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14|回复: 24

南京十竹斋画院“中国未来”水墨艺术大展将在11月1日在南京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9 14: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十竹斋画院举办
“中国未来”水墨艺术大展
将在11月1日在南京开幕

(打稿已发)南门大牌-06 (2).jpg


  南京十竹斋画院展讯 2014年11月1日——7日,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南京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协办,南京十竹斋画院、南京文物公司承办的“中国未来——十竹斋画院2014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将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举办,展览为期7天。

   中国未来——十竹斋画院2014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是十竹斋画院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艺术展览,代表十竹斋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十竹斋画院学术定位和社会形象的一次全新展示,也是百年传承“十竹斋”品牌兼容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飞跃。展览旨在梳理当今青年艺术家们的学术发展脉络,发现和发掘在新水墨、新工笔领域有建树的活跃的青年艺术家,为十竹斋的发展积累后续力量。

    当代的水墨创作被冠之为“新水墨”。所谓的“新水墨”,则涵盖了从风格技法、媒材介质到创作观念上诸多的标新立异。从风格技法而言,“新水墨”,既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也从全球文化整体系统中博采众长,既从古代文化传统中继承创新,也从近现代文化新传统中融汇贯通;从媒材介质来看,“新水墨”,关注“水墨”介质所呈现的独特魅力,也关注装置、影像等当代新载体的实验拓展,强调的是针对“纸”、“绢” 的超越和超越后的自由变化;从创作观念来观察,“新水墨”,不再是局限于绘画的单纯思考,而是扩张为时代文化的总体思考和观点提出,与当代文化建设发展之间互动生发。

   青年水墨画家的创作早已超越了原有的画种、介质的种种藩篱,水墨当代性的建构业已汇为巨流。作为专注中国水墨画发展的十竹斋,长期坚持“发现新价值、推动新水墨”的理念,为中国当代水墨绘画的发展而不断努力。近年来十竹斋更响应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国策,以南京为基地而在全国范围内谋篇布局。本次举办的展览是十竹斋系列水墨展览中的一个,其宗旨是以时间为经纬,聚焦于当代青年水墨发展中的主要案例,带有很强的学术研究的目的。因此,展览所挑选的70多位当代青年水墨家大多堪称时代之代表、同侪之翘楚,据此而建构起来的展品线索无疑也就更贴近当下的现状和现实的脉络。

本次的展览是当代青年水墨画家的一次大聚集,作品超过200件,有来自南京的“金陵力量”和江苏本地的青年艺术家代表30多人,如:秦艾、姚媛、李金国、杨立奇等,他们在书画拍卖市场上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稽古惟新”的青年才俊40多人,如徐华翎、杜小同、张见、高茜等,他们中一部分人单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已经突破百万元大关。通过此次展览的方式,他们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机会相互砥砺,相互交流,遂形成共识,形成趋势。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4: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未来——十竹斋画院2014年度青年
艺术家提名展


展览简介

   中国未来——十竹斋画院2014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是十竹斋画院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艺术展览,代表十竹斋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十竹斋画院学术定位和社会形象的一次全新展示,也是百年传承“十竹斋”品牌兼容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飞跃。展览旨在梳理当今青年艺术家们的学术发展脉络,发现和发掘在新水墨、新工笔领域有建树的活跃的青年艺术家,为十竹斋的发展积累后续力量。

    当代的水墨创作被冠之为“新水墨”。所谓的“新水墨”,则涵盖了从风格技法、媒材介质到创作观念上诸多的标新立异。从风格技法而言,“新水墨”,既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也从全球文化整体系统中博采众长,既从古代文化传统中继承创新,也从近现代文化新传统中融汇贯通;从媒材介质来看,“新水墨”,关注“水墨”介质所呈现的独特魅力,也关注装置、影像等当代新载体的实验拓展,强调的是针对“纸”、“绢” 的超越和超越后的自由变化;从创作观念来观察,“新水墨”,不再是局限于绘画的单纯思考,而是扩张为时代文化的总体思考和观点提出,与当代文化建设发展之间互动生发。

    青年水墨家的创作早已超越了原有的画种、介质的种种藩篱,水墨当代性的建构业已汇为巨流。作为专注中国水墨画发展的十竹斋,长期坚持“发现新价值、推动新水墨”的理念,为中国当代水墨绘画的发展而不断努力。近年来十竹斋更响应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国策,以南京为基地而在全国范围内谋篇布局。本次举办的展览是十竹斋系列水墨展览中的一个,其宗旨是以时间为经纬,聚焦于当代青年水墨发展中的主要案例,带有很强的学术研究的目的。因此,展览所挑选的70位当代青年水墨家大多堪称时代之代表、同侪之翘楚,据此而建构起来的展品线索无疑也就更贴近当下的现状和现实的脉络。

   本次的展览是当代青年水墨画家的一次大聚集,有来自南京的“金陵力量”和江苏本地的青年艺术家代表30多人,如:秦艾、姚媛、李金国、杨立奇等,他们在书画拍卖市场上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稽古惟新”的青年才俊40多人,如徐华翎、杜小同、张见、高茜等,他们中一部分人单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已经突破百万元大关。通过此次展览的方式,他们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机会相互砥砺,相互交流,遂形成共识,形成趋势。
过去“十竹斋”不仅在金陵画派、新金陵画派的形成、发展和传承中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未来也会在新一轮青年艺术家崛起的过程中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助推青年艺术的发展,把有影响力和影响未来的艺术家们紧紧团结在十竹斋画院,让百年品牌“十竹斋”在发展中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展览时间:2014年11月1-7日

展览开幕式时间:2014年11月1日上午10:30


展览地址:
南京市江宁织造博物馆临一厅、临二厅(南门负一楼)太平北路19号
收藏销售展十竹斋画廊同期展出。(太平南路72号)

主办单位: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 南京市广播电视集团

承办单位:
十竹斋画院 南京文物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江苏省国画院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新浪收藏、雅昌艺术网、典藏 、南京电视台等二十家媒体。

学术主持:赵力

策展人:刘梓封 张中伟

参展艺术家名单:
金陵力量
王法 任大庆 潘东篱 李金国 冉达 吴思骏 刘懿 姚媛 秦艾 浦均 甘永川 董金良 谭雷鸣 焦腾飞 徐钢 杨运高 杨立奇 杨永俭 韩非 卞雅清 陈贝西 韩荷 梁雨 杨宇 顾真真 赵怡文 单鼎凯 王君 黄岑 范立

稽古惟新
金沙 方政和 李晶彬 白璎 张见 范治斌 杜小同 毕可燕 党震 石荣强 高茜 叶芃 董婷竹 李君琳 张俊 李水歌 王晖 周雪 贾秋玉 李志坚 马骏 徐华翎 孙震生 潘汶汛 李戈晔 王海滨 葛冠中 徐加存 涂少辉 李军 王煜 冯士坤 马兆琳 赵东 廖星君 赵丽娜 杨斌 孙浩 范春晓 李娜 孟哲 王濛莎 刘派 李骏逸 李嘉儒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4: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竹斋画院举办“中国未来水墨大展” 扛起南京当代水墨市场发展大旗


纵观最近两年的国内艺术品市场,当代水墨可谓风头正劲。南京更是以其独特地域优势、学术氛围和市场氛围,成为当代水墨市场核心,自2013年起,国内一线拍卖行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当代水墨部分的呈现力度,南京各大拍卖公司也纷纷组织当代水墨专场,成为了市场上亮点。曾经被传统水墨和当代艺术所排斥的当代水墨,迎来了市场崛起的春天,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测,当代水墨将成为今年秋拍乃至未来几年书画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2014年11月1日——7日,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南京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协办,南京十竹斋画院、南京文物公司承办的“中国未来——十竹斋画院2014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举办,展览为期7天。该展览是十竹斋画院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艺术展览,代表十竹斋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十竹斋画院学术定位和社会形象的一次全新展示,也是百年传承“十竹斋”品牌兼容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飞跃。展览旨在梳理当今青年艺术家们的学术发展脉络,发现和发掘在新水墨、新工笔领域有建树的活跃的青年艺术家,为十竹斋的发展积累后续力量。

此次作为国资背景的十竹斋画院强势介入当代水墨市场,并以“中国未来”为展览命题,这无疑将为即将崛起的当代水墨市场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市场力量!一方面可以稳定以中小画廊介入水墨市场的零散局面,另一方面通过此次展览对艺术家进行系统的学术和市场梳理,重点梳理出活跃在南京的“金陵力量”和江苏本地的青年艺术家代表30多人,如:秦艾、姚媛、李金国、杨立奇等,他们在书画拍卖市场上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稽古惟新”的青年才俊40多人,如徐华翎、杜小同、张见、高茜等,他们中一部分人单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已经突破百万元大关,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导向和市场导向!

    当然对于当代水墨,美术界和艺术品市场有着不同的定义。当代的水墨创作被冠之为“新水墨”。所谓的“新水墨”,则涵盖了从风格技法、媒材介质到创作观念上诸多的标新立异。从风格技法而言,“新水墨”,既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也从全球文化整体系统中博采众长,既从古代文化传统中继承创新,也从近现代文化新传统中融汇贯通;从媒材介质来看,“新水墨”,关注“水墨”介质所呈现的独特魅力,也关注装置、影像等当代新载体的实验拓展,强调的是针对“纸”、“绢” 的超越和超越后的自由变化;从创作观念来观察,“新水墨”,不再是局限于绘画的单纯思考,而是扩张为时代文化的总体思考和观点提出,与当代文化建设发展之间互动生发。

    青年水墨画家的创作早已超越了原有的画种、介质的种种藩篱,水墨当代性的建构业已汇为巨流。作为专注中国水墨画发展的十竹斋,长期坚持“发现新价值、推动新水墨”的理念,为中国当代水墨绘画的发展而不断努力。近年来十竹斋更响应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国策,以南京为基地而在全国范围内谋篇布局。本次举办的展览是十竹斋系列水墨展览中的一个,其宗旨是以时间为经纬,聚焦于当代青年水墨发展中的主要案例,带有很强的学术研究的目的。因此,展览所挑选的70多位当代青年水墨家大多堪称时代之代表、同侪之翘楚,据此而建构起来的展品线索无疑也就更贴近当下的现状和现实的脉络。

    当代水墨市场目前也处于一个相对高点,这时候进场一定要对该板块有理性、准确的把握。要买谁的作品,在什么价位买,也要心中有数。此时介入收藏市场,与传统水墨画家的作品相比,传统水墨作品价位偏高,而且有些高得不太真实,相比之下,新水墨群体的价位不高,后劲更足,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相信不久的将来,此前一直在说的“中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青州”这种说法,也会慢慢随着南京当代水墨市场的崛起而变化,一种新的提法开始酝酿,那将是“中国书画看山东,当代水墨看南京”。
     

   
                   十竹斋画院“中国未来水墨大展”四大看点


   看点一:看当代水墨中“金陵力量”

   作为2014年艺术品市场的“热词”之一,“当代水墨”,成为市场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自2013年起,当代水墨已经成为各大拍卖行和画廊力推的艺术品类,各种当代水墨展如雨后春笋,火热形势更是延续到了2014年。此次南京十竹斋画院首展“中国未来——十竹斋画院2014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旨在梳理当今青年艺术家们的学术发展脉络,发现和发掘在新水墨、新工笔领域有建树的活跃的青年艺术家,为十竹斋的发展积累后续力量。

   本次举办的展览是十竹斋系列水墨展览中的一个,其宗旨是以时间为经纬,聚焦于当代青年水墨发展中的主要案例,带有很强的学术研究的目的。因此,展览所挑选的70多位当代青年水墨家大多堪称时代之代表、同侪之翘楚,据此而建构起来的展品线索无疑也就更贴近当下的现状和现实的脉络。

   展览中重点梳理出活跃在南京的“金陵力量”和江苏本地的青年艺术家代表30多人,如:秦艾、姚媛、李金国、杨立奇、冉达、吴思骏、韩非、王君、黄岑等,他们在绘画语言上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创作主题上融合了各不相同的观念,在绘画技法和创作材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这因此也让他们书画市场上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此次展览是相对完整的对南京及江苏当代水墨青年力量的一次系统梳理,具有很强的市场和学术导向性。

   看点二:看市场  选择具有普遍投资价值的“全国粮票”

   本次中国未来水墨展览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稽古惟新”的青年才俊40多人,如徐华翎、杜小同、张见、高茜等,晒出百幅精品力作、新作,表达他们对各自水墨创新的思考、探索与追求,堪称绘画界的“中国好声音”,他们中一部分人单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已经突破百万元大关,成为了市场风向标,具有普遍的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也因此成为了业界所公认的“全国粮票”。如果您是一位价值投资者,不妨来展览上观看你自己心仪的投资作品。

   看点三:看学术  看未来中国水墨发展方向

   所谓的“新水墨”,则涵盖了从风格技法、媒材介质到创作观念上诸多的标新立异。从风格技法而言,“新水墨”,既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也从全球文化整体系统中博采众长,既从古代文化传统中继承创新,也从近现代文化新传统中融汇贯通;从媒材介质来看,“新水墨”,关注“水墨”介质所呈现的独特魅力,也关注装置、影像等当代新载体的实验拓展,强调的是针对“纸”、“绢” 的超越和超越后的自由变化;从创作观念来观察,“新水墨”,不再是局限于绘画的单纯思考,而是扩张为时代文化的总体思考和观点提出,与当代文化建设发展之间互动生发。本次展览70多位艺术家,展现的是未来中国当代水墨绘画的70种可能性,这些不同的可能性都将与观者所产生不同的视觉互动交流,也将生发出更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看点四:看未来  选择你的“天使投资”

   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其中有一部分已经成为了全国市场的风向标,但是大部分还处在市场起步初期,他们中很多艺术家作品立意新颖,技法独到,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更难能可贵的他们都处于价格起步阶段,属于原始股。如果您有意向让自己成为一个天使投资者,不妨在这众多艺术家中,选择你所心仪的艺术家,并且长期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4: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序一
赵梓封

新水墨,新在表现。或循规制以出新,或趋时流以创新,“新”当行之于表面;新工笔,新在形式。或依内容以求新,或附语境以图新,“新”当付之于表象。


新,标示着与旧的诀别与疏远,别得彻底、新到没边儿便成了“革命”。新时代的中国倡导革命意识,五四运动肇启,惟革旧制以图新是为榜样。百年间,艺术界中以革命之思想意识大谈革新者不胜枚举,但其结果往往是——革了宣纸的命、革了毛笔的命的同时也革了自己的命。革自己的命无妨,但要了自己的命却万万不行,命都没了还拿什么去闹革命?出得哪门子新?所以以创新为目标的革命才是好革命,而以革命为目的的革新肯定都革不成新。

看画品画的人也要强调内容的新、画面的新。画画的人便只得强求于自己的作品有创意有想法,故而中国画坛就在这一片创意声浪中踏上了一条惟艺唯新的路。不再强求于传统文化血脉中汲取营养,也不再追求于理法规制中演化出新的可能,因为如此的新是那么的得来不易。还是寻求于形式化与图式化的新来得比较直接,依此而创造出的画面也新得更加彻底。当这样一条“绿色通道”成为大家的共识,以一切新为目的而非态度去钻营于创意与想法,便成了寻获“新”的唯一途径。

风尚一旦成为潮流,那些拾获新方法与新手段的画家就成了时代的革新坐标。进而学术界亦蜂拥而至,纷纷立起手中大旗擂鼓助阵,以著书立说的方式将这一切“革命行为”打造成为一种所谓的革新理论。建造起这座“革新理论大厦”的人多是一些有着学院背景的批评家,他们更加拥趸西方现代艺术思想,他们所了解的西方美术史也往往超过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认知,他们努力从画面的背后找寻可作当代表述的思想性与观念性……但不懂传统绘画技术性表现是这些批评家们所共有的硬伤。所以当他们大谈新水墨、新工笔之时,言必出于西方文化体系所衍生出来的哲学、美学、史学等相关论点论据,完全一副西方腔调。而却忘乎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内的艺术表达与精神主体,更不会强调作为艺术表现之根本的文化传承以及审美经验的重要性。

追溯历史来看,每一朝、每一代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新,都有属于每一个艺术坐标的为自己所用的创意与想法。但这种创意仅是创新的意识而已,至于想法则更多是先入手法继而图求于画面的想法,绝非今时所见之竞逐脑力的游戏。拒绝参与这场游戏,从市场的角度看并非明智之举。但坚持从绘画艺术性的根本做起,先由手法中探寻新方法,继而以手法为基础构成新想法,并依此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语言与风格面貌,这样的求新之路或才是中国绘画艺术所应选择之路。

近来,艺术圈中大谈未来。为什么纷纷谈及未来呢?因为我们总会自以为是的认定未来之路的指路标就握在手中,今天的选择既是未来的方向。但其实未来之路从来都只在脚下,而并非来自虚构的理想。“新”并不能代表未来,今天所走的路也不能代表未来之路由此而开端,过分的畅谈理想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中国绘画之未来的不负责任。中国未来,关键在于我们所要谈的究竟是谁的未来,而并不是去一味奢谈未来。显然,我们不能期待从西方的语言形式与逻辑思考中去找寻,更不能完全的破旧立新推倒重来。所以“未来”其实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作为主语的“中国”!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4: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序二

赵力

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画》诗云:“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一语道破了中国画的经典传统,即在以自然为依据和从人类情感出发之间找到平衡支点。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画论之中,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名句,更清楚地阐释了在“造化”和“心灵”之间“画”的存在形态和存在意义。

20 世纪以来,“画”成为了“国画”,“美术”亦成为了“革命方式”,而无论何种的“艺术”皆在民族国家觉醒和社会改造变迁中起伏沉浮。即便有形形色色的艺术潮流风起云涌、成百上千的南北名家殚精竭虑,但在民族命运、社会命运和个人命运互相交织的大背景下,对于创作题材和表现手法可谓是花样翻新,内质化的理论梳理和规律探究却往往是浅尝辄止。是故,时至今日我们仍需从头再来!

当代的水墨创作被冠之为“新水墨”。所谓的“新水墨”,则涵盖了从风格技法、媒材介质到创作观念上诸多的标新立异。从风格技法而言,“新水墨”,既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也从全球文化整体系统中博采众长,既从古代文化传统中继承创新,也从近现代文化新传统中融汇贯通;从媒材介质来看,“新水墨”,关注“水墨”介质所呈现的独特魅力,也关注装置、影像等当代新载体的实验拓展,强调的是针对“纸”、“绢” 的超越和超越后的自由变化;从创作观念来观察,“新水墨”,不再是局限于绘画的单纯思考,而是扩张为时代文化的总体思考和观点提出,与当代文化建设发展之间互动生发。于是,“新水墨”之所以成为“新水墨”,并不仅仅是时间性前后列序的唯一理由,而是依据在历史文化上下文语境之中所展现出的腾挪能力和颠覆勇气。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我们看到了正在兴起的“水墨热”。至于其中的原因,有人视之为“民族传统”的复兴,有人更将其与“民族身份”、“文化品格”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加以认识。事实是,作为当代艺术重要组成部份的“水墨”,从来就没有缺席过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任何现场,却在形形色色的“有色眼镜”、“漠然视之”中被遮蔽了光芒。因此,“水墨热”的确不是艺术界正在发生的创作现象,而是社会各界正在急于“补课”的切实反映。当然,我们并不希望“水墨”在“潮起”之后的“潮落”,因为唯有“正常态”的发展才是自然又健康的宗旨。

看惯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听惯了风言风语、潮起潮落,对永恒的追求才是艺术的本真性需要。很高兴看到新一代的青年水墨家,他们在孤寂落寞的边缘成长起来,出自内心的需要去践行水墨的理想。他们的创作,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一时的潮流追逐,而是默默坚守的个人天空。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立场、差异表达以及生动丰富的艺术个性。

事实是,青年水墨家的创作早已超越了原有的画种、介质的种种藩篱,水墨当代性的建构业已汇为巨流。作为专注中国水墨画发展的十竹斋,长期坚持“发现新价值、推动新水墨”的理念,一直以来潜心耕耘而不计得失,其精神可敬可佩。近年来十竹斋更响应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国策,以南京为基地而在全国范围内谋篇布局。本次举办的展览是十竹斋系列水墨展览中的一个,其宗旨是以时间为经纬,聚焦于当代青年水墨发展中的主要案例,带有很强的学术研究的目的。因此,展览所挑选的当代青年水墨家大多堪称时代之代表、同侪之翘楚,据此而建构起来的展品线索无疑也就更贴近当下的现状和现实的脉络。

“新水墨”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总结和交流,而展览的方式就是其中最佳的方式。本次的展览是当代青年水墨家的一次大聚集,有来自南京的“金陵力量”和江苏本地的青年艺术家代表,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稽古惟新”的青年才俊。

通过展览的方式,他们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机会相互砥砺,相互交流,遂形成共识,形成趋势。在此基础上,十竹斋也希望通过画院、教育、培训等制度安排,形成常态化的沟通和互动。所以,我们特别期待展览成功圆满开幕,十竹斋的未来发展越来越好,也祝愿水墨立于当代,持久弥新!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4: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
董婷竹.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4: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
范春晓.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4: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
方政和.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4: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
高茜.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4: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
葛冠中.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10 05:46 , Processed in 0.1749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