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99|回复: 41

【课件】刘正成: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以司马伋、吕祖谦告身为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8 10: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件】刘正成: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
(以司马伋、吕祖谦告身为例)


201506051433504815.jpg


6月5日下午,由北京匡时联合腾讯文化举办的“匡时汇”论坛:《从告身看两宋书法流变》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二层举行。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观察》主编李一先生主持,《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刘正成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全集南宋卷》主编任平先生共同参与,谈讨两宋的书法流变原因、风格特征和历史影响。



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
刘正成

​
     董其昌云:唐尚法,宋尚意。即唐代书法以欧阳询为代表重视用笔、结字等普遍性艺术法则的运用,宋代书法以苏东坡为代表转向个人风格的塑造,这种转变也影响了宫廷书风和公文书写。
什么叫公文书写呢?今天要谈的《吕祖谦告身》和《司马伋告身》是外制,不是直接由皇帝发布的命令,内制是皇帝直接的命令,我把皇帝宫廷里边的官员称为宫廷书风。

第一、北宋前期延续中唐宫廷书风。

    北宋前期宫廷书风主要受唐代重二王的宫廷书风的影响。前期指宋徽宗以前这个时期。
    唐代是推崇二王的,二王《圣教序》,编写以后宫廷学习的。同时《集王圣教序》也是唐宋以后一直到今天学习王羲之书法经典的范本,这种书风影响了唐代整个朝廷的宫廷的书风。
   现在告身有很少数在大陆,主要在台湾和日本。告身又分告身原本和抄本,大家知道颜真卿的自书告身,所有做官的人,如果皇帝给他告身,自己要抄写一遍,颜真卿的告身就是自己写的,范纯仁的告身就是宫廷里写的。
范纯仁告身北宋早期的,这些字跟刚才看到的《圣教序》完全相近。
    唐玄宗《鹡鴒颂》的书风是当时北宋前期宫廷书风的代表。也有“敕”字,一会儿我再讲“敕”字的情况。唐玄宗的书风影响了中唐的书风,中唐书风沿袭是最多的,因为帝王的审美观念承袭对于宫廷书风影响是最大的。
    唐代《朱巨川告身》,以前说是徐浩书写的,实际上鲜于枢判断是唐高宗写的,实际上不是唐高宗写的,同时也不是徐浩写的,书法的风格近于徐浩,徐浩的风格和唐玄宗是同时代的,徐浩的书风影响了唐玄宗,唐玄宗也影响了徐浩,上有所好,下有所行,帝王和大臣的关系后边谈到,可以说徐浩的书风影响了唐玄宗的书风。唐代的告身都有某种共同的风格。
    所以我认为中唐宫廷公文书写具有唐玄宗书风的模式,就是《朱巨川告身》,放大大家看得更清楚,受到唐玄宗影响也是从二王承袭过来的。
北宋《司马光拜左仆射告身》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个字写得不好,但是书法的风格从二王、唐玄宗、徐浩的书体直接得来的书风。字形比较长、《圣教序》一脉相承的写法。

第二,北宋晚期的宫廷书风。

    晚期出现一个重要人物和唐玄宗一样也是书法家的宋徽宗,北宋晚期宫廷书风去唐法、重宋意,是因为宋徽宗学褚遂良、薛矅、蔡京形成瘦金书,然后蔡京内府推行“御笔手诏”,宫廷摹彷徽宗御笔成为风气。
     历史学家讨论的时候认为“书风”字是蔡家敕是蔡京写的,蔡京和宋徽宗的关系很好,但是蔡比宋大20多岁,他的书法是影响宋徽宗的。宋徽宗画的画都请蔡京题款、题跋,蔡京是权臣,他为首相,为了推行他的执政理念,皇帝的所有下的圣旨,颁发的指令他要推行,而不允许下面各个官府提出异议,他说要由宋徽宗本人亲笔书写诏令,皇帝这么忙怎么书写呢?皇帝就把周围的女官,宫廷的仕女练习书法,模仿宋徽宗的字,为宋徽宗代笔。这就是所谓的“御笔手诏”。
    宋徽宗学习了褚遂良编了《圣教序》,字体变扁了,更开放了。又学习了薛曜初唐大书法家薛曜的字,这个字很瘦劲,起笔、落笔很强调,很瘦。所以宋徽宗的字瘦金书基本上从薛曜或者是褚遂良演变过来,这就是代表宋人的书法强调个人的风格,不像唐人一定要学欧阳询、柳公权,所以宋徽宗是一个很重要的书法家,因为他开创了“瘦金体”这样一种书法风格。
北宋灭亡以后蔡京作为权臣受到批判,所以蔡京本人作品大部分毁掉了,他的很多书迹留在宋徽宗画的题跋上,这个跋就是跋在《徽宗的雪江归棹图》。他的字也是瘦长、点画比较清瘦。曾经说“苏黄米蔡”是指蔡京,因为他为人从政受到历史的贬斥,蔡归于了蔡襄,实际上蔡京的水平和他们不相上下,而蔡京更有个人风格。
很多人误认为蔡京写的“敕”字,曾敏行《独行杂志》这样讲:“崇宁四年,中书奉行御笔,时蔡京欲行其私,意恐三省台谏多有驳难,故请直以御笔付有司,其或堵隔,则以违制罪之。他就“请以御笔付有司”,拿宋徽宗亲笔的字付给各个衙门,如果你要“堵隔,则以违制罪之。”如果你不执行就违反了皇帝的旨意“自是中外事无大小,惟其意之所欲,不复敢有异议者。”必须执行,如果不执行违反皇帝的旨意要治罪,他发出所有的指令没有人敢异议。告身的旨意,提异议就是违反皇帝的旨意。
《宝真斋法书赞》引蔡絛《国史后补》,他讲怎么操作的。皇帝从内廷发出的指令古以有时候,“内降自祖宗以来有之,但作圣旨行下。崇宁有亲笔,乃称御笔。”宋徽宗亲自写的圣旨,“大观四年夏,始诏违御笔以违制论。六年春,凡御笔颇不类上字。”《宝真斋法书赞》证明了这个事情。所以六年以后这个字越写越差,根本不像宋徽宗,“宣宣和改元后,内降又时时作吏体,非宫人笔札。
    六部下边的官员写的,还不是宋徽宗所辅导的宫廷女官的书写,比宫廷女官更差,所以“鲁公(蔡京)因奏曰:“陛下号令,何可由师成使外人书?”他告诉皇帝你的号令不能让你的宫廷里边别人来书写,上曰宋徽宗说:“宫人作字,旧样不佳,朕教之”,写得不好宋徽宗来辅导。“其书颇类男子”我辅导的字就像男子了“良可嘉,卿盖误矣!”宋徽宗说你来不要太责难他们了,我身边的女官的字写得不错,而且不像女人写的字“其后始通知”。中间谈到了“御笔手诏”,告身以为是皇帝写的,大部分是宫人写的,蔡京用来牵制朝政异议。《宝真斋》又讲到这一点“今今睿思殿文字,外库使臣若杨球等掌之”中间又发生了一个变化,“张补等校点”、“,小阉三四人主出纳,用宝以付外”盖上印章发出去,工作地点在之于宣和殿之后廊,但谓之东廊,即其所也,实梁师成统之焉……是后凡進拟入者,必祷补、球辈,使点窜讹舛,但谓外廷不知也。”北宋晚期政权的制度的腐败,通过书法公文转译过程看到它的变化。
传宋徽宗《蔡行敕卷》,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但这个卷实际上不是宋徽宗写的,最初杨仁恺提出这个蔡京“敕”是很重要的参照物,后边的三跋都是假的,有黄庭坚的跋,黄庭坚是宋徽宗以前的人,有这个跋肯定是伪的跋,黄庭坚的“坚”也写错了;“明代以来盛传此敕是宋太宗所书的谬失。”
    这个跋在曹宝麟《宋徽宗蔡行考》“  赵佶的真笔其横画的瘦劲肯定,丝毫没有疲弱之征。但《蔡行敕》用笔却显得拖畓尪劣,提按的技巧极其笨拙,总体气格上有女子的特点。因此似可认为,此敕乃出伺经过徽宗教诲的女官之手。”这是曹宝麟先生的推断,我基本上同意他的推断,因为前面说了蔡京说宋徽宗你发的东西字写的不行,你要亲自写,宋徽宗做解释,开始女官写的字是有女人味道,后来我辅导她们就没有女人味道了,从这个《蔡京敕》看宫廷内制发出的指令女官的字写得不错,显不出女人的特点,宋徽宗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第三,北宋向南宋宫廷书风的延续。

    涉及到《司马伋告身》和《吕祖谦告身》,南宋宫廷书风是北宋宫廷书风的延续,同时又受到宋高宗学习黄庭坚的影响,而字形趋扁。书法风格的变迁,皇室当然要书风的继承性,要继承北宋宋徽宗以来的写法,但是宋高宗是书法家,宋孝宗也是书法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间又把自己的书风融进去了,融进去以后影响了宫里书风。
    黄庭坚《诸上座卷》,黄在宋代末年是一个忠臣,影响越来越大,南宋的人贬斥蔡京,不喜欢蔡京,出了黄庭坚,蔡京的字很长,黄庭坚的字扁,皇帝宋高宗的书法也学习了这个特点,宋高宗的字完全像黄庭坚,写得比较扁,如果你不看标着宋高宗的《佛顶光明塔碑》会误以为是黄庭坚的书法。
    宋高宗《赐梁汝嘉敕书四札之一》,他们的书风受到黄庭坚的影响,其实黄庭坚的书风和宋徽宗的书风接近,字是黄庭坚的扁,宋徽宗的长,蔡京写字长。
    宋高宗的《四札之一》另外一张,带着草书的味道。
    宋孝宗对宫廷书风的影响,杨妹子是宫廷的一个人物,一个女官,她的字受了宋孝宗的影响,皇帝书法的影响。
    《司马伋告身》,从唐代到北宋,到北宋晚期,从帝王书法和宫廷书法来看,这回看《司马伋告身》的书法风格的形态。北宋晚期的《蔡行敕卷》和《司马伋告身》做一个比较,比较下来,这两种书法是比较接近的,北宋宫廷到南宋宫廷的书风是有延续的,也可以说北宋宫廷书写的人员跟着南渡到南宋的宫廷,这批人员和他们的书写技术是有传承性的。他们稍微不同就是《司马伋告身》字趋于扁,趋于像黄庭坚、宋高宗这样的字,比较扁;而《蔡行敕卷》的字是像宋徽宗,北宋晚期的宫廷书写的方法,字比较长,但他们都是比较瘦劲的笔划,是北宋晚期宫廷书风的延续,这是两种不同。
    “敕”从唐太宗下令褚遂良,跟刚才看唐玄宗的“敕”,基本上像是画出来的,“来”字长,这是唐太宗到唐玄宗延续下来的,可以看出宫廷的延续,敕的写法像画符一样,基本上是相同的,《司马伋》和《蔡行敕卷》一样;和刚才看的唐玄宗那个敕字也是相近的,只不过唐玄宗那个敕肥厚,这个瘦劲一点。
    《吕祖谦告身》晚于《司马伋告身》十年时间,李一先生讲这两个人的书法好像是一个人写的,我认为他这种判断还是有道理的,因为宫廷的外制,除了皇帝书写,当然这种告身不可能让宋高宗、宋孝宗来写,一定是宫廷的和六省办事人员来书写,这就是公文的书写,公文书写可能在十年之间就是那一个人写的,判断是有道理的,不是皇帝书写,是由公文书写的格式、书写的方法,字为什么相近呢?就是宫廷书风有一定的规矩,而且书写的人可能就是那个人,不是那个人可能就是那个人的儿子或者是他的亲戚关系,因为宫廷书写是女官,这两个告身字体非常相近,恰恰证明这就是当时的宫廷书写造成的这种形状。
    《吕祖谦告身》和《蔡行敕卷》进行比较:也和《司马伋告身》得到一样的结论就是《司马伋告身》字体趋扁,而《蔡行敕卷》趋长,一长一扁,其他风格都很相近,好像就是一个人写的,宫廷皇帝的模仿都趋同。包括宫廷的女官或者是宫廷的书写人员写字都是趋同。相同中间的不同更证明了这种不同是时间的延续,北宋、南宋以后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但是总体风格是非常一致的。
    《蔡行敕卷》的“敕”和《吕祖谦告身》的“敕”,唐宋以来都是这样的写法,《吕祖谦告身》进行了模仿,“敕”左长右短是共同的宫廷的写法。



结论:


   《司马伋告身》和《吕祖谦告身》不仅经过历史文献学考证为南宋前期的文物,而且通过两宋宫廷书风流变的审美观察和判断,应为南宋前期的公文书写范式。
    从书法风格中间对这两个告身做了这么一个判定,欢迎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2015060514335048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课件】刘正成: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
(以司马伋、吕祖谦告身为例)

1.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课件】刘正成: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
(以司马伋、吕祖谦告身为例)

2.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课件】刘正成: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
(以司马伋、吕祖谦告身为例)
3.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课件】刘正成: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
(以司马伋、吕祖谦告身为例)
4.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课件】刘正成: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
(以司马伋、吕祖谦告身为例)
5.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课件】刘正成: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
(以司马伋、吕祖谦告身为例)
6.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课件】刘正成: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
(以司马伋、吕祖谦告身为例)
7.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课件】刘正成: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
(以司马伋、吕祖谦告身为例)
8.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课件】刘正成:从告身看两宋宫廷书风的流变
(以司马伋、吕祖谦告身为例)
9.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9 10:40 , Processed in 0.1725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