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直播结束】4月28日下午4:00-学术对话:纪念中国书法在线五周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刘天易先生摄影,三马专上传座谈会文字~~::gif76::gif

崔志强老师利用吸烟时间浏览中国书法在线网站在线直播网友跟帖!

崔志强老师利用吸烟时间浏览中国书法在线网站在线直播网友跟帖!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寒(未整理):我们好多地方不可以说的话,我们可以说,好多虚假的东西少了很多。同时再有它的参与性。我们每一位想上网的都可以上网,都可以发表他的意见。因此很多人讲,网络是民主的摇篮。我就在这个意义上,网络确实是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探讨了。
照片 060 副本.jpg
发表于 2008-4-28 17: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子庸兄的分析颇有道理。
文中所举例子我也有所体会。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岛大布衣(已整理):刘正成先生提议,将书法网络近几年非常热的有影响的主题争论帖,选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我和冯印强先生一块搜索。帖子太多了。真是难以筛选,我们想参加这次活动的评家,每人找出一个代表性的帖子。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还有一个想法。这个帖子发出去以后,下面还要写几句话。我们的选择就是希望广大网友对哪些贴子,最具有轰动效应的,他们很感兴趣的贴子,可以跟帖提出来,向我们介绍。
    在某种意义上说,为什么把这些贴子重新的拿出来,给大家提出来。让大家回顾一下,近几年来,书法网络所产生的一些效果,都落实到这些贴子上。
    所以说书法网络有一个比较好的方面,就是争论。这种争论的声音,在平面媒体是不可能出现的。
    我只讲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我原来在平面媒体也发表过许多评论文章,去年我为什么要上网?
    06年河南省中国书法院举行“尚艺书法”第一回学术研讨会。邵岩先生也去了。在会上,我发表了提纲性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较大反响,当时某平面媒体负责人,当场就把我的稿子索要了,而且当着很多人的面答应发专题。后来,研讨会纪要出来了,我那个专题就是没有见报。别人跟我说,是被书协主要领导给封杀了。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封杀这篇发言。07年我上网以后,把这个发言提纲贴了出来。到今天为止,并没有一个人认为这个发言里有什么见不得天日的东西。
    我之所以讲这件事,平面媒体和网络不同之处就在这里。平面媒体发表文章是要有关方面的把关;而网络媒体门槛比较低,可以说大门是敞开的。只要你有能力,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你的各个方面的才华、思想等等。

如果说,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各自的优劣性的表现比较,可能这也算一条吧
    我就讲这些了。
照片 131 副本.jpg
发表于 2008-4-28 17: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蒋圣琥 于 2008-4-28 09:01 发表

网络批评文章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真正要让人服气,还是得看作者的眼力与文字水平。



说得好。
发表于 2008-4-28 17: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书法在线 于 2008-4-28 09:21 发表

徐寒(未整理):我们好多地方不可以说的话,我们可以说,好多虚假的东西少了很多。同时再有它的参与性。我们每一位想上网的都可以上网,都可以发表他的意见。因此很多人讲,网络是民主的摇篮。我就在这个意义上,网络确实是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探讨了。


也是有限度的“自由”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寒(未整理):我们的网络的发展,可以说闪耀着非常光辉的思想。思想往往是产生于民间,而不是在庙堂。其实我们的网民要发展,刚刚读了很多的贴子,包括我们的书法网,各大网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学术性,思想性,可以说在大家网友的碰撞之间,产生的积极的意义,可以说推进中国书法,或者中国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甚至首先是从网络上的文章里被平面媒体发现的,而发表的。同时我们也在网上发现了很多的高人。所以说我觉得,每一个网站,每一个网友,他们的每一个帖子,学术性、思想性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读过包括天生书呆子的,我读过你们好多的贴子,他们虽说在网上是随意性的,但是他们发表的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邵岩先生和郭子绪先生

邵岩先生和郭子绪先生
发表于 2008-4-28 17: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边缘论坛很不错

书法在线的有几个栏目我是经常看的.像“边缘论坛”,经常有很新颖很尖锐的文章信息,有人可能以为这些文章与书法技艺离开太远。其实现在书画界最明显的情况就是“自给自足”。了解一些社会的学术的情况对书法技艺不会有负作用。但我也感到,边缘论坛进来的文章信息少了,是不是子庸先生没报酬,积极性受影响?我不是开玩笑,网络的发展,怎样解决经济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痴(未整理):往事入眼,一转眼已经五年了。书法在线已经五年了,我在这里,表示对书法在线的诚挚的祝贺!祝贺她已经走过了五年,祝福是五年之后,我希望我们能够共同的一直的、健康的、继续走下去。
    因为书法网络走到今天不容易。作为深层的书法层次,应该讲,它应该承受很多,甚至是外界无法理解的很多东西。其中之酸楚也只有网中人能够了解。这是一层意思。
    那么今天谈我们作为几个网站一起坐在这里聊书法网络,这样一个命题。毫无疑问的说,我基本上参与了整个书法网络,重要的到现在为止发展的阶段。在某些阶段方面,甚至我们做了一些主导性的参与事件。
    这里我讲,大体分两个层面来聊一聊,我对于书法网络的一些认识。在之前,我应邱先生的邀请,发表一次演讲,要网络复兴书法。这篇演讲也是基本上囊括了我这几年来,做书法网络的一些经历,以及我对于未来书法网络发展的一些基本看法。
    今天对这些观点和看法,我没有太多的调整。以后我有可能有些改变,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我想今天基本上可以把参加去年的论坛的主旨,就是网络复兴书法讲了之后,当时的四川参加论坛的人,就对我的书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论坛上无法进行过多的辩论。
    我回答得很简单,我说你可以不同意网络复兴说法这样一个命题,我说我并没有因此定论,我们一定是复兴书法,但说这是我们的一个影响,这是我们的愿望。我说如果连我们的理想你都要去批驳的话,我会感到很伤心,整个书法的网友会感到很伤心,因为这也是他们的想法。
    但是实际上确实这几年,书法网络对于整个书法,已经非常真切的让人们感受到它起到的作用。做了很多的事情,今天就像琴岛说的一样,我们可能已经无法真正意义上去做到,五十个,一千个,还可以更多的让我们觉得有价值的贴子。
    如果更少数量的去找,我们会感觉到难以割舍,有很多东西应该要拿起来的。这种难以割舍和又太多,确实我能够理解,你做的一件事情,几乎是无法到五年,甚至我们可以说五年大概有两个时间是多余的,甚至真正的发展是两到三年。就两到三年,我们就无法完成这种检索。
    我们讲有很多做史学的说,难道到了民国的历史我们还要去做吗。我们说比这个还复杂,我们两年可能就非常的困难。
    我们又可以把它做起来,那么就不需要去做那么多的贴子的检索了。这样我们把它复杂的东西先拿掉,我们就讲能够留在我们脑海里最深的两到三件事情。由此可以窥见其一斑。如果说我单纯,我书法网来讲,推及到其他网目前的状况,我说,大概我们有五大网站,大概有五大书法网站在线、中国书法网、书法网、书法家论坛、还有一个书法家。
    大家基本发展的历史、现状基本差不多。虽然我们各自的定位不同。但事实上如果说,网络对当前书坛产生的作用,和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作用,基本上也是这几大网站的一种默契。我认为,可能比如说,我跟某个网站关系还不是很紧密,我跟某个网站关系是很紧密。但是在面对一件,我们大家都认为对整个书坛都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大家都表现出一种让人惊叹的默契。这也直接的对最后的结果,形成了最终的结果。
    所以我从来不是说,也不敢说,某一件事情是因为书法来起到多大的作用,这绝对不是,没有这一个团结就是力量的网络媒体的担当,我想我们个体都是微力。比如这次网民的发起,由于网站的定义不一样,他们采取对事件关注的形式和方式不一样,大家可能认为,到了书法网这里,因为邀请到了崔志强,因为我们几个人坐在一起聊了一次天,有一篇长篇大论,最后发表在《美术报》,最后这个事情,好象有了比较明晰的一个定论了。
    说这个事件最后被书法网定义了。我说这个不能这样定义,也有可能理解成为是史论。由于我的网站的定论是,对一个事件回顾式的发帖,但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主导性的做,把一个事情让它立论,让它事件的一些观点,让它更专业化的呈现,这是多一种思路。
    这也是很多事情,为什么到了书法网这里,会做得更有力量一些。其实我是努力的去做这种力量的,所以说包括为什么我要把刘先生请来参加书圣节,那是我以网络名义举办的第一次书法高峰讲坛。当时我想叫做中国书法高峰讲坛,后来中宣部说科一批一个讲坛的问题。
    我又把曾强老师请了去,他讲的是关于书法创作的事。我再请了书法之外的著名的评论家陈传喜先生,我一定从三个点,创作书坛的现状,以及从文化外观来看待书法。事实上我讲的第一个事件比如说,新颖社是我们集体网络做的,不管我们正确不正确,我们现在也不能说,我们反对的就是正确的。
    刘先生做的书坛的今天、昨天和明天,刘先生这一篇最后整理成文字以后,中国书法杂志社全文版打出来,然后是分给大家,大家应该去读一读,学习一下。这就说明我认为这些东西还是值得的,大家应该记住。
    我们整个书法网络,介入最深的是中国书坛评选大赛的干预性。干预的程度或者产生影响到底好还是不好,这个确实是产生了深度的影响,我认为的分水岭,不是前面一届的国展,那个时候虽然也很热闹,但我认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水岭。
    九届国展之前的反而不是一个能够,是我们介入中国书协大赛下的诸多层面的一个介入,不仅是浅层面的报道,或者呈现热闹面,如何对体制评选的方法等等。恰恰是因为当代篆刻艺术大展之前,已经沉寂若干年了。都好几年没办了,去年因为大的背景下。
照片 140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寒:中国书法网络的媒体,对于书法官方活动监督作用,绝对不是任何媒体带动的,作用更大的。
照片 130 副本.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10-26 06:14 , Processed in 0.2012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