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17|回复: 1

【冷碣笔记】读邱振中《论审美感受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5 22: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碣笔记】读邱振中《论审美感受模式》

关键词:感受模式 审美标准
任何审美活动都不仅是个欣赏问题,它首先是把接受的感官刺激与心中既有的感受模式进行比较,然后做出判断。(邱振中转引自皮亚杰(Jean Pinget,1896-1890)《发生认识论原理》中译本60,6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审美感受模式也就是“审美标准”。(邱振中《神居何何――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之《论审美感受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141页,以下所引《神居何所》皆与此同版本。)
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审美标准不同于科学中的标准。这里标准是不确定的,其稳定性面临着来自于艺术内的传统与艺术外的更大的一个时代的社会环境、文化气候的冲击影响。(此处扩散可参考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邱振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其引向个人的审美标准,引入弗洛伊德潜意识的概念之中。但对潜意识在书法理论中的应用有待于心理学的发展及书法理论研究所展开的开放性的程度。
邱振中说:“如果除去与生俱来的成分,对主体影响最大的因素归纳为两个方面:传统与生活。(《神居何所》142页)
这“与生俱来的成分”大概就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心理内容。而心理学发展的程度又决定了书法研究中这一部分的深入。而即使如邱振中这样的睿智者也只得先将这“与生俱来的成分”除去,暂放一边了。亦可见书法艺术理论在整个大的学术背景中发展阶段了。
“杰作”既然成为经典了,邱氏为什么没用“经典”二字呢?想必是有意无意的想绕开或是超越时风呢。当然邱氏本人也许对“杰作”、“经典”二者有不同界定。
“杰作为感受模式的基础”(《神居何所》142页)
书法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与此会有不同……
“关于反传统”(《神居何所》143页)
钱钟书说:“模仿有正负”(《七缀集·中国诗与中国画》1页)那么,反传统仍然是以传统为参照
“感觉的生长” 《神居何所》149页
李泽厚提出了“积淀”的概念
贝尔:“有意味的形式。”
文化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既要起到风向标的作用,自然就要呼吸时代的空气。
邱振中认为:“艺术家的视野应放在广阔的领域。例如,在遥远的国度里发生的战争、高能物理学中新粒子的发现、另一大陆严重的自然灾害等等。个人的生活只有加上 一切,才组成这个时代的生活,人只有把自己放在时代生活之中,才能保证具有真正的现代感。”(《神居何所·论审美感受模式》155页)以上这些保证艺术家具有真正的现代感。如此,艺术家的心灵,才不可能是虚伪、迟钝,而是一种率真、敏锐的心灵。
笔者以为:邱振中对艺术的追求中包含了“乌托邦”式的幻想。这个广阔的视野与心灵的率真之间是有矛盾的。心灵感受的率真来自于真接的真切的感受,而非感受范围之外的事物的影响。人类的真切感受首先是来自于身边的事物对艺术家的真接刺激。在人的感觉中,亲身体验是最真实的,既使是“糖衣炮弹式的”假现象还来的体验,这又是个很有意思的课题,企得研究了。
一位艺术家首先是心灵中有值得表现在东西,其次才是将这些东西用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神居何所》155页)
这句话用砋古人的话语来说即是“诚于内,而形于外”。在古代“士”的文化情境中,书法的创作者都是欣赏者,二者是合而为一的事情。再有,古人没有我们现在从西方引入的分析的方法。分析方法的适用来自于这样的背景,社会会工越来越细。
                        吴建军于2007年
发表于 2008-12-24 12: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收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3 02:12 , Processed in 0.1314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