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426|回复: 108

刘正成:老至逢盛世,黄花晚更香——郭连贻先生近作读后(代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1 10: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至逢盛世,黄花晚更香

——郭连贻先生近作读后(代序)

刘正成

20129201725366752826.jpg


在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济青高速中段所穿插而过的地方,即山东淄博与滨州之间,其路南有淄川蒲松龄,其路北有邹平郭连贻,前后悬隔三百年,皆可称之为隐逸。三百年前之隐逸蒲松龄有诗自况云:

聊斋野叟近城居,归日东篱自把锄。
枯蠹只应书卷老,空囊不合斗升余。
青鞵白蛤双蓬鬓,春树秋花一草庐。
衰朽登临仍不废,山南山北更骑驴。


蒲松龄生于一六四零年,三百年后之隐逸郭连贻则以条幅将此诗书之,堪称为惺惺相惜乎!且看郭连贻先生自书小传云:

余生于一九三零年,邹平县楼碑村人,斋号“漏月轩”。漏月轩者,屋顶洞开有月光筛下之谓也。幼家寒,十岁失怙,从塾师读《孟子》,未竟而辍学;十八岁谋食江南,余暇从金陵大学吴先生读《左氏春秋》,从衡阳王大管先生学宋词,生计多艰,时有转徙,然余生性好学,于诗文未尝久离也;十九岁从戎,廿九岁归田,十年一梦,酸苦备尝,回首往事,颇有难言者也!其后生涯,则游移于稼穑笔墨之间。曾作锄草农工,河上车夫,农中教师,后有幸派为果园看管,则别有天地矣!居处峰峦叠嶂,林木茂郁,草棚瓜架,流水绕户,夜对青灯,但闻蛩呤,读书写字,时光不迫,虽曰清贫,自谓得其所矣!

时光似乎在这里凝固了,前后隐逸们的乡村生活惊人的相似!记得当年庄子不愿应聘去楚国为相,而乐于做漆园吏,这看管漆园即与“果园看管”郭连贻的工作性质极为相似,以耕读为乐事乃是中国文人的千年宿命也。当然,这里似乎有一个自由的问题。庄子是自由的,他甘于过隐逸的生活,蒲、郭二公并非自甘于隐逸的生活。蒲松龄虽有滿腹才华,但一生四次应举人考试皆落榜,自号柳泉居士而终老于淄川。郭连贻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从军队复员回乡,自然是农村户口,从那时直到八十年代以前,农村人口是不可能移居城市的,甚至也没有进城当农民工一说的机会。郭公是不是想到城市谋生不得而知,而蒲公是想进城当官而不得也!严格说来,蒲、郭二公未显达于世,是不能称“隐”的,或者说主观、主动之“隐”。而我究竟称其“隐”,是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是被动地“隐”于乡里的传统文人。

孔子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自二千五百年前孔子以降,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极少数应试步入仕途的幸运者除外)就是这样前仆后继乐此不疲地继承和延续着中国的文脉!“枯蠹只应书卷老,空囊不合斗升余。”蒲松龄所谓的“书卷”,和郭连贻读的《孟子》、《左氏春秋》是完全一致的,它塑造或者说复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文脉的传薪者。当然,蒲公比郭公还有不同,蒲公将所著之《聊斋志异》送呈在京城做官的乡贤王渔洋,文坛泰斗王渔洋大加赞赏,还为之做诗而宣扬之,《聊斋志异》当即印行传播于南北,对于暮年的蒲公来说也足可以称“当世而荣”也!然而郭公虽有蒲公之心之行,却并未有蒲公之幸,郭公虽有满腹诗书才华,却仍隐于乡里,名未达于海内,何哉?我在这是也没有将郭公与蒲公攀比的意思,我只想比较这两位乡贤的生存状态从而认知于他的书法世界而已。

郭连贻先生一九八五年所作《五十述怀》诗云:

翰墨少年悦,壮岁百事忙。

育小已劬劳,况为谋稻梁。
老至逢盛世,黄花晚更香。

遣兴学涂鸦,非为争一芳。

这应该是郭公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之间的生话状态,而此前之五十年则“颇有难言者也”!在这个时代,又是蒲公没有赶上的好时代,只要能写字也就能出名。郭连贻先生在山东地区性书法展览中脱颖而出,其后在世纪之交时又登上了《中国书法》杂志的专题页面而名播海内。然而,其名并末大显于世,因为他没有在全国或省一级官办书协里担任主席、理事等职。郭公“遣兴学涂鸦,非为争一芳”,未曾抛头露面奔走巴结于官场,而埋头治学于乡里,曾被人举荐参与编纂《邹平县志》,先后撰写《邹平诗苑溯古》、《范仲淹流寓考》、《段成式乡贯应从邹平说》、《义和拳在邹平起事始末》、《朴学大师成瓘》等文,被人称为“布衣学者”。魏明伦先生曾说当代书法“有墨无文”,他认书法家应该先“文”而后“墨”。郭公戮力于“文”,再继之以“墨”,与魏明伦先生所议合,但却于当代书法之“成材”之路大相径庭。不久前,我参加在河北美术学院召开的“全国高校书法专业教材和学科建没研讨会”,会上有一教授举了一例足以令人惊觉:近年中国书协举办全国大展之一获奖作者所作酷似孙过庭《书谱》,人问之有多少年的功夫?他答曰;“在中国协培训班里练了四个月!”试想,郭公积五十年之功,尚称自己在“学凃鸦”,孰是孰非耶?农家小户养鸡春天孵卵,腊月养成而杀显瘦,至少一年光景,而现代养鸡场从孵卵到杀鸡上柜只要四十五天而显肥,但两种鸡口味如何大家知道,这样也就好理解郭公仍未大显于世的原因了!

郭公年届八十,他的书法之路与他的人生之路一样是漫长而艰辛的,自然不同于当下“培训+参展”的“成家”快捷方式。据悉,郭公幼习书法,初学赵孟頫、颜真卿诸帖,后学李邕《麓山寺碑》、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米芾墨迹,至中年乃研习北碑《张玄墓志》、《张猛龙碑》、《郑文公碑》等。纵观这批新作,各种书体、各种幅式皆有可观。我偏爱其楷、行二体,尤喜其诗札与书札,字里行间郁郁之书卷气,如空谷之兰香,如秋月之疏影,凛然如对得道高士,不蔓不妖而自得风流。《连贻日课:邹平历代诗选钞》不仅有对乡土文学的文献整理研究之功,其书法格调乃碑骨而帖韵,在米芾和鲁公之间,点画方圆兼备,风骨嶙峋,精到而自然,尤堪称精品。近些年来,书协官员大呼“回归二王”,除东施效颦之假牛布衣外,何曾见到二王气息风韵?偶有之,郭公此诗札中可觅见也!函札书中精品多多,其《自书诗稿》中锋圆劲,老笔纷披;《致刘大钧札》则风神栩栩,倜傥不拘。本集中有郭公所临之颜鲁公《祭侄稿》,又有《邹平县志-马骕传》稿草,两相对照,足见其对鲁公稿草笔墨风韵之神肖!所述在在均与当代之“誉文公”书法格格不入,不期然而入二王、颜、苏之殿堂!

郭公之行草在大幅作品中仍变化多端而游仞有余,如《沈山人暮秋诗行草轴》与《为予一芳五言行草轴》皆中锋用笔,元气淋漓,行气雄健,章法疏朗。从《临宋王升杜门帖轴》可以看出,他巧妙地将宋人小字翰札变为大字,并将长短句章法转换成中堂,视觉空间妙趣横生而不落俗套。《黄宾虹论画诗行书中堂》则笔实墨沉,从容厚重,有正气堂堂之风骨。还有《乐府行书手卷》,字法在黄、米之间,点画厚重,姿态横生,神采奕奕,令人赞叹。

郭公大字行楷是其风格的代表性书体,他将云峰山《郑文公碑》的圆笔恭楷化成较为轻松的行楷而独具一格,没有一般晚清以来写魏碑者的刀斧气。如《文心雕龙杂文楷书四条屏》、《文天祥正气歌楷书四条屏》堪称巨制,通篇用郑文公笔意,中锋圆劲,结体放逸,意在楷行之间,足称神完气足。

值得提到的还有将行楷放大之楹联,以楷为体,以行为笔,长画放逸,瘦硬通神。如《赠立波联》、《若椀瓶花联》、《相如康成联》皆如朿身老儒,而神态蔼然可亲。《倪迂米老联》则楷意少,而行意多,更见姿态变化,妙趣横生。倘有机会亲临现场拜观原作,见高人而论高书,必令我节击再叹之!且代为序,并为郭公寿!

2014年7月19日匆匆完稿于泥龟梦蝶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1: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连贻先生书法作品近作选
四条屏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1: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连贻先生书法作品近作选
四条屏 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1: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连贻先生书法作品近作选
四条屏 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1: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连贻先生书法作品近作选
册页局部.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1: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连贻先生书法作品近作选
四条屏 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1: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连贻先生书法作品近作选
四条屏 3-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1: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连贻先生书法作品近作选
对联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1: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连贻先生书法作品近作选
对联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1: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连贻先生书法作品近作选
对联 (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8 20:02 , Processed in 0.1595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