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15|回复: 0

郑志刚美术评论“麻辣”语摘(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 22: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丰原 于 2014-1-22 23:00 编辑

                    郑志刚美术评论“麻辣”语摘(1)
    按:当下书画评论界缺乏阳刚之气,大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考古学博士、美术批评家郑志刚的文字,却血性十足。在这样透明而又辣穿心肺的文字面前,无论你喝彩,抑或冷笑、不屑、无视,都毫发无损其“悍然出击”的固有气质。

1,名气大不大,卖得贵不贵,是一个中国画家的“七寸”。在这两项上无所作为,免不了要令人顿生“英雄气短”之慨。
     ———— 郑志刚《画家为什么要炒作》

2,我常常暗自讶异,卅余年来,中国怎么蜂群一样冒出来这么多所谓的画家?并且,长发浓髯的画家们,挥舞着画笔,如麦客之挥舞镰刀,在“穴头”招引之下转战南北、乐而无倦。
     ———— 郑志刚《画家为什么要炒作》
3,画家之所以丧失道德底线,完全是因为尝到了无耻带来的甜头。
    ———— 郑志刚《画家为什么要炒作》
4,一个画家想把自己炒红,就要在公众面前大曝其光、大放厥词。有人质疑吴冠中是这样,范曾是这样,陈丹青也是这样,事实上,哪个画画的不想这样?我们包藏炒作之心,脸上却故作清傲高深,则毫端必然屎溺横流。
       ———— 郑志刚《画家为什么要炒作》
5,顶戴“范仲淹某代孙”、“齐白石私淑弟子”、“大风堂再传弟子”、“某某画派开创者”、“著名某某画大师”、“最具市场潜力的若干大画家”、“某某画院特聘画家”、“某某学府客座教授”等“盛誉”的画家,在对阿堵物的无限饥渴与美艳想象之中,四处游走,干谒朱门。如斯乱象,识者几为之呕。
      ———— 郑志刚《画家为什么要炒作》
6,朱关田的书法深受沙孟海影响,但沙书纵横排奡、苍辣奋迅的个性气质,却被朱氏演绎为构件萎缩、体貌支离、笔墨拘讷、状如速写符号的一己面目。说朱关田的行草书“局趣如辕下驹”,可能有失刻薄。但从其甚至连书界中人辨识起来都有难度的墨迹中,还是可以觉察出一种艺术家所特有的“感性因子”的先天缺失。
      ———— 郑志刚《鲍贤伦的“软肋”》

7,陈振濂给人的感觉,或许就是由太聪明而导致的轻飘、由太“眼球”而招引的浮华。如果扯得离谱一点,陈氏在有意无意间违反了傅山“宁拙毋巧”的艺术兼处世方略,脚步太快了一点,表情太丰富了一点,口齿太伶俐了一点,身影太匆匆了一点。
     ———— 郑志刚《鲍贤伦的“软肋”》

8,鲍贤伦近年来在书法创作上的“变法”,可谓改弦更张,与早岁书风判若两人。这样的现象,在清贤赵之谦与近人赵冷月身上都曾出现过。此般大跨度的变革,会使短时间内个性风标极端鲜辣惹眼,但也必然会留下因“极意造作”而导致的技法单调、面目生硬、内蕴粗疏等一系列麻烦。设若积淀不厚、学养不丰、功力不深、悟性不高,则很有可能在短暂疯狂之后,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之地,甚至最终难免遭遇变法滑铁卢。
         ———— 郑志刚《鲍贤伦的“软肋”》

9,当上书协主席,表面上看是好事,但也很不一定。风口浪尖的位置,往往可能使一位有想法、有作法但没心态、没时间的潜力书家,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数年而泯然凡庸。
         ———— 郑志刚《鲍贤伦的“软肋”》

10,如果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书协成立以来的中国书坛比作一段丰盈的甘蔗的话,那么,朱关田当属饱饮甜汁者之一。
           ———— 郑志刚《鲍贤伦的“软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8 15:45 , Processed in 0.1419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