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书法在线 门户 松竹书院 查看内容

【正成论坛】转发朱清时院士《终日焚香,独味深旨》

2020-9-11 10:12| 发布者: 书法在线| 查看: 220| 评论: 0

摘要: 转发朱清时院士《终日焚香,独味深旨》

【正成论坛】转发朱清时院士《终日焚香,独味深旨》

 2020的2020年 2月11日


刚刚接到朱清时院士用微信转发给我他刚刚在自己微博上发的《终日焚香,独味深旨》一文,我快速浏览了一遍立即回复云:收藏!朱校长,写此文前,足下是否阅读过以色列人所著《人类简史》?


朱校长立即回复云:是的,特别是第三第五章。


我则又回复云:今天我给你曾见过一面的基金经理、现生物制药上市公司老板彭怀政先生在伦敦一个俱乐部聊冠状病毒,他就在谈他读《人类简史》的感想,也很有启发!


于是,我马上转发了朱校长此文与大家分享!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者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2014年出版,已有中文译本。



“终日焚香,独味深旨”

朱清时


朱清时

02-10 15:39

《全唐文》中记述九华山僧地藏的一篇美文。

 


“终日焚香,独味深旨”

朱清时

(庚子正月)

 

庚子年正月,客居九华,访大觉禅寺宗学法师,获赠《九华山志》一套四册。青阳知县谢维喈在光绪庚子正月主持重修了《九华山志》,这是影印本。

 

我在这套书中读到唐代费冠卿的文章《九华山化城寺记》,这是被收入《全唐文》中的记述九华山僧地藏的美文,很有感触。

 

1. 费冠卿其人其事

 

费冠卿是唐代著名的隐士,安徽青阳县人,生卒年不详。他在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及第进士,居长安待授官职时,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母已安葬,悲恸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刘冲,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穆宗征召费冠卿入京任右拾遗,婉辞不就,终生绝迹仕途。逝后葬于鸡母山拾宝岩。后人如王安石、苏辙、杜荀鹤多有凭吊,留有石刻,形成刘冲石刻群景观。

 

费冠卿擅长诗文,《全唐诗》收录其诗共11首。他撰写的《九华山化城寺记》,被《全唐文》收录,其中记述了新罗僧地藏的身世和卓锡九华山的经过。如他自己所说:“余闲居(九华)山下,幼所闻见,谨而录之。”言下之意,他所记下的史事是他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由于费冠卿本人就是一个品性高洁的隐士,所以能够深刻且生动地描述出修行人的心态。这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2. 《九华山化城寺记》有关僧地藏的记载

 

以下摘录《九华山化城寺记》中有关僧地藏的记载。每段先用白话译文,然后在括号中列出原文,以供对照。

 

唐玄宗开元末年(公元741年),有位俗姓张的僧人檀号,从附近的郡馆来到九华山。乡老胡彦恭请他长住于此, 广度善男信女。由于他触犯了当时的一些豪强的利益,被他们所嫉恨。地方官员没有明察,不明究理地烧毁了檀号僧人的居所。后来,又来了一位法号“地藏”的僧人,是新罗国王金氏的近族。他的肩膀高耸,骨骼清奇,身高七尺,力气大得可敌百人。他曾说:“儒家六经范围之中,道家三清术法之内,唯有佛所说的第一义谛,才契合我心!” 落发出家后,从新罗国涉海而来,后来又舍弃舟船 ,徒步前行。看见九华山高耸入云,便从千里之外直奔此地。披荆斩棘,跨山越岭,终于找到山谷中的这块平地,向阳又宽敞,黑土甘泉。他便栖息于崖洞之中,喝山涧中的水,过着高洁的生活。

 

( “开元末,有僧檀号,张姓,自郡馆至,为乡老胡彦请住,广度男女;触时豪所嫉,长吏不明,荧其居而废之。时有僧地藏,则新罗国王子金氏近属,项耸骨奇,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尝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落发,涉海,舍舟而徒,睹兹山于云端,白千里而劲进。披榛援藟,跨峰越壑,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岩栖涧汲,以示高洁。”)

 

僧地藏发愿书写出四部佛经,于是就下山来到南陵,请俞荡等人为他抄写出来。他持此经书回归山林后,再也没有踏入世间。直到德初年间(公元765年前后),诸葛节等人从山脚下攀登上山,看到山高林茂,渺无人烟。在明媚绚丽的阳光下,仅见一位僧人在石室中闭目打坐。在他身旁已经断了腿的鼎中仅有一些白土(注:可能是俗称的观音土)掺了少量的大米,烹煮而食。众人看到如此情景,都纷纷地跪地,大声哭泣着说道:“和尚的修行,如此艰苦,实在是我们这些人的重大过失啊!”于是,他们纷纷出资捐钱,买下了当初檀号僧人居住过的旧地,并拼命地请求僧地藏能去长住,他接受了。九华山附近的人们,听说了这个事情,都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来,一起采伐木材,建筑房屋, 禅居焕然一新。

 

( “素愿写四部经,遂下山至南陵,有俞荡等写献焉。自此归山,迹绝人里。逮至德初,有诸葛节等自麓登峰,山深无人,云日虽鲜明,居唯一僧,闭目石室。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群老投地号泣:“和尚苦行若此,某等深过已!”出泉布,买檀公旧地敢冒死请,大师从之。近山之人,闻者四集,伐木筑室,焕乎禅居。”)

 

年中他领了一位随从弟子,居住在南台。在屋中的卧榻上只有一件他自己编织的粗麻布衣服, 重量几乎超过了三十斤。他又在水池边建了座亭台,安放四部佛经,终日焚香,独自体味佛法的旨趣。

 

( “中岁领一从者,居于南台,自缉麻衣,其重兼钧,堂中榻上,唯此而已。池边建台,厝四部经,终日焚香,独味深旨。)

 

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夏季的一天,时年九十九岁的他忽然召集弟子们告别,得到消息的人无不茫然,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贞元十年夏,时年九十九,忽召徒告别,罔知攸适。”)

 

他往生后,在函匣中结跏趺坐三年,弟子们开启匣盖, 准备将他迁入塔时,发现他的面容和在世时一样,抬动时骨节像有人摇撼金属钩锁一般发出响声。《金锁经》上说:“菩萨钩锁,百骸鸣矣。”灵塔奠基之地,发光如火,这大概就是菩萨的圆光吧?

 

(“趺坐函中,经三周星,开将入塔,颜亦如活时;舁动骨节,若撼金锁。经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基塔之地,发光如火,其圆光欤? ” )

 

《长阿含经》讲:“八者钩锁骨,骨节相钩,犹如锁连”。佛学认为菩萨之身所具有的八十种好相之一是“菩萨钩锁”,即六骨际如钩锁。另外圆光是放自佛菩萨顶上之圆轮光明,也做“常光一寻相”。据此两点,后人认为僧地藏是菩萨-地藏菩萨,后来九华山就成为汉传佛教中地藏菩萨的道场。

 

3.“岩栖涧汲,以示高洁”

 

栖息于崖洞之中,取饮山涧之水,这是类似于上古之人的采摘生活。如果只认为这是一种有助于断绝外缘和锻炼吃苦能力的苦行方法,还不够。为理解这种“岩栖涧汲”的“高洁”,需要在人类进化的大背景中把这个问题看清楚(参见赫拉利《人类简史》第三和第五章)。

 

敬畏古人

 

人类曾在长达250万年的时间里靠采集及狩猎维生,现代的生活方式不超过一万年,只是历史上短短一瞬间。基因演化是很缓慢的。演化心理学认为,即使在今天,我们的大脑和心灵还是保留着狩猎和采集时代的思维方式。因此要理解它们,就需要深入研究狩猎采集者的世界,因为那个世界其实现在还牢牢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就整体而言,现今人类的知识远超过上古之人。但是若在个人层面上比较,远古的采集者却比现代人具备更多样知识和技能。他们的饮食都是见机行事,有什么吃什么。他们了解每种植物的生长模式、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他们知道哪些食物比较营养,哪些有毒,哪些又能拿来治病。他们能够听到草丛中最细微的声响,知道里面是不是躲着一条蛇。他们会仔细观察树木的枝叶,找出果实、蜂窝和鸟巢。

 

他们不只深深了解自己周围的动物、植物和各种物品,也很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感官世界。他们总是以最省力、最安静的方式行动,也知道怎样坐、怎样走、怎么跑才能最灵活、最有效率。骨骼化石的证据显示,比起农业时代以后的人,上古之人身高较高,也比较健康。虽然平均寿命显然只有30~40岁,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儿童早夭的情形十分普遍。

 

最近,微信号“把科学带回家”的文章“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人类基因组正在衰败”指出,过去的致命疾病在现代社会不再致死,人类因此摆脱了自然选择,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早在70年前,科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人类基因组正在不断累积基因突变,而其中大部分突变是有害的。基因组衰败不仅意味着体能的衰退,也包括智力的衰退。因此,在个人层面上,上古之人可能真的比现代人更强壮、更聪明,如同《黄帝内经》所讲。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这些知识都是直接亲证来的,并非像我们这样来自概念。这样的知识主要是关于事物的自性。在获取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并未强调主观的观察,所以在他们的知识中,主客观的分离与对立尚不严重。总而言之,上古之人更容易见到佛学所说的自性。

 

“农业革命”与人类的痛苦

 

大约在1万年前开始“农业革命”,人类学会了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依靠这些农作物,人类就告别了采集及狩猎生活定居下来。这些农作物成了人类的宝贵财富。然而从此人类就开始投入几乎全部的心力在它们之上,播种、浇水、除草、牧羊,忙得焦头烂额。为保收成,又不得不用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不久前步入工业化之后,环境中还出现了超级城市、飞机、电话和计算机。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比前人享有更多物质资源,拥有更长的寿命,但反而觉得疏离、沮丧而压力重重。

 

在林荫小路上散步的时候,如果突然发现草丛中有一个瘦长型卷起来的东西的时候,你马上会出现害怕的情绪,做出逃离的危機應變。这说明虽然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我们还保留着狩猎采集者的头脑,他们的世界其实现在还牢牢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