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58|回复: 10

【中国收藏】刘正成专访:大话碑帖与书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6 16: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正成专访:大话碑帖与书法

文/本刊记者 孔祥祥

提到碑帖,往往会想到书法;而谈及书法,又不可避免地要牵扯上碑帖。甚至,书法艺术中有所谓“碑派”、“帖派”、“碑学”、“帖学”,而碑帖的价值也在很大层面上取决于其上书法的好坏。那么,碑帖与书法的血缘关系到底怎样形容才算恰切?当刻碑、刻帖已被更加高明的当代数码复制取代时,书法与碑帖是否正渐行渐远?
为了解开种种疑惑,本刊专访了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在闲聊似的对话中,碑帖与书法在历史与当下的面目都渐渐清晰。


碑帖是书法的复制品

记者:碑帖与书法关系密切,但概念中又有很多差别,如何定义二者的关系?

刘正成:可以说,碑帖就是书法的复制品。碑帖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法原作本身的价值。字写得不好,刻出来也不值钱;原作好的,复制品价值就高。这其中还有碑帖复制的技术问题。当然,碑帖还有一个文献价值,所以二者的价值也不能完全等同。

记者:但碑帖最初产生的时候也不完全是为了复制书法作品。

刘正成:是的,碑产生得很早,先民用石刻纪录功劳、事迹,实际就是文献。像泰山刻石,记秦始皇所做的事,神道碑也是记人的事迹。还有一种像蔡邕的石经,是记录经典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经书都没有了,到东汉末年蔡邕把它们刻出来,成为标准的六经,好像最好的印刷善本一样,是专家厘定过的,以后学习都要以这个为准。这是具有很高文献价值的,同时因为是蔡邕写的,所以书法水平也很高,就又有了书法艺术价值。
但帖不一样,帖完全是为了印刷、复制书法作品才产生的。我们现在知道最早的刻帖就是《淳化阁帖》,就是书法学习的重要传播载体。

记者:这个“帖”和我们平时讲的“法帖”有什么不同?

刘正成:严格来说,帖就是帖子,拿在手上看的就应该叫帖,像兰亭序也是帖。而刻入石的应该叫刻帖。我们现在写封信也叫做帖,只是不是法帖,快雪时晴帖就是法帖。《淳化阁帖》叫刻帖,刻进去的《快雪时晴帖》应该叫《快雪时晴帖》的刻本。


印刷复制品未必不如碑帖

记者:以碑帖为范本来学习书法大概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

刘正成:在唐宋就开始以碑帖为书法范本。唐代书法家就有很多刻碑,刻帖主要还是从宋代开始的。为什么当时刻帖那么发达,出现很多翻刻,就因为它有商业价值,有书法传播和作为学习资料的价值。从宋以后,书法家学字都从刻帖学,因为看不到原帖,原帖都在内府,所以古代书法家大多是高官,因为他能看到内府经典法帖的原作。王铎、董其昌都是礼部尚书,他们能看到很多内府收藏的真迹,学习书法当然真迹是最好的。
古代更容易看到碑,拓下来练字,董其昌就是看颜真卿的碑来练字,王羲之也曾到洛阳遍观北碑,颜真卿的字和西汉、东汉的字很接近,那是因为他家在山东,他可以看着四山摩崖练字。可见那时候就有了看碑的习惯,这是观赏学习书法的一种方法。所以明代以前的书法家就照碑练字了,并不是明清以后才开始的。

记者:今天的书法家已经不需要靠碑帖来练字了,印刷复制技术是否阻断了碑帖与书法学习的联系?

刘正成:宋代产生了活字印刷数后,慢慢印刷就更发达了,尤其是现在,可以仿真,那么刻帖刻碑就减弱了,基本都没有了。当然刻帖中也有好的和不好的,再好也没有原件好。但现在高仿的复制品要比刻帖好,刻帖是木头刻的,其实并不传神,现在复制品对原帖的还原性可以说是下真迹一等。
复制书法作品在唐代时还有向拓,就是蒙上纸双钩,这样就更加真实。像宫廷中的冯承素那些人,一辈子都搞这些事,水平是很高的,所以他们的摹本就很珍贵。

记者:书法家只照着碑帖练字,却缺乏深层次的研究,这对于书法创作会有什么影响?

刘正成:对碑帖了解不多,选择就有限。明刻本、宋刻本鉴别不清,好坏也分不出来,深入进去的东西就缺乏了。碑帖是一个很庞杂的体系,翻刻很多,参差不齐,所以碑帖也被称为鉴定界的“黑老虎”,很容易蒙蔽不懂的人。
古代是学者代代有之,才人不世而出,但今天恰恰相反,每个人都是天才,反而学问家很少。其实是现代人貌似才人,做大师状。以前人都很恭谨,现在人都做大师状,其实很肤浅。
现在的人主张个性,以前是唯恐不见古人,现在是唯恐见古人,受当代艺术的影响,不承认艺术是有标准的,不重复。但是你到展厅中,反而看不出谁是谁,看古人,每个人都不一样,可现在展厅里的作品其实都差不多。古人每张字都相像,用一生创造他的个性。现在的人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不是风格,而是花样。别把花样当风格。风格是自己都察觉不了的,像人的背影一样,没有表现自己,但别人知道那就是他,所以风格往往是不经意创造的。风格就是对自己的重复,但现在的人都不好意思讲重复了,其实只有不断地重复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记者:就我们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真迹作品而言,对于学习书法的好处是不是更多呢?

刘正成:现在我们买真迹,没有选择。但刻帖是经过筛选的,所以大家都愿意去学。临习书法的时候要会选择,不然就误入歧途了。古代文人当中写好字的是少数,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这些大人物,写字都不行,苏轼行,苏洵、苏浙却不行。如果都能写好,书法还值钱了吗?
但是在并不好的字中间也许也会有收获。我认识一个作家,他会看特别差的小说,知道他哪里写得不好也是一种收获,而自己就要写得比他好。所以学习的人并非范本不好就不能学习,像一些民间的书法,看上去也很有趣,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初学者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就只能得其下了,所以初学者的选择很重要。但当到了有一定修养的时候,就从任何东西当中都能学到东西了。


“新帖学”就是假古董

记者:您对于明清以来重碑清帖的风气怎样看?

刘正成:明代以前,书法家写字都是用小纸,当画家在用绢、大纸画画时,书法家还在用小纸写字。明代中期,书法开始进入商业渠道,开始向绘画学习,绘画可以挂在墙上,书法也可以。可是挂在墙上要挂大字,而学习时临的是小字,那么写大字怎么办呢?因为大字、小字的结构、章法是不一样的,王羲之也没写过条幅、对联,他可能也不会写大字。
书法审美功能变化、载体尺寸变化,学习范围就要扩大。于是有人发现某个山上、某个牌匾可以学习,就这样开始转向碑了。并不是说碑就比帖好,是因为要写大字的时候帖不够用,所以只能去看摩崖石刻。加上清代初年金石学兴起,书法家取材金石,也会更加关注碑。
所以说碑学大兴是时代造成的。有艺术创作的需要,也有学术研究的推动。

记者:时代造就书风,那么您怎么评价现在越来越火的“新帖学”呢?

刘正成:现在的所谓“新帖学”其实是杜撰的。帖就是自己写的诗稿、信,新就是把内容去掉,模仿一个形式,其实就是假古董。你自己不能像王羲之一样写封信,像古人一样作诗,但古人哪有抄别人诗的?
受展厅效果的影响,字要写的大;但受工具影响字就写得粗糙,看厌倦了,想要精致的,又重新写回小字。可是参加展览怎么办,就写几块连在一起,挂起来就有视觉冲击了。这并非是大艺术家的创造,而是追风赶潮,是外形式的东西,内在的文化内涵没有。现在大多数书法家都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丰富的生活经历,又不善于把生活经历表达出来,不具备这些,只能照葫芦画瓢,作品只关注外形式,没有内涵。

记者:可见“新帖学”根本就是个假概念。

刘正成:你是什么,往往不是你自己说的,要后代人来评价,古人写的时候也没有说自己的碑学帖学,是后来包世臣归纳的。不像现在的书法家自己给自己起名字。
古代书法家都是文人,四书五经熟读,诗词随便就能做,现在的人哪具备,就算大学毕业,古典文学修养还不如古代一般的文人,没有这个基础,要成为和古人一样的书法家是不可能的。古人书写用非常雅驯的文言,可现在都是白话文。诗为什么是语言艺术,因为它很精炼,诗歌中20个字可能比白话200个字的表达都清楚。没有这样的文学功底还搞什么书法,只能叫“文抄公”。当代人只得到了书法的一部分,去古意很远。


书法成了流行歌曲

记者:很多人都在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没有大师。

刘正成:现在书法家都是在工作室里面写字,没有书房,书法家都在像画家转型,像画家的画室一样。这说明他们选择的方向已经变了,不是在书房中进行文学、文字的思考。适应展厅文化,向画家学习,是一种进步,这是这个时代的艺术。但最核心的价值不能放弃,书法不是绘画,更不是抽象艺术。我们应该把书法的核心价值保留住,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变异。
300年以后一看,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都是抄,这些书法作品都是古董,有文献价值,但有多少书法艺术价值呢?跟之前的古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记者:但是现在书法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了,学习的人多了,市场也越来越热,这是不是一个好的苗头呢?

刘正成:全球化以后,各个国家只有文化是辨识度最高的标准。每个文艺时代都有复古风,但复古并不是雷同。
书法家首先要能写文章才行,你不能熟练地运用文字,哪能写书法呢?所以只能抄。书写你的文字才是书法,画画可以不需要文化,像古代的画匠,但书法不一样,没有文化你怎么运用文字呢?这个门槛其实很高。古代的秀才都不能成为书法家,可现在人人都能成为书法家,因为门槛低了。以前书法是很高雅的,可现在成了通俗歌曲了。

记者:对于书法的评价标准不同了。

刘正成:其实对于好的书法的标准是一样的,就是要入古,然后要出新。有一部分人能入古,却不能出新;也有一部分人能出新,却入不了古;最有成就的就是既能入古,又能出新。你看大师都是从古人那来的,但又和古人不一样。



后记:
在策划采访的过程中,我翻阅了很多资料,也咨询了一些业内人士,发现对碑帖有研究的书法家屈指可数。当代人已经感受不到古人得一好帖时的欣喜若狂,因为现代科技下的复制还原可以让人有如置身于北宋内府。对于一个书法实践者而言,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未标题-5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6: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收藏】刘正成专访:大话碑帖与书法
未标题-1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6: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收藏】刘正成专访:大话碑帖与书法
未标题-2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6: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收藏】刘正成专访:大话碑帖与书法
未标题-3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6: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收藏】刘正成专访:大话碑帖与书法
未标题-4 副本.jpg
发表于 2009-7-7 10: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
发表于 2009-7-8 11: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学习收藏
发表于 2009-7-8 16: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声声入。。。::gif88::gif ::gif98::gif
发表于 2009-7-11 09: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讀。劉老師談論的是碑帖與書法,針對的卻是當今浮躁的現狀,文章很有針砭時弊的指導意義。
发表于 2009-7-11 09: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现在书法家都是在工作室里面写字,没有书房,书法家都在像画家转型,像画家的画室一样。

劉老師這話真正說到點子上了。現在的書法家,都進了作坊,只能作工匠,所以就作不了文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6 07:59 , Processed in 0.1604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