宿舍同学得到的比他早、比他好,于是他就把那个同学的通知书偷了、毁掉了。处分完了才发现已经晚了,如果在这之前想扭转他的想法,除非是在幼儿阶段。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一门严格的科学,而且是一门需要极大爱心的艺术,是一种很完美的艺术。”朱清时建议,现在中国教育界,从教育部说起,一定要把幼儿教育作为自己关注的焦点问题。“现在我们的教育部等于是个高等教育部。”朱清时说,教育部有高教司、研究生司,却没有幼教司、中等教育司,幼儿教育应被列到日程上。

一流大学应是教授治校

有网友提问说:中国大学越来越像官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也觉得是这样。”朱清时很干脆地回答说,“大学像官场。”

朱清时说,现在大学的行政化趋势越来越强。大学本来是一个学术机构,运作起来一定是学术优先,就是凭职称定工资、分经费。可是如今,领导的核心力量不断加强,他们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用行政权力来干预。你要当个官儿,有权力就可以指挥这些。过去20多年,中国高校有这种变化。

朱清时说,中国大学要建设成一流的大学,一定要回归到学术优先的原则上,把大学办成一个学术机构。大家按照学术上来讨论问题,没有绝对权威。校长、书记只在行政管理和稳定上说了算,一旦跟学术有关,就由学术骨干说了算。真正教授治校,这样中国高校才可能建成一流。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8-3-5 10:53:59
照片 157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2: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中科大校长朱清时:高校评估该停了



■评个“差”以后,上级对你印象不好,影响校领导的官运;社会对你印象不好,影响你的招生;也影响你的经费来源。

■青年教师觉得你校长也是道貌岸然的,你们集体作弊,欺骗教育部,欺骗专家组。学生会觉得你们老师也在作弊,还让我们帮着你们作弊。学校还有什么道德力量去要求年轻人不作弊呢?

■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跳车。

■要改的话,就是要停掉行政主导的教学评估,以社会评价和同业评价为评估的依据。

■我们的错误纠正机制很不灵敏,在任何健康的地方,一旦出了这么多问题之后,都应该迅速发现,立即纠正。



2006年9月18日,朱清时在9所名校校长参加的 “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上做专题发言 刘兵生/图

与多数高校反复动员、轮番演习甚至造假迎评不同,中国科技大学选择的是“原生态迎评”。他们没有修改原始资料,没有打乱正常教学秩序,也没有手捧鲜花去隆重接待专家评估组。

在他的陈旧而拥挤的办公室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原生态”是因为有自信

南方周末:既然是 “原生态迎评”,那么可能有的材料没有保存好,或者不符合评估标准。你们不担心评估专家给你们打低分?

朱清时:在不符合规范的时候,我们就把真实情况说清楚。例如,评估标准要求每堂课老师都要有教案,但中科大有些水平很高的老师,对讲课内容熟极了,又很忙,不一定写教案。有一些老教授和中年学术带头人,俗称“大教授”,是学校敦请来给本科生讲课的,我们能像对待中、小学教师那样要他们每堂课写教案吗?对这些老师,学校就应该包容他们的做法。

我在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都工作过,很多教授上本科的课没讲义,但讲得很好。往往是最高水平的老师才这样讲。真把讲义写得滴水不漏的,就是照本宣科了。

南方周末:这样的解释专家能认同吗?

朱清时:那时的专家评估组长是一位老教育家,他们都很理解。教育部那些规定都是死框框,专家只要理解了,就可以把这个指标变得活起来。真实的教学是个很复杂生动的体系,很难用一个标准划一的框框把它框住。

最后我们得了优,但不是全优,有些地方也确实没有符合它的要求。有些指标我们也不去争,比如像课堂试卷,不齐就不齐。

南方周末:论文得了优吗?

朱清时:我们的论文原生态都会得优,我们有这个自信,我的实验室每年都会有许多本科生来做论文。

但后来我们的“原生态迎评”也受到很多攻击。其他高校迎评时,就说中科大连卫生都没有打扫。专家组来了,我们就请他们到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地都没有扫。

南方周末:听说当时评估专家去听课,老师讲得入神,连凳子都没给准备?

朱清时:专家听课,是自己选择的,老师不知道。我们没有事先和老师打招呼。有些在计划里头的,我们还是要组织认真准备的。没有事先列出来的,专家就是随便看。

南方周末:你们心里哪来的底气?

朱清时:第一我们有自信,科大这个状态如果都说我们不好,我想其他高校很少有比我们做得更好的。第二,我觉得我们还是有种骨气,我们科大人不愿意弄虚作假,去得一些虚名。

如果你说我们哪些不合格,正好我和领导说去,要求给相应的经费来改进。我们就这个心态。但后来本科教学评估变得越来越表面化、泡沫化了。

南方周末:我在看你们的迎评照片时,就发现很有意思的对比,你们迎接专家时只是热情握手,而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是鲜花恭候专家,有的还警车开道。

朱清时:我们在接待上,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例如第一不能鲜花迎接,第二不准送礼,不准请吃宴会。

当时专家住在学校的招待所——专家楼。有些学校就说,科大太不认真了。后来我们才知道其他学校的窍门,他们给专家变相送礼。比如让专家住进来,然后成套成套的用具都是新买的,最后让专家带走。这些我们都没做,和后来的气氛相差就远了。

南方周末:我记得你们学校的党委书记郭传杰曾对专家说,“我们不特殊招待,这样才是尊重你们的学格和声誉啊。”

朱清时:我们没有刻意地安排过分的东西去欢迎专家,我们有这个骨气。我们也相信真正的大学者不会喜欢那一套。

南方周末:你们有没有搞些基建之类的?许多学校在评估前大兴土木。

朱清时:我们没有去搞表面上的基建。

泡沫化重创学术诚信

南方周末:像中科大这样有自信的高校在全国并不多,多数普通高校对评估很紧张,对专家很奉承……

朱清时:一般的学校它没有这个底气,因为本科教学评估太重要了,它们不能承受评到个“差”。评个“差”以后,上级对你印象不好,影响校领导的官运;社会对你印象不好,影响你的招生;也影响你的经费来源。于是就找捷径,想把教育部要的这些指标都达到。本来这些指标是要在教学实际中提升达到的,但是很多学校发现这样做太困难。那么他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专家高兴,让专家给你打高分。这样,专家打高分,变得不一定意味着你本身教学好。越评到后来,有的学校越认为,我们不需要做得好,只要专家印象好给打高分就行。

于是他们都把公关和工作的重点都留在评估这四五天,地毯式轰炸地给专家留下好印象。教学评估就变味了,变成了泡沫化。所谓泡沫化,就是不要你有实在的东西,只要五彩缤纷。

南方周末:有学者认为这种状况正在伤害评估本身的公信力。这一两年,有70%以上的学校都在评估中得了优。

朱清时:现在的教学评估不可信,就在于结果的泡沫化,这种泡沫化重创了学术诚信。

我知道很多高校的教学评估,动员各个院系的教授做假材料,让学生也参与。

这是最严重的问题。这些青年教师觉得你校长也是道貌岸然的,你们集体作弊,欺骗教育部,欺骗专家组。学生会觉得你们老师也在作弊,还让我们帮着你们作弊,那以后面对这些学生、老师,学校还有什么道德力量去要求年轻人不作弊呢?

一个人的人格塑造是很缓慢的,但是把它摧毁却很容易。摧毁了之后,要重建,至少是一两代人以后了。

说几句真话很难

南方周末:教育部评估中心的副主任李志宏告诉我,高校的校长们有90%以上认为评估是好的。

朱清时:这个好不好,得到事后大家才可能说真话。现在大家都不得不说好话。我当了十年校长,最难受的经验就是我知道一些真话,如实说却会被指责。打个比方,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跳车。因为这个时候你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你跳车,即使安全着陆了,其他人也都不认你了,觉得你很不合群。因此大家都抱着从众心理,大家都错我也错,大家纠正我再纠正。这样做最安全。

其实很多校长,私下说话,包括对我说时,都觉得这样(评估)不行。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公开把它说出来。

南方周末:所以校长们还得在这列火车上一路狂奔?

朱清时:是这样的。校长们都要拼命争取评优。每个校长在他的任期内,受到潜规则的驱使,就是要把这类评估做好,才显得称职,显得有能力。如果你的学校本来不错,结果评得比较糟,大家会觉得你这个校长很没有能力。反过来,如果你的学校本来不大好,结果评得很好,大家会觉得你这个校长很有能力。所有人放在这个位子上,都会承受这种集体潜意识的压力。我也是这样,也经常受到潜意识的压力。

南方周末:我记得你曾说过,“与民休息三年,三年不评估,三年没有会”。

朱清时:这种感受在“非典”期间很强烈。那半年没有任何会,没有评估,大家安安心心做学问。

做校长十年,我为科大作的最大的贡献,就是让科大免除了这些年的不少大折腾。比如科大没有大规模扩招 ,1998年每年招1300,2001年招1800,一直保持到现在。

南方周末:很少有大学能经得住扩招的诱惑。

朱清时:我们也没有建新园区,这个也受到很大的压力。当初地方要建大学城,首先就希望科大先带个头。我当初的思想就是不能让学校折腾。坚决顶住,不建新园区。不扩招,我们的地就够了。教师们就可以在这个环境下安安静静地工作和生活,这就是中科大的教学和科研最近这几年一下子在国内显得比较突出的原因。

我们学校很惭愧就是地不够,没有盖很多高档住宅。像我这样的院士,房子都是107平米。但是这个环境好啊,很安静,能做学问。优秀的人才还是不断地来。所以这十年来,我对科大主要的贡献,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

评估应该停下来

南方周末:现在的教学评估制度,哪些是需要改进的?高等教育的质量到底该如何保障?

朱清时:一个学校办得好坏,不是靠上级组织的评估评出来的。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它是靠社会上的影响,由社会评估的。比如就业的状况,对社会的贡献,等等,这些是最真实的评估。中科大建校58年以来,每1000个毕业的本科生中就有一个当选了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不管你怎么评估,这个数字已说明我们的本科教学是好的。

现在本科教学评估带着强烈的行政主导的特征。评价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学,竟然用相同的标准,这是非常不对的。

南方周末:教育部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志宏也认为评估标准会在下一轮作些改革。

朱清时:他要改的话,就是要停掉行政主导的教学评估,以社会评价和同业评价为评估的依据。

教育部应减少专家进校,坚持对高校的就业率、师生比、专业设置、教学大纲等常态数据进行监控,这才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好方法。这就像我们去看一个森林的生态好不好,最好不要进去,站在外面看,一进去你就可能破坏了它的生态。目前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严重趋同化!这才是教育部应大力评估、着力解决的问题。

南方周末:但有观点认为,没有严格的评估不行,特别是在扩招降低了高校教学质量后。

朱清时: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评估要起好作用,必须要有个基础,这个基础达到了,评估就可以促进你。像我们学校,遇到评估就是用原生态的办法。这样的评估起了好作用,我们学校也高兴专家发现问题,改进它。但是你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完全没有基础的学校,你就可能逼着他们造假。

举个跑马拉松的例子,规定一个时间跑完算及格。如果是对马拉松运动员,这样做可能提高他的成绩。如果用于没有基础的人,他拼命去跑也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跑完,但是又不能承受不及格。怎么办?只有造假,服用兴奋剂,否则就倒在路上!

南方周末:你这个比喻很生动……

朱清时:我觉得教育部对这个评估出的问题反应太迟钝了,出了这么多问题了,还不赶快停。我们的错误纠正机制很不灵敏,在任何健康的地方,一旦出了这么多问题之后,都应该迅速发现,立即纠正。

现在应该总结的是,初衷是好的,但是这个指标只适合不多的学校和少数类型的学校。也许中科大适合这样的指标,还有像北大、清华、复旦这样的学校也有这样的基础。

对于条件相差比较远的或类型完全不同的学校,赶快停止这样的评审,否则会把这些学校给摧残了。这个摧残不是物理上的摧残,而是指学术道德被摧残了,造成一些长远的硬伤。还有是把这些学校迅速推向泡沫化。

最好的做法就是赶快停下来。如果我们举办运动会,发现有人有组织地服用兴奋剂造假,这些人中有的已经得了奖牌,有的将要得,那么我们应做的是马上把运动会停下来,查清楚再说。想提高教育质量,最应该做的是让这些学校休养生息。一定要让老师坐下来安静地看书,想问题。如果老师坐不下来,没有时间看书想问题,那你所有东西都是虚的。

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08-4-24 11:38:30
照片 172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2: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朱清时:大学的行政化趋势越来越强 应学术优先  

来源: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2008年03月05日 08:57


  “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像官场,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一位网友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问题,朱校长“接招”时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立即表示同意。

  朱清时谈到,现在大学的行政化趋势越来越强,大学本来是一个学术机构,学术机构要运作的话一定是学术优先,所谓学术优先就是评职称、定工资、分经费,都一定是学术第一。但现在中国许多大学用行政力量来干预定职称、评教授、分经费。

  朱清时认为,大学一定要回归到学术优先的原则上,办成真正的学术机构,即大家按照学术标准来讨论问题,没有绝对权威,校长书记只在行政管理和稳定上说了算,一旦跟学术有关,就由学术骨干说了算,真正实现“教授治校”,这样才能建成一流大学。

  3日晚,朱清时做客与本报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知名门户网站网易,把炮口对准了中国教育界现存的弊端。

  幼儿教育应该得到重视

  当了10年大学校长,朱清时深有所感的是,学生进了大学以后,有些教育就太晚了,“我们必须要从幼儿教育开始,培养我们的年轻人。”他说,现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个心理上的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关心他人,对于长辈、师友不太礼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要从一个人的幼儿阶段开始培养良好品质。”

  朱清时举例说,有位学生非常优秀,大学毕业以后要出国,实际上也得到了国外大学的录取书,但他很嫉妒他同宿舍同学得到的比他早、比他好,于是他就把那个同学的通知书偷了、毁掉了。处分完了才发现已经晚了,如果在这之前想扭转他的想法,除非是在幼儿阶段。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一门严格的科学,而且是一门需要极大爱心的艺术,是一种很完美的艺术。”朱清时建议,现在中国教育界,从教育部说起,一定要把幼儿教育作为自己关注的焦点问题。“现在我们的教育部等于是个高等教育部。”朱清时说,教育部有高教司、研究生司,却没有幼教司、中等教育司,幼儿教育应被列到日程上。

  一流大学应是教授治校

  有网友提问说:中国大学越来越像官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也觉得是这样。”朱清时很干脆地回答说,“大学像官场。”

  朱清时说,现在大学的行政化趋势越来越强。大学本来是一个学术机构,运作起来一定是学术优先,就是凭职称定工资、分经费。可是如今,领导的核心力量不断加强,他们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用行政权力来干预。你要当个官儿,有权力就可以指挥这些。过去20多年,中国高校有这种变化。

  朱清时说,中国大学要建设成一流的大学,一定要回归到学术优先的原则上,把大学办成一个学术机构。大家按照学术上来讨论问题,没有绝对权威。校长、书记只在行政管理和稳定上说了算,一旦跟学术有关,就由学术骨干说了算。真正教授治校,这样中国高校才可能建成一流。(胡佩 项磊)


照片 165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2: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清时:中国无缘诺贝尔奖的原因何在  


2007年12月06日 08:20:03  来源:人民日报  


    朱清时:大学要抵制“文化泡沫”

    12月10日,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将颁奖。自1953年美籍华人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奖以来,中国人一直希望本土科学家能获诺贝尔奖。这一期待,延续了50多年。

    为什么诺贝尔奖总与我们无缘呢?在我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大学的原始创新能力不够。大学的创新能力弱,主要不是因为我们的投入太少,也不是因为我们的人才队伍不足,我们拥有许多重点实验室,博导、院士也不少,关键是我们缺乏利于创新的大学文化。我所说的大学文化,指的是务实、不图虚名的创新精神,以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学术自律为核心的创新文化。

    追求卓越,世界一流大学无不如此。然而,我们的现实却并不乐观。比如说,国内开的一些会,不是认真交流思想,而是忙着认识人、拉关系;教师要申请项目,就得忙接待,做评审专家工作;学校要聘一个处长,往往会有好多教授、博导来应聘……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谈何一心一意、心无旁骛、追求卓越呢?

    学术自由,主要来自于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一提到学术自由,一些人往往会理解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约束、没有目标。我参加过许多科研项目的评审,有的拿了国家几千万元,最后这些成果到哪里去了?他们真的解决实际问题了吗?几乎无人追究。只想借学术自由的幌子,捞个人私利,损国家利益,谈何创新?

    自律是学术自由的前提。可是,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中,最致命的就是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开始出现危机。我是一个校长,亲手处理过不少这样的事情。现在最流行的是“敢说敢吹”,一分成果他说成十分,有些捕风捉影的或者是偶尔出现的,把它说成规律,甚至抄袭作假。如果连学术自律都做不到了,追求卓越、学术自由更不要谈了。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大学,而是与整个社会环境相联系的。作为大学,要自觉抵御和消除“文化泡沫”的侵蚀,更踏踏实实地工作。只有如此,才谈得上创新。 (朱清时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朱清时:高考弊端为何看着刺眼医治难

    今年是恢复高考三十周年,因此今年的高考比往年更受人关注。在过去的9年中,我作为一个大学的校长,对高考比旁人更关注。而要问在这些年中我关注高考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那就是,高考是我(或许也是我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心中最大的痛。

朱清时:建设一流大学文化比硬件重要

    “很多高校的校长都有了相同的认识,那就是要建成一流大学,需要比硬件更深入的东西——就是文化。”朱清时委员说:“中国到现在还没有一所一流大学,是因为中国大学过去更多的追求一流的硬件,却还没有具备一流大学应该有的理念和文化。”





扇面释文:

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和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右抄吕纯阳诗,为清时先生拂暑。时戊子季秋,清时先生卸校长任,又潇洒做客松竹草堂。与谈及其卸任之际,胡锦涛总书记给科技大学贺信,充分肯定学校工作,令做了两任校长之朱公,甚感欣慰!自然有今日之超逸心境,饮酒聊天之余咏此诗,因以记之。正成。
照片 170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2: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扇面释文: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看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杜牧之诗,竟一语成讖。起首“清时”二字道其始,“一挥江海”道今日卸任科技大学校长职时,竟得天下誉声不绝,海内热议也。清时先生今日又做客松竹草堂,一身轻静之气,蔚然自足于禅悦之中,因书扇以记之。正成。
照片 169 副本.jpg
发表于 2008-10-26 0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gif160::gif
发表于 2008-10-26 09: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先生有大家风范;凤阳城有长联为翁撰书;超一流水平;叹之::gif88::gif ::gif88::gif ::gif88::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0 14:57 , Processed in 0.1801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