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宋供应

与傅德锋先生商榷“中国书法的审美底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9: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沃展览的题目“情感与形式”源自著名的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的一部重要美学名著《情感与形式》。
...
vorweg 发表于 2012-4-7 17:10



我不同意 【vorweg】先生所谓 【【胡抗美们打着颇有影响的“情感与形式”旗号来壮胆】】的说法。
【情感与形式】这一句词语是人类共有的词语,并非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独创的,她只是利用了这个词汇充当了书名罢了。

既然苏珊•朗格女士能用它当做书名、胡、沃为何不能用它当展览的名和文章的名呢?不说那么大,只说中国历代留下来的千古名句还少吗?因为它是古人用过的我们后人就不能用了吗?一旦用了就以“扯虎皮,拉大旗”来壮胆了吗?

无稽之谈!

我的讨论主题是【【与傅德锋先生商榷“中国书法的审美底线”】】。


vorweg先生拿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女士的《情感与形式》来和我讨论不正好印证了我【审美没有底线”】的观点了吗。

苏珊•朗格女士不是也认为【艺术不是再现,而是符号形式创造。】的吗?什么是创造,创造就是延续!
说以说美是没有底线的......vorweg先生你赞成吗?


另外,可能vorweg先生还没有读过胡、沃《情感与形式》的文章,或者没有理解这篇文章,在下特录给先生,让先生再替他们“把把关”挑出毛病来,我们再讨论......


                                                                 宋供应  顿首





情感与形式
胡抗美 /沃兴华

情感与形式的表现是所有艺术中最最根本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人们普遍将书法的内容与形式截然分开,并且认为内容大于形式,高于形式,甚至决定形式。

在全民参与的书法界这种认识更加普遍,凌驾于形式之上的内容被各种各样的业余爱好者具体化为哲学、文学、文字学、考据学……谁谈谁就占有精神的制高点,就有批评的话语权,以至于谁要谈书法的形式问题,点画如何?结体如何?章法如何?谁就是自我放逐、自我边缘,自甘“堕民”。形式探索乏人问津,书之盛莫盛乎今,书之废莫废乎今!

有感于此,增强了我们对书法的责任感,我们举办展览,取名为“情感与形式”,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对情感与形式的表现是这样认识的。

书法的形式就是点画和结体的形势组合,点画的表现有粗细方圆和轻重快慢等,结体的表现有大小正侧和离合断续等,点画和结体的墨色表现有枯湿浓淡等。所有这一切以对比方式构成的表现都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形,如粗细方圆、大小正侧、枯湿浓淡……,另一类是势,如轻重快慢、离合断续……。形的关注点从造形到构成,直到空间关系。势的关注点从运动到变化,直至时间节奏。书法形式的表现问题归根到底,是围绕时间和空间这两个问题展开的。时间和空间是人类与自然得以存在的形式,决不是形而下的问题,贬抑形式是片面的表现。

我们强调形式,但是不排斥情感,因为艺术一定是抒情的。艺术家的情感虽然是个人的,但是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文化精神。形式如果不带情感,就会失去这种具体的文化内容,模仿和抄袭古人的创作经验,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形式要有生命,必须寄寓不同时代不同个人的情感,必须让形式的一头连接着传统书法所积累下来的各种丰富的表现经验;另一头连接着具有时代特征的个人情感,让情感去激活传统。只有这样,形式才能够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既能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引起观者的交流共鸣。我们所讲的形式,是有表现力、有生命力的形式。

我们既强调形式,又注重情感,我们认为情感与形式应当是统一的。情感离不开形式的表现,情感是被形式所表现的情感,情感就是形式;形式离不开情感的激活,形式是被情感激活的形式,形式就是情感。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强调书法创作必须将情感灌注到形式之中,书法家应当根据自己的情感去感受、理解、借鉴和发扬传统书法中的各种表现经验。为此,我们在形式表现上提出两点主张。

第一,当代文化强调整体,地球是一个村落,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这种相处形式应该体现在书法艺术的形式之中,书法创作应当特别强调作品的章法,在点画和结体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字与字、行与行,甚至笔墨与空白的构成。书法作品不是文本式的,而是图式的;不是阅读的,而是观看的。书法表现的叙述顺序不仅是从点画、结体到章法,更重要的是从宏观到微观,首先是笔墨与空白的构成,然后是行与行的构成,组与组的构成,再然后才是结体的构成和点画的构成。使观者面对作品真正能感受到“唯观神采,不见字形”的精彩。

第二,当代文化强调关系,主张各种文明的交流和对话,提倡双赢的和谐。人与人,文明与文明的这种相处关系也应该体现在书法艺术的形式之中,因此我们特别重视作品中各种局部的组合关系。在点画上强调粗细方圆、轻重快慢的组合关系,在结体上强调大小正侧、收放开合的组合关系,在章法上强调笔墨与空白、时间与空间的组合关系。让书法艺术的魅力在点画和结体本身之美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出点画与点画、结体与结体、字与字、行与行、笔墨与空白的关系之美。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书法形式是情感的物化,形式的表现是形而上的,书法艺术靠形式来表现,靠形式来交流。书法家的使命就是要想方设法去创造新形式,表现新情感。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6: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vorweg 先生好! 【【与傅德锋先生商榷“中国书法的审美底线”】】 是我们探讨的主题......

我没有精力与时间去和阁下论述很多、很多书法方面,广泛的内容。因为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和深邃内涵,是我们的生命承载不起的。

“情感与形式”从文字表面上很好理解。

“情感”是人类共有的,“形式”纯属“个人行为”。一个艺术家通过“情感”的流露,转换为能够表达自我情感的“形式表现”类的作品,无可厚非。

  即便因为他的“形式表现”类的作品刺激了一部分人的感观{大多数},或者违背了以“大多数”人为群体的“ 主观意识”,我认为纯属于个人对中国文化、更确切的说中国书法认知度的不同所造成的,不足为奇。

“意识形态”的不同,与每个人所存在,或者说在艺术方面活动的氛围有着密切关的系。古人云“取法乎上着,得其中也。取法乎中着,得其下也。”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说阁下要和我讨论、胡氏抗美先生著述的对书法方面之认识的很多文章,恕在下没有时间奉陪......见谅了。

假如说先生的时间和在下的时间达到一个”契合点“上,我乐意奉陪先生“玩玩”......

   你与在下观点的不同纯属正常现象,这是修为和学识造成的,可能是你太高了,也可能是在下的“思维模式”有问题。但是这都不影响我们成为朋友......因为我喜欢和有思想的人成为朋友、即便是观点不同、或者想法不一样......

假如说我们能够成为朋友,我很想知道先生的年龄。这是因为,如果先生是个老先生的话,你的思维很正常。因为你们那个“特定环境' 时代所造成的思维模式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如果先生是年轻人,在下有义务、{如果你还喜欢中国书法艺术}为了先生以后对中国书法传统的、包括后来的、审美趋向做一个深层次的讨论......

                         宋供应  顿首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16: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关于“美”的定义有上百种,尚无共识,这“审美底线”从何谈起?】】


        vorweg 先生,你找错人了......哈哈...(我)  与傅德锋先生商榷“中国书法的审美底线”

谢谢你支持我的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19 11:19 , Processed in 0.1633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