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62|回复: 6

朱振庚批评/沈必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0 09: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振庚先生的“中國功夫”
*沈必晟
    朱振庚先生在美術界確立地位,是因為他對形體有超乎尋常的變形能力和對中國畫“粉彩”改造所預示的前景。
    朱振庚對形體進行變形處理的敏感,始于他對蘇式寫實主義教學的不安份。還是在中央美院國畫系研究生班的時候,他的變形畫就有了“化腐朽為神奇”的讚譽,這種敏感實際上來自於他多年的積累。他在1978年以前曾在铁路小學作過16年的美術教員,他至今保持著隨手起線描畫的習慣,他眼睛辣、腦子怪、筆頭活,特別是在一般人認為不合常理的地方,他尤其膽大心細,並認為“寫實不拘法度,變形則求嚴謹”,甚至將人物畫變形的才能與造形能力相提並論,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變形法則。
    朱振庚對中國畫進行“粉彩”改造完全是基於其對中國畫現狀的不滿。多少年來,以文人畫為代表的中國畫傳統一直在筆墨所構建的小環境裏反反復複,尤其是在有西畫的向度後,更顯出文人畫的寒傖與 萎靡,缺少 宏大敘事和王霸氣象,滿足于士人閒情逸趣的局促,讓人很難感受到當下鮮活生動的生命與生活。正是基於此,朱振庚才拿起了改造的椽筆。有誰知道,中國畫在他這一主導思想下所由以生髮的巨大魅力。他用白粉作為傳統國畫中水與墨的調和劑,一舉打破了筆、墨、水及宣紙構成的超穩定組合。那些在宣紙上呈現出來的斑駁、含混、凝重、模糊,似乎正預示了一個行將噴薄 而出的“新中國畫”圖式。這是對固有的中國畫模式的極大偏離,同時,由此所帶來在技法及圖式上的可能性,則使朱振庚在改造中國畫上的意義遠大於其自身技法上的完善,儘管他在技法上已領先很多。一個時期以來,他在堅持運用傳統工具材料的同時,還借用了刮刀與滾筒、白粉及丙烯白,很顯然,這完全是出於傳統中國畫繪畫材料所導致的視覺效果欠佳方面的考慮。他在这方面的探索,成就了他在“重彩写意”画派中的无冕之王。而当别人还沉浸在更大规模的涂涂抹抹的时候,他却又渐渐减少了粉的运用,他甚至在草纸上探索新的笔墨之道,用最具中国传统魅力的线条来关照身边的物与事,而这也正是我对他最为感兴趣的地方。
     一直以来,我都相当固执的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线条的带有秩序性的一次性书写则又是这个核心的核心,也就是说,线条的书写性始终是第一位的东西,造形结构则是在满足时间的秩序性规定下瞬间完成的结果。这似乎在表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旦照顾了书写性,造型结构就要多多少少打折扣,书法的高明之处似正在此。
       如今,朱先生似乎在玩腻了喷、涂、抹、檫后又回到最中国的部分,这是否意味着又一轮的综合呢?他说:“能在草纸上完成笔墨的演绎,那麽在宣纸上直如探囊取物”。我当然不能用纯书法的标准来评判朱先生在草纸上的书法探索,但很有幸,我在他的一些利用草纸的性能所钩画皴檫出来的人物画里,分明看到一些书法的线条运用,我最爱看他以线条为基调的粉彩写意画。那些在用墨、用水、用粉、用色、布白、取势、结构、书写等综合而成的画面,既具独特的造形图式,又不乏浓厚的东方文化魅力,既有基于形的敏感,又有基于通会的禅悟,我在想,上帝是怎样在鬼斧神差的塑造完人?他的画面似乎已经在呈现一种更具气派的样式,愈益显露出雄强却又宽厚,朴实继尔灵巧的效果。如果这是他绘画最后的归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几乎可以肯定是一种有关中国画范式的再现。朱振庚“拙于世故”[周思聪语]的秉性,决定了他绝不会奔走于名利场,他几乎牺牲了全部的时间与精力,在绘画上历练身心,而于此基础上的认真与谨慎,又使他步步为营,来得稳妥扎实,这一切都是“天将降大任与斯人”所必须使他“苦心志”、“饿体肤”的地方。这的确有点类似太极推手,我每步每式都经得起推敲,与你的交手不过是在磨灭你的毅志,只等你稍有疏忽,我就“无为而治”,极富中国意味的“功夫”,似乎又为朱振庚先生多添了一层神迷的纱巾。
                       壬午年嘉平月于初白楼
 
        
发表于 2004-7-10 22: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振庚批评/沈必晟

如有作品,更好!
发表于 2004-7-10 22: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振庚批评/沈必晟

  
79_430_2.jpg
发表于 2004-7-10 22: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振庚批评/沈必晟

  
79_430_3.jpg
发表于 2004-7-12 18: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振庚批评/沈必晟

拜读。
 楼主| 发表于 2004-7-13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振庚批评/沈必晟

朱先生是我佩服的师长。
发表于 2004-9-19 0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振庚批评/沈必晟

画坛少有之俊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25 20:43 , Processed in 0.1595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