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08|回复: 7

任我行:《2005年画坛记忆》惊世骇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6 13: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183在 2006/01/27 01:39pm 第 4 次编辑]

5759
[中国典藏]2006年第一期  
/
                              2005年画坛记忆
                                                  文/任我行
/
    2005年的最后一天,北京下了场小雪。清晨,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我忍不住走进画室,画了一张“雪景山水”,并题: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
    旧的一年过去,对每个人来说,总会有一些令自己难忘的事。2005年的画坛,我也无意在此官模官样或像那样好事的媒体要来个所谓的“十大新闻”来回顾与展望一番。对我本人来说,今年的画坛确实有我难于忘怀的事情。不妨一一陈述如下:
/
    一,清华大学教授陈丹青给校方交了一份辞职报告,这无疑给了美术界一次不大不小的吃惊。但我认为,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个新闻事件来看待,它毕竟是一次个人行为。它的意义在于引发了我们对当下这种美术教育现状的反思。而这种现状又都是有目共睹的,或是司空见惯的,只是对于多数人来说,与生俱来之这种惰性(实际上即奴性),使他们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事不关已,得过且过。因此,陈丹青的举动就会引人注目。对于陈丹青所感慨美术学院招考研究生一味地强调“政治”和“外语”,中国艺术研究院某先生则认为,研究生就应该去考外语,如果你陈丹青质疑中国人不该学外语,那么你陈丹青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去画油画呢?对这位先生的说法,我们只能深表遗憾。
/
    二,陈逸飞之死。某日的下午,我正在礼拜聚会,忽然收到了陈逸飞去世的短信。于是我把短讯转发给朋友,他随即回了两个字:可惜!这想这“可惜”,无疑是因为陈逸飞先生也算英年早逝。陈逸飞是一位综合型艺术家,所谓的综合型,是指他的触角已不仅仅在绘画界,已伸向了各个领域,伸向了他可能、能够伸到的地方。但人的精力能力毕竟有限,最后终因劳累过度而一命呜呼。陈的去世,在文化界引起了这样的一个话题―――人们对身体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关注。一时间,大家都在谈论“不可玩命”,甚至一见面就问“最近身体还好吗?”我想说的是,我们更不应该打着艺术的幌子而为孔方为浮名贪欲玩命了!
/
    三,影视明星张铁林出任暨南大学艺术院院长。按理说,是明星来当院长,官僚来当院长还是艺术家来当院长或这本不该是需讨论的事。但是那些自作多情的艺术圈内的人,却对之冷嘲热讽,大谈特谈,甚至把它当作新闻。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可以看出我们美术教育的困境,以及艺术家自身的虚脱,对此我也不想发表更多的看法,我只想说,“皇阿玛”真牛B你能让研究生不考政治不考外语?那样,陈丹青果真辞职成了,也好有个乐意的去处呵!我说说而已。
/
    四,《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平反”。所谓的刘正成“嫖娼案”撤底平反,西安市公安局头头亲自上门道歉。那天,他的好友张铁林先生邀请了几位朋友,设宴小酌,也谈不上什么庆贺,对于刘本人来说,梦臆一回,庆贺什么呢?“搞刘”的人目的在“搞刘”,搞下了刘,事情就玩完,至于嫖娼的事真假那只是刘本人的事,“搞刘”的人并不在意。面对这样的事件,说事件也不尽然,几乎是一场闹剧,或者说是一种丑闻,这种丑闻恰恰说明了中国文化界的丑陋。对于事件的本身,网上已有许多的发言了,著名文艺评论家朱健国先生也有一篇很长的文章,以及刘的律师已有很多相关的阐述,在此我不想多作评论。我只想要说的是,我将此作为2005年的备忘事件来阐述,是因为深切地感到中国文化界的悲哀,这悲哀已超越了文化界的本身,涉及了更多的人事纠纷,这种人事的、社会学的纠葛已然渗透到文化艺术层面,就像当年所谓的“政治介入艺术”,但这比政治介入艺术,比市场介入艺术更为可怕。
/
    五,北京“国际双年展”。我要强调的是并非这种展览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而是因为我在很多的媒体上看到,本次策展人或评委刘大为的千金,在这次展览上获奖。刘千金的作品我没看到,我也不想发表什么看法。但如媒体上所称,按照国际惯例,评委应主动回避。问题是“双年展”在我们中国,这样的事,照样可以发生。所以我希望海外的艺术家们,不必对此大惊小怪,此乃中国特色也是
/
    六,2005年书画界,过世的名人还不少,单说书画圈中,先有刘炳森,后有启功。对这两位书法家,我都没有多少的交往,的以不必多谈。刘炳森的为人众说纷纭,不谈。刘的书法我从未喜欢过。其影响之大,我觉得并不止因为他身居书协要职,可能因为他的字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大众的喜欢。启先生逝世后,南方的一家报纸立马打来电话,要我连夜赶写一篇悼念启功的文章。这确实上我为难,虽然我与启先生有过一面半面之缘,但对其印象却不深。记得那天我陪着《中国书法》杂志的友人去约他为杂志创刊题字,恰好启先生刚要出门,朋友说明来意,他说“我无字可题”,朋友又说请先生讲几句话,他说“我无话可说”,转身欲走,说楼下有日本的车子在等着。当时我多了句嘴,说是不是跟启先生约个时间再来呢?他说“我从来不和中国人约时间!”我不知老先生说此话的意义是什么?故而写悼念文章时,我把这次见闻,记上了一笔,但被编者删去。这次我又将它重提,并不为了什么,只是至今我还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何在。
/
    江南画坛隐逸吴藕汀先生逝世对我触动最深。吴算圈外人,他的去世,不可能像刘、启那样,在书坛、画苑影响那么广大,但对于我来说,却是悲切至深。对于藕老,在此我也不想多作评论,但有一点我必须要说的是:藕老的去世,使我痛感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消失了。就像刘正成先生在“追思会”上所说的:我们当今缺少什么,恰恰他带走了什么!这并非故弄玄虚,因为藕老的所做所求,恰恰是我们这个无形的画坛所失却的,那就是“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0_113825199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13: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我行:《2005年画坛记忆》惊世骇俗

5760
文/任我行
1_1138252021.jpg
发表于 2006-1-27 11: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我行:《2005年画坛记忆》惊世骇俗

[这个贴子最后由183在 2006/01/27 02:07pm 第 1 次编辑]

提取一下主角姓氏:
1是姓陈,
2是姓陈,
3是姓张,
4是姓刘,
5是姓刘,
6是姓刘,和启。
这样比较有特点。
发表于 2006-1-27 11: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我行:《2005年画坛记忆》惊世骇俗

是啊,有多少事都让人感到:欲哭无泪,欲言无声。书坛画坛对“中国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
发表于 2006-1-27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我行:《2005年画坛记忆》惊世骇俗

文坛的悲哀!过年了,想这些怪难受的。还是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借此向刘先生先拜个早年!祝先生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06-1-31 12: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我行:《2005年画坛记忆》惊世骇俗

还可以
发表于 2006-2-6 14: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我行:《2005年画坛记忆》惊世骇俗

一年有一年的记忆,有些如流云过眼,有些则成为永久的回忆...但愿"中国特色"不要让国人集体失语才好.
发表于 2006-2-10 01: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我行:《2005年画坛记忆》惊世骇俗

启老虽然是性情中人!但老人家对一些事物,尤其是现状,是有看法和意见的!
他以一名知识份子,反动政权皇族的后人....经过一番批斗后,后来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集国学,鉴赏,诗词,书法,佛学,皇室历史掌故等一身的国宝.老人家心底并不是那么平静的,从老人家的平常语妙双关之言行中,就可略知一二!
最典型的就是自己说自己是:"胡说!" 但他这"胡说"大家还奉之至宝呢!
老人家还有一局名言,就是笑称自己是"老运动员了"这里面隐藏了老人家多少辛酸呀.可大家就听不出其中的弦外之音!
余者类推!
我是听圈内人士这么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12 00:32 , Processed in 0.1690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