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53|回复: 0

刘正成:鲍贤伦之书既工且贵——在”我襟怀古——鲍贤伦书法展“研讨会的发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3 16: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鲍贤伦之书既工且贵

刘正成 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 《中国书法全集》主编




听了这个研讨会我很受启发,因为大家发言的时候各种意见还是在微妙的表达中说出来了,或是表扬,或是批评,我们主要谈成就,缺点方面我们可以点到为止。谈他的缺点我觉得也是认识和深化,怎么评这个人的书法成就呢?我们回归古训。苏东坡说:“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我觉得鲍贤伦先生的书法在既“工”且“贵”,具有双重的魅力。姜澄清先生是鲍贤伦先生的老师,我和鲍贤伦先生是书友,我们並无公职名位,被邀上这个主席台来发言,足见其人的伦理价值观的超越性!


首先谈他书法的“工”。

我比较同意邱振中先生给他的定位,他是可以放在当代断代史研究这样的历史角度上去看,我认为当代隶书创作中间有很多人物做了很多探索研究,这个历程是值得我们总结经验的。鲍贤伦先生他所运用的现代考古学的资料,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华人德隶书绝专蚕头燕尾,王镛隶书就以篆笔写隶书,李刚田则以楚简人篆书,都是用二十世纪现代考古学资料在创作发展,鲍贤伦先生的作品我认为他在秦简书体上的吸收是其“新”的主要特征。当代书法最重要的一个断代史特征就是破体书,而鲍贤伦是这个时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湘西里耶古镇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秦简,有15000多支木简,20余万字,我在里耶古城博物馆现场看了200多支竹简,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还没有全部整理出来,秦简的发展,中国书体发展过程中最复杂的一部分。里耶秦简里有大第、小篆、古隶、八分,是隶变过程的完整体现。鲍贤伦书法到底是隶书还是篆书,我觉得我分不清楚。书分五体,真草篆隶行,古代对书体的严格要求,考科举,如果楷书里有几个不是楷书的笔法,就称“破体”了,这个卷就废了。当代书法反其道而行之,借用秦汉简牍这些谷体演变过程的出土资料,让当代书法创作超越书体界限征成为主流。而且鲍贤伦先生的书法很单纯,我同意邱振中的意见。单纯亦是一格,如伊秉绶的笔法其实就很简单,他的行书也一般,但他用隶笔作篆,非篆非隶突破,有过人之处。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各种有待补充、丰富的,或者我们每一个艺术家艺术要求不同,对他有更多的期望值,这点让我们当代书法创作和隶书书写可以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但毫无疑问,鲍贤伦是这个时代书法创新潮流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


第二个谈谈“贵”。


鲍贤伦先生这个人我比较了解,这是一个朴素的人、谦虚的人、智慧而低调的人,在我们书法界很难有这样淡泊名利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就拟议调他到一个重要机关当局长,他不去,他宁愿到浙江文物局,还不是副厅长,他说我要在基层多多历练。哈!不排除杭州的生活非常好,北京的生活是比较艰苦一点的家庭因素。但是今天谁不希望“争名于朝”?我觉得他这种淡泊名利的书法家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在那十几年中,他参加浙江省各种重大的考古活动,包括良渚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吴越王大墓等重大文化遗址的发掘与整理,他做了很多工作。他的工作经历可以证明他所说的“怀古”不是一句空话,古代考古资源的大量吸收,正是他“怀古”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积淀。我觉得他为人的低调还表现在他的律已待人上。浙江这个地方艺术界名先汇萃群雄割据,每个人都是一个人物,他作为书协主席能够把浙江这些各具个性人物团结协调的很好,真是难能可贵!据我个人经历,书法界说鲍贤伦负面话的很少,他具有强大的正能量。我觉得我们中国书法界,不管谈文化也好,谈艺术创新也好,这恰恰是中国当代书法发展最为需要的价值指标。在当代书法追求艺术商业化、追求权位利益、唯形式主义泛滥成为时风的现状下,鲍贤伦以其艺术与人格的双重魅力,成为这个时代的佼佼者!纵观历史,真正的陶渊明也好,一系列古代书法人物,王羲之也好,苏东坡也好,人和书完全统一,人格高尚者艺术才真正具有魅力。这是当代书法最重要的节点。有时候我到浙江去,总想见见他,与这样一个朴素的人物打交道十分轻松,我爱其人也爱其书。

总之,这个展览看完以后很震撼,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当然中间也有一些很细的东西,我觉得作品数量可以减少一点,要给世人感觉书法创作不是那么容易。这是我提出的一点建议,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8 17:13 , Processed in 0.1353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