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81|回复: 4

▊▊▊郑孝胥罗振玉文艺成就鲜被提及 皆因失节误声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5 15: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侯勇 于 2012-12-5 16:27 编辑

▊▊▊郑孝胥罗振玉文艺成就鲜被提及 皆因失节误声名

----------------------------------------
2012年12月4日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钟国康

郑孝胥书法受欢迎超乎想象

     郑孝胥,留“名”史册、为人所知的多
是他特殊的政治身份。作为一个著名书法家,
这个身份却是鲜少有人提及。实际上,他在
民初上海的书法界,可谓是名重一时。
     郑孝胥(1860年-1938年)是福建闽侯(今
福州)人,字苏戡,一字太夷,号海藏。他是
清光绪八年(1882)的举人,一生仕途变动频繁,
所历的大小头衔也有一箩筐。
    郑孝胥早年习书,以帖学为主,学“馆阁
体”,临习唐人楷书用功至深。在入内阁后,
开始极为用心地书学颜真卿。不过,他并非直
接取法颜书,而是借径钱南园、何绍基、翁同
龢这三位大家。其后数年,他又兼习柳公权、
苏东坡、米芾等唐宋诸家的书法。他主张“楷
隶相参”,将楷法和隶法相融合,也就是取碑、
帖之长化为己有,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形成
了独特的艺术面貌。
     郑孝胥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见长。他的楷
书,初以唐楷为根基,后来,参六朝碑刻之法
以增强其楷体的骨力。在结体上,他创新求变,
将魏碑的扁势拉长为纵势。虽然他的楷书吸收
了碑版书法厚重、生拙、大气的特点,但其早
年馆阁体的习惯已根深蒂固,因此他的楷书点
画工整,结构严谨,一直保留着精丽、匀称、
洁净的风格。比如,他的《宜园记》,书写非
常认真,其书法横划极细,竖撇捺起落收放,
墨守成规。我个人认为,郑氏的楷书价值并不
大。他的楷书,有一种硬笔书法的感觉,犹如
现在的钢笔临摹字帖。而且,到目前为止,还
未见学郑氏楷书而立大名的,足见后人不大会
取法于他。
    反观他的行书,境界要高得多。郑氏的行
书以楷书为起点的,不过因为行笔较快,摆脱
了楷书拘谨的羁绊,从而可以随心所欲、心手
合一。他的行书,将唐楷各家笔法,如张裕钊
书法、瘦金体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横肩
外耸、折脚内收的风格;字形结体多呈瘦长之
势,中部收缩紧结,横画左轻右重,竖画有内
收之势。郑孝胥的行书,散发着逸气;笔画杀
锋、翻锋,意断而气连;接笔转折处,顿挫自
然,富有节奏。整体的气韵清刚、朴拙,矫正
了赵之谦的飘泛、陶濬宣的板滞、李瑞清颤笔
的弱点。
      在民国初年,郑孝胥书法受欢迎的程度,
可谓是超乎想象。他鬻字沪上的时候,每年有
两万两的收入,同时的著名书法家,如沈曾植、
李瑞清、曾熙等,都难望其项背、自叹不如。

罗振玉国学造诣比肩王国维

  罗振玉(1866年-1940年),浙江上虞人,字
式如、叔蕴、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
松翁。
   说起书法,罗氏勤习篆、隶、楷、行、草
书。所作的小行楷的题跋、对联、条幅、中堂
都非常的精严工稳。罗氏首创了以甲骨文入书,
著有甲骨文字书法集等。他还将甲骨文、钟鼎
文、碑额、大小篆、秦隶书混写,尤其是篆、
隶、钟鼎文混写,书风规矩娴静,简洁质古,
秀颖醇雅,体态自然,华贵雍容,是广东商承
祚“商体”的源头之一。罗氏一生多次临习
《西狭颂》碑文,康有为赞其“疏宕”;杨守
敬誉其“方整雄伟”;徐树钧叹其“疏散俊逸,
别饶意趣”;梁启超颂其:“雄迈而静穆,汉
隶正则也”。
   罗氏还是一位鉴藏大家。他从1906年起收
集甲骨,前后就收藏“二三万片”,是早期收
藏最多的藏家。他还收藏铜器、简牍、明器、
佚书等考古文物资料和字画,而且还做足研究
整理的工作。他的藏书楼“大云书库”,内藏
《大云无想经》、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
书画等50余万册,让人叹为观止。其他的,如
青铜器、古明器、碑拓等的收藏数量也相当的
可观。罗振玉“每涉足厂肆,尽廉俸所入,搜
求古物书画,虽资力有限,不敢和洋商巨贾相
竞争,但破铜烂铁,在所不遗,往往批沙得宝,
又人弃我取。”
    不仅如此,他为保存中华传统历史瑰宝不
遗余力、贡献突出。他为保存内阁大库旧档的
八千袋藏书、奏折、公文等,费尽周折;他力
劝京师大学堂买下了敦煌藏经洞中残存的八千
件写经卷轴。
    罗振玉,一生名衔、贡献无数。他是最早
的甲骨文研究者,率先正确地判定了甲骨刻辞
的性质及出土处之地望;他还是一位考释家,
考释出了大量的单字;还是中国现代农学的开
拓者;敦煌学的奠基人;教育家、考古学家、
金石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
中国近代 考古学的奠基人,等等。
     罗的国学造诣极为深厚,可与王国维齐肩。
他一生著作就有130多种著作,建树丰厚。郭沫
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序言》中写道:“在
中国文化史上实际做了一番整理功夫的要算以
清代遗臣自任的罗振玉,特别是前两年跳水死
了的王国维……欲清算中国古代社会,我们不
能不以罗、王二家之业绩为出发点了。”我们
从郭沫若对罗振玉的评价,就可以了解到罗振
玉对国学研究的成就及其贡献。

中国式艺术评判

    当下的民众,对于罗振玉的国学研究贡献,
知道的不多。郑孝胥作为一个著名书法家,了
解人也不多。关于两人的文艺成就,相关的研
究论著也非常的少,只有寥寥数篇。这是为何
呢?
   中国传统评价一个文人,徳、艺两方面的
修养都是要被考量的。徳不修,艺精亦无用,
古代就有赵孟頫为例。虽然,赵孟頫在书法、
绘画上的艺术成就都很高,但历史对他的评价
一直是比较保守,皆因他的政治选择,作为南
宋遗臣却受元朝封官,历来文人都斥责他缺乏
民族气节。
    而,郑、罗两人,在第一点的做人上,便
有了瑕疵。郑孝胥曾协助建立了伪满洲国,并
担任了国务总理兼陆军大臣和文教部总长,可
以说大权在握。之后与日本关东军的代表武藤
信义签订了日满议定书,承认了日本在满洲国
的特殊地位与驻军权。罗振玉,在辛亥革命之
后,逃至日本,参与策划伪满洲国的成立,并
担任了多种要职。二人在民族大义上都可谓有
亏大节。
    所谓的文质彬彬、内外兼修,这是中国式
的艺术评判标准,自古如此。
437bfd95451fadb6aecfe.jpg
2150468822070871219.jpg
发表于 2012-12-12 22: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覺得,若拿鄭羅二人的成就跟民初幾位書法巨擘相比,鄭羅明顯有所不如.

至於說鄭孝胥的聲名,我反而覺得歷史厚待了他:鄭書能賣錢,跟他當年曾在政圈和書壇一腳踏兩船,不無關係.
記得在三十多年我剛學書,就常有機會在香港見到鄭的墨迹(當然是有真亦有假),同時也發覺,最多,膺品充斥的,正是鄭書.
三十多年前有這麽多托鄭之名流通的膺品,証明當時鄭還有一定書名,有一定巿場價值;而面對這個現象,業界則多認為,鄭書水平相對不太高,不難寫不難臨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00: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gif124::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1-2 23: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0::gif::gif80::gif::gif80::gif::gif80::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5: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gif42::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9 14:11 , Processed in 0.1372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