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59|回复: 0

郑志刚:12届全国美展中的腐败味儿(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5 12: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丰原 于 2015-1-15 12:13 编辑

      按:此文乃批评家郑志刚应《中国画学刊》之邀而作

                                            訾议·中国画·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郑志刚(南京大学博士)

    我曾经写过《“写意”的凋零——从近三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揭橥当下国画创作态势》一文,以第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的中国画获奖作品作为考察标本,针对其中存在的不尽人意之处或曰“病灶”,进行了尽量客观的指认。文章在安徽的《书画世界》刊出后,反响尚好。今番又要谈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的中国画作品,我想还是不要刻意去讲求什么严明的逻辑,或者张扬某种拼刺刀式的讨伐,松松闲闲地漫说最好。

    中国美协的官方网站显示,计有591件中国画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其中进京作品86件。2014年9月26日开幕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上,上述作品加上评委作品,布满了天津美术馆的三层展厅。据介绍,这591件作品是从全国各地选送的1300多件中国画作品中遴选而出的,淘汰率高于2:1,尽管在官方看来“整个评奖过程科学民主、阳光透明”,但难免会有个性强烈的优秀之作在平庸的评委腕下折戟沉沙。

    官方美协反复强调,美术家要承担起“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职责,尤其是全国美展的入选作品,更要充分展现出中国特色。这般说辞听上去似乎雄心铁骨、大有道理,但实际上与艺术创作的本质没多少关系。艺术作品的首要功能是表情达性,为一己之内心服务。这种服务越深刻,越充分,甚至越偏执,就越能在“真善美”的层面感染人。美术作品中听不到作者的呼吸、摸不到作者的脉搏,而奢谈什么“中国气派、国家形象”,是很可笑的事情。我发现,本届美展的评委作品与入选作品中,这类没有个人体温与心跳的作品不在少数。有些名头大得吓人、画价高得离谱的画家,笔下暴露的全是迎合时势的谄媚之态与如狼似虎的名利之心。如果说这就是当下美术创作的“中国特色”,那么,靠这帮子“心里只想着国家和人民,却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所谓“主流画家”,所“熔铸、塑造”出来的“中国气派、国家形象”,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查网了解到,本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复评评审委员会主任由刘大为担任,王明明、冯远、许钦松、李翔、杨晓阳、杨力舟、薛永年任副主任,委员有马书林、马国强、孔紫、王赞、王书平、王西京、冯大中、卢禹舜、田黎明、刘进安、刘曦林、孙永、何水法、宋玉麟、宋雨桂、张立辰、张志民、周荣生、林木、苗再新、唐勇力、袁武、贾广健、高云、尉晓榕。就网上发布的作品看,诸位评委的创作水准并不比入选作者高出多少。个别评委,比如刘进安的《米脂风光》、马书林的《亦真亦假,如梦如幻》、何水法的《大地之春》、冯大中的《七九河开》、杨晓阳的《鹰笛》、宋雨桂的《指笔牡丹》、宋玉麟的《山高水长图》、孙永的《钱江潮胜境图》、王书平的《希望的田野》、许钦松的《海雨山风》等,很是令人不敢恭维。其中何水法、冯大中和许钦松,基本上就是行画作坊主的档次,真想不通眼下的位置与声名是怎么混出来的,吾华画坛难道就是这样没标准?实际上标准还是有的,那就是“画外功”的比重在与日俱增。

    评委中绝非没有高手,袁武的《乡村的齐白石》就不错。此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刘大为展出的作品《情系黄土地》,就画面看,明显是赞颂“黄土画派”(我一直认为此画派的名字相当滑稽)画家刘文西的,而入选名单中第302件,却是刘文西的《潘天寿——我敬爱的老师》。同一个展厅中,评委会主任所深情描绘的人物,是一个入选作者,这有点意思。《情系黄土地》是刘大为的旧作,我早先在其他展览的作品集里见到过,这次为十二届全国美展未曾精心、专意创作,以其中国美协主席的身份,或许显得不妥。退一步说,纵便是旧作,也要选一件与入选作者无关的才是。照目前的情况看,刘大为主席,定然是事务缠身,忙得没顾上这么些细枝末节吧。

    全国美展的评委人选怎样才能更令人信服呢?这是个棘手的问题。目前是由中国美协有关人士指定的,主观因素较多,让谁当不让谁当,并没有一个数学公式般的刚性标准。当上评委的人,难免会为自己的上司、下属、老师、同学、学生、亲属、朋友、赞助商、情人等多考虑一些。如果说这就是艺术腐败,那么如何去有效遏制这种腐败呢?或曰通过网络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海选评委,仔细想想,可操作性也并不大。如果单按票数计,那么一个具有强大拉票能力的江湖画家,就有可能理直气壮地占据评委宝座。如果不按票数计,由有关人士根据得票情况再作综合评定,那与眼下的评委指定方式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我发现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的评委当中,还有若干美术史论家,譬如薛永年、刘曦林和林木。让美术史论家当画展的评委,就像提拔干部组建领导班子时,需要考虑性别、党派、民族等因素一样,属于“指标配比”性质。靠耍嘴皮子、搬弄文字在美术界混饭吃的人,貌似玄奥高深,实际上大都在孜孜不倦地制造话语垃圾。一个对画画这件活儿稀里糊涂的人,偏要摇唇鼓舌、月旦甲乙,除了昧着良心误导那些涉艺未深者,还能有什么结果?美术是个主要考量动手能力的行当,君不见流传至今的历代画论,哪一篇不是源自实践的甘苦之言,又哪一篇不是精简确当、凿凿可据!不像现今的美术史论家,专著一本接一本,文章一堆叠一堆,满口唾沫乱飞,概念兜来绕去,端的无聊、无耻已极。

    我们来看本届美展评出来的中国画进京作品。在这个被电脑、手机、微信、微博、幻灯机等信息时代的特产群“大围剿”的时代,画家们享受着高像素数码照片所带来的便利,变得又懒又钝。“画照片”业已成为美术界势不可遏的滚滚洪流。当高清数码照片经PS处理,被幻灯机按比例投影到既定宣纸上的时候,画家的创造神经渐渐疲苶、悄悄萎缩。尤其是人物画家,有现成的照片托底,谁还愿意去费时费力地画速写。有那傻乎乎到现场写生的功夫,多在画室里依赖照片赶活儿呀。这个画坛“制作风”肆行的年代,谁不向“流水线”作业模式妥协,谁就要眼睁睁、硬生生地吃亏。兹般情状,水墨人物画名家方增先在参加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评选过程中,曾有切实感受:“我看到,运用毛笔、宣纸、水墨、写意等传统元素的画作很少,我看中的更没有几幅。大部分人物画,轮廓是准的,线画得比较细;但不用宣纸,而用处理过的纸,在上面反复磨、不断改,明显是慢慢描出来的。中国画传统的线、点、皴、擦、染等技法荡然无存。作品乍一看蛮细致、蛮像(有些人物原型)的,可明显是照着照片描的。参考照片不是不可以,可是你要画出来而不是描出来。”

    “制作性过多,写意性缺失”是本届美展中国画展区评委会副主任李翔的感觉。李是2013年末新当选的中国美协副主席,尽管画画得没能令人足够佩服,但50岁出头就能跃上如斯高位,必有其过人处。方增先也好,李翔也罢,对全国美展中暴露出来的中国画弊端的认知,与鄙人旧文《“写意”的凋零》大体上是一致的。为什么传统的水墨写意技法,会在全国美展中式微呢?窃以为,在高厅阔壁的当下展览现场,视觉冲击力成为绘画创作的首要追捧指标,势所必然、无可厚非。画家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抢夺眼球、强调劳动量才能增加入选机会。而在官方美展中取得好成绩,是捞到现实好处、改善生活甚而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时风驱使之下,参展作品的幅面就不可能不尽力拓大、题材就不可能不全力迎合(譬如进京作品王野翔的《春潮——邓小平与习仲勋在1979》)、技法就不可能不拼命炫异。在此类展厅“巨作”面前,直抒胸臆、真率奔放的传统写意手法,显见扞格难入。一点点地抠,一寸寸地擦,一段段地描,一层层地染,一遍遍地磨,一次次地改,数月“做”一画,精卫填沧海。斯般作业模式面前,“写意”不凋零谁凋零?!

    美术史论家陈传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本届美展写意画偏少的原因归结为画家的文化水平不高,只在素描、色彩上使力,不在诗词、书法上用功。这种看法小可不敢苟同。画画比较外行的学者、诗人、作家、评论家们,喜欢在美术创作面前过度强调自己擅长的那三板斧,从而试图藉以找回乞食美术圈的那么一点点可怜的自尊与自信。在我看来,陈传席就是持有这种畸形心态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这是一个好为大言、自欺欺人的美术史论家,为了赚取眼球,动辄抛出些一惊一乍的论断,实际上多出自一己之臆断。读他公开出版、发表的作品,发现其并未受过严格而系统的学术训练,时常有一些感性叙述阑入字里行间。由于缺乏慎密的学理逻辑的支撑,陈传席的文章往往呈现出注水后的“浮肿”之象。客观地看,陈氏的诗词、书法、绘画都是业余水平,此外,由于自己写不来纯正的文言文,他便极力鼓吹“文白夹杂”有多么高妙,这就像书法界因草法掌握得不充分故而所谓的“行草书”被迫风行一样。

    画家增加一些诗文修养是必要的,但并非诗文修养提高了就一定能画好画。这毕竟是两个在很多具体指标上殊难互通的专业领域,过分夸大诗文、书法、篆刻对绘画的作用,便见出某种可怜的心态。我见过许多诗文能力不可谓不强的教授、博导、博士、作家、诗人、评论家、记者、编辑、主持人等,眼热于书画作品的礼品属性与商品属性,纷纷加入了泼墨挥毫的队伍,结果相当一部分落得个铩羽而归,另外一部分则长年热情地保持着票友水准而自视孤高。所以,对中国画家而言,我个人认为夯下点素描、色彩的底子,比盲目地去啃诗词、书法,不光紧要,并且必要。尤其是写实一路的人物画家,没有西画底子,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本届全国美展国画展区,还出现不少“千龛同壁”式的凑集作品。这实际上是一种相当讨巧的作法。小画当然比大画易于操控,创作心态也要松弛、轻快得多,笔墨韵致自然更容易出来。在一个大主题下,画一组和而不同的单纯小幅,对一个三流画家而言,都构不成多大障碍。把这些小幅左顾右盼、前照后应地拼贴起来,简直是末流设计人员的三脚猫功夫。然而,简单加简单未必不等于参差巍峨,我们在评委高云的《走近新疆》,进京作品陈福彬的《群乡蔬谱图》、姜永安的《伤逝的肖像·中国“慰安妇”写真》、甘露的《快递哥》、罗小颜的《山的那一边》、周卫阳的《乡野拾趣之四》,入选作品安佳的《和田的花头巾》、陈海宁的《汕埠邮迹》、秦天柱的《草虫》、袁俊华的《二十折》等画面上,不同程度地读出了“小方块”叠出“大面目”的华丽蝶变“范儿”。这种不无机会主义之嫌的弄法,难免在业内招致诟病。简单的罗列与叠加,使各自为政的小画之间缺乏意义衔接与逻辑沟通,从而严重影响到整幅大画在结构、肌理、气脉、旨要等诸多方面的董理,最终很有可能沦落为一堆笔墨的碎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8 03:33 , Processed in 0.1219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