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专家推荐]曹宝麟[网上论书帖(整理版)96楼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2 10: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宝麟网上论书帖集锦(三)

一、(2005.01.02答心无墨《书法江湖》)隶书何至学当红一人?这种谈不上书法,只是美术字.你有如此眼界,无怪书道二字写得这般难看.
01.04日又:初学宜精不宜杂."取法务上"说得很对.你所列诸帖,只需临一本兰亭足够.
二、(2005.01.04答河马长老临集王圣教序《书法江湖》)开始难免如此,不要灰心.要不厌其烦,直到临象为止.
三、(2005.01.04答江湖一石《书法江湖》)
一石:快过年了,曹老师能否贴几副春联让江湖弟子一饱眼福。
曹先生:看来不得不有拂雅意了.其实我最怕写楹联.长篇巨制我倒不怵,因为每个字相互关系复杂,包括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一处不济,还有补救机会,而对联大多为一行,一处败笔,全盘皆输.当然这还是与练习不多有关.
又:谢谢江湖一石.哪笔先写,哪笔后写,只要是清晰的墨本或拓片,都能从笔势上分辨得出来的.
四、(2005.01.04答疏践《书法江湖》)中国惯行一刀切,是没办法的事.退休多好,我求之不得也,好在近了.
五、(2005.01.05评大伟书《书法江湖》)黄氏弟子,一般总是看得过去的.第二首""玉阶"有笔误,而"凤"字却是你一直未写对过的.凤字以"凡"得声.王维诗句"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即用吕安题凤典故,见<<世说新语.简傲>>.
六、(2005.01.05关于自编习字教程答黄伟文《书法江湖》)因非正式出版物,谅只杂志社有.但不知不参加刊授能否给购买.这本教材至今约有二十年,虽分析得较细,然恐不如湖北美术出版社名家导临丛书我所编苕溪帖稍有心解.至于钢笔帖,二十年前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封面作中学生钢笔字帖,内心为咏花诗抄的,已再版至几十万册,该社或有邮购.
七、(2005.01.06答戏墨《中国书法论坛》)要么换硬笔,要么换熟纸,两样任取其一.你缺乏的是爽利.
八、(2005.01.06答天涯寒士《中国书法论坛》)既喜欢书法,那就要竭力投入.你的精力颇有些浪费.望能学古,此为正道.
九、(2005.01.07答少主关于米书排名《书法江湖》)排名是"有力者"的事,但提出后略无间言,大家也就遵循了.当时最有资格作出排名的是董其昌,所见既多,书法地位又高.好像说神龙兰亭出于冯承素的也是他吧.<<蜀素帖>>虽经董两次过眼,他未提出第四说法,不知何故.
十、野狐禅访曹宝麟问答录(2005.01.08《中国书法论坛》) 我与曹宝麟先生虽同在广州,采访他却跑到了深圳。时代变了,近水楼台的月,已非举手便得。下火车,要先找“皮具店”老板。下午三点,老板却刚睡醒,时不时伸手揉得眼珠骨碌放光,我由此推断那双手若非擦惯了皮鞋,至少揩了不少鞋油。他抱怨自己近来不务正业,天天写字到凌晨N点,还学会了泡功夫茶。我没有泡茶的功夫,无法体会身怀泡功的苦恼;至于天天写字到凌晨,大类疯子,确实不好。后来见他边吸啜着龙井边大喊舒服,我庆幸我没有上这个尽说鬼话的家伙的当。他又手指墙上一个闭路监视器,说我店也不管,只看这个。监视器里是一些女服务员和客人在店内穿梭。
   老板身份复杂:商人、书法家、中国书法论坛坛主、窥视者、学生——曹宝麟先生的入室弟子。这样复杂的人,还投在曹先生门下,由此推论,曹先生真不简单。数杯龙井入口,老板伸舌砸嘴,举目监视器,说:曹老师来了!我扭头,一个高大的身影果然由远而近荡来。开门,曹先生已作伸手推门之势。招呼,握手,坐定,曹先生略打量我,说:好象是在哪里见过你。我说我在某地还当面请教过您,您当时只肯说四个字:有点意思。老板忽然拍腿大笑,煽风点火连吓带捧我:你的《戏说群龙》居然连我老师都敢写!不想活啦?又说我老师伟岸,《宣和书谱》才说米芾伟岸的,哈哈!在广东《当代印坛》发布仪式上,曹老师啊,这家伙写你真形象!真是那么回事!面对老板的眉飞色舞、神气活现,曹先生只得附和:就连我包印章那张废纸的颜色和上面写的字体他都记下了!及至给曹先生找酒店安顿完毕,深南道的书友已闻风赶来,七嘴八舌轮番请教曹先生,我这个采访者终于沦为记录员:

   野狐禅(以下简称野):很仰慕曹老师的学问功夫,曹老师是怎样做学问的?
   曹宝麟(以下简称曹):还是受王力老师的影响。我在北大是学的中文,王力老师擅长音韵学。语言学分三个门类: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他的《汉语史稿》对它们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另外,他的《汉语音韵学》强调了今音与古音有着同样的价值,并阐述了研究方音的科学方法和基础,贡献很大。我当时的兴趣在词汇学,毕业论文叫《诗骚连绵字辩议》。但后来,我写了一篇《孟嘉落帽时地小考》,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优势,兴趣便转到考据上。对于考据,王力老师说“例不十,法不立”,认为论证一个问题,至少要有十个以上的例证。
   野:大学时做论文,有这样一个要求:自圆其说。有时为了自圆其说,找十个以上的例证似乎并不很难,那么我例证够了,“法”就会“立”么?
   曹:不能先有结论,再为“自圆其说”去找论据。因为这样往往不能助成其说,有时甚至是强词夺理的。胡适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前一句是光有一个想法的雏形,但后一句所说的步骤,如果发现假设不能成立,也是应当随时放弃的,这才叫实事求是。   
   野:您平时要不要做卡片?怎样做?
   曹:要的,做卡片,最好的方法是把笔记分门别类。但王力老师不做,他是“电脑”。(笑)
   野:从语言到考据到书法,我觉得曹老师的兴趣转移得很快。但在书法方面,您又很专一,大有从米而终的意思。
   曹:学书法,说不清,爱好吧(寸头插话:可能和基因、染色体有关,哈哈)。每个人总是希望从事他最喜爱的事情。我希望再花二十年,把自己的书法水平再提升一个台阶。董其昌当时的目标是要超过文徵明、祝允明、赵孟頫。我觉得把超越什么人作目标是很累的。其实董其昌从米得笔法开始,最终写出了自己胸中的冲淡之意。用别人的法写自己的意,才获得了成功。这种淡意难能可贵,所以他在书史上站住了。传统是环环相扣的链。董与前人相比不见得有多少创造,但他对这链的接续是有贡献的。我自己也力争接续这传统之链。  
   寸头(以下简称寸):曹老师开始是学谁的字的?
   曹:我学书法至今已40多年。先是见喜欢的学,后来向戴尧天老师请教。开始时他不说什么,之后熟了,才说你学赵太甜。他建议我不妨学学米芾。当时正值文革。我恰巧有上海书画出版社在文革前夕出版的一本《米芾墨迹二种》,其中的《蜀素帖》临得比《苕溪诗》多。当时的专一,是无可奈何的贫乏,但因此却成全了我。
   寸:您对米字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会不会第一眼就觉得很好?
   曹:当时感觉未必比赵好,写多了才体会出来,才觉得赵俗。当然俗是相对的。现在看来,赵有修养支撑,还不能简单地斥为俗。但学他的人就容易俗。因为赵字太正,可以类推。如果只是轻车熟路,那么必然会俗。
   寸:为什么觉得赵俗,而米不俗?
   曹:因为学不到米芾的境界。
   野:米芾书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觉得相对大王而言,他无论如何八面出锋,还是略显小气。
   曹:大气和小气,也只能是相对而言。与王的龙虎相比,风樯阵马毕竟要略逊一筹。
   寸:当时说赵写字,速度惊人,“日书万字”,曹老师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曹:我认为是可以写得到的。
   野:如果以一、二、三流来形容,您认为赵字属几流?
   曹:二流。另外象文征明之类,只能算三流。
   寸:傅山呢?
   曹:也是三流。
   寸:您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曹:是以技巧为标准,看技法的难度。
   寸:赵又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因为这句话,争论不断。曹老师认为这个“用笔”指的是什么?是具体的笔法还是笔理?
   曹:还是笔法。我有一篇论文,叫《<集王圣教序>与<神龙兰亭>之比勘》,其中提出一个说法,即王到赵有一千年,这之间的笔法不变。
   卖粥老头:曹老师,怎样把临古应用到创作上来?是在一个风格里临古还是在多个风格里临古?
   曹:从临帖到创作是渐进的,包括风格的形成也是这样。临帖应该由约到博,先把一个麻雀解剖完了再做别的比较好。
   寸:从来学习的途径就不是恒定的。不但书体学习的秩序被人置疑,就是学习的博与专的对立统一关系也存在一些分歧。比如曹老师主张约后博,那么米芾的“集古字”怎么说?
   曹:我想他的“集”,也基本在二王的系统内。颜真卿予宋人影响很大,在他们看来,颜也是出自王羲之。
   寸:曹老师说的好。米的“集古字”,当时有人说看不出来路,当然现在看得出来了。
   野:也有很多人认为风格是“做”出来的,从临帖到创作都下意识地“做”,甚至《韭花帖》也是“做”的结果,只不过杨凝式做得天衣无缝而已。
   曹:那要看对“做”的理解了。做,总有刻意的成分,而作为一种好的风格,我认为应当是自然的流露。
   寸:现在“流行的”与“传统的”理论思考,对形式的认识有两种差异:一,强调形式的独立性,书法的形式追求可以作为主导艺术风格的一条途径加以探索,可以是第一位的。二,用笔出形式,用笔是书法形式的根本与唯一出处。您对此有何看法?
   曹:我个人赞成第二种说法。
   寸:有人说笔法出来,形式就出来了,您同意这个说法吗?
   曹:我赞同。
   野:您对米的草书是怎么看的?
   曹:和他的行书不在一个层次,观念比较陈旧。但那也是他最合晋法的东西了。
   寸:您认为宋朝谁是最尚意的?
   曹:蔡尚法,苏、黄、米尚意。
   寸:苏、米相较,谁更尚意?
   曹:苏。
   寸:曹老师不愧是诚恳学者!
   野:曹老师,《研山铭》与《珊瑚帖》,您认为哪个水平更高些?
   曹:《珊瑚帖》。大字本身很难写,手札较少刻意,边想边写,灌注有感情,因此也只有他的手札具各各不同的面目。
   野:我觉得“珊瑚”很薄。
   曹:也许锋芒毕露,会有线条欠厚重的感觉。但这件手札真是神采飞扬,精彩纷呈。另外,不期而得的形式感也很妙。如画一枝珊瑚,后又附一首小诗之类。
   野:韩愈说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不平而鸣”;欧阳修说书法是“为乐”。他们的观点似乎并不一致。在今天,书法“为乐”的成分可能要大于“不平而鸣”,曹老师是如何看这个问题的?同时您认为在“为乐”与“不平而鸣”这两种状态下哪一种更易出好作品?
   曹:这可能就是“尚法”和“尚意”的区别所在了。欧阳修主张“学书为乐”,但同时也告诫不要“浪书”即乱写,认为有的事情把它记下来,他时便成故事。所以还是存在功利目的的。凡感人的书法,只要出于己作,可以说都是“不平而鸣”的。天下三大行书,莫不如此,并不因朝代不同而有所相异。
   野:还有一个问题:古人说执笔无定法,但林散之说写字要先运腕再运臂,是必须的一个过程,认为单运腕写不好字。同时我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发觉不同的执笔还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在某种情况下会导致“不得笔”。曹老师对此有何看法?
   曹:执笔似乎也无必要强调自以为是的一定正确并强加于人。我觉得它应和每个人各有差异的持筷姿势相同,只要运用自如、把食物夹到嘴里就算有效。至少应该认为,五指笔法并非王羲之的古法,而是有了如今天的高桌椅后才发展出来的。日本人至今用三指,应是唐以前的执法。因为他们一直席地而坐,与我国唐以前的坐姿相同。我之所以站立用三指,是因为不必弯腰而已。
   野:今天大受启发!非常感谢曹老师!
发表于 2007-8-22 1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2005.01.09答学习者《书法江湖》)笔法没什么问题,毛病在结构上.这是临帖不精的必然后果.临得精久之则结构便了然于心,反之则浮光掠影,追之已失.
十二、(2005.01.09答江湖一石《书法江湖》)临我二件,猛一看真像回事呢.但第二件临古就差点.可见临今容易临古难啊.
十三、(2005.01.11答野狐禅临米《书法江湖》)已在"深南道"拜读过.深感近来贵道同仁的学风很好,大家临帖十分务实,不尚空谈.由此各人都有进步,我喜在心头.尊临结构较准,所欠在笔法的稍觉简单.老米控制毛笔的本领,是从无一笔不悬手的高标准做起的.因此他的用笔自由度极大.你或许为搁臂,殊多牵制故也.
14日又:我一般对临也不悬手,所以应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但必须明白象都市野狐禅这样的掣肘是不悬造成.因此要想法使手腕在不能悬的情况下更灵活一些.
十四、(2005.01.12答无尘道人《书法江湖》)仅谈谈所临苕溪诗吧.笔力较弱,线条似浮于纸面,入不了纸.然也许与所用纸张有关.至于结构,较少难度的字临得不错,反之则多有毛病,如长撇捺交叉的结构,涉及到撇和捺的笔势关系,那么撇的长度和弧度以及与捺的交叉点便不是可以瞎撞的.只有分析其特点并了然于心,才能屡试不爽.
13日又:我很久以来一直认为笔力是与生俱来的.人们所说的笔性,其实也包括了笔力在内.这当然不是说初学者便有什么笔力,而是笔力的体现要在掌握了初步的技法之后.性格柔弱的人笔力必不会雄强,其反定律也成立.传闻赵孟頫是翩翩佳公子,那么就和其笔力完全合拍了.
十五、(2005.01.14答雅墨斋《书法江湖》)大字比小字要难写得多.你小字还未写好,大的更不能看了.故望先攻小字,毕竟动作的幅度要小一点.
十六、(2005.01.15答孙光松《书法江湖》)虽然不错但稍微均匀了点.黄王的祖宗即是钟,何不沿波讨源?钟太傅的一些刻本尽管多有失真,然而还是天真烂漫的,字型亦不一伦.
十七、(2005.01.15答小妖《书法江湖》)很对.例如"夏"复"这类字的最后撇捺,各大家因结字的重心高低不同而使此两笔的交叉点有差异,但基本笔法并无不同.
又1月16日:你未将此帖(韭花)的精神还原出来.杨凝式的笔调充满逸气,笔短意长,而结字则奇正相生,出人意表,山谷赞美他已到乌丝阑,我觉决不逊色于神龙本.希望你认真临好.
十八、(2005.01.16答sxh8731035《书法江湖》)你未将此帖的精神还原出来.杨凝式的笔调充满逸气,笔短意长,而结字则奇正相生,出人意表,山谷赞美他已到乌丝阑,我觉决不逊色于神龙本.希望你认真临好.
20日又:你这一类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的草书,我以为可以钻研下去,但必须力追高古之意.
十九、(2005.01.17答河马长老《书法江湖》)其实悬肘并不难,这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情.我曾为诸生示范站立写蜀素大小的行书,照样得心应手.如果不畏难,练成之后的好处是受用不尽的。
二十、(2005.01.17答河马长老《书法江湖》)张铁林应聘本校艺术学院院长,我热烈欢迎张院长履新,并接受他的领导.这个消息我在一月前就得知了.艺术学院作为暨大新的建置,正需要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和领导能力的院长.张先生是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他的脱颖而出具有必然优势,我想他已有迎接新挑战的心理准备,看看自己能否在角色置换上做得更好.预祝他取得成功!
又:其实悬肘并不难,这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情.我曾为诸生示范站立写蜀素大小的行书,照样得心应手.如果不畏难,练成之后的好处是受用不尽的.
发表于 2007-8-22 10: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2005.01.20答旭生《书法江湖》)你这一类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的草书,我以为可以钻研下去,但必须力追高古之意.
二十二、(2005.01.20答海松《书法江湖》)写得颇顺溜,但要防止轻滑.必须注意节奏和多种对比,前者旨在造成势的不同,后者则是营构丰富的内涵.
二十三、(2005.01.20答紫蓬山下客《书法江湖》)两件中范成大诗好一点.共同点是结构不稳健的毛病较多,章法还缺乏经验。
二十四、(2005.01.20答石星人《中国书法网》)看来学的时间还不长,其表征是比较幼稚.望加强临摹,弄通笔法和笔意.
二十五、(2005.01.20答都市野狐禅临蜀素帖《中国书法论坛》)精微还差了一点.有时笔好象收不住,如"爱"的一撇.
二十六、(2005.01.20答梅松《书法江湖》)写得颇顺溜,但要防止轻滑.必须注意节奏和多种对比,前者旨在造成势的不同,后者则是营构丰富的内涵.
二十七、(2005.01.21得之辑帖《书法江湖》)
1、谈写米芾:教人从老米学起,这绝对不是鄙人的观点.我在学米之前,已写过一段时间圣教,只是文革之中迷上赵字,被戴尧天先生训斥,才改学米而已.右军我一直奉为圭臬,也以此纠正米的跳荡习气.但米的笔法最为丰富,可谓对王有发扬光大之功,因此,学行书而绕不过米,这句话是我常挂在口上的.
2、评来楚生:来楚生书画印俱臻一流,虽不以书鸣,窃谓断不在沙孟海陆维钊之下,以其品高且真也.文革前,上海凡是画展,来公展品之下预购的红纸条往往贴得像胡须一样,其他人无此风光.另岭南派黄幻吾也较多,当然是惊诸俗眼了.
3、评王伯敏书法:他真可谓辱没了其先师黄宾虹.看看林散之人家怎样.
4、评田英章书法:写得规矩,并非没雅俗之分.田先生的欧字,窃以为是比较俗的.
5、评费新我左笔书:第一:我教过一男一女两个学生都天生用左手,我看得极其别扭,但他们非常自然.是所谓习以为常而已.正因为手写体是右手"发明"的,所以他们在初学时要费力得多.也正因为如此,才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第二:费老虽有面目,但窃以为格调并不太高.林散之私信中称其为俗而出席展览又大叫其妙.那么毕竟前者更准确一些吧.
6、评黄绮书法:这位先生自称是山谷后裔.我曾亲见挥毫,那难受劲真不用说了.
7、谈王裕民之死:我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颇觉震惊.王裕民半年前曾寄我《假国宝》那本书,可能他知道我和李郁周的关系吧.他应是期待着我的反响,但本人疏于礼节,迄未回复.王氏才华之初露锋芒,是其为乃师李敖执笔的关于周越真迹的那本书,我曾托张建富从台湾购得.读后深为学问做得细致而钦佩,知他才二十几岁, 真觉少年老成,前途无量.但他最后那本书,尽管今天再说已有对死者的不敬之嫌,然而他心气的狭窄,恰恰是自寻短见的伏笔吧.言辞激烈甚至于冷嘲热讽,毕竟不是学问之道啊.愿他的在天之灵安息!
8、评网友师古斋临兰亭:这位朋友的直觉不错,你的字海上味太足,倒不是象沈,而是近任.任政有一方印"认真",上海话与他的姓名谐音.但窃以为他坏就坏在太认真了.他的点画功力可谓无以复加,然而笔笔到家但气息低俗,终究不入清流.书法毕竟不以技法比试高下吧.上海一位老先生评任字为"油头粉面",真是切中要害.尊临的笔法无懈可击,但结构君只需与神龙比较一下便可看出出入之大.兰亭其实有不少字写得很丑,山谷说如圣人不无小过,有人骂他放肆,但他是真懂书法的,并不为书圣的光环而眩目.想想不是吗,有差的作陪衬才能更显出好处的非常人所及.被怀仁所集的几十字,试探寻它们在原帖中的位置,便可悟出大多处于上部或中间,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重要的位置!这是我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不想让它成不传之秘,不妨公开,使年轻的朋友少走些弯路.从这儿也可见临摹时章法之重要.你似乎不认为章法是不可改变的,但一旦打乱,章法部分又要从头学起,何不一次完成提高效率呢?
9、关于转指:关于转指,我愿参加讨论.这个问题,古今聚讼不已.传说刘石庵当客挥毫时不转笔,而有人偷窥其独自写字就转得笔都脱手落地.斯其然乎?愚以为,转指是必然的,但不是为转而转,而是调整笔锋.所以这种转,也只是微调,且是书者下意识的动作.这一其实可忽略不计的镜头,有些人抓住了而有些人却视而不见.若问所见则言人人殊.我 想这似乎可以如此认识.望指正.
10、评郭沫若: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作为正面报导的一件事,郭夫人于立群曾用一张四尺宣纸写一个隶书字的形式手抄全本《毛主席诗词》并进呈,竟得到毛的睿赏.这些汗牛充栋的"墨宝"想亦存档吧,何时"解密",也可让大家开开眼.六十年代是郭氏最丧失人格的时候,于此可间接地略见一斑.
11、评周慧珺书法:以周先生的身体条件,如必须站着写的话,倒是只适宜写横的.上海的有些招牌还是写得不错的.但也许较少纵向的训练,一旦作条幅,便上下左右失措,甚至于气脉都很难连贯得起来了.这是一位才女的悲哀处。
12、评刘新德落款:第一张落款"所书"二字可谓蛇足."所"字的意思还要查看古汉语读本.
二十八、(2005.01.24平陈静辉答方岚《书法江湖》)尽管与粱炳伦的距离似乎有接近之嫌,但他对书法的理解显然非昔日可同年而语了.这是一个飞跃,向他祝贺!基本的东西解决了,那下面的路就好走了. 我所指的是笔意.笔意似乎有些难以言喻,但学到一定程度的人所追求的正是这个.
二十九、(2005.01.24答王泽中《书法江湖》)写得好!我看你所贴淳化阁帖的眉批渊然有味,今方知亦出君手.用黄宾虹法写黄氏语录,正是为自己设定一个贴近的氛围,较易切入.我学苏较浅,远无学米那样寝馈于斯,但一录苏的手札,便不知不觉会使昔之所学自然流出,颇以为怪.
三十、(2005.01.27答逸斋《书法江湖》)隶联有趣味但不敢妄评.拟王铎的,第二行下部则败矣.戈法尤差.
发表于 2007-8-22 10: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一、(2005.01.28关于《蒙诏帖》是否真迹答江湖感觉《书法江湖》)我认为是.曾与徐邦达为此笔讼.有兴趣可阅吴鸿清所编《中国书法全集.柳公权卷》附录拙文.
三十二、(2005.01.29关于八面出锋答臣本布衣《书法江湖》)八面出锋和他自夸的"我独有四面"是一个意思,都是针对别人的"一笔书"或"一面"而言的.无非说人家是单一而他是各个方位都有起倒的动作而已.但别人是否如其所言呢?我看也未必.老米有时是大言欺世,颇为自恋的。
又1月26日:就你现在的情况来看,必须以临为主,以创为辅.表现欲强不是坏事,但你目前还没有表现的资本.
三十三、(2005.02.19答无畏人《书法江湖》)你看到庙门就烧香,应到隔壁潘家还比较合适.
三十四、(2005.02.23答ttttjjjjhh《书法江湖》)望多临几遍再贴上来.字形尚未似哩.
三十五、(2005.02.24答方岚《书法江湖》)炳伦临作已参入一些自己的意思,可谓之意临.由于笔墨技巧过关,遂无适而不可.
3月1日又:第一张比上次带给我看的粤韩展的还要好.各种对比关系都处理得很好.只是"头"字左侧稍简单了些.
3月1日又:临钟的有些呆了,他的巧须体会.临阁贴的两件不错,有精神.
三十六、(2005.03.01答有聊《书法江湖》)轻重缓急方面还须注意,否则就平了。
三十七、(2005.03.02关于用笔速度答风雪堂《书法江湖》)凡大书家必有超强的纵控能力,他们往往随手挥洒而无不如志,使人惊羡.练到这一步,就非十年以上的工夫不办.对你来说,也许功夫不到,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月3日又:这样的老师,只能叫他"一字师"了.放,信马由缰,举步维艰,到底怎么办,自己心里也没数.所谓"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也.你当然需要慢慢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临摹为主,创作为辅,两相结合,勿使背离.那么进步便是直线上升的了.
三十八、(2005.03.03答衡宇《书法江湖》)你的笔性极好,是修课学生中使我难忘者之一.好的学生往往是外校慕名而来的,我觉也没白教一场.你出手不凡,学什么像什么,而且都能得要领,这点是你的天赋.但用心不杂也是古训,故望先在一两种书体上取得突破.我相信你的能力.
三十九、(2005.03.04答伏牛山民《中国书法论坛》)后面越临越好,和原帖的情况相同.临到这样,几及乌丝栏矣.
四十、(2005.03.04答书剑生《书法江湖》)问:老师:您好!《蜀素帖》倒数第五行“殷勤”的“殷”为何少了最后一笔?
答: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所谓宣祖名弘殷,这个殷念yin ,因此"殷勤"少写一笔是缺笔避讳.但"云锦殷"是红黑色的意思,念yan,所以不必避.老米还有一本知府;府字少写最后一点,这是避高太后父高遵甫的所谓"嫌名".陈垣有史讳举例,不妨一看.
发表于 2007-8-22 10: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一、(2005.03.06答叶小勇《书法江湖》)用功可嘉.小字比大的好些.笔力较弱,建议改稍硬的笔以借其力.
又答蚂蚁:笔力尚可.结构则右肩有些塌下,显得精神不振.古人横画左低右高不是没道理的。
四十二、(2005.03.07答zmx8108《书法江湖》)我本人小字用硬毫,大至一寸以上便用中长锋羊毫.因为小字须力求精劲,软笔是做不到了.但羊毫也有软的好处,那种浑成苍茫感是硬笔不可比拟的.对临如是小字,当然以硬笔为宜.
四十三、(2005.03.09答漠阳人《书法江湖》)古意倒有,就是过分均匀了.你去看看钟元常的楷隶,何尝如此刻板呢。
又答karf2000: 文徵明就不必学了,他充其量只是三流书家.你如知他是从智永而出,肯定要直追大。
四十四、(2005.03.10答风雪堂《书法江湖》)临帖再须加精.如临到五分似,那你的创作恐怕只有二三分.
4月20日又:望他注意,千万不要用所谓意临掩饰马虎.真正的意临,是要在极其精熟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意,王铎临阁帖就是如此.
4月20日又:习作是在竭力追摹圣教之意,如"妾"字截取"接"的右边.但正因临的相似程度不高,或者说尚未吃透精神,"仅得其下"而已.
四十五、(2005.03.14答伏牛山民《书法江湖》)不错,毕竟认真在临.目前还有些生疏.
四十六、(2005.03.18答臣本布衣关于运指与运腕《书法江湖》)运笔其实是一个复合运动,指腕肘臂一齐发力.若要具体分析,则只能说字越小,运动的幅度越有限.转指只是微调而不自知,仅凭经验而已.
又3月13日:建议你再在楷书上补补课.其道理是,从楷书我们学习到结字的普遍规律,然后稍纵逸而为行书.因笔势而发生结字的变异,而不离乎楷正.也就是说,每次写同一个字,都会因笔势的不同而不同,但又受到常规的制约.
四十七、(2005.03.20答学习者《书法江湖》)从"值"字这儿划一条横线,上面部分甚佳.下面则不仅有错字(把羸误为赢),而且多过分之处.
四十八、(2005.03.24答来叔《书法江湖》)问:;张季明帖中的两个"余"为什么一繁一简?虹县诗卷;的"游"字为什么简写?应繁简不要混合在一起.还有法华台诗帖的"仿佛似登台"作"似登台"还是作"以登台"?请曹老师解.
答:这就是汉字简化带来的副作用了.第一个"余"是第一人称,古已有之.第二个"馀"是其余的意思,后简化为"余".前几年好像已要求写为只简"食"旁的"馀",还有一个就是"象"字,但大多还是一仍其贯.就如很多前清遗老进入民国还愿拖一根辫子."游"字在表示游玩游动的意思时,古代两种写法通用,但如表示上游,游泳及名字(陆游,秦少游)时只能用水旁的游.至于米帖应是"似"字.
又3月18日:礼器是汉碑极品,用笔清劲,结构奇逸.你应在这两个方面多加留意.
又3月10日:今能看到的禇帖都是正书(枯树赋和文皇哀册疑是老米临本),建议你临雁塔圣教序,另外传为禇书的阴符经也可.我们总得学他运笔极肯定,控制最老到的精品吧.提按反差较大,也就是跳荡的点画,我想应是老米的着眼和受益处.
四十九、(2005.03.25答710421《书法江湖》)笔性很好,也颇有才情.要注意的是结构往往过分夸张,即所谓一偏之失是也.
五十、(2005.03.26答蔷薇《书法江湖》)有点钢笔字的味道.既是软笔,当充分发挥"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特点.
发表于 2007-8-22 1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一、(2005.03.30答励精图治《书法江湖》)第一个不错,第二个是扃,多一撇.第三个检无得,梵文音译字.第四个不错.第五个是衽.第七个是藐.第八个是全.第九个是沿.还有一个赜字,贝挪了位的.
又3月14日:再临下去,锲而不舍,一定能改变乏神的现状.
五十二、(2005.03.31答秋笑痴《书法江湖》)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已具备随手挥洒的能力.须注意笔法字法的多变.
又答蜀人:窃以为<<圣教>>胜过<<兰亭>>.因一般地说响拓总比刻本在保存原味上要好些,但<<兰亭>>其实是唐人半临半摹的本子,它远没<<圣教>>忠于原作.
五十三、(2005.04.03答杖策行吟《书法江湖》)王铎气足神完,不用比照原帖也可知君临得马虎或功力不到.
又关于《钤山堂书画集》答老蜜蜂:据文嘉隆庆戊辰(1568)的后跋,这是嘉靖乙丑(1565)观严嵩被籍没书画的旧稿,"当时漫记数目以呈,不暇详别.今日偶理旧箧得之,重录一过,稍为区分,随笔笺记一二,传诸好事"云云,可见所谓"别本",即非严家所见者也.
五十四、(2005.04.03答风月无边《书法江湖》)首行不错,以后便气泄了.问题主要是经验不足.另,两个丝旁写得没道理.
五十五、(2005.04.07答程门立雪关于传与傅、女与如草法《书法江湖》)前者只是有无一点的区别,而后者则在重心,"如"字因右边宕出较多,以致该字的重心偏移.
五十六、(2005.04.07答紫蓬山下客《书法江湖》)问:怎样理解“书贵瘦硬始通神”,“惟笔软奇怪生焉”这两句话。答:第一个问题可用人体来比喻,瘦的人多以清癯,胖的人则谓痴肥.两相比较,当然是前者更显精神.东坡最怕别人说他的字是墨猪,所以反对老杜的观点.第二个问题,毛笔再硬,总硬不过钢笔,而硬笔写出的点画粗细幅度有限,表现力自然也有限.但软笔却反之,故云.
又4月1日:我看方圆庵记临得要准确一些。
五十七、(2005.04.19答weixf2004《书法江湖》)临和创的差距不算大,表示临得很仔细.再继续努力.能悬手当然最好.
又4月5日:意思不错,笔力稍弱.枣庄的庄,因从"士"不从"土",故不能加一点,望注意.但古时亦有写别字的.
五十八、(2005.04.20答叶小勇《书法江湖》)慢慢来,毋着急.对于字帖中没有的字尤其要仔细分析,用学到的结构规律来分布.
五十九、(2005.04.20答hexianliang《书法江湖》)临赵比临王好.你的专攻是碑体,于是临王也有赵的味道了.
六十、(2005.04.20答有聊《书法江湖》)细微的出入还是不少,要知道,临帖的精义所在正是铢锱必较的.
又3月31日:尚属初临.这本帖很值得一临的.当学习那种干净利落的笔致和生动活泼的结构
发表于 2007-8-22 10: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一、(2005.04.21答重龙山人《书法江湖》)看到你的网名,我就猜想你是四川资中的,待照片展开不禁莞尔.这是1990年盛夏作客资中时摄于文庙.远不是你记忆的十年了.家父今年八十七,十分健康.谢谢你使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已逝的岁月!
六十二、(2005.04.22答杨琪《书法江湖》)点画这关已过,还要在结构上用功.结构往往不好,习气倒还谈不上.
六十三、(2005.04.22答云鹤轩《书法江湖》)加强临摹.两个"有"字,出处也许在黄道周,但结构显然是不准确的,和此件其他来自米帖的字一样似是而非
六十四、(2005.04.23答禅心斋《书法江湖》)总体上看还是不错的,毕竟处于上升阶段.你也许想向简约方面发展,大方向固然是对的,然而还缺乏一个绚烂之极的过程,于是便有些简单化,经不大起咀嚼.八大山人的简练,是对董其昌的删繁就简,经过历练才显出其精.望你思考.另外"讷夫"的号,要防止出现"病夫"的错觉,此不祥也.
六十五、(2005.04.25答苇凤堂主《书法江湖》)能得忆旧游笔意,也颇有狂草才情.望多钻精笔法."秋日"也错了.
六十六、(2005.04.25答夏云临褚《书法江湖》)临完必须与原帖作仔细比对,发现出入所在,以便改进.这样一遍便有一遍的效果.你的点画最明显的问题即是捺笔,尤其是是长捺.结构也有一些差异.
六十七、(2005.04.27答hih3《书法江湖》)字形过于均匀,结构大多欠佳.可见临摹不精.
六十八、(2005.04.29答笔杆客《书法江湖》)有意的集字,也不失为捷径.你可能有那种电脑处理过的集字帖吧.怎么让它统一,也许是你要依靠自力来完成的事.
又答倚天:写碑体注重于趣味,应是清人用行书写碑后的主流.你可多临象赵之谦张裕钊等一路的行书.我觉你多造作,左右结构常左低右高,错落过分,颇失天趣,尤当留意.
六十九、(2005.04.30答黄两有《书法江湖》)渊然有味,显见比前又有进境.此类字敦煌遗书中较多,应尽量收集.除了向上联钟繇,向下倪瓒也值得参考.
又3月26日:从晋人抄经而出,颇有古意,但还有些生,故稍乏神采.揭阳别来无恙。
29日又:"幸图之"的图,都被你临成"圃",那么心浮气躁自不待言了.望老老实实地临,取巧则一无所获.
5月15日又:既对临就要求更加准确无误.
9月17日又:能得其意不容易。
七十、(2005.05.01答铁杵《书法江湖》)还是校友了!你如81年已毕业,那我们根本碰不到,我要82元宵才到校的.你提到王一飞,或是云飞之误,如果,则你应是85年毕业了.你的字虽看不出多少来历,但颇有清气.
发表于 2007-8-22 10: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一、(2005.05.02答deer1999593《书法江湖》)颇得精神,不容易.有些字结构尚有出入,如"甚"的下面.
又答不律:凡钩,因须出锋,必有蓄势待发之意.当然,这种慢也只是瞬间而已.笔法的熟练,是做到屡试不爽的保证.
七十二、(2005.05.09答掏琴斋主《书法江湖》)加了些自己的意,还是不错的.
又答飞鸿山人:临摹的目的,是做到心手相应.所谓心,就是由眼审察而感知的会心,从而指导手去摹仿.心知肚明到手能跟上,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要缩小这一差距,除了用心地一遍一遍的临写,没有捷径.
七十三、(2005.05.13答紫蓬山下客《书法江湖》)看得出你学得比较乱,什么都有点,拼在一起直打架."众"字的写法完全错误,从来没有哪本帖写成这样的.
七十四、(2005.05.17答清气如兰临米《书法江湖》)临得还好.有些字压扁了
七十五、(2005.05.18答芮江月《书法江湖》)小楷就是要有静气好
七十六、(2005.05.18答山外人刘新库《书法江湖》)笔法简单,直来直往,毫无蕴藉.结构则更俗.非临古无可改变.
七十七、(2005.05.22答江汉日风临圣教《书法江湖》)若遗其细节,是极易成赵孟頫的.
七十八、(2005.05.23日60寿辰说白谦慎文《书法江湖》)谢谢谦慎和得之!谦慎在我生日前两天特地迂道香港过广州相访,可惜只滞留一日.细高挑所发照片,即接风时的留影.他告诉我,在离美国前,他已写好一篇文章,请得之届时发出.为了一个日期的错误,他还越洋电话要求得之改正.文章中有些细节,我自己已淡忘了,而谦慎因日记故准确无误.韶华易逝,感慨系之.虚度六十,抚事多愧.谢谢广大网友因这篇文章而掀起的祝寿.
5月26日又:我1978年考入北大,也曾有陈丹青般的幸运,只是我英语考了26分,与陈不过五十步和百步之遥而已.被录取后,王力先生给我一信有"你终于被录取了"一句.后来才知道这"终于"二字包含了王先生多次力争的分量.我永志不忘他的再造之恩,他的提携改变了我的一生.这种当时教授尚具备的言事权,在今天简直不可想象.我自己对已出版过专著但外语分数不够的考生爱莫能助徒唤奈何.想想不知是考生的不幸还是我的悲哀!我在广州政协开会时提交过要求放低外语门槛的提案,但杳无答复,看来通融无望了.至于郭锡良和唐作藩两位先生,在我们入学时还是讲师,他们是作为王先生的助手参加指导的.当然他们同样是我的恩师.我的毕业论文,具体指导是郭老师,但最后把关的仍然是王先生.他的眉批一直用铅笔,所以谦慎的记忆有误.铅笔较淡,也体现了对作者的尊重,这一美德我视为榜样,躬行不替.王先生对我的毕业论文较为欣赏,有一观点他竟批了"发前人所未发"的美誉,五个学生中我是最早通过答辩的......这一切仿佛就在目前,而自身却垂垂老矣.因白文而带出这些往事,幸诸公垂察甚感.
七十九、(2005.05.23答sunqb596《书法江湖》)字越要求精到,笔则越硬,纸则越熟越滑.
又:宁愿浓墨蘸清水,让他在笔毫调和,也不要将墨调成一色.
八十、(2005.05.24答方岚评梁丙伦《书法江湖》)好的,颇轻松.只是有些结字并非因势,故稍有做作之感.左上那张两笔悬针不佳.另外"天台"与由此得名的台州,都不能还原为繁体字."传"更不能有一点.
发表于 2007-8-22 10: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一、(2005.05.28评江西笔《书法江湖》)我介绍杭州汉笔坊的江西笔.给你一个电话号码13868136978老板李街荣.以前对赣笔颇有成见,用过才有改变.想想也是,他能在那儿站得住脚,质量可知矣.
又关于米芾《晚晴赋》答无尘道人:民间有老米遗真这可能性已很小了.近年有人要我鉴定藏品,一俟照片寄到,辄掩口胡卢,忙还不迭.
又答雅墨斋:天下第二行书,名至实归,还不值得学吗.
八十二、(2005.05.30答书剑生《书法江湖》)稍得苕溪笔意.帖中有的字还原得较好.没有的就有些"妄为",如"溅"万''等字.
八十三、(2005.06.01答米贩子《书法江湖》)你说得不错,应回头再练练正楷.其目的是学到结字的常规.网友所指出的皆属常规上的毛病.
有5月4日答:你的踏实使我敬佩.临到这样,已可无愧于老米.
八十四、(2005.06.08答有聊临圣教《书法江湖》)点画欠厚重.太均匀了些.
又答少甫:要解决结构问题,莫过于先在小字上下足功夫.你的运笔有些拖沓,点画质量不高,也说明写大力有未逮.
又答丹心:颇得精神,但打乱章法终非上策.
又答言者人王:要在临摹上多下功夫.繁简夹写比较难看.
八十五、(2005.06.10答weixf2004《书法江湖》)点画比较扎实,结构则较为粗疏.其中错字不少.
又答雄视千古:临摹往往可显示达到的水平.你临得较马虎,或许受到所谓临一半甩一半的误导.创作肯定比临摹要等而下之.因此欲提高只有认真临写.
八十六、(2005.06.11答丹心《书法江湖》)临得不错,但须注意细节的再现.
八十七、(2005.06.15答墨竹堂主人《书法江湖》)要着重解决结构问题。
八十八、(2005.06.15答大歌《书法江湖》)陈简斋姜白石两件好.其他结构太松.因诗而旁涉时事,感慨系之,值得推崇.
八十九、(2005.06.17答知语《书法江湖》)还算不差的.指出两个毛病,一是悬针一律偏侧,流为习气,二是字间突留间隙.
九十、(2005.06.18答雄视千古《书法江湖》)颇为老到,故所谓多年,至少已在十年以上.两件相比,行书略优.小楷虽工稳,但整篇稍觉平淡. 贵友或是江浙一带人.因水土关系,窃谓写清雅一类字是非常合适的选择.能写好董字或从此翻出,不失为一途.
又5月31日答:第一当然要得笔.所谓得笔,除了掌握正确的笔法外,而且必须具备无不如志的控笔能力.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发表于 2007-8-22 10: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一、(2005.06.18答如水居士《书法江湖》)梦奠和韭花临得都不够仔细,只能算是初步吧.因此欧楷创作也只在影响间.草书较差.
九十二、(2005.06.25答梅月池主《书法江湖》)类于描画.要有"写"的意思才好,也就是说必须要具有笔意.
九十三、(2005.06.29答五味轩主《书法江湖》)草竹二部经常通用.但象管和菅,符和苻之类还是要分别的.与字是取其局部,草书中出现这个写法,一直沿用至今.
九十四、(2005.06.29答墨花飞扬《书法江湖》)学习的初级阶段,这当然是最为有效的方法.看你所写拼凑痕迹不太明显,说明你的记忆力较好.
九十五、(2005.07.01答jyqyyxy《书法江湖》)两件以此为佳.总体有一个问题,即飞动有余而沉着不足,这样就有轻浮之弊.你笔性还好,望努力.
九十六、(2005.07.12答波波《书法江湖》)已过初级阶段.但中级是一个漫长岁月,要有足够的耐心.
九十七、(2005.07.13评翰元堂书《书法江湖》)基本已具备创作能力.结构时有毛笔,如"寻常"二字,头都显得太小.要知上下结构一般都作上大下小.
九十八、(2005.07.18答少甫《书法江湖》)你的力量和能力似不足以写如此大的尺幅.通篇无稍微精彩的片段,而有些结法全无来历,如舞字。
九十九、(2005.07.21答漠阳人《书法江湖》)你的毛病主要在结构.有些写法不是你能想得出来的,所以加强临帖是唯一改变之路.
又答砖头:楹联是最适合篆隶魏碑的样式.行草之所以无所逞其技,盖须上下萦带左右映衬形势乃出.一失左右,遂致偏枯.又以行草多属王字一路,婀娜纤弱,施于楹联尤为不宜.你试图加粗笔画以增其壮,但反显臃肿单调,全无胜致."避"字写法,纯出杜撰.
一○○、(2005.07.26答知语《书法江湖》)未见精彩.还须临摹.所云兼毫,已是两种以上,竟标以一三,闻所未闻."只"字如用为副词,只能写作"祗",而不能作量词的"隻".这又是简化造成的混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3 08:18 , Processed in 0.15810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