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54|回复: 1

丑书之争何时了——上海媒体发声批丑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7 16: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丑书之争何时了
——上海媒体发声批丑书


FFA457374CFE5C6B792363ED7376761E.jpg

中国书法在线按:继北京日报12月24日发表《“丑书”穿行在哗众取宠的路上》之后,中国文明网在12月31日发表《从“丑书”之争看传统回归之不易》、1月2日天津每日新报发表《“丑书”正走红 对江湖杂耍别纵容》、1月4日中国文化报发表《2015书坛:年终盘点盘什么》、今天,也就是1月7日解放日报发表《专家提出:对丑书,最好的办法是漠视》,看来,公众媒体对书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借用中国文化报《2015书坛:年终盘点盘什么》其中对北京日报的评伦:

这错失的剧情就要说到某报2015年12月24日所刊的《“丑书”穿行在哗众取宠的路上》一文,此文像是一枚目标精确的子弹,直接射向所谓“丑书”阵营,但所谓“丑书”阵营还未发话儿,一些被大大小小的弹片扫到的立刻做出回应,有发表声明自我澄清的,有要戮力同心正本清源的,有坚持审美多元力挺“丑书”的。说子弹质量和威力如何,这是一方面,而发射者的用意,倒是更值得揣摩。这一枪,早不开晚不开,书协换届、数人退会之后开,难免引发诸多猜测和联想。至于“丑书”之指,专业人士已有辨析,自不赘言,想说的是,开枪的人想命中靶心就得先瞄准,精确才能致命,这叫专业,再就是,媒体乃公器,从业者需自律,职业尊严得自己找。
中国文明网:网络上盛传的沃兴华,王镛等“十大丑书之星”,大多为高校教授,学养较高,不乏功力。以沃兴华先生为例,作为复旦大学的资深教授和著名书法家,沃先生为人低调,著述颇丰,其早期作品颇有古风,下笔有源。

清初画家石涛有言: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当今社会,书法几乎由古人日常性书写变成了一种纯艺术,书法如何对接当代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由于书法的文化附着性,沃兴华们的探索也许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作为一种努力,不管成功与否,都值得鼓励与肯定,而不是将这种“丑书”一棍子打死。

“丑书”之争,折射出书法审美的迷失和异化。懂书法的欣赏者可能会因为审美倾向不喜欢某类风格,断不至于对不合自己口味的作品施以棍棒,将一些艺术家的探索认定为糊涂乱抹。

我们看看解放日报的文章究竟又说了什么——


(原标题:专家提出:对丑书,最好的办法是漠视 作者:钟菡 来源:解放日报解放网)


如今书法家中,以刻意求“怪”求“丑”的字为美者为数不少

解放日报解放网讯 复旦大学中国文人书法暨石鼓文研究中心主任唐金海,近日在“仁者寿”书法公益行暨青浦石鼓文研究室成立10周年活动上提出,如今书法家中,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以刻意求“怪”求“丑”的字为美者为数不少。书坛丑、怪之风盛行已有时日,为何屡遭非议却仍然不止?

不能为创新而投机取巧

书法上“丑、怪”之风古已有之,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刘一闻认为,所谓的丑并非不美,中国传统书法的表现上也有“丑美”一类,比如元代的杨维桢、明代的徐文长等。“尽管这样,所谓的丑美也是有法度的,而且一定是要有内涵的。我经常看到很多人的字写得很怪异,认为这样与众不同,但是艺术高度在哪里?”

古人写丑、怪的字有多种原因。唐金海举例,郑板桥的字被认为怪异,一方面源于他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和他不得志的人生遭际有关,是他心性与笔法功力的自然流露,并非为怪而怪。现代这么多丑字、怪字何以层出不穷?业内人士认为,不排除有些颇具文史实力和书法用笔功力的名家,主旨重在创新,孜孜而为,也毋用讳言,确有为数不少的“书家”,借创新之名,沽名钓誉。上海大学教授赵伟平指出,比如现在流行把“龙”字写得像真的龙,或者用颜色来写字,其实早在唐代就有了,当时人们觉得很新奇,但时间一长,终究被历史淘汰。

许多怪字、丑字能够堂而皇之地登在报纸杂志上,有些甚至还能得奖、办展览。“作品的自我文字说明,分析得头头是道,一对照字,却惨不忍睹。”唐金海指出,其中,有些作者有书法功力、也有追求,他们之所以“搞怪”,也许主要是在探索。“他们知道书法的历史,知道很难从基础上创新。”刘一闻也认为,创新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走传统的路子毕竟要花很大功夫,很多人急于求成,想走捷径,走不一样的路,但缺乏很好的传统基础,很容易走偏。”

丑书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消失

前不久,原中国书协秘书长刘正成曾撰文点名中国当代十大丑书,都是中国当代知名书法家。赵伟平指出,其实反对丑书一路的人很多,但丑书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消失。“每一样东西不管是好还是坏,总要有他的受众群体,只要有群体就有生存空间。但现在比较麻烦的是,大家都在评论丑书。丑怪的目的就是想博人眼球,制造话题,对于丑书,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漠视。”

“中国书法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以汉字为载体的独特艺术,当然书法线条有其丰富而玄奥的内涵,但重要的还是文字内容。”唐金海认为,文史哲修养的缺失,是当今书坛最大的问题。古人在书法上多讲用笔,因为古代的大书法家本身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法界公认的天下第一大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第二大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和第三大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都是自创自书情真意切、优美深刻而又笔法自然老到、独具个性的诗文。“当下有些人不在文化积累、独抒性灵上下功夫,只想着赶快出名、谋利。所以某省曾传出有几十个书协副主席的笑话,有些地方开一个书法展,竟然叫很多银行的行长、副行长来站台,以为‘票房’好了书法就可独标一帜。这是否也应引起书法界、文化界的深思呢?”
发表于 2016-1-9 11: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18 15:07 , Processed in 0.1557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