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94|回复: 16

自成一家的徐邦达书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7 12: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成一家的徐邦达书法
薛永年
  书法——写字,本来仅仅是作为表达心意之用,到后来,才把书法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创作,那是人类生活进化的表现。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书法热”持续不断,不但在党政军工农商学各界涌现出众多的业余书法家,而且活跃于各地书协和书画院中的专业书法家也大有增加的趋势。
  得时而昌的专业书法家,一方面因“术业有专攻”,比前人更有条件“狮子搏象,全力以赴”,能够在书法艺术本体上“致广大,尽精微”;另一方面则不得不时时以书法创新为己任,在争流竞秀中,平添了无穷的压力,失去了涵养书法的字外工夫。在这种情况下,得学问文章之气的学者书法,富视觉样式之美的画家书法,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在各种学者里,与书法关系最密切的学者是善于辨析风格的时代性与个性的鉴定家。在各类画家中,必须以书法题跋并理解书画关系奥秘的是中国画家。而晚号“蠖叟”的徐邦达先生,不仅是书法鉴定巨擘,而且也是造诣高深的中国画家。因此,他的书法兼有学者书法与画家书法的双重特点,具有独特的观赏、研究和借鉴价值。
  先生出身于书画收藏之家,自幼受环境的熏陶,喜爱诗词书画。十八岁拜苏州李醉石为师习画,又从四明赵叔孺、苏州吴湖帆学书画鉴定。他对书法鉴定的学习,固然不忽视文献记载的传记与流派,而尤其重视书画作品的风格与形式。对风格形式的把握,除去视觉记忆之外,他主要靠认真临摹。曾说:“因为要临得像,非一点二回的看,细捉摸不可。临摹一遍,真比欣赏一百遍还要记得清楚,搞得明白。”先生的书法最早从柳公权人手,但稍后为了锻炼鉴别能力的临摹,使他学习的范围十分广泛,从早年临画的款题考察,其晋唐小楷、汉隶八分与宋元行书,均颇得古人神韵。四十以后,因为他投入了新中国的书画鉴定工作,书画便成了业余爱好。但因自书诗词和鉴画题跋的需要,行书一直不曾间断,终于在六七十岁之间,形成了清润娴雅跌宕风流的面貌,卓然自成一家。
 楼主| 发表于 2003-4-7 12: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成一家的徐邦达书法

徐邦达先生自成一家的行书,行中带草,体圆用方,极尽笔法变态,又饶于字外情韵。大约以苏一轼一、米(芾)为主,取苏之态浓意远,米之尽秀极妍,上溯李北海而厚其气,下参董其昌以畅其韵。再以过目不下数万件书法名迹陶融滋养,于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自家风貌。不过,在广取博收集其大成的过程中,影响先生书法体貌最大的一家是米芾。这可能因为,米氏不但是宋代享有盛名的文人书画家,而且更是别具卓识的书画鉴定家。他“尤工临写,至乱真不可辨”,又“精于鉴裁,一经品题,价增数倍”。这种历史的巧合,每使蠖叟有异代知音之感,亦不时以米颠自况。记得七十年代,文物工作上马,我多次因故宫流散书画来京请教大学时代为我们讲授书画鉴定的徐先生。一九七七年由于他的推荐,我得以从吉林省博物馆借调到文物出版社工作。从此时常和他来往,观赏他的书法诗词,聆听他的鉴定教言,得知先生在鉴裁与书法上主要瓣香米芾的渊源。
  徐先生在花甲重周之后,积多年的体悟和实践,在出入米氏并广泛采择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创造了自家格制,洗发出自家精神。一般而言,这种精神是娴雅而超逸的,格制是潇洒而多变的。书体是以行为主而略杂草法的,结字已汰去了米氏夸张作态的习气,务求圆活宛转而随心所欲。用笔亦减少了出入的按厌和转角的方折,恍如兰叶形态,突显了起落虚实中的腴润。至于点画使转则尤能互为形质性情,故而倍得回旋舒放和顾盼呼应的神趣。行气布局更善于有大有小忽断忽连的对比变换。行笔重处,忽计白当黑,如天际乌云;转腕轻时,又虚室生白,如月明星稀。节奏之分明,快三慢四,几如舞池蹀躞之曼妙:旋律之悠扬,仄仄平平,又如吟唱词曲之风华。近年,先生时代擘窠大字及巨幅作品,风格更于雅中含浑,秀中带苍,观之仿佛见善驭者控辔徐行,进退裕如。虽然其书法美属于“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古典风貌,但就造诣而言,已是心手双畅、人书俱老了。
  当前的书坛,群雄逐鹿,各派争雄,无疑是百年以来最繁盛的时期。然而,无论书家书法,还是画家书法,普遍尚自然者多,求以功夫发天趣者少;尊“四毋”者多,倡“随心所欲不逾矩”者少;讲视觉冲击者多,解书中意蕴者少。而徐先生作为身兼学者与画家双重身份的书法家,他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寓个性于精妙之外,发学养于翰墨之间,实在是识深见广和学有余之故。过去,苏东坡曾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而先生也正是个性鲜明心目手俱得之的当代古典书风的代表之一。惟其如此,朝野有识之士,无不敛衽拜服。今当千禧之年即至,先生九秩大寿在望,乃有印行先生书法近作之举,以广布艺林,为喜好古典书风者赏玩借鉴。由于我是先生三十五年前的老学生,蠖师与师母命序于我,虽不胜惶恐,敢不遵命,乃成小引如上。
  徐邦达艺术简历:徐邦达先生,字孚尹、号李庵,又号心远生,晚号蠖叟。原籍浙江海宁,一九一一年生于上海。家中富收藏,幼年即接触大量古今字画。十四岁开始习画,从苏州老画师李醉石学习绘画,从赵时枫学习古书画鉴定知识。稍后,又入当时海上著名书画家、鉴赏家吴湖帆先生之门,书画与鉴赏能力日进,年不及三十,即以擅鉴古书画闻名于江南。一九三七年协助上海市博物馆办理“上海市文献展览”中的古书画征集、检选、陈列之工作,受叶恭绰先生之托撰写《古书画提要目录》。一九四九年,被聘为上海市文管会顾问。 一九五 O年,经国家文物局郑振铎局长推荐,调至文物局文物处工作。 一九五三年后,转至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画鉴定研究工作至今。
  几十年来,徐邦达先生饱览清宫所藏历代书画珍品及国内外公私收藏不可胜计。一九七八年起,受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之邀,与启功、谢稚柳、刘九庵等先生组成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组,甄别、评骘国内各省、市、自治区文博单位所藏历代书画作品,历时八年,成《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多卷,为我国古书画研究和博物馆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八十年代以后,多次出访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考察海外流失中国书画并与国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取得多项学术成果。
  著有:《古书画鉴定概况》、《古书画伪讹考辨》、《古书画过眼要录》、《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中国绘画史图录》、《重编清宫旧藏书画目》、《改编历代流传绘画年表》、《古书画伪讹考辨续编》等。
——摘自《中国书法》杂志
发表于 2003-4-29 12: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成一家的徐邦达书法

徐邦达先生大做有书卷气,在下佩服的很。
发表于 2003-4-30 08: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成一家的徐邦达书法

徐先生写的很好,令后生们敬佩.
但在居士的印象里,
还没有达到上文描述的境界
发表于 2003-4-30 09: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成一家的徐邦达书法

徐先生的书法水平非一般人能比!
但确实如有鱼所说,并没有达到神境
徐先生也常说自己的字是题画字!
79_296_4.jpg
发表于 2003-4-30 23: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成一家的徐邦达书法

下面引用由有鱼居士2003/04/30 08:54am 发表的内容:
徐先生写的很好,令后生们敬佩.
但在居士的印象里,
还没有达到上文描述的境界
是的! :em03:  :em11:
发表于 2003-5-4 01: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成一家的徐邦达书法

这要请池鱼兄来评才好:)
发表于 2003-5-5 16: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成一家的徐邦达书法

谢谢牛子兄抬举
我的想法跟有鱼兄比较接近
徐先生与启功先生的书法
时窃董家风味
有书卷气
有画意
发表于 2003-5-5 2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成一家的徐邦达书法

我觉得徐先生首先应该是“学富”,然后才是“书佳”!确实是“三分临帖七分读书”!
发表于 2003-5-26 23: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成一家的徐邦达书法

都是心不能转腕,腕不能转笔的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2 01:23 , Processed in 0.1582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