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63|回复: 0

草书狂客李徐灵谈马士晓狂草书法的弊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8 09: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草书狂客李徐灵谈马士晓狂草书法的弊端

谈到书法家的艺术成就时,就不能不讨论其草书,尤其是狂草书法水平,这已成为古今论书之定规。在评析狂草书法作品时,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出书法家的自身情趣和志向、审美取向以及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重要的准绳。简单地评析技术层面的优级劣,已被视为次要的层面。
马士晓先生的狂草书法,为当今书坛所瞩目,其作品充满激情与律动,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内涵丰富而变化多端的线条无疑都是他的过人之处。同时,也确立了他在狂草书法领域里耀眼的地位。但是,当我静下心来理智地审视他的作品时,又不难发现与其盛誉之下所不相称的弊端。出于一种责任感,我不能再沉默在所谓的“文人书法”的圈子里,视那种传统式的相互吹捧或不痛不痒的隔靴之搔而不谈。凭着强烈的社会良知,旨在呼唤起可能还沉浸在孤芳自赏之中的马世晓先生清醒地重新认识自己,对得起社会赋予你的盛誉,下面我仅以《巴黎中国当代书法大展》中的作品为例,作以下分析:
此幅作品,当属于马世晓先生的狂草力作。细细地观来,它除了给人带来上种清新飘逸的躁动外,没有能产生出强烈的震撼之力量。
一、其章法的表现形式给人以飘散灵动之感,在左右移位的章法构成中,缺少了贯穿其中的主线的支撑,中心和重心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没有大章法的构成意识,缺乏视觉冲击力,无法形成令人叹为惊奇的恢弘气势,仅在单个字的结构上作文章。即使这样,也没有能够处理好大小开阖的变化,产生不了强烈鲜明的特征反差。其次,注重局部的完美,几个字甚至整行的经营,但又出现了书写过于机械程式化、人为地造成左挪右让的故意安排,大有卖弄之嫌。如此这般,还是没有解决好行与行之间的内在关系,无法达到狂草书法的有感而发、随势赋形,更没有大开大阖、大避大让、大颠大狂的技法与观感。
二、线条的程式化是马世晓在归纳、理解、整合、创变后而形成的个性化特征,同时也是他极为显著的弊端:
1、线条表现的轻率性:
简单少变的动笔方法,查对匀速的运笔,线条多表现为柔滑而无张力,草率而不凝重。收笔处的草率形成了许多鼠尾,缺少深厚扎实的技能作为保障。没有将已经成就很高的魏碑养料溶入其中。
2、线条表现的不理性:
由于草率之笔过多,加之对线条理性认识和线条造型的不相同性的认识不够,作品中出现了太多相同或者相似的线条。线条造型和运笔轨迹的列差异,使人感到马世晓先生的狂草有一种近乎标准件的模式。
3、线条表现的娇媚性:
“其草法任笔为体的随意性、而线条过于横向摆动、扭曲,也使其线条不无春蚓秋蛇之嫌。”(姜树田先生《现代书法家批评》)  如此,使其线条缺少了应有的阳刚之气。媚俗娇作的扭曲、无病呻吟的摆动、嗲声嗲气的不理智的摇曳、柔软圆滑的线条给马世晓先生的作品平添了不应有的美玉之瑕。
真划欲立,曲划欲活,张旭、怀素、王铎、林散之皆如此法。可是,马世晓先生偏偏背道而驰,将本应直立以见其刚劲的笔划硬是人为地变创成了委婉浮躁的病状。通篇无直立刚挺的线条支撑。真乃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4、线条表现的繁杂性:
凡有大成的书法家,都能够以减法运笔塑造线条,简洁明快的线性造型表现出个人书法鲜明的气质特征。马世晓先生刚采取了繁杂的加法,不明目的的运笔,形成了不必要的甚至是陋习的个性特点。
三、墨法的运用简单、机械,程式化显著,心中无墨色多变的意念。浓墨时,不能见其凝重霸悍之气,淡墨时,无法表现出神采飘逸之韵味。整篇的墨气变化层次感无绪,只是为了浓而浓、为了淡而淡。严格地说,就是没有对墨色的运用与处理作过深度的研究。
那么,导致马世晓先生狂草书法弊端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在这里简要归纳如下:
1、从其作品中反映出了他对书法系统关联性的认知不高,缺少对诸多书体综合营养的汲取,更没有能够有机地将其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虽然对传统有过较深的研究和学习,但没有很好地将其结合并发挥出来。审美定势的偏差,忽略了刚劲挺拔、气势磅礴的有效表现,使其书风少刚而多媚,多春蚓秋蛇之态,并形成了致命的症结。
2、观其整个书法成长的历程,由于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或多或少地都给马世晓先生的狂草书风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文革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缺碑少帖、无名师指导、家境的窘困、经历的艰辛都无疑在本来应该打实基础的阶段造成了极大的缺失。
尽管马世晓先生的狂草书法还有着诸多弊端,我们仍不能否认他在当今草书领域的领先地位。他为狂草书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抹煞的,同时,他对狂草书法的发展与创新所起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应低估的。
2005年12月12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9 06:34 , Processed in 0.1196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