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64|回复: 2

胡传海:“争座位”成了三十多年书法发展的一道“壮丽的风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8 11: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争座位”成了三十多年书法发展的一道“壮丽的风景”!
开篇词

胡传海

吃了“伟哥”的书坛终于开始慢慢地停止了咆哮,三十多年发疯一般的涨势流露出一条疲软向下的曲线。神圣的书坛里就像沃兴华在写给王镛的一封信里所说的“当官不成者有之,经商不成者有之,做学问不成者有之,绘画不成者有之,看上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实际上集一切不成之大成”。三十多年的热闹极大地激发了一批人临写《争座位帖》和《争票子帖》的热情。因为不少书法家没有相应的位置。所以,不少所谓的“实力派”书法家大多也只有能在“元宵笔会”或“写春联”等送文化下乡活动中体现实力。于是,“争座位”成了三十多年书法发展的一道“壮丽的风景”,“三十六计”是经常被娴熟地运用,于是上演了一出出书坛“宫心剧”:某地书坛主席改选,其中一个候选人给其他三人分别安上“病体”、“超龄”、“料坏”三顶帽子。其中一个被称之为“病体”的中计了,一听有人放风说自己是“病体”极为愤怒,立刻跑到医院要求医生开证明,说明自己完全能够胜任工作,然后自己把证明送到宣传部和文联,弄的两个部门领导相当莫名。等到醒过来知道中计已经晚了。在中国,如果你的确是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哪里需要你自己去医院开证明?想当初我们领导是站在巴金的病榻前慎重宣布中央的决定,巴老继续担任中国作协主席,这时巴老鼻子里还插着氧气管呢。由于据说有老板已经为这个未来的书协主席位置投了两千万,竞争激烈可以想象。

所以,忽悠别人和被人忽悠是经常在发生着的事情。最近看到一张照片,就是周慧珺先生拿着如扫帚般的大笔在地上写字,她本来就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大好,这样写大字也真难为她的。据说是为了举办自己的展览。在地上写大字的风习是从王冬龄开始的,后来不少浙江籍的书法家开展览都喜欢在地上涂抹一番,白砥、陈振濂、鲍贤伦、胡朝霞都是如此,有的像道士,有的像居士,有的像学士,反正样子都是极为认真和像模像样的,有时我想想他们的腰子也真好,一般人真是吃不消,写上一段时间人的腰就直不起来。这股写大字的风习也就逐渐蔓延,到了王厚祥办展览,把大字板竖起来当场现开銷,真材实料地挥洒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名家就是这样炼成的。后来又看见沃兴华拿着墨桶赤着脚,全身弄的乌黑在地上快乐地写着大字,更为有趣的是“偶的偶像”曾翔,在他写大字的视屏中边写边还哇哇乱叫,有的人开玩笑地说是:“书法叫床”。效仿和跟风是人类的特点,我们称之为“从众心理”,我真不知道这是不是被人忽悠和忽悠别人?现在的书法展场地太大也是原因之一,以前沈尹默、白蕉办展都是在“中百公司”的楼上,是商店里面,自然不需要这么大的作品,现在你到中华艺术宫去看看,里面都可以开消防车的,所以,作品太小也是看不见的,出于无奈,让七老八十的老书法家拿着扫帚写大字,真是作孽哦。

正是由于书坛有着诸多的怪事和好玩的事情,所以,向学术方面推进是更为迫切的事情。于是,我们就创刊了这本《大观·书画家》,它的总体思路是避开现在所有书画艺术类杂志的办刊格局,向着学术化、艺术化和时尚化结合的方向推进。这是一本可以随意弯折的软杂志,这既是我们的一种风格也是一种态度:艺术是可以被有才华
的人任意塑造的。
发表于 2016-3-8 13: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士合一为好。
发表于 2016-3-8 13: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看《书法》杂志,刊头的编者语,幽默诙谐,与鲁迅的黑色幽默相比,加了一点点蜜。
我喜鲁迅的幽默,深刻犀利。但对《书法》杂志的刊头编者语欣赏,觉得值得读者咀嚼。
近几十年来,我自觉成为书法圈外人,所以更是喜欢这种冷嘲热讽的文风,最起码觉得作者有眼光,有公正,有视野,有真正的文人之气。而且还需要一点“骂”的技巧。
那时的编者刊头语,因为是匿名,所以对作者是何人,费猜度——我猜是胡传海先生所为。结果被我猜中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30 05:32 , Processed in 0.1279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