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崔自默“质疑文怀沙”的质疑的再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1 11: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怀沙,你为什么要这样


雷达


    外出归来,看到李辉披露文怀沙年龄造假,履历造假,以及“国学大师”真伪的文章,颇为震惊。我是基本相信李辉的说法的,尽管李辉个人不大可能出示原始户籍或人事档案原件。

    按说,在这个假冒伪劣盛行的年代,文怀沙的作伪和作秀,只是诸多案例中的一个,本不足怪;按说,像我多少知道一点文的底细的,从没拿他当国学大师或文化偶像看,但我还是十分震惊:震惊于他本人造假的胆子之大,媒体造星之卖力,社会影响面之广。这些均超出常人可以想象的范围。在大量跟帖里,为什么网友们那样激愤?盖因媒体力量极大,经央视等强势媒体捏塑,文怀沙的文化偶像和国学大师形象硬给树起来了;现在人们忽然发现,支出的是崇拜感,神圣感,收获的却是被戏耍,被忽悠,甚至被强奸感,怎能不怒?我一直在想,文怀沙怎么能这样,怎么敢于这样?问题还在于,光是文怀沙想怎样并不能就怎样,到底是谁塑造了这个虚假的偶像和寿星,有没有更深层的社会心理原因值得挖一挖?

    文怀沙被质疑的问题大概有三,一是年龄作伪,二是配不配当国学大师,三是究竟因何入的狱,是流氓罪还是政治罪?我个人认为,“国学大师”是个软指标,有伸缩性,而且主要不是他自诩的,他也曾“坚辞不受”过,他的国学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六十年代中央新闻电影厂拍过一片,文先生用颤悠悠的声音吟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是比较精彩的,故大师与否可以暂时模糊过去。所谓“老流氓”,“强奸犯”,“迷奸”之类罪案,发生在高度禁锢的年代,那个因生活作风可以枪毙人的年代,难免没有夹杂夸大,罗织或惟恐不骇人听闻的成分,于今时过境迁,似也不必深究了,更不必作为评价现在的文怀沙的主要标尺。当然,他把关押刑事犯的茶淀农场改为关押政治犯的秦城监狱,把采花大盗般的行径改为勇写藏头诗的斗士,这些如果属实,是些很不能让人原谅的劣行。当然也不是不可理解,文过饰非嘛。但我们也姑且模糊之。

    那么什么不能模糊呢?在我看来,惟独年龄是模糊不得的。这可能是文怀沙事件的症结所在。这一次,更改年龄的骇世奇闻与早就存在人们心中对文怀沙轻薄荒唐品行的反感碰在一起,导致了偶像瞬间倒塌的地震或海啸。大量跟帖表明,别看性解放闹腾了多年,人们还是偏重于传统美德的。这让人欣慰。

    关于年龄,文怀沙的弟子转述文的话是:很多事情有具体情况,曲折而复杂,跟后来人说不清楚。对此我实在无法苟同。哪年生就是哪年生,有什么可“曲折而复杂”的,日子可能记错,月份可能有出入,但一错就是十年,“八十八岁”变成了“百岁寿星”,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太不可思议了。问题是,文怀沙为何要造假年龄?造了假能满足他的什么呢?这让人有点费解。我们无法知道他的真实动机,只能推测。依我看,他的改年龄是不是与当今把年龄作为“第一价值”,以及“恐老症”,“年龄焦虑症”有关系。但现在总的趋势是把年龄往小里说,或者往小里改。比如,有的官员“越活越年轻”,五十岁以后数字儿就不往上蹦了,有的还往回缩。再比如,年龄崇拜或年龄焦虑还表现在,有的二十几岁的小青年慑于工作压力,已在慨叹“我老了”;而有的女性在忙于做吸脂,拉皮,丰乳,美容,力图青春永驻;当然也包括中老年人的普遍染发,应该都是同一思潮(本人也染发,惭愧)。

   但文怀沙的不同凡响在于,他不是把年龄改小,而是把年龄改大,一改就是十年,不愧大手笔。这让我想起,李国文的一篇小说里,有个人物,别人都在把白头发染黑,他却把黑头发染白,宣称自己九十岁了,鹤发童颜,被追捧为气功大师,官员们竞相请他算卦,忙得不亦乐乎。沙老的情形庶几近之?沙老不也掌握了不少药物学方面的秘方吗?过去崇尚英雄的价值观,一个人不在活得长,而在如何使短暂的生命闪光;现在是长寿价值观时代,一个人活得越长才越是强者,长寿老人即是人人艳羡,无可争议的当代英雄。凡八十五岁以上的人,年龄越往大改,可能越受到敬重,越向神性靠近。在旁人看来,有成仙得道的感觉。沙老,美髯拂胸,皮肤红嫩,步履轻捷,言谈诙谐,应答如流,骨格清奇,这样的人物,正符合现今的物化价值观和生命的“身体化”理想,如果年龄再能接近百岁,再能吟诗作赋,那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人才啊。所以,沙老的把年龄改大,与某些官员的把年龄改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与其说是文怀沙自己塑造了自己,不如说是这个时代的某种精神需要与文怀沙个人的虚荣梦想共同建构了一个文化幻像。

    但我还是想不通,还是忍不住想问一句,文怀沙,你为什么要这样?我很希望你能站出来正面回应,澄清事实,尤其是年龄问题。请不要以“不屑于回答”为理由回避不能回避的要害问题。但暂时看来回应的可能性不大。别林斯基说,在所有评论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那就等待时间告诉我们一切吧。

                                                             2009.2.21晨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60ad60100cb1j.html
发表于 2009-2-21 11: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杂谈』质疑文怀沙 关乎历史真相


作者:兰州韩冰 提交日期:2009-2-20 12:51:00 访问:171 回复:3  

????质疑文怀沙 关乎历史真相
  ??瞿方业
  ??http://www.hdzxw.com/
  ??海峡都市报社 2009-2-20
  ??
  ??  日前,学者李辉向文化界投下一枚重磅炸弹,他投书媒体,质疑文怀沙的出生年龄、“国学大师、楚辞泰斗”以及“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而入狱,均系伪造。李辉称,文怀沙是因冒充文化部顾问,猥亵奸污妇女十余人,被以“诈骗、流氓罪”判处劳教。(2月19日《新京报》)
  ??
  ??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辉的文章迅速引起热议,一名博主为崔自默的在博客中反驳,认为这是“骂人挑大个的骂,并期待人家回应,是文人的一大通病”,“写手就会一夜出名,比寂寞写一堆无味的穷酸书来,要有效果得多。”意思是说,李辉质疑文怀沙目的是为了出名。
  ??
  ?? 崔自默还称文怀沙不会上当———“我给文翁通话,问‘要不要告他损害名誉’,文翁叹息说:‘不可以,也没意义,那正是人家希望的。’”
  ??
  ?? 在这场笔墨官司中,“国学大师、楚辞泰斗”等头衔,属学术问题,见仁见智,至于其中是否有“文人相轻”因素,更是一时难以断定。但文怀沙的出生年龄,是1910年还是1921年,以及是因“反革命”入狱,还是“诈骗、流氓罪”入狱,都不难查证,调看有关资料就可水落石出。
  ??
  ?? 文先生近年来名气很大,学术地位十分尊崇,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对这样的公众人物,公众有权知道他的本来面目。由于文先生的过去牵涉许多历史人物,其在十年浩劫中的作为与其后来的成就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不能对此进行客观真实地评述,无疑是对历史的不负责。
  ??
  ?? 总之,李辉的质疑能否成立,关乎历史真相,关乎文怀沙的名誉,更关乎公众的知情权,所以不能不弄清楚。我觉得,当事各方都应拿出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公众,相关部门更应寻找证据,给公众明确说法。
  ??
  ?? 我们讨厌那种为了出名专“咬”名人的低俗做法,也不需要道德主义的“为尊者讳”,而需要对事实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要做到这些,需要用证据说话,而不是口水战和泼妇一般的攻击、谩骂。
  ??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507361.shtml
发表于 2009-2-21 11: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该揭穿文怀沙了

张铁鹰

一提起文怀沙,我脑子里立即出现两个形象,一为楚辞泰斗,一为鹤发童颜、留着长白胡须的老者。近几年,文怀沙频频在媒体亮相,或主持访谈节目,或作学术报告,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出生于1910年,现在已是百岁了。

   二十年前,胡耀邦逝世后,《中国青年报》登过一首胡耀邦生前写的诗,当时,报上有文怀沙对此诗的点评,他说,胡耀邦即使不做总书记,就凭这首诗就能流芳百世。我后来为当时没有抄录下胡耀邦的诗深感后悔。从那时起至今,文怀沙已经活跃了二十年了。

     2月18日的《北京晚报》刊登李辉先生的文章《文怀沙真实年龄,国学大师的荒诞人生》。李辉先生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我读过他许多文章,对其非常敬重。在文中,李先生质疑三点:一是文怀沙的年龄;二是“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入狱,同时因写藏锋诗“反江青”成为“英雄”;三是被誉为“国学大师”、“文史大家”、“楚辞泰斗”。

    李辉先生有材料为证,文怀沙其实生于1921年,不是1910年。他让自己“提前”11年出生,只为将自己说成是章太炎的学生,以提高身价。同时,文怀沙称自己1928年“受聘担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后任上海剧专教授”,如果不将年龄“提前”,那他1928年才满7岁,无论如何也不能在那一年成为教授。

    文怀沙说自己曾被打成“右派”,可他过去的同事却说,他当年是批判“右派分子”的急先锋,因表现好,根本没有被打成“右派”。他还说自己曾写藏锋诗:“沙翁敬谢李龟年,无尾乞摇女主前。九死甘心了江壑,不随鸡犬上青天。”因被王洪文看出其中嵌有“龟主江青”,而被投入秦城监狱,直至1978年,“在胡耀邦的亲自过问下被释放”。

    事实是,文怀沙在“文革”中,因自五十年代起,冒充文化部顾问,称与周恩来、陈毅很熟,与毛主席谈过话,以此猥亵、奸污妇女十余人,被长期劳教。这也正是为什么,“文革”结束后,文怀沙不能得到平反的原因。

    凭李辉先生的一向严谨,我相信他对文怀沙的质疑是有根据的。文怀沙是不是“国学大师”、“文史大家”、“楚辞泰斗”,将来人们会有评价,但是,他编造自己的出生年月,美化自己在“文革”中的表现,掩饰自己过去的罪行,是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必须揭穿,而且也确到了该揭穿的时候了。


http://club.xjts.cn/html/85/25385-32615.html
发表于 2009-2-21 12: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gif90::gif
文怀沙并非公权贪腐之人,其人已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哀”,勿施之网络暴力可也!
不过,他在回应中标榜的《四部文明》确实是水货。
发表于 2009-2-22 07: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文怀沙事件,中国书法在线这个帖子登载得最全面,过瘾!!!!!
发表于 2009-2-22 17: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蓝维维:为什么我们应该宽容文怀沙


        老实说,昨天还是为文怀沙的声誉捏了一把汗。一个老人,不管他是不是年近百岁,他曾经被誉为一代大师,处处被人捧着,处处受到人们的景仰追捧,突然因一篇正常(我认为是正常)的质疑文章而引起人们对他的广泛并且彻底怀疑,有人甚至用“文怀沙大师轰然倒塌”的句子来形容事件,显示出人们对文怀沙价值判断的前后巨大反差。

     作家李辉质疑的文章写得证据确凿,言之有物,有依据有来源。不能不令人怀疑关于文怀沙的过去存在种种不堪。在昨天各地报章跟进报道的压力之下,原本表示不会去理会的文怀沙终于走到台前,直面公众对他的关注与质疑。

       但看了凤凰网关于文怀沙老人的回应,还有他儿子的解释文章,终于可以一颗石头落地。个人认为,此事可以划一个句号,就让它了结吧。实在没有继续追问的必要,笔墨官司可以休庭了。倒不是我完全认同文怀沙和他儿子的解释就是真相本身,应该说,面对质疑文章的真刀真枪十八般武艺的真功夫,文怀沙用的是吸星大法,任凭你如何出招,只牢牢把握一点:年龄是真,自己满意的作品有二,对于“大师”、“泰斗”之虚名,一概不要。这个回应,把李辉的功力完全吸走,倒也显示出文怀沙并非完全胸无点墨反而有两把刷子。

      公开回应是有作用的,至少让我等看到了文怀沙对读者和公众的尊重,对质疑者的尊重,不搞针锋相对,用“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典故,既是老人对后生质疑的不屑,也是一种坦然和宽容,文怀沙避开了李辉的锋芒,不争即是争,任由后人评说的姿态一下子站据了这场笔墨官司的上锋。我是把这一事件当作公共关系案例来研究的,我个人认为,文怀沙的这个回应至少有两点可取之处:一是:回应比不回应好。具体原因前文已述;二是:回应虚的比回应实的好,有一点实,又比完全虚的更好。

作为一位年近百岁(八十八岁也可以说是年近百岁吧)的老人,真的不必再和年轻人争什么,年轻人看不惯,不明白,不认同,自有年轻人的道理,文怀沙知道自己的一生已经走过绝大部分,其中的苦乐已经在时间的酝酿下成了独特的人生之酒,乐观的人可以品尝其酣美甜醇,悲观的人可以感受其杂乱苦涩。不管过去是否有少年荒唐事,也不管中间多少辛酸泪,最终都将被雨打风吹去。

将心比心,也许曾经有过追求功名利禄而付出的代价,也许文革前及文革中的苦难另有冤屈或者就是罪有应得,文怀沙已经走过这一段。在经历牢狱之苦后,他有了新生,也许是他那不甘平庸桀骜不驯的心,引导他有意无意采用了一些“投机钻营”的技巧,却也恰恰是离不开社会的大背景大时代,离不开现实社会的土壤,试想,如果没有人捧他,利用他,神化他,他又如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当然,我更认为:他最终回到了他的“ 自我”,在他的努力下,取得了他人生颇为得意并且得到相当多人,包括有关政府和社会机构认可的成绩。仅这一点,他应该心满意足,他对自己应该可以达到无怨无悔“自我”境界。应该说,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再看文怀沙,他的一生可以算是很成功的。

说文怀沙,我必须提到另一个人,就是这次质疑事件后,率先替文怀沙回应李辉的崔自默。我是通过崔自默才 “认识”文怀沙的,听了崔自默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世间还有这样一位老人。文怀沙曾说崔自默是五百年难见的奇才。我当然觉得这话实在是夸张,但崔自默的确有他过人之处,他的记忆力和思辨力过人,他的创作力和触类旁通的能力过人,他对文学和艺术的市场化运作有独到的认识,并且敢于做大量别的人文人秀才不屑做或者不敢做的宣传推广。我一直认为,在市场化的当今文化领域,像崔自默这样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他改变了很多游戏规则,他付出了智慧和劳动,也闯了属于自己的路。

甚至,崔自默自己也认为所谓的“大师”称号都是一种别人给予的“高帽子”,崔自默曾经和我边散步边探讨他的“大师”头衔。他说,他之所以接受别人给他“大师”的称号,一是明知吹捧但实在不忍伤别人善意之心;二是如果“大师”称号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一种肯定,你一味谦虚推脱反而令人觉得你虚假,还不如胆颤心惊地背负起来,只要为人更谦逊,别人称别人的,自己心里有数就好;三是在某些领域的确要有“大师” 的意识,特别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更要有“大师”的情怀,有“大师”的自信。尤其是对第三点,我非常欣赏。

倒不好说,文怀沙和崔自默是不是故意自我炒作,我对文怀沙不熟,但从和崔自默的交往中,我基本认定他是非常有个性的,并且一定会得罪人的,属于比较率真和可爱的文化人。你也可以认为崔自默比较狡猾,在商言商的时候,甚至你可以认为他有商人的“奸诈”,和许多老老实实读书研究的传统文人相比,他们太不“老实”……但有一点,和我的其他类型的朋友一样,我相信崔自默始终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他的善良和可爱是值得我去欣赏学习的。单看他毫无顾虑地站出来,用激烈地言辞为文老辩驳的博客,就可以知道他不是那种见风驶舵的复杂之人。

更深入了解文怀沙,是昨天看了相关报道后,我花了近三个小时搜索阅读了网络上大量关于文怀沙的文章。有称赞的,有揭露批评的,有责骂有褒奖。总的来说,我偏向宽容和原谅,特别是文怀沙亲自出面回应质疑后,我更想提出:大家应该从一位老人的角度,去尊重他,原谅他,宽容他,最后应该学会欣赏他。

你可以不同意我的双重标准:对年轻人和政府官员,我近乎苛刻;对老长者和非官员,我近乎纵容。就我所知,至少,文怀沙在最近的十年里,一直还是在做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事,有利于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传承的事,至少在最近十年里,还没有发现他有诈骗之类的明显违法犯罪的事,甚至没有证据证明他借名炒作然后敛财去享受,他的钱大多数都花在出书上,就凭这些,我才不管他过去犯过什么罪,上个世纪八零年代的多次严打中,犯强奸罪被枪毙的人何其多,但若放在今天,这些事兴许就只是文坛雅事和少年轻狂之事。关于文怀沙“好色”一说,也未见哪个女子去报案告他性骚扰或者其他不法行为,对于一个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我们还是更宽容一些罢。你可以指责他哪篇文章水平太滥,指责他哪件事做得不地道,但绝没有必要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还踩上几脚。

以上所说,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背离了一惯坚持的记者职业的天性——追求真相。其实不然,追求真相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我很欣喜地看到李辉用有克制和有礼貌的行文对真相的追求,但对真相的态度又是另一个方面。我更注重人们对真相的态度,如果历史或者现实真相的利益相关人或其本人,敢于正视真相,敢于正视公众,敢于承认和承担自己的责任与后果的,我是会主张原谅的。

试问,还有多少人,远不如文怀沙老人,文老至少已经公开回应,至少他说了自己不是大师,也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就是大师。他的学术水平如何,文坛可以深入争鸣与批评,但他能坦然地接受采访,公开回应,并表示无愧于心,文怀沙的年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期待,他在有生之年,发挥他的能量,做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事。
发表于 2009-2-22 17: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比文大师年龄更含糊不得的
         文怀沙大师究竟有多大年纪、他是否师从章太炎大师、到底因何入狱、文革中表现如何,如今已被争论得沸沸扬扬,莫衷一是
         人都有看热闹的心思,文人、诗人有时候更突出,当此之时探个脑袋喊几嗓子,原本是人情之常。问题是这些事关个人隐私、履历的争议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只要文大师的问题还是人民内部矛盾,那就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找不到个标准答案。
     说实在的,对于有些事,太过较真也没多大意思。文大师是否百岁,别人不知道他自个儿也知道,唱歌的谭咏麟可以“永远三十五”,古代那些蒙皇帝饭辙的道士可以动辄说自己是什么黄帝侍中、寿活八百,某些运动员的年龄可以随心所欲地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文大师就算多报了几岁,又有多大罪过?他也许师从过章大师也许不过是仰慕,甭管怎样,选诗人又不是选良种犬,非得讲究个血统纯正——当年苏东坡作策论杜撰了一典故,人家质问他,他答曰“何须出处”,便是这么个道理。
         当然,说谎、改履历终究是不好的,倘若属实的确有辱斯文。如果文革中表现不咋地,却故意杜撰英雄事迹,则更是不怎么好了。问题是第一,没有证据,能奈若何;第二,做人总得向前看,这文大师终究知道文革中反抗强权是光荣,与时浮沉是可耻,比起某些“国学大师”来似乎还高明那么点儿,往事已矣,来者可追,过去的本该让它过去;第三,文大师鹤发 童颜,白须飘飘,就算真的不满期颐,那也该是古稀、耄耋之年,中国人素有敬老传统,老人的一点往事,能含糊原本也该含糊一下的。
          然而有些问题却是含糊不得的,比如文大师的诗才,比如柳亚子大师对文大师的评价。
          那首据说被柳亚子评为“诗出王摩诘而胜之”的五律《听雨》:“滴滴更丝丝,江楼听雨时。一灯红豆小,此夕最相思”,不论大师是28岁或17岁所作,明眼人都不难看出其硬剥《红豆》的痕迹,却也都很难看出一个年过弱冠的诗人写出这种摹拟之作,如何能获得南社首座如此溢美之辞。
         诗意说到底是音韵、时空和意境的交融,绝非简单的言辞放大即可“胜之”,这就像王维若写“劝君更进一杯酒”,您写个“更进二杯酒”,懂行者绝不会认为后者更高明一样。王维于诗界何等位望,倘柳翁谬赞,文大师居之不疑,则其行可讥;倘柳翁果无此言,则其心可议。
           事实上此次争议之所以引来如此关注,关键并不在年龄、履历有没有错,或诗写得到底好不好,而在于这些有争议的、虚幻的东西,被文大师或有意、或无意地勾兑、兜售,兑换成实在的、有价值(或干脆说价格)的东西。
            诗人追逐名利,自古不免,孟浩然爬过床底,李白写过马屁文章,但时人、后人并未因此看轻他们,盖大家都认为这些大贤就该得到名利,怀才不遇原本就是莫大的委屈。文大师也好,其它眼热的文化人也罢,倘能做到才华学问不含糊,道德立身不含糊,别的稍稍含糊点儿,相信大家也不会这样不依不饶、穷追不舍的。
发表于 2009-2-22 19: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赵缺反驳李辉:谣言止于智者


(转载“凤凰网文化专稿”)

日前,《北京晚报》刊登了李辉先生的哗世奇文--《国学大师的荒诞人生》,文中对文怀沙先生的真实年龄、入狱原因,乃至国学大师、楚辞泰斗的资格,一一进行了质疑。原本以为文怀沙先生会拍案而起,出面澄清此事,并且诉诸法院,控告李辉先生的诽谤之罪。然而,据我所知,文老闻知此事之后,只是淡然一笑,并且告之门下弟子,无须作出任何回应。大师澹泊、闲定的情怀,固然令人敬仰,可是我辈俗人,却不肯就此罢休。我并非燕堂(文老堂号)弟子,不在文老的禁令之内,为免谬种流传,于此,忍不住说上一些不关轻重却又真实可查的闲话,聊且作为对李辉先生的反驳。

文怀沙:我是19××年出生的

凡是见过文怀沙先生的人,都不会相信他出生于清朝宣统元年,是一位跨越三大时代的期颐老翁。文老脸色红润,肌肤润滑,步履矫健,精力充沛,与人交谈时反应敏捷,往往令对方应接不暇。他经常对年轻人说道:“我们都是19××年出生的,并且都活到了20×× 年。所以,我们是同代人,是兄弟姐妹。”

根据李辉先生的考证,文怀沙先生实际出生于1922年,这对文老而言,应该不失为一个好消息。至少,他从此可以免去“百岁老人”的称号,更为坦然地和三四十岁的朋友称兄道弟了。

可是,无论文怀沙先生如何洒脱,如何以青壮年自居,兄毕竟是兄,弟毕竟是弟。如果文老的实际年龄存在问题,那么他的生平简历必将改写,与故人的关系也难免变得颠三倒四、长幼失序。

1919年,年方11岁的文怀沙随母亲寓居杭州西湖秋社,从才女徐自华学习诗文,之后,文怀沙与徐自华的外甥女林北丽结为总角之交,两人情逾兄妹。直至2006年,91岁的林北丽临终之时,还打了一个电话给文怀沙,如童年时一般,温言软语地向人间仅存的兄长提出最后的要求--请文怀沙为她亲笔撰写一篇悼词。这篇悼词发表于2007年第5期《读者》杂志之上。如今,林北丽女士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但她和文怀沙先生的那些往事、那份真情,却令很多仍然在世的人记忆犹新,缅怀不已。

除林北丽外,在文怀沙的生命历程中,还结交过很多名重一时的朋友,同龄者如沈祖棻、钱钟书等,年龄稍长者如聂绀驽、启功等。假设文怀沙先生真的出生于1922年,那么这些与他兄弟相称的名家,岂不是成了他的忘年交?纵使文怀沙先生自甘为弟,估计钱钟书先生的在天之灵也未必能够接受这位“不冠不履,非陌非阡”的“文兄”,忽然减去十几岁,成了他的后辈。

1945年,柳亚子先生写了一首绝句兼赠傅抱石、文怀沙二人,诗曰:“抱石怀沙事可伤,千秋余意尚旁皇。希文忧乐关天下,莫但哀时作国殇。”傅抱石先生出生于1904年,当时已颇具声望,显然,柳亚子不会将他与一个才逾弱冠的毛头小伙子相提并论。

昔人已矣!然生者却不能将这些曾经存在的不争事实一笔抹杀。篡改文怀沙先生的年龄,就是篡改中国数十年来的文学史。即使文怀沙先生本人不计较,读者也是决不允许的!

设若文怀沙先生寿元不尽,能再活上一百年,我们这一辈的人物应该已经消亡殆尽,届时,我只怕还会有人站出来宣布:文怀沙其实出生于2022年。

谣言起于妄人,止于智者

在李辉先生的文章中,对于文怀沙先生的指责,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文革前后的“历史资料”。很难想像,一位21世纪的中国学者,居然还会对20世纪60年代的“口供”、“笔录”深信不疑。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党对建国30年间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彻底的平反。文怀沙先生也在胡耀邦同志的过问之下出狱。胡耀邦亲笔撰写了一首诗歌赠送文怀沙,我曾亲眼见过这首诗的手稿。难道胡耀邦同志所掌握的案件资料,还不如李辉先生详实、真切?今天,我们根据一些发了霉的资料质疑文怀沙,明天我们就可以去质疑聂绀弩、老舍等一切在那个时代蒙冤受屈的文坛名宿!此风不煞,只怕中国文坛从此将黑白颠倒,永无宁日。

李辉先生还有一个资料来源,那就是某些文人的“语录”。李文中写道:“徐晋如先生在其博客《士林见闻录》中有云:又谓其在狱中拒入梁效,且报以诗云……此诗每句第六字连读,则为‘龟主江青’也。据云至今悬于文家书房。然此事纯系文氏自造,即古史辨学派所谓层累之历史也。”

徐晋如何许人也?一个三十来岁的文学青年而已。1976年出生的徐晋如先生,深谙网络时代的成名之术,每每发表一些哗众取宠、甚至“哗众取骂”的言论。这个人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已经丧失了基本底线。我曾在新浪网目睹徐晋如痛骂岳飞的“风采”,也曾听闻他公开宣扬自己殴打老年乞丐的“英勇事迹”。其撰写的《士林见闻录》,多为捕风捉影之辞,因此博得了“文坛宋祖德”的雅号。而李辉先生竟然会对这个人的言论深表赞同,引为铁证,这种治学态度,实在令人扼腕。

文人相轻,是中国素有的陋习,即便是一些名家也难以免俗。在李辉先生的文章中,还列举了舒芜等人对于文怀沙专业水平的质疑。舒芜先生与文老共事多年,向来不和,此番落井下石,也是意料中事。不过名家始终还是有些名家的风度,不至于象某些文学青年那样,捏造事迹,中伤他人。

谣言起于妄人,而止于智者,在李辉先生文章之外,还有很多攻击、谩骂文怀沙先生的不实之辞,更是漏洞百出,稍有判断力的人,一眼就能看穿。李辉先生此次列举资料,到底也经过了一番仔细的筛选,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发表于 2009-2-22 21: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文老的采访录像说的话!,我觉得此事应该休矣!
我想也许文老应该有这样的果报,但即使真是秋后算账,也应宽容!
发表于 2009-2-23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2-21 |
徐晋如:文怀沙的“正清和”是胡说八道   



  2月20日,文“大师”在凤凰网发表声明,说自己“自揆平生碌碌,泰半荒度。堪留赠后贤及我不认识之子孙,已公开刊布者有:‘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经及《四部文明》二百卷(约近一亿四千万言)。知我,罪我,有书为证,乌足道?”他的《四部文明》二百卷,据一位江苏淮安籍人士向《燕赵都市报》报料称,2004年,他在西安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了《四部文明》编辑部工作,“编辑部在西安市何家村,老板傅光在那里租的房子。关于傅光和文怀沙的关系,我们当时知道的情况是,文怀沙‘文革’时曾和傅光父亲是狱友,傅光父亲傅庚生是研究杜甫的专家,曾供职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两人出狱后,文怀沙在北京发展,后来去西安找傅庚生,但发现他已经去世了,几经辗转找到了傅光。两人一合计,准备做这部书。”



  “这部书到底是怎么个编辑法呢?其实,就是由文怀沙从北京弄来一些古书,我们把古书扫描、复印,完全没有任何的编辑和文笔润饰的工作。正因为所谓的编辑工作没有任何文化含量,只不过是个体力活,所以编辑部成员,只有我一个是大学生,做一些编译工作,其余的六七人,最高学历不过是高中。如果说文怀沙对这部书的编辑有什么帮助的话,那就是他从北京弄来许多古书。其实,这些古书也都是从国家图书馆拿来的,然后由傅光负责分类,比如《论语》就放在先秦这一部分,我们拿过来直接扫描、复印就行了。我在里边工作了几个月,发现这么浩大的文化工程居然是这个样子,而且薪水也很低,我就离开了。编辑部比较固定的员工,除了傅光,只有两个,一个是小姑娘,在计算机学校学了点photoshop,因为扫描书页的时候可能会有黑边,她就负责把黑边清除,另一个人是从农民工市场上随机叫来的,之所以选上他是因为他当时蹲在地上,看上去很老实。”



  “后来,我们听说这部书居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仪式,在惊讶之余,也感到好笑,因为我们最清楚这本书是怎么编辑出来的。”



  而且,这部电脑版剪刀加糨糊的东东,在名称上就根本不通。一般认为,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很早就有的一种图书分类方法,它的最终成熟,是以《隋书·经籍志》的划分为标志。四部即经史子集,从唐代至今,绝无歧义。而文怀沙所引以为傲的这个剪刀加糨糊的东东,它是哪四部呢?曰,《商周文明卷》、《秦汉文明卷》、《魏晋南北朝文明卷》、《隋唐文明卷》,试问何者为经?何者为子?何者为史?何者为集?连一点基本的目录学常识都没有,就敢编书,用句北京话说:胆儿够肥的呀!



  而文怀沙的“三十三字真经”又是什么样高深莫测,“一句顶一万句”的东东呢?感谢搜索引擎,我搜出的结果如下:


  文怀沙:“正清和”三个字是我晚年创造的哲学。是我写的最短的文章,也叫《文子三十三字箴言》,全文正文仅3个字,加上解释共33个字。“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上由儒、道、释三部分组成,孔子儒学的核心便是一个“正”字,700年前我们文家的前辈文天祥写了《正气歌》,正,就是讲的无羞无愧,精神健康;老子的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则是一种“清气”;而释迦的佛教讲究万事以“和”为贵。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完全不符合文言语法。如果认为“其”在这里是一个指示代词,则明显辞费,而且三气后面没有一个“者”字,语意未足,多读一些文言文,有基本的文言语感,就会知道,只有“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者乎”,才符合古人的用语习惯。谓余不信,请颂孔子所著十翼。而“孔子尙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十五个字的三句话,竟然没有一句话是正确的!


  先来剖析“孔子尚正气”的问题。经籍所载,孔子所教,均无尚气一说。尚气之说,始自孟子“养气”之论。孟子说:“吾善養我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又言:“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才是“尚气”之士,孔子何尝尚气?


  文怀沙又说,“孔子儒学的核心便是一个‘正’字”,这句话也是他文氏独门秘方,“孔子儒学”不受也。孔子之学,学为人臣。萧公权先生说,“故就孔子之行事论,其最大之成就为根据旧闻,树立一士君子仕进致用之学术,复以此学术授之平民,而培养一以知识德能为主为新统治阶级。”(《中国政治思想史》P35,新星出版社2005年11月)孔子儒学的本质是政治哲学,孔子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塑造什么样的统治阶级以及如何塑造。故孔子儒学的核心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礼”。礼,即有差等的和谐。只要不是只读《于丹论语心得》的人,都不会被文“大师”骗倒。


  再说“老子尚清气”。遍稽道德五千言,未见老子尚“清气”之说。我想了半天,终于明白,文“大师”一定是把“道教三清”和作为东方哲学家的老子搞混了。帛书《老子》原文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看吧,天得一以清,“一”是比“清”更重要、更基本的东西。老子所尚,是“一”而非清。此“一”者何?无为是也。老子又说:“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以为学父的,该是最最尚的了吧?“强梁者不得其死”,与“清气”有关系吗?文“大师”说,“老子的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则是一种‘清气’”,不知有何依据?


  文怀沙说“老子的道家”,这个短语只有五个字,却又一次露出了他的马脚。在中国哲学研究领域,根本就没有“老子的道家”的提法。既然有“老子的道家”,那么是不是还有“儿子的道家”、“孙子的道家”?乃至于“庄子的道家”?道家与老子的关系都没有搞清楚,就放言雌黄,真是越无知,越无畏,这一点倒是学足了老子所教:“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事实上,老子一人的学说,涵蓋不了道家的真谛。凡治中国哲学的学者都很清楚,老子与庄子之说,判然二途,传统上也是把黄老之术与庄子学说分得很清楚,后世炼还丹、弄采补的道家又等而下之。这三个派别的道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黄老之术影响了政治的中国,庄子之道影响了文化的中国,第三种道家发明了让西人叹为观止的房中术。


  文“大师”最满嘴跑马的,是他对佛学的论断。佛教本有小乘与大乘之别,进入中国后,又产生了如禅宗华严宗等多种派别。作为宗教的佛教,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潮的佛学,绝不相同。而二者又各自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笼统说“释迦的佛教”,又一次说明文“大师”完全不懂佛学。


  而重要的是,无论佛教还是佛学,无论是天台宗、华严宗,还是其他什么宗,都没有“尚气”之说,更没有尚“和气”的记载。是的,“大师”的门徒们要说,佛教或佛学没有尙和气之说,不等于“大师”不能归纳啊?可是“大师”不归纳还好,一归纳,连最后一点遮羞布都脱落了!“大师”煞有介事地解释说:“释迦的佛教讲究万事以‘和’为贵”,却不知“和为贵”是完全彻底的儒家思想!典出《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大师”要当心了,你侮辱了全国的佛教徒的信仰,你把释迦牟尼变成孔门弟子了!


  如果文“大师”不在凤凰网发这篇妙趣横生的声明,我还不会注意他的“正清和”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现在,“大师”连裆前最后一片树叶也黯然滑落。一个人没有底气不要紧,要学会藏拙,要安份守己,否则,老子早就说了,“无已贵高,将恐蹶”!



附:就文怀沙的问题答《申江服务导报》记者问

ZY你好:
    我的答复如下:我是一个政治哲学家,我只关心文怀沙这样没有任何学问的所谓“国学大师”是怎么能够成功地欺世盗名的。我认为,这个原因就是中国文化在经历了反右和文革以后,其根本遭到彻底的斫伤,于是社会上不再有一个可以带领人们向上的贤士大夫阶级,也不再有以生命价值为根本特征的古典价值。这是一个只讲“有用”不问高贵还是下贱的时代,正是这种时代使得文怀沙如鱼得水。至于其他的,我不关心,也不会回答。我认为,只要整个社会没有能够形成尊敬知识德能的风气,文怀沙还将恬不知耻地做他的“国学大师”。
徐晋如
2009.2.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30 00:52 , Processed in 0.1583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