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书法在线 门户 新闻 查看内容

六幅古画,一部茶史

2018-2-1 10:27| 发布者: 书法在线| 查看: 275| 评论: 1|原作者: 书法在线

摘要: 品茶,本是寻求内心净化,苦尽甘来的体悟,在如此犬色声马的场景里,韩熙载依然选择饮茶,而非饮酒,或许是他为了保持内心那份清明,也是他作为一介名仕的最后尊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书法在线 2018-2-1 10:07

4.jpg

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远山起伏,山水清远,水面辽阔,临溪筑有草阁,丛树掩映。阁内一人坐于榻上,当为陆羽,一童子拥炉烹茶。

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人,又号“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隐居江南各地,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著《茶经》。

画家自题名为《陆羽烹茶图》,并赋诗一首:“山中茅屋是谁家?兀坐闲吟到日斜。俗客不来山鸟散,呼童汲水煮新茶。”图文并茂,铸造了士大夫烟霞痼疾与泉石膏肓的精神世界,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元代的社会思潮。


5.jpg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正德十三年,清明时节,春意萌发。时年四十九岁的文征明,和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人,结伴游览无锡惠山,在“天下第二泉”的二泉亭下,“注泉于王氏鼎,三沸而三啜之”,他们品茶畅谈、吟诗唱和。事后,文征明画了一幅《惠山茶会图》,描绘此次聚会。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制芽茶,自此中国的茶艺由唐代用来煎煮的茶饼到宋代用来拂击的茶末,到明代演变为用来冲泡的茶叶。明代茶叶制作方法的变动,引动茶具的转变,茶席布置趋向隐逸清静。

嗜好茗饮、品鉴名茶,研讨茶艺成为文人雅士所追求的一种时代风尚。品茶成为明代文人追求生活情趣、在日常生活中舒放性灵的重要手段。


6.jpg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烹茶洗砚图》的背景选择着力地突出了一个“雅”字。画中主人公置身在一个苍松掩映之下的水榭当中,凭栏远眺,给人以高雅脱俗之感。榭中的琴案上摆放着一张瑶琴,旁边的图书、茶具、鼎彝、赏瓶一一陈列,井然有序。院中两个小童,一个正蹲在水榭下的石阶上,小心翼翼地刷洗着一方石砚,几尾金鱼围拢过来,在水中欢快地游着;另一个小童正站在火炉边烹茶,红泥小火炉上架着一把东坡提梁壶,炉边还放有一个色彩古雅的茶叶罐,而这时的小童正侧头观看一只飞起的仙鹤。此情此景正画出了那幅名联所描绘的意境:“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清朝伊始,就废弃一切禁令,允许自由种植茶叶,或设捐统收,或遇卡抽厘,以讫於民国的茶政。当时,茶是百姓不可缺少的主要饮料,有"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之说。饮茶的普及和平民化,也让更多的普通文人有了“雅”的可能。

查看全部评论(1)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5-14 08:06 , Processed in 0.5148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